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宋之嵐其人其事
宋之嵐,字子歸,景泰元年生于天楚荊州集賢縣,景泰二十年殿試第三名,入翰林院聽差,同科的狀元是沈黯。
顯而易見,這個人物是我以宋慈為原型所創(chuàng),連姓都沿用了那位法醫(yī)鼻祖的姓。其實古代驗尸是由當?shù)毓賳T來做的,仵作的職責僅僅是協(xié)助,也就是做做記錄之類的,跟宋之嵐和李洛第一次見面時,李洛所做的事一樣。但這是小說,所以我沒有沿用這個慣例,將驗尸的事交給了宋之嵐。
宋慈是南宋人,而且據(jù)考證他的師父是朱熹的弟子,也就是說他可算是朱熹的再傳弟子,朱熹是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思想也是極其唯心的。但宋慈卻沒有將這種想法帶進驗尸工作中,終其一生他都堅持用證據(jù)說話,系統(tǒng)歸納和總結(jié)了驗尸的過程和方法,力求做到斷案的公正無私,也才有了流傳后世的《洗冤集錄》這本在法醫(yī)界地位很高的書。
當然了,現(xiàn)在來看這本書的謬誤不少,即使我不是法醫(yī)專業(yè)也能看出許多錯誤,比如說滴血認親這種明顯錯誤。
既然宋之嵐是依照宋慈來寫,那自然就不僅是姓氏和驗尸這方面的相同了。宋之嵐是個古代人,所以他有其既定的禮法思維,他認為男女授受不親,但他在工作方面卻不那么堅持這一點。
所以昨天親愛噠說她覺得我一方面說他是古人重禮教,一方面又讓他初見面就讓李洛寫驗尸記錄相矛盾,我的解釋就是他重視自己的工作,當他覺得讓李洛這個懂行的人來記錄要比一個什么都不懂的人來寫更好,那他就會讓李洛參與,而不會因為禮法禮節(jié)放棄這個想法。
在宋之嵐心中,驗尸的準確性和公正性要大于禮節(jié)的拘束,只有在與驗尸無關的事上,他才會注重那些世俗教條。
昨天親愛噠還提到一個問題,說是既然宋之嵐還是會注重禮法的,那為什么會那么輕易的去喊李洛為梨子。這一點我也考慮過,到底有沒有必要這么快就讓兩人的稱呼變得親密起來,結(jié)果是肯定的。
首先李洛作為現(xiàn)代人,從來不會覺得朋友之間稱呼昵稱有什么不好,她也不喜歡李姑娘來李姑娘去,所以她提出要宋之嵐喊她為梨子。
然后是宋之嵐那邊,雖然由于我的惡趣味導致設定里這個朝代的皇帝基本專情,六宮無妃獨設一后是常事,但這并不是慣例,皇室也不曾向民間推廣,所以作為古人的宋之嵐有齊人之福的思想并不奇怪。他是早有婚約,但不代表他不能對別的女人有好感,李洛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女人就引起了他的興趣。
他是聰明人,很容易就看出李洛屬于無親無故獨自在外漂泊的人,所以無意識中他就在行動了,而這個昵稱只是第一步,所以他輕易就答應了這么稱呼她。
雖然這文的題目似乎表明男主是那個目前戲份最少的沈黯沈大人,但不到最后一刻,誰又知道誰才是最大的龍?zhí)啄,對吧?br> 其實行文到這里,BUG不少,比如剛死不久還未出現(xiàn)尸僵現(xiàn)象的尸體的手不可能豎著,比如最先發(fā)現(xiàn)死者的并不是王四,但我寫的是王四,還比如我寫的宋之嵐中探花之后入翰林院聽差,不到一年成為刑部員外郎這種明顯不符合升遷定律的錯誤。更別說各種錯字漏字什么的,昨天親愛噠已經(jīng)給我挑出不少了,以后再慢慢改。
關于文官系統(tǒng),我參照的是唐宋時期的文官官職,武官系統(tǒng)的官職部分參照的也是這個時間段的構成,但是在軍隊的設置上就沒有太深究細節(jié),而是按照自己的設定規(guī)劃了一套系統(tǒng)。
我不是考據(jù)黨,也希望各位考據(jù)黨手下留情,不要細究這些細節(jié)了。當然,明顯的BUG絕對會改,再寫下去就要劇透了,就這樣吧。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