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劍酒相遇,知己相逢
《管子》曰:“昔葛天盧之山,發(fā)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此劍之始也。”
落日融金,漸為血氣所染,大地熾熱,四周寂靜。倏然訇磕驚魂,一束劍光劃裂絳色天幕,直直插入沙中,激起千層沙浪,瞬間彌漫千里。
不多時,金光消散,劍容顯露。
只見此劍劍氣逼人,泠泠作響。斜陽映照于其上,變得陰冷,只能模糊的看到斷斷續(xù)續(xù)的劍光。
少頃,一切又歸于平靜。
飛仙一劍,顛乾掩坤。
此刻定格千年。
血色殘陽,風卷狂沙,呼嘯風聲夾雜著微弱的蹄聲。
蹄聲由遠及近,一位劍客裝扮的男子騎著匹駿馬穿過濃塵,緩緩行來。
他一身素白,惟有發(fā)和眉是墨般的黑,一頭烏絲只用條白色綢緞系在腦后。微低著頭,一雙眼眸透著冬雪凝霜般的冰冷 ,令人不禁退卻。
他的右手輕握韁繩,另一手緊緊按在劍鞘上。那白皙的右手,潤澤修長,剛勁有力,指肚上覆著薄繭——是握劍的手。
劍客的視線冷傲孤寂,流露出些許迷茫,望向昏黃沙地的深處,似乎在等待什么。
忽而劍身輕顫,發(fā)出清脆龍吟,馬兒也驚恐地揚著蹄,不住嘶鳴。劍客緊握劍鞘,右手已將佩劍抽出半分,警惕地環(huán)顧四周。那雙冷星般的眸子掃至露出沙外的劍柄,微縮瞳孔。
他匆匆翻身下馬,足尖點地,一躍落至劍旁,站樁,握柄,運氣,提劍,順勢一挑,細紗飄落,顯出劍的真容。
只見此劍樣式平平無奇,古樸簡單,與那鐵匠鋪里幾十貫的鐵劍沒什么不同,但令人驚奇的是,此劍竟然無刃無鋒!
換作一般使劍的人,定要嘆惜這造劍之人白白浪費了絕世好料,可那劍客不惜反贊道:“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好一無雙巨闕!”
劍客解開系腰間的劍。劍重重落下,濺起低低的沙塵。他微勾唇角,隨即斜劃半規(guī),運劍起式。
昔有歌訣:“青龍出海勢難擋,撥云見日定乾坤;犀牛望月顯靈機,白猿攀枝藏奧妙!
觀其劍路,行如蛟龍出水,靜若靈貓捕鼠,運動之中,手分陰陽,身藏八卦,步踏九宮,內(nèi)合絕世其氣,外合其形。
劍客低聲念道:“劍由心生,劍隨心舞。人劍合一,有劍似無!
當中一刺,正是武當太乙玄門劍法:
劍舞落暉抱孤城——懷中抱月;青霜一劍握嬌顏——玉女穿梭;避其銳氣擊惰歸——借玉獻佛;御劍千秋天下知——仙人指路。
他就這么舞著,一遍一遍,重復著同樣的套路,似是不知疲倦,那劍中含有千言萬語,待人解讀……
日夜交融之際,昏色的沙漠盡處,走來了一個人。
一個身著黑色勁裝的男人,發(fā)髻上斜插著一根木筷。他的眼角稍稍上挑,嘴角也是相同的弧度,透著分邪氣。他提著一大壇酒,緩慢的走著,邁著悠閑的步伐,竟沒有帶起半星細紗!
武林中偷看他人練劍是為大忌,因此黑衣人只是低頭摸了摸鼻子,背對劍客穩(wěn)穩(wěn)坐下。
劍客仍在舞劍,眼中冰霜不減,卻增添一份贊賞之意。
黑衣人輕輕揭開酒壇的封紙,酒香馥郁,便知是難得的佳釀。可他并不去喝,只是將酒壇放在眼前,深吸一口混著酒香的空氣,
他撫唇輕笑,眼中波光流轉(zhuǎn),緩緩開口:“翻天兮驚鳥飛,滾地兮不沾塵,一擊之間,恍若輕風不見劍,萬變之中,但見劍之不見人……”唱詞之中,似有種奇妙的韻律,竟然與劍客舞劍的節(jié)律相合。
劍客目光亮如皓月流華,那是作為一名劍客喜逢知己的感情。他的劍愈發(fā)的寫意灑然,先前的冷凝高寒正漸漸散去……
劍曲相合,佳境自得。
掛一黃龍攬尾,緊而收式。
劍客輕吐一口濁氣,背對黑衣人坐下,用指節(jié)敲擊劍身,發(fā)出玉落金應之聲。他閉著眼,仿佛沉醉其中,似不經(jīng)意道:“君為?”
黑衣人溫柔地撫摸壇口,朗聲大笑:“我乃高陽酒徒!矯若游龍,翩若驚鴻,閣下之于劍可擔一“誠”字?上г谙陆袢諢o緣得見,惟有以歌相贈!”
說罷,他輕輕提起酒壇,問道:“酒無多少,君能飲無?”
劍客將劍放于膝上,輕笑一聲,微弱得難以聽到:“愿以醉為期。”
黑衣人滿意的頻頻頷首,頭也不回,直直將酒壇擲向后方。
只見劍客飛身出去,衣袂翻飛,恍若嫡仙。他揮劍一攬,酒壇穩(wěn)穩(wěn)落于劍尖。劍身因為酒壇的重量,形成一個新月般的弧度。
劍客撤劍接酒,仰頭一飲而盡。飲畢,他隨手一拋,小小酒壇碎成雷鳴之聲。
沉默著,劍客瞇著狹長的鳳眼,似在感受酒的醇香。
“好酒……”
“……好劍!”
劍客默默轉(zhuǎn)身,淡淡道:“所以……你來了!
黑衣人也不答話,低下頭來,仔細彈著身上的沙塵,許久,才定定望向那幾近融入落暉的一抹白,對上那雙不知何時柔和下來的雙眸,微微一笑:“是,我來了……”
他緩緩地,向他伸出了手……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