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都道長安好,游絲繞樹,嬌鳥啼花,游蜂戲蝶,碧樹銀臺。天寶三載,長安自當是歌舞升平、其樂融融?v觀長安,竟是一副安平盛世模樣,可誰知廟宇內(nèi),早已糜亂不堪,朋黨之風肆行,權(quán)貴妄為。
堂堂李太白,身懷八斗之才,心揣黎民百姓,先有吳筠舉薦,后得玄宗賞識,本該是壯志已酬,得意人生,可此時卻落得孤身一人虛坐空庭的落魄下場。欲知為何,乃知若其才學心胸類,竟不能見容于權(quán)貴。世道西下,李青蓮唯有棄此康莊之道,心中自是抑郁。
倘若太白當真能與這渾渾官場相合,乃李太白乎?世人耳!
是夜,月明星稀,時起微風。太白孤身之此陋亭,雖是陋亭,左右卻是繁花似錦,而襯以皓月瀚空,倒算得上是美景一幅。
風流才子如是,竟是身處異鄉(xiāng),壯志難酬,回首相望,但見只影,知音何處尋?真倒是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舉杯四望,唯有一月明明。太白嘆惋。三杯兩盞美酒下肚,此時早已意識迷糊,太白靠于檀木古柱,右手執(zhí)盅,竟小寐起來。
“這位兄臺?”酣睡間,太白聽一瓊音響起,此音若風中銀鈴一般悅耳,太白恍惚睜眼,竟見一少年立于前。
這少年真當是明眸皓齒、膚如凝脂,黑發(fā)如綢服帖于月牙白衣,是時,太白竟有些迷醉。但見少年朱唇輕啟,瓊音又響:“如此良辰如此月,兄臺為何望月獨酌,舉杯消愁?”
太白醉意全無,勾唇笑曰:“小兄弟怎知余愁?花好月圓夜,獨酌于花間,此當是樂事乎,余為何舉杯消愁哉?”
“兄臺不必隱瞞,人生在世,抑郁憂愁乃是常事,向時吾輩兄臺已久,見兄臺徒飲酒,未有品賞便下肚,豈是逍遙風流者哉?”少年曰。
曰:“何為飲酒?何為品酒?舉杯消愁,未能消愁更銷魂。汝不知余歷事,竟能通曉余心?”
曰:“通曉不敢當,只是吾輩不忍徒見兄臺抑郁獨酌,一人飲酒是寂,二人共飲乃是樂,吾輩倒也是酒中兒女,三杯兩盞倒是無妨!
太白仰天長笑,曰:“樂哉!樂哉!汝等定不能食言,吾等是夜未酣者不能去也!”
少年曰:“但飲無妨!
于是太白與少年相飲于庭間,舉杯共酌,談笑風生,其樂融融。
太白乃得知,少年姓月,本是洛陽人士,家中因商賈之便前往長安,居于長安西巷,未及弱冠,家底算得上殷實,本是吃穿不愁。怎知前幾月,家父買賣途中不幸被歹人所傷,又因多年積勞,竟一睡不醒,溘然長逝了。
太白聞此,自是擔憂,少年乃笑之,曰修短隨化,福禍相依。太白見少年未有傷色,便又踏實。
太白與少年相談多時,乃是相見恨晚,兩人皆是喜上眉梢,時而唱上三兩句未知名的曲調(diào),時而站起離座,舞于庭中。
良久,兩人皆是醉意盈盈,方覺仿佛三更,太白身已疲乏,便欲與少年相別。
太白念著二人同為長安人士,今日相別,他日再遇倒不是難事,于是與少年相邀休于亭內(nèi),少年笑而從之,兩人便相擁寐于位上。
次日,日已當空,太白方醒,此時頭痛欲裂,乃念起前夜之事,其視四周,未見那少年。其念前夜之事,豈是夢中所見乎?
太白憔然,而亭內(nèi)杯盤狼藉乃證前夜之事。
太白尋至長安西巷,見四處空曠,未有人家。乃問一小販月氏人家何處尋。竟無人知曉。
是時,太白方知少年所言皆為騙語,心中憤慨難忍,而其又念前夜之歡,與之相與之樂并非假物,又生凄涼。
歸宅,郁郁不能釋,乃作: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視其良久,方又睡去。
太白不知,那少年本非世人,乃月桂仙子者也,那夜視其良久,便心生愛意,欲與之共飲以解其憂。
一夜相談,于月桂而言,已是樂極。月桂知天庭執(zhí)法嚴明,擅自去月宮整夜,已是觸犯天條,罪不容誅,而念相處之樂,便甘之如飴。
太白啊太白,汝戀明月,明月中更有佳人戀汝,可惜天人一方,徒有相望矣!
于是余有嘆焉:此情可待成追憶,若是能念相遇時。
插入書簽
我的童年就早被毀得尸骨全無了啊啊啊!于是毀一下課本什么的也可以吧?這個李白的月下獨酌真是基情四射,當時學的時候就覺得遭不住了啊啊啊,不過這個寫下來還是覺得好無語啊。
因為資料太少了,根本不知道天寶三年的時候哪個禽獸對李白做了什么事情,讓他這么郁郁不得志啊。于是只好聯(lián)系了一下當時的歷史胡謅了一段,李白不能為權(quán)貴所容倒是事實,可是究竟是哪個魂淡就不得而知了。
這個小基情小文文其實是禁不起深究的啊。還有那些用語,本來是計劃半白話半文言的,寫完才發(fā)現(xiàn)他喵的不完全是白話文了么。果然是古言看少了么= =。
國慶節(jié)的第一天難得有空把這個寫出來了。于是如果有看官的話一定要狠狠的毒蛇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