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身邊一些年輕的女孩子,最熱衷的事情就是打扮自己,找一份安逸的工作,再找一個疼自己又多金的男朋友,想著趁年輕把自己嫁出去,一旦結(jié)婚就辭掉工作,專心做全職太太,照顧孩子、老公。也有一些女孩子,快三十歲了,還是單身,在職場上努力奮斗,去跟男人競爭機會,一提到戀愛、結(jié)婚,她們就會說婚姻是枷鎖、想多奮斗幾年等等。為什么女人非要在事業(yè)和家庭之間做出選擇呢?難道二者從來都是對立的?選擇了這個就必然要放棄另一個?
提起這個問題自然會牽扯出另外一個問題—家庭中丈夫和妻子的角色分配問題。事業(yè)需要奮斗,家庭也需要經(jīng)營,丈夫和妻子該如何分擔這兩方面的責任?
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是“男主外女主內(nèi)”,男人在外打拼事業(yè),女人在家相夫教子,這是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的生活。二十四、五歲結(jié)婚,然后懷孕十個月,生寶寶,再哺乳期一年,孩子小,還得再帶個幾年吧。于是,每天就圍著老公孩子轉(zhuǎn),出門就要么菜場要么超市。而丈夫要養(yǎng)家,就必須在事業(yè)上努力奮斗,事業(yè)上有了起色,職位和金錢提高了,朋友圈子也越來越大。等孩子上學了,妻子也沒那么忙了,這時她才發(fā)現(xiàn),自己和社會已經(jīng)越來越遠了,跟丈夫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鼓起勇氣想再次步入社會,但是年齡不饒人,原來的基層工作,她不能干,原來干不了的,現(xiàn)在更是干不了了。料理家務也慢慢的失去了興趣,畢竟是新時代的女性,哪里愿意甘心在家老這么呆著,可是又不知道該做什么改變。她開始抱怨家務的繁瑣,抱怨自己為了這個家奉獻了一切。夫妻在社會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決定了兩個人產(chǎn)生了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導致兩個人共同語言的減少。妻子當初吸引丈夫的魅力早已不在,暴躁和神經(jīng)質(zhì)愈演愈烈。
如果反過來“女主外男主內(nèi)”呢?妻子在外奮斗事業(yè),賺錢養(yǎng)家,丈夫在家料理家務,照顧妻兒。只要兩個人愿意,這也未嘗不可。妻子事業(yè)上順風順水,升職加薪,在外做慣了女強人、女上司,回家自然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對丈夫頤指氣使,時間長了,甚至開始嫌棄丈夫每日只會圍著灶臺轉(zhuǎn),一副窩囊樣。丈夫剛開始會忍讓,覺得妻子在外受累了,但久而久之也受不了了,畢竟有哪個男人不希望自己的女人是溫柔可人的、是需要自己保護的?至此,爭吵開始無休無止。
還有一種模式就是,夫妻都有自己的事業(yè),又同時都要兼顧照顧家庭的責任。白天各自忙事業(yè),辛苦了一整天,晚上回到家還要應付家務,兩個人你推我,我推你,誰都不愿意動。家里已經(jīng)半個月沒開過火了,廚房的水池里還放著上個星期煮泡面的碗,洗衣機里面的臟衣服也堆滿了,從客廳到臥室全都亂七八糟。兩個人都只看到自己的事業(yè)很重要,看不到家庭的重要性,只會指責對方為家庭付出的太少。
其實,事業(yè)和家庭,選擇本身是沒有對錯的,關(guān)鍵是選擇以后心態(tài)的平衡。
女人,如果在年輕的時候沒有事業(yè)、沒有學習,該學習的時候選擇了享樂,該奮斗的時候選擇了安逸,那么一旦她生了孩子,生活只會越來越悲慘,F(xiàn)實需要的話,你可以放棄事業(yè),但不能放棄學習,也不能放棄自己的愛好,家庭不是你生活的全部,要有自己的圈子,即使不工作,也不被社會拋棄。在外面是女強人,回到家何不卸下所有防備,做回小女人。家里大事小事都交給他去處理,讓他感覺到你對他的依賴,他才會做得更好、更加體貼你。兩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業(yè),回到家就把工作的事情統(tǒng)統(tǒng)拋之腦后吧,享受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光,一起買菜、做飯、收拾屋子,不是別樣的一種浪漫嗎!
幸福從來都不是一道選擇題,不是說你選擇正確了就擁有幸福了。衡量你幸福與否的標準不是你擁有什么,而是你對于現(xiàn)狀是否滿足。家庭和事業(yè)兩者的關(guān)系是相輔相成的,女人要權(quán)衡好自己在婚姻關(guān)系中的位置,要看到自己擁有了什么,而非失去了什么,也不是還缺少什么。做什么樣的選擇都不能保證你的幸福,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才會有長久的快樂。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