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我看的幾篇末世文里,除了少數(shù)惡搞歡脫的以外,主人公或是極端冷血見死不救,或是走一路救一路的紅軍式人物,陶亮卻不屬于這兩種人;也許這也是這篇文的特殊之處之一,因為人從來就不是臉譜化的,甚至在極端情況下善惡的分界線都極難辨識。
但是我真的很喜歡這篇文,這里的末世沒有喪尸也不是生化危機,真實到即使一幕一幕上演在眼前也不會讓你驚訝的程度,像許鞍華的電影一樣很安靜地講述一個小人物,一個家庭,一個小村莊和一個小鎮(zhèn)子在自然災(zāi)害前如何努力存活。
有的人會覺得陶亮在開頭時冷血自私,在結(jié)尾時圣母包子,但我私心認(rèn)為這是作者的安排,因為沒有一個人的性格是一成不變的。
陶亮一開始是個有些怔愣的、不諳世故的人,他父親木訥,母親偏心到極點,弟弟也極少給他關(guān)懷。他幾乎沒有收獲過愛與溫暖,也覺得自己是個格格不入的人。雖然作者從來沒有用過孤獨這個字眼,但是在陶亮平淡地敘述自己住在老房子里,一個人買羊,一個人種蕨菜,一個人安靜地生活的字里行間,還是帶著很刻骨的孤獨。
至少,我覺得陶亮是孤獨的。他木訥,卻不傻,他對事對人都看的很明白,太明白了所以孤獨。
怎么說呢,剛剛開始的時候我不愿意看這篇文,因為里面有些東西太過真實,以至于讓我都感覺到了隱隱刺痛。陶亮就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平靜地敘述,很少有情緒起伏,也很少直接對一個人一件事做出評判,但是你就是知道,他把人性的那些黑暗和光明都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了。
然后葛明來了,小黑來了,陶亮漸漸在照顧他們的過程中放開心防,感覺到了些溫暖。
雖然有人說葛明從頭到尾都是索取者,但是他和小黑、小龍其實在被照顧的同時也在慢慢地軟化著陶亮的心,何況陶亮本身并非一個硬心腸的人。
陶亮有了山谷,開始了修煉,雖然他之前一直過的像個方外之人,等到他真正可以躲進(jìn)山谷隱居的時候,他終于發(fā)現(xiàn)他對這個俗世還是有很多留戀的。
出現(xiàn)在他世界里的人慢慢變多了,村子里的,之前認(rèn)識的,其他村子的。陶亮慢慢地,因為忍不住的心軟而從自己的殼里探出頭來,又有時因為他人的惡想要縮回去。
好在他一直沒有縮回去。
我曾經(jīng)以為葛明也是個自私的人,因為他的漫不經(jīng)心是另一種層次的冷漠。然而當(dāng)陶亮終于下定決心設(shè)法接濟鎮(zhèn)子上那些快活不下去的人的時候,他擁抱了陶亮。
被所有親近的人合作欺騙了近三十年,心性不夠堅強的人夢醒的那一刻可能就崩潰了,葛明卻依然存著善念;之前他對于俗世的滿不在乎和疏遠(yuǎn)得到了解釋,葛明這個形象也變得豐滿鮮活起來。
就是這樣兩個沒有怎么得到過親情溫暖的人,卻給了小龍足夠的親情,這點很令人動容。
其實我說了這么多廢話,是因為看到有人說主角太過包子,又有人說主角太過自私。
我覺得二者都不是,整篇文章是一個小蝸牛試探地伸出觸角,再極慢地爬出自己蝸居的洞穴的經(jīng)過。至于結(jié)尾嘛,我覺得在極其漫長的嚴(yán)冬之后結(jié)束很好,陶方一家人所等待的希望也是所有人的希望,作者是這個意思嗎= =
總之看完以后很感慨,有人用這么樸實無華的筆觸把最難寫的人性寫的這么入木三分,真的很佩服很佩服。
P.S. 很多人集體自焚的那里很震撼,也很真實,給我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人在末世里,失去希望真的太容易了
P.P.S. 剛剛看完九霄,忍不住吐槽下這里的修真真的……太……容易了點……吧……= =
嘛,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說啥了。。
總之大大辛苦,長評送上。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