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我不得不說,這篇文章的問題很大。要改的話,需要很大的修改。
1.文章整體思路清晰,可是交代不清楚!緵]有前后順序之分!
(1)一開始,一個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會先打量周圍的環(huán)境,人本下意識的會打量自己到底身處何處,而不是一開始就想著融入環(huán)境。一般來說,一個正常的人,在發(fā)現(xiàn)在處于一個很古怪的環(huán)境中,她會先想著打聽到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所以說,女主再醒來的時候第一眼應(yīng)該先問“我在哪里?”而不是對著眼前的人問,“你是誰?”“你幾歲?”這樣的問題。這點,可以去看《華胥引》,《華胥引》在這點上交代的很清楚。哪怕她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可能思維沒有那樣的敏捷,但也不會沒有防備之心到你寫的這種地步。
(2)我覺得一個人不可能很準確的就說出這個人大概十三歲左右。應(yīng)該說的是,“眼前的這個女子看上去大約也就十歲出頭的光景。”一句話不能說死,所以這點要改一下。
(3)還有你前面還說這女的因為接受不了未曾見得陽光,那怎么會又有一個六十多歲的男子被你看到了呢?如果說,你說這是第三人稱描寫的話,那我就可以指出你這個文章的另一個問題。切入角度不明,你沒有準確的讓人明白,這到底是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角度的文章。你這樣模棱兩可,讀者會看得很吃力。
(4)沒有一個人在看到一個人在看自己的時候就會直接認為,那個人在打量自己的年齡的。這點是絕對不可否認的一點。
(5)古代人不用保養(yǎng)這個詞。
(6)都要去見爹娘了,還沒搞清楚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這點很是奇怪。
(7)一個古代的仕女,不可能那么快就改了嘴。古代等級分化很明顯,所以說,女主在說叫小婢改嘴的時候,小婢絕對不可能那么快的就改嘴。而且,你后面的文字中也體現(xiàn)出其實這個女主脾氣并不是很好。所以,一般來說,婢女在聽到要改口的時候,一定會驚恐。
(8)“你胡說啥呢,我怎會要你的命呢?你這丫頭,動不動就下跪求饒,難道……”我覺得這段話,一個人很難溫柔地說出來。
(9)為什么在了解了自己是這兒的主人,卻不問這里是什么地方。這點很奇怪。
(10)怎么知道,那走剛過來的便是花魁?
(11)父母再等到自己千盼萬盼的女兒回歸之后,一定很是感動啊這樣的不會怒到想要讓她跪祠堂。就算真的這樣,在女兒哭后也一定會心軟。
(12)我覺得一道圣旨下來,不會讓一個家里拖了兩年。拖了兩年,他的父母一般來說都被斬頭了。因為這是違抗圣旨。
這些就差不多了吧。
2.沒有描寫
描寫的地方真的是少之又少。我來先給你補習一下語文吧。
小說有三要素,情節(jié),人物,環(huán)境。且不說環(huán)境和情節(jié),先來談一下人物。一本小說存在的意義其實就是塑造一個深入人心人物。一般來說,作者會從正面,側(cè)面,反面多方面的用一些列的修辭手法來塑造這么一個人物。也就是說,一個小說,除了情節(jié)之外,重要的就是描寫了。
描寫里面有環(huán)境描寫【這點你沒有。環(huán)境描寫的目的是烘托人物心情或者是營造氛圍。這點很重要,要學!,人物描寫【人物描寫里面有(1)肖像描寫,肖像你寫的還行。(2)心理描寫,你也有,但是需要改善一下。(3)動作描寫。這個你還是有,但是寫的好怎么好。不細膩。(4)神態(tài)描寫,這個基本沒有,在必要時可以舍去一些心理描寫用神態(tài)代替。例如感覺到奇怪的時候,可以直接寫,眉頭輕輕蹙起,眼神中彌散出了絲絲的懷疑。又例如感覺好很開心的時候,可是直接寫,笑顏如花,嘴角勾勒出了一個好看的弧度。諸如此類。】
3.劇情推動太快
過快的劇情,讓人一目十行,這絕對不是作者想要的。隨意說,一件事情要盡量多加描寫。但是不能保留誰要,懂得取舍,懂得省略這點也要學。
差不多得了先把這些問題改改吧。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