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好久沒冒泡了!但看到有人罵到知芳頭上,真是嬸嬸能忍,叔叔也不能忍了!
有人說知芳忠在哪,貞在哪!
話說,知芳嫁給表哥是她自愿的么,或者說是姚家自愿的么,是姚家也想投靠偽帝所以把知芳嫁到薛家么!不是,全部不是,知芳之所以嫁給薛家是為了救自己的父兄,是為了救自己的家庭!是了救命,不曉得在某些筒子眼里怎么就成了富貴!而且我早說過,薛表哥與知芳的姻緣是不正常狀態(tài)下開出的花,如果偽帝真勝了,那么以知芳的性子是絕對無法和薛家過下去的,薛表哥也終將回歸紈绔本色!請問這樣兩個人的婚姻是一句富貴、一句貴婦就可以成全的么!這里不僅想起西施,如果按某些觀念,西施此人應該下地獄,因為她當年也是投入敵人的懷抱,即使勾踐沒勝,她也是夫差的寵妃,日子好過呢,那為什么她還一心幫助越國滅掉吳國呢!知芳嫁過了薛家不是為了自身的富貴,不是為了一己榮辱,是家族的性命,為了父兄的性命,明知前方是火坑,她還是義無反顧的走下去,是她的大義!
再說說和離這回事!按某些觀念,姚家對知芳的態(tài)度就應該不聞不問,最好讓知芳自盡以全貞節(jié)!真是比封建還封建的忠貞思想呢!說到這里,想到徐階那個死去的孫女,那可就是被自家親人所毒死,以全亡夫去了,可事實上,這種行為真的受到眾人稱贊了么????當初為了自家而做出犧牲的女兒,現(xiàn)在為了在外一句所為了節(jié)義,為了皇帝眼中的名聲,就犧牲掉自己的女兒,那不是父母,不是兄長,不是家族,那是在世人眼中都立不住腳的人,比如襄陽侯夫人之流!當然,這類人也有人肯定,認為他們看得清,可是這種看得清,未免太紅果果,太讓人寒心!那么姚家為什么不能在一個殉節(jié)(何況殉的是叛賊呢)的名聲選擇一個活生生的女兒,為什么知芳不能在死的沒有價值的情況下,而不好好活著生下她與表哥的紀念!給薛家留下一條血脈,難道沒有變成一堆黃土有價值!
相對于那些死掉的女子,知芳確實是幸運的,但她的幸運不是白來的!知芳自己也說過,如果她不嫁表哥,那么她們家的下場也會和那些女子一樣!如果姚家也如襄陽侯一家,那么知芳和安姐兒早就墳頭長大樹了!如果知芳的兄嫂無情無義,安姐兒的命運也會很凄慘!但是,因為她勇敢的承擔了挽救家族的責任,因為姚家人如此的有情有義,所以她才有了今天!教出了知芳的姚家是有情有義,美好的知芳回報給這個家族的也是美好的!
我仔細回顧了偽帝之亂那一段,有兩個我們熟悉的在這場動亂之中被拖累的人,一個是顏家大夫,一個是姚家,顏老大最終沒有被起復,而姚大人雖死,卻是死在出使上!一個還有一個顏五這樣的標桿式的弟弟,一個卻沒有,為什么是這樣兩個結局,使我要猜測,難道姚家在偽帝之亂之時,表面是被困,實際仍在為皇帝做事!這也不難解釋,為什么姚家可以接回和離的女兒,甚至在太子親信的安排下瞞天過海!所以皇帝、太子能夠容忍如玉和這個明面上逆賊的媳婦來往!
PS:貌似是宅斗小說興起太多,現(xiàn)在很多文都在灌輸一種封建思想,對婚戀的自由、人生的平等演變?yōu)橐环N不知死活、不認可的態(tài)度!試問,有幾人愿回到了那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夫死殉節(jié)的年代!經(jīng)過那么艱難的斗爭和思想解放,才獲得我們今天的日子,可是卻偏偏有人還要用朱夫子那一套來給自己上套!就是古人,難道就沒歌頌自由、歌頌美好的愛情么!為什么在傳說里,會有西施隨范蠡泛波江上的傳說,為什么寧愿留下貂蟬不知所蹤,也不愿認為她一定已死的傳說,為什么紅拂夜奔是一段佳話,為什么有杜麗娘與柳夢梅終成眷屬的傳說,不正是證明那怕是在封建社會,群眾對美好愛情、對自由的向往是那么渴求!看到前段日子有人批判莫愁的故事,事實上我對這出戲的記憶已經(jīng)很淡了,但我想兩個未婚男女,生出一段美好的感情,被封建制度所摧殘,明明是一出悲劇,怎么就變成了兩個不知活的人呢!前段日子重溫了越劇《陳三兩》!女主陳三兩明明是好人家的女兒,賣身葬父,卻淪落風塵,但她不愿墮落,反而開始賣文筆保全清白,還教出了一個狀元義弟,最后卻在公堂之上被收了賄的親弟弟施以大刑,后來她把親弟弟告上公堂,帶著被貶的弟弟回鄉(xiāng)隱居!如果按現(xiàn)在某些宅斗文的觀念,身為好人家的女兒,當初在青樓就應該自盡,怎么還能去賣文筆,去活著呢!而事實上,陳三兩確實是一個大仁大義的奇女子!這一出戲目也是久演不衰,不也證明人們其實沒那么苛刻么!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