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我讀紅樓
我讀紅樓
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嘔盡心血,方得這一歷史巨著,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在他看來,這十年心血不過是一篇篇的荒唐言。他描述這個朝代的榮辱,也知道盛極必衰的道理不是空穴來風,那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繁盛與驕傲,頃刻倒塌,就如同自己的家族一朝失勢,所有的付出與成就都被忽略。果真伴君如伴虎,一刻馬虎不得。
在大家族里,以寧國府榮國府為基地,賈母為核心,構(gòu)建起了強大的網(wǎng),這個網(wǎng)網(wǎng)住了整個家族的歷史,家族的興盛,家族的腐朽與沒落,家族的貪污與奢華,那些屈死的冤魂到處飄舞妄圖沖破大網(wǎng)尋找自由卻沒能成行,因為這張網(wǎng)太過恐怖,一經(jīng)觸碰就早已魂飛魄散。即便如此,它也有自己的致命傷,那正是應(yīng)了探春的那句話“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從家里自生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
古語有云“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再大的家族也有人盡燈枯的時候,傳至后世已大不如從前。更何況一個內(nèi)部已經(jīng)腐朽不堪的家族。秦可卿臨死之前托夢給王熙鳳“不過是瞬間的繁華,一時的歡樂,此時若不早為后慮,臨期只恐后悔無益了”,王熙鳳沒有放在心上,照樣我行我素,依她的性子,討老太太歡心才是最要緊的,掌握王府才是她最終目的,其他的也管不了這么多。其實榮國府最后的結(jié)局已有預(yù)兆,后輩大不如前輩,寶玉又是個腹內(nèi)草莽外表光鮮的皮囊,厭惡讀書為官,也就從仕途徹底斷送了家族的前程,只有建立功勛為官入仕才有機會被賞識提拔,光靠前輩累積下來的福祉是遠遠不夠的。
前八十回是以一個情字作為主線貫穿的,主要是講林妹妹與寶玉的愛情。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兩小無猜的故事讓人羨煞不已。從林妹妹葬花一章可見端倪,在這一章中,林妹妹偷讀西廂記時碰到了寶玉,寶玉脫口而出“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十五六歲的豆蔻年華里,有書相伴有人相依,總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必定會在心底的小小角落偷偷潛藏,用來寶貝用來懷念。日后還有很多寶貴的日子,可也總不及幼年時佳人的衣訣飄飄來的深刻。
著作對于人物的刻畫可謂是出神入化,印象最深的是關(guān)于林妹妹的描寫“安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拂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盛三分”惹得寶玉一見面就大呼這個妹妹好像在哪里見過的。全書中形形色色的各類人物無一不生動,無一不形象,簡繁有序,尤其對賈家三位小姐的描寫,對于探春形象做了比較細致的描寫也為后文細細闡釋這位玫瑰美人的形象做了鋪墊。對于詩詞的描寫更是一絕,元春省親的時候,命眾位姐妹作詞,詩詞各有千秋,以薛林二人的居首,林黛玉一首杏簾在望成功的幫助寶玉度過難關(guān)并贏得了大家的贊賞。還有劉姥姥在大觀園時一起行酒令,劉姥姥帶有鄉(xiāng)土氣息的詞句令人捧腹。
在這部著作中,我喜歡兩個女孩,一個就是從天上掉下的林妹妹,就連王熙鳳這個見慣了世面的的人也忍不住稱贊,天下竟還有這般標志的人物,今天算是見識到了。我眼中的林妹妹并不弱小,她是偉大而勇敢的,敢對封建思想說不,若放在戰(zhàn)爭年代,必是巾幗烈女。紅顏薄命讓人不禁感到惋惜,可即使是活著還要面對寶玉另娶他人的悲慘境況,如何承受得住。那個癩頭和尚告誡林如海要她避免見到同姓之外的親屬,也是由于提前知曉黛玉的命運,只大家都認為他瘋瘋癲癲不當回事。當然會為林妹妹的命運感到惋惜,風華絕代的女子被封建社會生生扼殺,這是一個家族的悲劇,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劇。亂世中的女子注定不能善終。
另一個則是不起眼的人物,她叫平兒,是王熙鳳的陪嫁丫鬟,賈璉的通房丫頭,但能夠在王熙鳳面皮底下混得風生水起就實屬不易了。寶玉從不把她當一般丫鬟對待,說她是個高潔的人兒。平兒聰明清高但不高傲,明白事理,清晰的記得有一章叫做俏平兒軟語救賈璉,她用自己的聰明智慧瞞過了王熙鳳救了賈璉,還讓賈璉對這個小丫頭滿懷感激。王熙鳳辦事處處妥帖樣樣周全,平兒卻沒有被比下去,加上性格好惹人憐惜,大家都喜歡與她相處。
金陵女子如此多嬌!
紅樓一夢,醉生夢死,等到大夢方醒,才知人世間能活得簡簡單單無憂無慮,收獲一份純潔的愛情是多么不易,寶玉拋下紅塵應(yīng)該是最好的抉擇吧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