[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執(zhí)劍
——試談西門吹雪與蓋聶
起
西門吹雪與蓋聶具是我所喜歡的劍客。雖言劍客,但兩人于劍于道于天地萬物的很多看法都不盡相同。而理一理兩者之間的異同,將兩人的有趣之處更加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這正是我的興趣所在。也是憑著這個目的,我匆匆寫就了這篇分析。在開談之前需先講明,以下分析不過一家之言,不盡不實、觀點偏頗之處,還望各位海涵。
一、劍為何物
如果有機會問這兩人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想必會非常有趣。
怎么個有趣法呢?
西門吹雪的眼睛會泛著光,慢慢道:“劍即是人!”
蓋聶則會沉默良久,而后道:“劍就是劍!
同為絕世劍客(不同的人所構(gòu)架的武俠體系中“絕世劍客”的定義自是不同),兩人對待劍的態(tài)度竟是迥乎不同。
西門吹雪愛劍。他七歲學(xué)劍,少年時甚至洗澡睡覺都離不開劍。他以生命侍劍,劍即是他,即是他存在的意義。
他的道便是劍。
蓋聶恨劍。他持劍圣之名,卻從不曾對劍有過一絲的喜愛。曠世名劍亦能在他轉(zhuǎn)念之間便被毀如凡鐵。他懼劍,卻離不開劍。
他憑劍尋道。
若只是如此去看,兩人之間應(yīng)是南轅北轍,毫不相同。作為劍客,倘若對唯一的依仗——劍——的態(tài)度都相去甚遠,那么哪還會有什么比較與并提的必要。
好在他們畢竟都是劍客。
西門吹雪雖然愛劍,但他最后卻丟下了劍——他的心已如青天白云般無瑕無垢,他已不需握劍,因為他的心便是劍。
蓋聶懼劍,但他最終還是握緊了劍——他的道異常艱難,沒有劍,他寸步難行。
如此,便產(chǎn)生了個有趣的現(xiàn)象。愛劍的棄劍,恨劍的反而握劍。
蓋聶的劍只是劍。不是他的心,不是他的人,不是他的道。他只是他自己,他的心中有天地卻惟獨無劍,而他的道,與劍無關(guān)。
但正因他所求的不是劍,所以他不得不以劍為生。
西門吹雪的劍不是劍。劍是他的心,他的人,他的道。
但正因他所求的就是劍,所以當(dāng)他悟了,身外之劍便可在須臾之間被他棄若敝履。
而這也是我在第一章想要說明的事情。
西門是劍,因而不需執(zhí)劍。
蓋聶是人,因而必須執(zhí)劍。
二、劍為何物
倘若拋開他們自己的回答,憑著自己的感覺再去看兩人,關(guān)于“劍為何物”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還會是相同的嗎?
那可不一定。
對于西門吹雪來說,劍只是劍。
而對于蓋聶來說,劍又是他本身。
這似乎與第一章的結(jié)論截然相反?
其實不然。
因為會給人以如此感覺的兩人,不是之前所提到的兩人。
這時的兩人,都已拔出了劍。
一名劍客,在他出劍時,自然會與平時大不相同。
而此時,他們對于劍的理解,自然也與平時大不相同。
“這時候,星光月色更淡了,天地間所有的光輝,都已集中在兩柄劍上”
“兩柄不朽的劍”
“他們的劍與人合一,這已是心劍”
——摘自《陸小鳳傳奇之決戰(zhàn)前后》
出劍之時的西門吹雪,心中無喜無悲也無情。
他的劍依舊是他的人,但他的人也已成了劍。
一柄無情的劍。
所以他的劍上了無牽掛。
所以他的劍只是劍。
“他們擋住了我的去路。我不喜歡殺戮”
與西門吹雪不同,蓋聶不喜出劍。
西門吹雪出劍是為了享受,但他給了自己限制,不妄造殺孽。
蓋聶不喜出劍,但他總是會出劍,為友人,為自己,也為了不得已。
因而他出劍必有緣由,他的每一劍上,都承載了他的追求,他的目標(biāo)。
因而他的每一劍,都不單單是劍。
他的劍是劍,卻也是他自己。
由此,便能推出我花兩章寫劍為何物所想要表達的結(jié)論。
劍客畢竟是劍客。
不管他們是為何握起劍,又是為何拋下劍;不管他們?nèi)绾慰磩,又如何用劍;也不管他們是以劍為道,又或是仗劍尋道,他們都還是劍客。
也就是說,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都是相似的。
他們對于劍的態(tài)度與理解都是相似的。
他們都已將己身鑄為了劍。
又或許,他們只是都悟通了一個道理。
那就是:劍畢竟是死物,真正控制劍的,還是劍客自己!
劍已不是他們所追求的。
他們真正在尋找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心!
是他們的道!
三、情為何物
此處的情,當(dāng)然不會是單指愛情。
既然上一章末出已提到了劍客的“道”,那么此處的情,自然也是與其有關(guān)。
情即是心。
陸小鳳曾自問,為何世上會有如此多情的人,將一生都奉獻給了無情的劍?
此時他想到的,自然是西門吹雪。
西門吹雪是個多情的人?
他是個無情的人。
自是無情。哪有多情人會將紅塵軟帳三千繁華都舍棄不要,寧愿與劍相對終老?
并非無情。他近乎無情,只是因為他已將自己全部的感情都傾注于了他的劍道上。
是劍道,不是劍。
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將劍練到極致,才能成為劍神。
只有這樣的人,才能自愿拋妻棄子,將自己劃入最孤寂的境地。
而蓋聶呢,他又是怎樣的人?
他是個多情的人。
自是多情。一個人是要擁有多么深厚寬廣的情意,才會將天下攬入自己胸懷之中,愿為天下蒼生死而后已?
卻也無情。情牽七界八方九州的人,又怎能再多分出一點情感,稍稍善待身邊之人?
他的人如他的道,只可瞻仰,不可靠近。
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三十載如一日,奔走在逐道之路上。
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甘愿被世俗所誤,默默承受著透徹入骨的寂寞。
寂寞。
兩大劍客都承載著絕世的寂寞;蛟S兩人所忍受著的寂寞各不相同——一個是升入絕巔后不勝寒的寂寞,一個是為天下敵時無覓知音的寂寞——但他們都是確確實實地孤獨著,并且甘愿忍受這種孤獨的人。
都是在某一方面已進入至高境界后的,無人懂的寂寞。
兩人所走的道大不相同,但正因他們都已成為各自道上的至高者,所以他們忽而統(tǒng)一了起來。
完全不同的兩人,也最終變得相同了起來。
就像葉孤城之于西門吹雪,就像衛(wèi)莊之于蓋聶。
可以不認(rèn)同對方的道,但卻不能不對對方的人,肅然起敬。
雖說道不同不相與為謀,但道不同,難道就不能相互理解了嗎?
葉孤城曾對魏子云道,“這種事,你本就不會懂的”。
以身祭道者的境界,本就不是凡人能懂。
西門學(xué)劍至巔,所以他的劍已無敵。
蓋聶心仁至巔,所以他的劍亦無敵。
問情為何物……
情者,心也。
有情者,祭道者,無敵于天下矣。
插入書簽
————————安利時間到——————關(guān)于蓋(ge,第三聲)聶——————
國產(chǎn)動漫《秦時明月》中人物。
武力值MAX,神一樣的救場利器(……)。
在劇中主要擔(dān)任主角的人生導(dǎo)師一職。
氣質(zhì)從容淡定,處事冷靜。
身負(fù)縱橫家之名,懷有墨家濟世之心。
為了一個兼天下的夢想奔波在尋道之路上,心懷柔情千百,出劍冷然無情。
武功深厚卻并不以為傲,自認(rèn)武功只是他用來實現(xiàn)夢想的工具。
典型理想主義者。
——————安利結(jié)束——————對不起我完全不知道怎么介紹男神——————
一句話簡介就是:這是一個衣著樸素、眉宇英武、氣質(zhì)隱忍、鎖骨銷魂的中年美大叔。
【等等我覺得明明只要這一句就夠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