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1946年,四月,南京。
顧凝之走出白樓的時候,恰有一捧海棠花紛紛落在腳邊,天光漸漸濃稠起來,攜裹淡淡的溫柔。其實并沒有暈開什么香氣,她卻恍惚覺得,鼻端嗅到了一些些味道。
不是花香,隱約是……墨香?
顧凝之抬頭去望枝頭清華初露,花瓣上顏色是被驚蟄后第一場雨洇濕的胭脂色,很美。她突然動了心念,微微踮起腳掐了一朵海棠,細(xì)致地別在了襟前。紅海棠陪襯白色棉布衫,深淺設(shè)色,是謝識青的偏愛罷。顧凝之驚訝于自己竟還能如此清晰地記得她的喜好,不由斂起黛眉,極輕地笑了笑,而后低頭去嗅那奪海棠。
果然是什么味道也沒有啊……
晚風(fēng)分付天色,吹散著霞光也淺薄起來,不復(fù)暮時的濃郁激烈。顧凝之不知怎的,晃了晃神,便覺得有人在喚她的名字:
“凝之。”
這聲音清冽而秀潤,不比一般女兒家溫婉嬌柔,像白宣上凌厲的筆鋒,清朗朗得倍覺硬氣,絕似碧竹青松。
……是識青。
顧凝之腳步不由錯了,懷里的書畫險些沒抱緊。她急急回轉(zhuǎn)過身,那些海棠花被卷著拂過她的裙子,悠悠蕩蕩,便飄進(jìn)了白樓的門里。
紅磚白樓,青藤黛瓦,時光趴伏在屋頂上沉靜喘息,沒有人,一個人也沒有。
是了,識青去國留洋,已快有十年了,怎會出現(xiàn)在白樓呢……
顧凝之低頭一笑,與襟口那海棠對視著,唇上顏色分它一半淺淡,微微抿著,好看得似謝識青臨帖時曾經(jīng)勾劃過的清絕姿態(tài)。四月,海棠花別在她的襟口,而謝識青,在遙遠(yuǎn)的某處清秋,也許此刻也正低踩過楓樹下的紅葉?
紅葉……
顧凝之又笑了笑,不由用臂彎托住了手里一摞書畫,將最下一本古籍取放上來。摹本已舊了,然而那種光陰沉靜的味道,依然令人迷戀。她慢慢翻開某一頁,孤冷峭拔的筆鋒轉(zhuǎn)折處,有一枚紅葉箋顏色亦舊了,卻兀自生動。
連紅葉上的詩句都清晰如昨。
“識青……”
顧凝之乍然莫名酸楚起來,她拈起這枚紅葉箋,唇動了動,想說什么,最后唇齒間卻只僅僅露出一聲她的名字,低至難以分辨名姓。薄如新酒的紅葉,托在掌間卻似有了蝴蝶釵的重量,沉沉的,教人放不下。
*********************
1934年,春,南京。
“凝之啊,來,”顧石宣招了招手,溫溫一笑,摸著花白的須發(fā),“這是識青,謝家的五姑娘,她是來學(xué)書法的。書畫一家,以后你們一處學(xué)著,要多交流心得才好!
謝識青淡淡一眼掃過來,掠過顧凝之的臉孔時,她瞳孔中流光明明滅滅,沉浮間似透露出無數(shù)轉(zhuǎn)折痕跡:“謝識青,同門學(xué)書,還請顧小姐多指點!
“謝姑娘客氣了,凝之也不過早入門幾年,擔(dān)不得指點二字。微末心得,與君共勉便是!鳖櫮脸领o靜,黛眉收斂著,長睫覆下一層淡淡陰影,“早聽先生提起,將要新收的弟子資質(zhì)出眾,凝之倒是要請謝姑娘多多指教才是。”
謝識青眉尾動了一動,也不自謙,只頷首道:“與君共勉而已!
顧石宣見二人言語謙謙,心中不由開懷,便笑道:“凝之,你與識青日后便是師出同門,不必如此客氣,彼此之間喚名字就是了。”
“是,先生,凝之記住了!
謝識青又掃一眼過去,看她低眉斂目,神態(tài)沉靜,自有不驚不懼之風(fēng)雅,眼中終于露出極淡的笑意來,順時添得七分華彩。顧凝之不經(jīng)意側(cè)過臉去,瞳眸里分明停駐了一霎驚艷。
二人視線相觸,卻各自偏過了。
****************************
1936年,四月,南京。
謝識青拂落肩頭跌落的海棠花,注視著面前的顧凝之,低聲道:“凝之,時局動亂,我爹言道,南京很快將不太平了,他要速速離開南京,赴英進(jìn)修。”
“……這是好事,是伯父想得周到!鳖櫮苏,半晌才笑了笑,手指緩緩撥弄著母親遺贈的蝴蝶玉釵,“眼下各地烽火四起,南京……也動蕩得很,這戰(zhàn)火不知道幾時才能平息,亂離人求個茍活罷了。走吧,留下來也是無濟于事,不如待來日長!
謝識青沉默著,突然苦笑了一下:“我輩中人,別無所有,惟滿紙墨色,能濟何事?下輩子……下輩子定為好男兒。”
她定定地看顧凝之,黛眉青眼,墨畫里暗暗勾勒過的輪廓,無法隨身攜帶的牽掛,她笑著問道:“凝之,下輩子會重逢嗎?”
這輩子,別為無由的念想絆住了她,那就下輩子吧。
顧凝之也笑,天光照透蝴蝶玉釵的身,盈盈的光澤流轉(zhuǎn),握在掌中沉甸甸一枚,她遞過去,唇色淡了,分付海棠一半顏色:“那就拿著它吧,下輩子,自然是能重逢的。該相遇的,總是要相遇的,這輩子不也是一樣嗎?”
“是,這輩子也一樣,該相遇的,就相遇了!敝x識青接過蝴蝶釵,交還給顧凝之一枚紅葉箋:“我記住它了,凝之!
“那就記得吧!
顧凝之微微偏過頭輕輕地笑,眼底盈盈流轉(zhuǎn),似秋水一泓,仿佛淚珠,卻又不是。謝識青驀地握緊蝴蝶釵,掌心竟疼得厲害。
凝之,我走了。
走吧。
****************************
1946年,四月,南京。
顧凝之抬頭望著十年前的海棠,輕輕地笑著,眼底盈盈流轉(zhuǎn),似秋水一泓,仿佛淚珠,卻又不是。
別君已十載,憶君當(dāng)如我。
識青。
END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