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愛上光芒的黑暗
因為故事梗概里的一句:“一個女人與三代上海王之間的愛恨情仇”,我一口氣看完了這部三十二集長劇。據(jù)說虹影的原著小說是,“一個女人用美貌和身體征服男人,繼而征服世界”,那種帶有情/色意味的故事。好在,電視劇里我看到的是底層女子筱月桂被命運逼迫下奮力掙扎的人生歷程。
肯定會有人認(rèn)為筱月桂幸運至極——她從底層崛起,最后有錢有名有地位,并先后得到了三個王者級男人的愛情。聽上去這仿佛又是個勵志的故事。但我認(rèn)為,幾乎找不到一個比筱月桂的命運更悲慘的人了。她無父無母,舅舅和舅媽又死于非命,繼而無依無靠;她出身于窮困的社會最底層,沒有受教育改變命運的機會,平日里忍饑挨餓、吃苦受累、低人一等;她性格倔強,仗義執(zhí)言,經(jīng)常平白蒙冤,遭人打壓,備受欺凌;第一任丈夫縱然聲名顯赫,卻沒能帶給她任何實際的好處,還在婚禮當(dāng)天死于非命,讓她差點兒淪落風(fēng)塵。留下的遺腹女,她雖勉力撫育,但為生計所迫,不得不放棄撫養(yǎng)權(quán),壓抑親情,骨肉分離;她的第二任未婚夫因她而死,令她飽受爭議;她與余其揚相愛多年卻屢次錯過,甚至最后不得不親手/槍殺了愛人。而她犧牲了二十年的天倫之樂后,長大成人的女兒,竟還被愛人誤傷為腦癱。
編劇誠然是冷血的虐待狂人。不過劇中還是有幾處意外的情節(jié)設(shè)計堪稱驚艷。其一是,我本以為沁云這個角色會反面到底,與筱月桂做魚死網(wǎng)破之爭,卻不想她幡然醒悟,回頭是岸了。其二是,我以為黃佩玉對筱月桂只會利用折磨,不會產(chǎn)生真情,卻不料讓這個男人成了情圣,為愛癡狂了一把。
筱月桂的第一任丈夫——常爺,毋庸置疑是個完美的英雄。他作為一位靈魂人物,影響了所有人的人生。
筱月桂的最愛——余其揚,是王子的化身。他瀟灑、俊逸、情真意切,滿懷浪漫的憂傷。他在愛情面前的每次無奈,都是情有可原。看到他最后的結(jié)局,我流淚了——這樣的男人,這般的際遇,每個女人都會為他哭泣。
筱月桂的第二任未婚夫——黃佩玉,是代表黑暗的人物。他是殺害常爺,由此間接導(dǎo)致了筱月桂人生悲劇的罪魁禍?zhǔn)。他奸詐狡猾,心思冷酷,手段陰狠。這種人死時,應(yīng)該沒有人會真正落淚,偏偏,看完此劇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個人。
筱月桂把最深的感情給了余其揚,這份感情因為余其揚的英年早逝被凝固成了回憶。這份回憶伴隨著手刃愛人的痛苦被她封印在心底。曾經(jīng)太愛,所以太痛,不敢去想。時光流逝,記憶褪色,終會淡忘掉細(xì)節(jié)。情愿讓他的身影與她的青春一起,就此遠(yuǎn)去。
常爺是筱月桂的偶像,艱難的時候想起他會成為一種鼓舞。但終究,無關(guān)愛情。
對黃佩玉這個男人的心情就復(fù)雜多了。不是單純的愛或恨——是糾結(jié)?隙〞肫鹚隙〞⻊尤;一遍遍追問,一次次翻閱;有關(guān)他的種種,變得越來越古老,卻越來越清晰。就這樣,他在她心里,反而占據(jù)了最近的角落。因為不愛,所以不痛;因為他太愛,所以被感動。
黃佩玉是被浸泡在黑暗里的。為了生存,他選擇了溶進黑暗。他本以為這是唯一的活法。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那個女人也活在黑暗里,卻依然閃耀光芒,而且越來越明亮,甚至照亮了四周。他無法阻止自己不愛上那光亮。他貪婪地迷戀上她,因為她擁有他所沒有的堅定。他驚訝于一個女人的心,居然能比他更加強大。他對權(quán)勢的渴求,源于他強烈的求生欲望。他以為只有站得最高,才最安全,從此再沒人敢傷害他。當(dāng)光出現(xiàn),他明白,再也回不去黑暗中了。可惜,光不選擇黑暗,于是,他選擇了毀滅在這束光里。就像他說的,他本就死了。生,死,于他,是真的沒有區(qū)別。他絕望的愛,不惜一切,拋棄了所有,讓最精明的男人做了最傻的事情。他心里明白,這次是有去無回。他又豈是甘愿就擒的,然,即便被愛的希望渺茫到不足萬分之一也值得他用性命去賭一次。在這一點上,他的決絕完勝了余其揚的彷徨。
在筱月桂心里,余其揚是她不得不忘卻的愛情,黃佩玉是令她忍不住回想的酸楚,而常爺是她人生故事的開始。
在我看來,筱月桂宛如一束光芒,常爺是點亮光芒的使者,余其揚是守護光芒的騎士,黃佩玉是愛上光芒的黑暗。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