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書評
包括:
《圣女的救濟》
《紅手指》
《單戀》
《嫌疑人X的獻身》
《回廊亭殺人案》
《我殺了他》
《彷徨之刃》
《盛夏的方程式》
《圣女的救濟》(神探伽利略系列)
“女人這種生物到也真夠可怕的,竟然會想出這種毫無合理性可言,充滿矛盾的殺人手法!
我很難想象殺一個人需要這么大的耐心和耐力,以及長達一年之久的對被害人的“緩刑期”。
因為是愛到了盡頭,不免心灰意冷。
推薦這文是因為殺人手法相當特別,常人認為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心懷恨意所以做到了。東野筆下鮮少有真正意義上的性情溫柔大和撫子類型的女性,所以有人也調(diào)侃說“東野筆下皆惡女”,但是這本書的題目中卻提到了“圣女”,書評人說東野圭吾通過這本書完成了筆下女性角色從“惡女”向“圣女”的過渡和轉(zhuǎn)變。
但是為何說是“圣女”呢?
我想是因為這位“圣女”即使是殺人犯,卻有一顆比被害人更為純善的心靈。并不是惡意的殺人,而是將所有的愛誠心托付卻無所回報反而被不公平的對待之后的一種本能的反擊。
這是一個漫長的等待,等待著結(jié)束自己所愛之人的性命。
與其說是對被害人長達一年的“緩刑”,不過說是對兇手和被害人雙方的“救贖期”。
《單戀》
這本的設定起先還是相當讓人瞠目的,因為涉及了性別認知障礙,所以我還以為內(nèi)容會有些“不倫不類”,不過看下來還依舊是東野風格,文筆樸實而真相戳痛人心。
愛。這本書在我心中的主題。正如書名“單戀”,它所描繪的是那種隱秘而略有禁忌味道的愛情。
同時這本書的設定還有著很巧妙的呼應,一場大學時代的棒球賽,一場多年后的漫長追逐。球員本身在比賽中的位置和自己的作用,或者說自己的技能與擅長的東西,在成年工作后的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中,在彼此較量的過程中都被一一凸顯了出來。當你讀完真本書你不得不被作者的精心安排所折服。
當然如果說情節(jié)的描寫里只是單純的涉及了幾個同窗之間的愛情,那么它毫無疑問還不能夠算是有“深度”的小說。在解謎的過程中,我們同時也看到了社會上的一個不為平常人所關(guān)注的群體——即患有性別認知障礙的這群人,他們在這個殘酷社會上為自己的生活所做出的種種掙扎和努力,以及他們不為人知的辛酸。
《嫌疑人X的獻身》
天才數(shù)學家和天才物理學者的一場較量,用一句不太嚴肅的話來說,就是——真是一場好戲啊。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本書和由這本書而改編的電影。當然我覺得原著比任何改編電影都要好看,都要直抵人心。
東野叔寫過很多本推理,為什么大家都對這一本如此的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我想起一句關(guān)于這本書的話來:“邏輯的盡頭,不是理性與秩序的理想國,而是我用生命奉獻的愛情!
一切不能為常人所想象與理解的手段,因為愛,因為你們曾給予我的希望,于是在我眼里都是可以解釋的了。
石神所做的一切也許在旁人看來有些瘋狂,有些不能理解,以至于是和這個社會的人性倫理相悖,但是當真相揭開的那一瞬間,又有幾個人不會被這份感情所震撼呢?
即使是天才的數(shù)學宅男老師,也有一顆被愛感化的柔軟的心啊。
《紅手指》(加賀恭一郎系列)
這實在是一個非常非常殘酷的故事。殘酷到你看到結(jié)局便會忍不住哭出來的地步。
不是不明白,而是明白了又如何。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也不過就是這般。
一切的偽裝背后,蒼涼心境誰能懂。
頑劣的少年和無辜的女童,惡劣的婆媳關(guān)系,一直在逃避又逃避的父親,還有久違的表兄弟一起破案。
當雙眼被無限制的寵溺所蒙蔽,人間的倫理親情也都成了逃脫罪名的工具,還有什么比這更加可悲的事情嗎?
而到了最后,在最后一秒懸崖勒馬的原因也不過就是兒時來自于母親的小小溫情。是怎樣的諷刺,卻又讓人心情這般沉重。
加賀和父親的關(guān)系,那種父子之間最最沉默卻也最最讓人不禁莞爾一笑的默契,那種不張揚的關(guān)懷和牽掛恰好與少年犯一家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
真的不知該如何說好了。但是這本書是我看的東野的書中流的淚最多的一本。
一本殘酷到讓人不知所措的書,一個另類的溫情故事。
《湖邊兇殺案》
老實說這本故事略顯冗長了。但是我也可以理解為這漫長的過程是為了最后揭開兇手而做出的鋪墊。
這本書的批判意味前所未有的濃烈。
作者將筆鋒直指日本當下社會教育的陰暗面,揭露出了這一領域的種種丑態(tài)。讓人覺得那樣的荒謬、不可思議,完全不能理解。而書中所描繪出的那種夫妻關(guān)系甚至讓人覺得非常的可笑,如果那就是婚姻,倒不如不結(jié)婚,反倒給人這樣的感覺。
同樣是因為對于孩子的保護欲強大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最后牽扯出這樣一段悲劇來。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的結(jié)尾處的逆轉(zhuǎn)巧妙而完美,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是細細想來卻又如此的合乎情理,尤其是兇手的殺人動機讓人啞然。
幾對不可思議的中產(chǎn)階級夫妻、幾個可悲的孩子、畸形社會下的荒涼形態(tài),你應該來看一看。
《彷徨之刃》
法律保護的到底是殺人者還是被害人?
東野這一次將視角轉(zhuǎn)移到了少年犯罪這一問題上。
日本的法律對于少年犯十分的寬容,甚至在少年犯罪后都不會講犯罪者的名字公諸于眾,所判刑罰亦十分的輕。這樣的法律制度毫無疑問為少年犯罪提供了罪惡的溫床,少年們將犯罪視為兒戲,而這傷害的不僅僅是被害人,更是被害人背后一個龐大的親人群體。
對于被害者的家屬來說,罪大惡極的犯罪人不僅得不到應有的嚴厲處罰,而自己的子女所遭受的不幸也只能成為人們一時的談資罷了,不可能長時間的持續(xù)性的引起他人的關(guān)注。而毫無疑問,從心理上將,這一群體需要社會大眾對他們的關(guān)注,對他們的不幸的聲援。
在法律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之后,他們不得不借用自己的雙手來復仇。
這本書,說的就是一個父親為自己無辜冤死的女兒復仇的故事。
固然,復仇是書中的一條主線,也是明線。而我的理解的書名——《彷徨之刃》則更多的是說書中警部之彷徨,且這彷徨不是一個人的彷徨,是一個群體,幾代人的彷徨。他們對于法律真正的保護對象是不是正確的也處于一個彷徨的狀態(tài)。
而書中最后的談話,讓我們知道了,其實這樣的彷徨,因為每個人的不同,早就為自己做出了選擇。
《盛夏的方程式》(神探伽利略系列)
這本書歸屬于伽利略系列,是這一系列的第三本長篇小說(第一本是《嫌疑人X的獻身》、第二本是《圣女的救濟》)。
三本書按順序看下來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主角湯川學的變化,從我個人角度來看的話,湯川副教授從一副冷冰冰的學術(shù)狂人變得有了那么些“人情味”。不是一味的純粹為了追求真相而去解謎,為了所謂理性而去揭示,而是開始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我還沒有辦法去說明白這種感覺是什么。
《盛夏的方程式》這本書的案子稍微復雜一些,因為它是由兩個案件所結(jié)合的,而兩個案件之間隔了整整十五年,并且后一個案件是家庭犯罪。這其中涉及了種種情感,家庭、父女、夫妻、朋友等等。贖罪、背叛、自私、利用、偽裝、自欺,諸此種種。
這本書還有一大看點是一向?qū)⒆用舾,一接觸他們就會起蕁麻疹的湯川老師卻和這本書的另一個主角小孩子恭平相處的很和諧,老師還教恭平功課。一開始還想吐槽挨湯川老師您的蕁麻疹到哪里去了,不過漸漸的了解恭平之后卻發(fā)現(xiàn)果然還是因人而異的吧。恭平雖然還是個小孩子,卻比同齡人要早熟許多,他身上隱隱可見日后的冷靜和漠然。也許湯川老師也是因為明白這一點,知道恭平和一般的小孩子不一樣所以才能如此順利的和他相處。
而且,這本書里描寫他們相處的情節(jié)真的很溫情。當然最打動人的還是最后已經(jīng)知道了真相的湯川學第一次沒有直接的將其揭示出來,因為他要保護那個“兇手”。
到底是因為什么的,那么就走進那個盛夏吧。
《回廊亭殺人事件》
這本書還是幾年前看的,印象不是很深了。
只記得是個女性裝扮成老婦進行復仇的故事,最后她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同時也讓自己葬身火海。
聽起來倒像是個挺悲情的故事,讀起來倒是給人冷冰冰的感覺。沒有同情,因為女子也是“惡女”形象,并且?guī)еc不計后果的“愚”和精密細致的精明,是個蠻復雜的人物。只是“假妝”這個設定給故事添了幾分緊張感,有了點趣味。這本書在東野的書中不算是很精彩,也不常被人們提起。
故事的簡介:
有人了解目睹愛人死去是什么滋味嗎?犯人置身于復仇者精心布置的陷阱內(nèi)……
一代企業(yè)家一原高顯死后,正當妻子要繼承其龐大遺產(chǎn)之時,遺書將要在他所經(jīng)營的日式旅館回廊亭中,向一大家族的人公開。除家人以外,還有一名叫菊代的老太也被應邀出席其中。然而,菊代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探尋半年前發(fā)生在回廊亭的事件真相……
這本書又是寫盡人之惡,然后還是密室殺人。
可看可不看吧。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