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在武漢這個城市,到處林立著鋼筋水泥,架著管道,揚(yáng)著粉塵,分分鐘讓你恍然進(jìn)入了一個巨大的工地,一個永遠(yuǎn)沒有盡頭的工地。茫茫的車流,滾滾的人群,交匯在著巨大工地中,似乎讓人想起那些不斷激起人勒緊褲腰帶也要奮進(jìn)的特殊年代——人,只是滄海一粟中最渺小的一物,擲地,無聲。
我在去看電影的路上,甚至連看電影的心情都沒有了,幾乎要把我吞噬的車流和人群,讓我覺得這部電影我只是那票房幾億分之一,有沒有我又有什么關(guān)系,我的青春,韓寒的青春以及路人的青春,又有什么不一樣,都是青春,只不過韓寒替大家說出來,拍下來,成了紀(jì)錄,而我們沒有。
最終,我還是一路狂奔到電影院,倒不是因為覺得真的不看電影會可惜,而是我覺得既然都快到了,又因為心情不好而不看電影,讓我再打道回府坐幾個小時的車,我一定會覺得那才是瘋了……
老實說,早場的電影沒有幾個人,我不知道《小時代》的早場是不是這樣,頓然騰升起凄涼,25歲的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也許大家還是不太愿意接受如此現(xiàn)實和慘白的青春。
內(nèi)容不多說,其實看過的人不用再說,沒有看過的人可以選擇到電影院看一遍,或者也可以選擇不用如此面對這樣的生活。
只是說說韓寒和他的世界觀,還有我的。
“世界都沒觀過,哪來的世界觀!”阿呂嘲笑江河的時候說過這話,我也曾這么想過,世界如此之大,如果我沒有好好去看過每一個地方,真正去觸摸,去感受,我怎么知道世界是什么樣子,我有什么資格評價這個世界?
可是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一種人,他們無法看到世界的模樣,但是他們已經(jīng)將世界看得非常清楚,他們的世界觀比那些游歷過山川大河,出國無數(shù)次,到此一游寫下無數(shù)回的人要豐富的多,F(xiàn)在還活著的代表是金庸先生,他在寫那些武俠小說中迤邐的美景時,他根本就沒有踏足當(dāng)?shù),但他卻用他的感知將他的武俠世界寫的如此傳神,因此我們會相信有桃花島的存在,會相信有華山論劍之說。而離開我們而去的則是史鐵生先生,很難想象一個活動范圍只有在輪椅上的人可以對世界寫出那么深刻的思考,直到他去世他都再也沒有離開過他的輪椅,他的青春也就在輪椅的思考和發(fā)呆中過去了,可是他的世界觀,是哲學(xué)的。
反觀電影中也有這種人,而且最后似乎看上去他的結(jié)局是我們所見到的最好的——江河,出書,賺錢,有名有利,最后還抱的美人歸。但是這一切都是歸于另一種平凡,他們都做到社會意義上的“成功和被認(rèn)可”,可是他們同時在此時不再是青春時候的“社會的反叛者”,他們的成功使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與社會做出一定妥協(xié),并且順化之。就像真正封筆四處參加活動的金庸先生,還有真正在北京作協(xié)有一定地位的史鐵生的先生,還有此片的導(dǎo)演韓寒。我想金庸先生這一生最愿意或者最不愿意回憶,但是印象最深的永遠(yuǎn)是《明報》時候的那個金庸;史鐵生先生這一生最難忘的一定是那個讓他最后一輩子坐輪椅的延安插隊;而導(dǎo)演韓寒最記憶猶新的一定是幾乎大家都把定在“反面教材”的那些年。
然而,韓寒也結(jié)婚了,也有了孩子,也會覺得自己之前口舌之爭是浪費(fèi)時間,雖然犀利猶在,但是我們看到了一個更溫柔更有愛的男人,而不是一個大男孩——江河是導(dǎo)演韓寒現(xiàn)狀的一個縮影。
其實片中主要的男性角色都是導(dǎo)演的縮影,也是導(dǎo)演在一個時期的世界觀,浩漢的沖動,阿呂的不羈?墒怯幸馑嫉氖撬麄兌紱]有再出現(xiàn)在字幕的“Latter”之后,因為他們都是曾經(jīng),青春的曾經(jīng),可以放狂,可以動蕩,可以不安,可以一個人說走就走,可以一個人就這樣上路,但有了牽掛就不可以,牽掛可以牽絆你再次獨(dú)自上路的勇氣,信心和坦率。
從《三重門》的韓寒到職業(yè)車手生涯的韓寒再到導(dǎo)演韓寒,浩漢的影子,阿呂的影子都在韓寒的身上找的到,但慢慢的又在韓寒身上褪去,這,才是生活。就像那鍋青蛙,無論是溫水煮還是開水煮,最終都是淪為人類的盤中餐,這也才是,現(xiàn)實。
青春是很酷,但不是炫酷的酷,是殘酷的酷。背叛,拋棄,離開,失去,破碎,就這樣我們一點點長大,有人說如果是這樣你還沒有學(xué)會成熟,那么就是蠢,但也許學(xué)不會成熟的那個部分,不是不成熟,而是我們只是想單純的再次去相信一次這個世界。
就像片中的女孩,女人們。無論她們有著什么樣的想法,無論她們用什么手段在世界上存活,她們終究是一介女兒身,她們有情有愛,有血有肉,她們會哭會笑,會為男人的一句話沖動,會為男人的一個舉動感動。因為她們始終愿意去相信愛,相信世界上有真愛存在。哪怕這種愛需要花費(fèi)極大的代價去克制。
青春,是十幾年的通信記錄;青春,是隔壁嬉笑打鬧的聲音;青春,是瘋狂飛奔在只有你們知道的路上;青春,是你自己最熟悉的奇特味道;青春,更是閉上眼揮之不去的魔力。
青春可以不老,科技可以保持青春的容顏,英容笑貌,但青春可以死去,死于一次酒后吐真言,死于一次沖動消費(fèi),死于一次印象糟糕的見面,死于一次看起來芝麻大點的小事……
聽說導(dǎo)演韓寒的下一步作品將是科幻片,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導(dǎo)演韓寒對現(xiàn)實的逃避還是對現(xiàn)實的尷尬,總之總覺得經(jīng)歷過這次還算深刻的剖析之后,導(dǎo)演韓寒對青春,對現(xiàn)實會是一個轉(zhuǎn)身告別,他將去向下一個我們未知的目的地,也許那個目的地相當(dāng)平凡,只是一個有狗,有愛人,有小野,有溫暖房子的地方。
而我,看完電影,剛好繞過小時候住過的街道,回望,我不知自己的青春是否已經(jīng)漸行漸遠(yuǎn),那些站臺上與我揮別的朋友是不是以后都將成為我記憶中的小圓點,模糊不清。但至少,現(xiàn)在,在黑暗中聽著《平凡之路》的我,依然覺得不管未來的路是否真正會歸于平凡,我都還是將堅持獨(dú)自上路,也許這條路不是周游世界,環(huán)游中國,甚至連丈量武漢都可能不是。
——只是這條路通向我內(nèi)心的敬仰和向往,對我,這后會無期的青春是最好的交代。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