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菊花的線條一向柔和。
因為柔和,往往不會有太耀眼的光華。
所以你可以看到,衛(wèi)青沒有比霍去病更加名聲昭著;公孫策沒有比包拯更加流芳千古;甚至好男兒,付辛博不會比喬任梁更加人氣旺盛。
柔和的人,永遠,都會是霸者背后淡淡的影子。因為,從來沒有那般劃破天空的鋒芒。他們習慣的,是微笑,是退讓,是包容。因此,人也就氤氳成了一汪水,隱隱綽綽,顯不出光亮。
子騫正是這樣的人。
一直不清楚,究竟是他柔和的性格讓他勝任了公關(guān)總監(jiān)的工作,還是公關(guān)總監(jiān)的工作讓他的性格愈加的柔和。又或者,二者根本就是相輔相成的存在?
我不知道,但是,不得不說,這份工作,對他影響太多。他無懈可擊的微笑,他容忍退讓的習慣,他喜歡人群的性格,都是這份工作所必需的特質(zhì),也是這份工作所必然的結(jié)果。
而他在整部戲里第一次的出彩,也是因了這份工作。當在頂樓均昊拂袖而去的時候,是他留在唐舜明的身邊,軟語安慰。那一刻他的眼神,悲憫如九天神佛。
他懂唐順明的無奈。
更甚至,他懂所有人的無奈。
所以他一直都有太妃糖、有擁抱、有建議、有親近、有禮貌,去給蕓熙、給天瑜、給均昊、給金枝媽媽、給江采月。他一直都帶著他們最需要的東西,卻守候在最不被人注意的角落。
他無意爭鋒。即使,他有著絕不輸于均昊的才干,和均昊最缺乏的人情。
他習慣了柔和。
所以他總是微笑著退后一步。在均昊宣勝的牽起蕓熙的手時,在張明寒諷刺的譏嘲他是單家養(yǎng)的狗時,在江采月堅決地讓他與金枝媽媽斷絕往來時。他仿佛是出世的隱士,雖耽于世俗,但是,卻清清楚楚地在自己周身畫上一條界線。他在這條線中,看著外界的人紛紛擾擾,只是溫柔的微笑,但那微笑背后,是客套的疏離。他的世界,他不出去,也不允許外面的人進來。
唯一的例外,該是蕓熙與媽媽,還有,后來的天瑜。那是他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三個女人,她們的意義,加起來,甚至,會重過他的生命。只有她們見過他的眼淚與失落,只有她們知道他的委屈與無奈。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名利、地位,那都是可以拋開的,只有她們?nèi)齻的笑容與幸福,子騫,他是付出了全部的真心,全心全意地在乎。
那是他的執(zhí)念,柔和里的執(zhí)念。
也是柔和里必然帶有的執(zhí)著。
菊花從來只在秋天綻放最美的光彩。
因為在柔和的表象下,它有著任何花朵都敵不過的執(zhí)著。
所以你也可以看到,衛(wèi)青是漢匈局勢扭轉(zhuǎn)的關(guān)鍵,公孫策是包拯身邊不可或缺的存在,甚至好男兒,付辛博是發(fā)揮最為穩(wěn)定的一個。
柔和的人似乎都有這樣的執(zhí)著。他們習慣了沉默,但沉默背后,他們也習慣了堅守。那一份堅守,是他們無聲的表達。不需要人知道,不需要人支持,甚至不需要人理解,他們只是執(zhí)著。
子騫正是這樣的人。
他總是習慣付出。即使,對所有人來說,他都是最可有可無的那一個。他一直在給予,即使,那些接受的人都看不到,又或者、即使看到也把這些給予視為理所當然。沒有人發(fā)現(xiàn)子騫對他們的好,而到發(fā)現(xiàn)的時候——他們都辜負了。
永遠的辜負了。
但子騫卻從未改變。
均昊意外的失蹤時,即使是被蕓熙的話狠狠刺傷,他也依舊在她身邊小心呵護、為她療傷;過去二十年的人生被徹底推翻時,即使已經(jīng)剪斷了頭發(fā)、遺忘了過去,他也依舊把蕓熙保護的周全、會看著天瑜的背影神傷;準備賣掉senwell時,即使已經(jīng)準備放下過往飄然遠走,他也依舊會撲上前去、擋開射向均昊的那柄飛刀。
他從來都堅持他的執(zhí)著。
即使這樣的執(zhí)著只會把他自己傷得體無完膚。
他只是在堅持他的執(zhí)著。
他想要保護自己所愛的人不受傷害,他希望自己身邊的人都能幸福喜樂。他像是慈悲的神佛,只希望眾生安好,卻獨獨,只忘記了一個人。
他自己。
因為他習慣了容忍與退讓。就像均昊所說,他從來,都只是被刺傷了還默然無聲的針包。
雖然,不說,不代表不會受傷、不會痛。
但是這一點,他身邊的人都忘記了。就連他自己,因為別人從來不記得,所以也跟著忘記了。
忘記了要保護好自己。忘記了要照顧好自己。
而只記得守護他想要守護的人。
那是他讓人心疼的執(zhí)著。
關(guān)于他的歸宿,我并不想多提。那是白爛偶像劇的情節(jié),而他,在經(jīng)歷了這么多的風刀霜劍以后,或許,并不適合這樣的結(jié)局。
也許他最適合的,該是轉(zhuǎn)身離開,回到最初的荒涼里等待。直到,最終等到那個人,一個真正完全屬于他自己的人。
也許寂寞,但他耐得住。
因為他是如菊的男子。
人淡,如菊。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