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爽爽午夜影视窝窝看片,午夜亚洲www湿好大,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使劲快高潮了国语对白在线

文案
2012年10月14日做的一個夢,覺得有意思就寫下來了~~XD
內(nèi)容標(biāo)簽:
 
主角 視角
配角
百部

其它:夢,時空,探尋

一句話簡介:關(guān)于一個夢的小文

立意:

  總點擊數(shù): 837   總書評數(shù):0 當(dāng)前被收藏數(shù):0 文章積分:146,586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類型: 隨筆
  • 作品視角:
  • 所屬系列: 隨筆雜文
  • 文章進(jìn)度:完結(jié)
  • 全文字?jǐn)?shù):11478字
  • 版權(quán)轉(zhuǎn)化: 尚未出版(聯(lián)系出版
  • 簽約狀態(tài): 未簽約
  • 作品榮譽(yù): 尚無任何作品簡評
支持手機(jī)掃描二維碼閱讀
打開晉江App掃碼即可閱讀

(夢記)上升和下降

作者:上弦弓張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為收藏文章分類

    Up and Down


      《上升與下降》

      ……記憶中,我一直生活在一片陰暗的地下室。這里十分深廣,無數(shù)石質(zhì)或土質(zhì)的房間通過低矮的磚石結(jié)構(gòu)走廊相互連接,交織成一個巨大的地下城。城的格局是以地下水脈侵蝕出的空洞為基礎(chǔ)建立的。除了極少數(shù)地段,絕大多數(shù)地方出奇地陰涼干燥,而且通風(fēng)狀況良好。在我看來,它在結(jié)構(gòu)上和功能上都完美地具備了一切地下工作生活的便利條件,可媲美構(gòu)造最為精巧的白蟻巢穴。在這里,不熟悉環(huán)境的人會在幾步之內(nèi)迷失方向。而以此為家的人則不然。他們早已將永恒居所的一磚一石銘刻于心中。

      這里亦十分古老。這種古老散發(fā)著它獨特的味道——你可以從徘徊在每個房間、每處回廊的空氣中輕易嗅出。它不是那種令人作嘔的霉味,也不是泥土或者巖石本身的味道。它是一種可以被感受到的氛圍;蚵、或聽、或看、或觸摸,它作用于每一次認(rèn)知活動中——當(dāng)注視那些堅實的石質(zhì)墻壁時,它便透過被季節(jié)侵蝕得面目全非的忍冬紋浮雕進(jìn)入你的內(nèi)心。有些陰濕地段的地板和墻壁上層層疊疊地壓著年代久遠(yuǎn)的植物遺骸。最上層覆蓋著生機(jī)勃勃的苔蘚。當(dāng)端著燭臺經(jīng)過它們時,一簇簇林立在葉狀體間的細(xì)絲,以及它們頂端飽滿的孢子囊便在微光中一覽無遺。在一些樣式模糊難辨的回廊角落,你甚至可以從已經(jīng)鈣化的雜物堆中找到黯淡無光的古代錢幣和鳶尾花紋章。

      在我寫這些文字的時候,左側(cè)工作臺上的煤油爐正熊熊燃燒。白熾的光線讓我眼前的羊皮紙泛著令人愉快的淡金色光澤。爐子上方漆黑的鐵架臺上坐著一個蛇頸瓶,澄澈的玫紅色液體在它的腹腔中狂放地翻滾。蛇頸瓶上方連接著一個回流裝置,裝置終端是一個倒置的細(xì)口燒瓶。蒸氣從蛇頸瓶口流進(jìn)狹長彎曲的玻璃管,在回流燒瓶的瓶壁上形成細(xì)密的霧珠。它們越集越多,忽然間形成一股細(xì)流沿瓶壁滑下。這過程在極短的一瞬發(fā)生。眨眼間,便錯過了。

      啊,上升和下降!人生最美妙的時刻,莫過于凝視這造物變化的神奇。

      在這樣的時刻被打攪,尤其令人不快。聲音是從遙遠(yuǎn)的地方傳來的。也許是環(huán)繞這個房間的第三條走廊的盡頭,或者更遠(yuǎn)的地方。這里沒有其他人,安靜的環(huán)境讓聲音顯得格外清晰。我必須去看看那個在不恰當(dāng)?shù)臅r間發(fā)出聲響的源頭。并且——如果可能的話——讓它停止。

      臨走時照舊關(guān)閉煤油爐,熄滅多余的照明蠟燭。我可愛的玫紅色液體在火光消失的一瞬間被抽去了所有活力,重歸平靜。它再次經(jīng)歷了從生到死的過程。濃重的煙從熄滅的燭芯上散出,彌漫在空氣中,像一支為萬物回歸而奏響的安魂曲。

      我端著燭臺,步履小心而謹(jǐn)慎。燭光在一片狹小的范圍內(nèi)忘情地躍動著。腳下的道路不甚明亮,我需要借助周圍的標(biāo)識來辨別東西,比如走廊的墻壁上眾多艱深晦澀的符號和圖式。那是在我之前的人們留下的。他們雖已故去,思索卻從未停息。我曾設(shè)想過這些痕跡的來歷——當(dāng)他們獨自一人行走在這片幽暗綿長的地下通道時,苦悶的內(nèi)心忽然靈光乍現(xiàn),順手在墻壁上激動地記錄下頓悟的天啟……這些資料大多無從考證,亦無法解讀。它們暗示著創(chuàng)造者們曾經(jīng)的心路歷程。然而那個歷程,將永不為人知。

      除非,成為“他”本人。

      三索蛇燭臺上的蠟燭燃去了四分之一,我確定自己已經(jīng)走過了第三條走廊。前方是個早已被廢棄的私人書房。書房門后,沉悶渾濁的聲音再次傳來。我斷定這兒就是發(fā)聲源。緊鎖的房門沒有令我感到為難——我曾在一本書的內(nèi)頁找到一把能夠打開它的鑰匙。這件事頗有些蹊蹺:那本書在黑暗的地下書庫沉睡了將近三百年。而被藏在挖空的書頁中的鑰匙,則是在不可追溯的遠(yuǎn)古時代被造出來的一個物件。而它竟能夠打開數(shù)萬時代之后一把普通的鎖!不,這樣說并不充分。真實的情況是:這把鑰匙能開盡普天之下一切打不開的鎖。它是一把萬能的鑰匙,但它灰暗丑陋的外表實在過于平凡無奇。

      這把鑰匙,是這個地下城中最令我興奮的發(fā)現(xiàn)。我用它小心地打開了書房的門。一陣細(xì)碎的鈴聲忽然響起,那是原本掛在門口的一串知更鳥鈴鐺。每當(dāng)房門打開時,它就會因振動而發(fā)聲。這也許是主人生前的喜好。出于對逝者的尊重,我一直維持著它的原樣,未曾動過一絲一毫。門打開了,不出意外,房間正對大門的書桌上永遠(yuǎn)燃著昏黃的蠟燭,飽蘸墨水的鵝毛筆橫擺在未書一字的信紙上。白瓷杯中茶水依然熱氣裊裊,桌上擺著的一小盤杏仁餅還散發(fā)著新鮮的香味……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生動鮮活,仿佛房間的主人從未離去一樣。我第一次進(jìn)入這兒時,完全沒有料到它是一間三百年前的房間。后來,在一次翻閱地下書庫時,我找到了這個房間主人最后一部分手稿,由此才確認(rèn)了一些事情。生活在這個房間中的先生是時間學(xué)的創(chuàng)立者之一,他也是一位業(yè)余的心靈藝術(shù)家。他于三百年前在這個房間辭世。他一生眷戀著一位不屬于他的女子,他常坐在這張書案前給她寫信。但那些信件最終去向如何?為何在他過世后房間呈現(xiàn)出異相?這在地下城的歷史中,一直是個難解之謎。

      我有時會猜測,這個房間也許是一個時間凝固的隔離空間——它將永遠(yuǎn)記載著主人曾經(jīng)的生活狀態(tài)。那整排整排有條不紊的書架,樣式精巧的古董陳列柜,不太明亮的燭光和香甜的糕點無一不在細(xì)細(xì)勾勒著一位紳士的日常生活。但更令我感興趣的是桌上平整疊放的幾張信紙。它是這個房間唯一體現(xiàn)著時間流動的地方——它大多數(shù)時候空無一物,但某些時刻,上面會突然出現(xiàn)連貫的字跡。那些字跡有時是詩,更多的時候是學(xué)術(shù)性語言,比如主人生前創(chuàng)立的符號系統(tǒng)及公式。最令人驚奇的是,這些并非一成不變,紙上的字跡常常在更新,甚至還出現(xiàn)過接連不斷的推理論證過程。那涓涓細(xì)流般逐漸顯現(xiàn)的字跡,讓空無一人的房間頓時充滿生機(jī)。任何人見到此情此景,都會毫不懷疑這里的主人依然健在——他正坐在那里,繼續(xù)著他未竟的事業(yè)。只是,他不能被“看”見。

      所有這些奇景,就像幻象一樣,下一刻又忽然煙消云散。最后桌上依然只是數(shù)頁空白的信紙。

      我不禁想,若說這個房間中其他事物保存著已經(jīng)消逝的過去,那么只有這幾頁信紙,記錄的是主人從未停止過的思考。這思考一直在延續(xù),也許已經(jīng)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時間的壁壘。

      而事實似乎佐證了我的想法——手稿的最后一頁,作者寫了這樣一句話:

      Travelling through the timeless thought.

      我由衷敬佩這種挑戰(zhàn)永恒的勇氣。但眼下更要緊的問題是。我所追蹤的聲音,在距離我很近的地方——它就在我身旁的衣櫥里!

      心里念著道歉的語句,我將燭臺移近衣櫥,扳動了光可鑒人的金屬把手。輕微的咔噠聲響起,門后巨大的聲響驟然消失。門被拉開了,里面卻沒有一件衣服。衣櫥壁上有一個醒目的羅盤圖案。三只黑色鏤空花紋的指針以不同角度排列在盤面上,第四支鏤空花紋的指針垂直于盤面,針尖直指我的心口。我發(fā)現(xiàn)排列在盤面的三只指針中,有一支似乎出了故障,像個鐘擺一樣懸在那里左右晃動。而每當(dāng)它劃到某個位置時,詭異的聲音就會再次響起。

      腦中一個莫名的念頭忽然閃過:抓住那枚指針!

      我伸手,在鐘擺樣的指針再次劃過那點時飛快地按住了它。令人驚奇的事情發(fā)生了——我的手指穿過了羅盤,消失在視線可及的范圍中,接著是手臂,身體,最后是視覺。當(dāng)意識回歸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到了地下城另一個角落。那是我知道但從未涉足的地段之一——地下城的通風(fēng)管網(wǎng)系統(tǒng)外部。

      見手中燭臺尚在,我松了口氣。身邊的墻壁上,有著和衣櫥中的羅盤一模一樣的圖案,連指針的位置都一般無二。我似乎有點明白這個東西的功能了。心中不由地贊嘆那素未謀面先生的高明。但這份欣喜還未來得及展開,眼前的一幕令我異常震驚。

      前方巨大的空洞中,蜿蜒著一條粗大的蛇。它被覆金色鱗片,頭部癱在地上,有兩條黑紋貫穿其上。長長的身體看不到盡頭。從蛇頸到腹部很長一段蛇身竟是森森白骨!而在殘存的腹部斷口處,成群的沙漠食金蟻正在蠶食它的軀體——蟻類全身泛著黑金光澤,無堅不摧的下顎將還在蠕動的筋肉生生地從骨骼上切離。強(qiáng)勁的蟻酸把蛇骨腐蝕得千瘡百孔。類似景象我并非第一次見,但在這黑暗壓抑的空間,獨自一人直面死神的收割儀式多少令人有些心驚。更何況,這位不幸中了地下城埋伏的來訪者,是我的一位熟客!

      我從上衣口袋中掏出個安瓿瓶,敲開玻璃口將里面的液體全數(shù)給它灌下。這東西非一般凡物,我叫它“生命之水”。為了在危急時刻自救,我平時總將它帶在身邊,F(xiàn)在它被用在了一只冷血動物身上。蒙它所賜,大蛇的下頜變得柔軟,我抬起它的腦袋,掰開它的嘴,見它口中含有一卷信札。蛇芯子像條紅絲線一樣系在紙卷中間,還打了個小小的蝴蝶結(jié)。

      我解開蛇芯子,取出紙卷。拿在手中那一刻,一股熟悉的感覺油然而生。我迫不及待地打開紙卷。四張齊整的小紙片一一展開——是幾張小漫畫。上面的內(nèi)容頗有些意思。

      第一張紙上,一個小女孩,正將一系列器械組裝成一個熱氣球。

      第二張紙上,熱氣球飛上天空,載著小女孩向她心中向往的太陽飛去。

      第三張紙上,熱氣球越升越高,穿過云層,穿過藍(lán)天,然后,忽然爆裂。小女孩從高空跌落。

      第四張紙上,鏡頭變得遙遠(yuǎn)空曠,一個聲音在畫面上響起。

      “又失敗了……”

      語調(diào)平淡,無悲無喜。鏡頭下,一個充滿宇宙的大女孩平靜地看著細(xì)如塵埃的世間。她以天穹為衣,白云是她衣服上的花紋,而太陽和月亮,是她衣服上的紐扣……

      我笑出了聲,心想真不愧是百部的風(fēng)格。她竟親筆繪制如此犀利的四格漫畫送給我。大約是想讓我“以此為鑒”吧。我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如果始終無法跨越“存在”的壁壘,這樣的接觸終究不過一場虛無。即便我能安于現(xiàn)狀,百部卻從不茍同。如果她是“上升”,我便是“下降”。我們總是朝著相反的方向行進(jìn)。為此,一直困擾我的問題是——這樣的我們?yōu)楹伍L久地維持著交流?

      也許……單純?yōu)榱税俨磕軌蛲聪聸Q心學(xué)習(xí)繪畫這一件事,我也得稍微付諸一下行動,真正意義上地去到她的世界里,走一遭。

      我再次從心底感謝素未謀面先生最偉大的發(fā)明——時空羅盤(暫且允許我這么稱呼它吧)。盤面上精巧的三枚指針確定著空間的坐標(biāo),而垂直于盤面的那一枚指針是時間維度。他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將四維時空成功地映射在了這個羅盤儀上。通過它,人們可由一個確定的時空坐標(biāo)來進(jìn)行世界轉(zhuǎn)移。

      在土質(zhì)的洞穴壁上,我再次撥動時空羅盤。對于百部的世界,我所知甚少。當(dāng)然不可能知道她的世界的具體坐標(biāo)。不過……在猶豫了一下后,我果斷地將羅盤的指針調(diào)到坐標(biāo)(T,T,T,T)。

      這一次我是完全清醒的,時間一下子從內(nèi)到外全部消失,抑或說這是穿梭造成的維度解體。我的意識還在,但是實體和感覺全都消亡了。有那么一瞬間,我有點后悔沒有仔細(xì)研究一下這個時空羅盤的工作原理就貿(mào)然上路。但是事實不容我胡思亂想。在感覺回歸的一瞬,我到了外面的世界。那里的天光明亮得幾乎刺傷我的眼睛。

      我現(xiàn)在站在一條古老的街道上。身邊稀疏的行人陸續(xù)走過。街道下方,是一排冷清的雜貨店。兩個藏族男孩在街道上嬉戲,在一個游人向他們詢問哪兒有賣最好的羊毛線時,他們都爭先恐后地把客人往自己家的店鋪拉。兩個男孩家的店鋪只隔一墻。客人向一個守店的老人詢問羊毛線的制作工藝。老人顯然不諳此道,支吾半天也說不透徹。客人反倒細(xì)心地為老人講解起來。他說羊毛線的有兩種染色方式,一種是蒸氣熏染,另一種是漂染。他想要的是用漂染法染成的羊毛線。(PS:兩種染色法純屬夢境亂語,切勿信以為真。

      “蒸氣熏染?漂染?真是奇怪的說法。”我對細(xì)枝末節(jié)的“知識”沒有多大興趣,也就沒再關(guān)心游客是否買到了稱心的毛線。如果我來這里僅是為了收看這些,那我無異于暴殄天物之流。

      那兩個藏族男孩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充滿活力,心情歡愉,笑起來黝黑的臉頰上會現(xiàn)出一對深深的小酒窩。對我而言,這樣鮮活的生命確實比所謂的“知識”更具吸引力。沒有隨身攜帶速寫本真是一件憾事。畢竟,親歷這地方的風(fēng)土人情,今生恐怕再難有二。

      愣神時,潔白的天鵝從頭頂飛過。它們飛得很高,鳴聲遙遠(yuǎn)而悠長。也許是剛剛踏過湖面,我看見晶瑩的水珠成串地從它們的腳掌飛離?罩锌|縷傾斜下落的珠串交映著光與藍(lán)天。必須承認(rèn),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水的姿態(tài)。它掙脫了引力的束縛,與空氣交融,獲得了風(fēng)的輕盈與自由。雖然注定要跌回消亡的深淵,但此刻的它們不是海洋,不是河流,也不是雨或雪或霧。它們是一個全新的自我——沒有被命名,不被人的意識所干擾的純粹的存在。

      事實就是如此,當(dāng)人們?yōu)槿f物命名的時候,人們所認(rèn)識的“萬物”便成了人類價值觀的投影。它怎么可能還是最自然最本真的那個“它”呢?它只不過是存在于人類意識中的某個“概念”。人們可以肆意地將這些概念扭曲變形,但他們這樣做的結(jié)果只會是距離本真越來越遠(yuǎn)。

      我曾在一封寫給百部的信中,用繪畫做例子傳遞了這個想法。我寫到:

      “……學(xué)習(xí)寫實派繪畫的過程,就是一個打破固有概念、重新認(rèn)識事物本身的過程。”

      那封信最后究竟有沒有寄到百部手里,我不知道。不過對于她至少學(xué)會畫漫畫這件事來說,她的確改變了很多。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改變讓她變得越來越像她自己。這倒是個不錯的消息。

      往前走,經(jīng)過了數(shù)條混凝土建筑間的窄道,我接近了城市的主體。那兒是一片三江匯集的地帶。城市遠(yuǎn)在河的彼方。站在此處,能看見高聳在山巔上、籠罩在光暈中的城體。整座城像太陽一樣光芒萬丈。而在與城市相反的方向上,也即是第三條河流的另一邊,是一片未開發(fā)的原野。那兒遙遠(yuǎn)而虛幻,看不真切。

      這難道就是百部想讓我看的景致?我不禁疑惑起來。那座城簡直就是日光的化身,它是那么熾烈而耀眼。對陽光有著病態(tài)渴求的百部,她無疑會很自然地喜歡這種地方。

      雖然我們之間的交流并不多,但我卻篤定那兒不是她的居所。

      沒有理由,就是一種感覺,相信直覺,對于一向喜歡有憑有據(jù)的我來說,算是件稀奇事。

      有風(fēng)吹過了河面,拂動了城市一方沿河生長的茂密葦叢。這些執(zhí)掌利劍的植物又高又大,盤根錯節(jié),長的密密實實。高矮不一的蘆桿伸向天空,頂端蓬松的蘆絮隨風(fēng)飄揚。堅守與自由,這兩種精神完美地統(tǒng)一在一種植物身上。它引起了我心中一股奇特的共鳴。

      但更令我在意的是,我看見蘆葦從中影影綽綽,像是有人在其中輕快地穿行。一瞬間,我覺得那就是百部,那個調(diào)皮的家伙總是若隱若現(xiàn),讓人無從捉摸。即使她用非常自我的方式邀約我來到她的世界,她卻狡猾地不肯現(xiàn)身。不過這些都沒有關(guān)系。

      我覺得我應(yīng)該到對面的日光城去。這是完全出于我個人意志的決定。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我面前橫亙的這條大河,是一條“地上河”,或者我應(yīng)該稱它為“天之水”。它奔流在群山的頂峰,像大山的脊梁。而我要越過這樣的河流,踏上它對岸的土地。

      這個想法劃過腦中時,我隱隱有種不安的感覺!斑^河”本是件平常事,只是它對于我有種特殊的意義。因為我自小形成了一種古怪的認(rèn)知——“河流將世界一分為二”!斑^河”意味著“突破某種禁忌”。人的觀念,著實有強(qiáng)大的力量。它一直在潛意識中阻止著我去做某些事,直至我對這種阻礙習(xí)以為常。

      我現(xiàn)在正要突破這個觀念上的阻礙,到河的另一邊去。這道天然屏障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遙不可及。我沿著山脈走,在一處地勢低洼的峽谷找到一架通達(dá)山頂?shù)奶焯。我扶著它,踏上第一條橫檔,仰頭卻發(fā)現(xiàn)天梯上方是斷裂的。就在這時,我的耳邊響起了一陣童謠。

      童謠是用當(dāng)?shù)氐恼Z言唱的,我聽不懂,也就沒多留意。我急于在這片荒野中尋找一些木條來修復(fù)天梯。在童謠傳來的方向,我看見不遠(yuǎn)處有座篷屋。屋中坐著一位雙腿殘疾的老人,他身邊放著一副黃白色的拐杖。

      我想我也許找到了一個勉強(qiáng)可行的材料。

      我上前與老人攀談,想通過交易的辦法獲得雙拐。老人明白了我的意圖,他對我說:

      “你可知道,這雙拐,是我活下去的支柱!彼麑ψ约弘p腿的替代物有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執(zhí)著。

      “如果您只能通過一副拐杖來追求希望,”我對他說!斑@樣的人生不也像您的腿一樣殘缺不全了么?”

      話說得不太禮貌,老者的臉色變得有些陰沉。談判眼看就要陷入僵局。我不了解如何和這個世界的人打交道,我對自己能否拿到那雙拐缺乏底氣。最后,我試著提出一個折中的辦法——為老者治愈雙腿,條件是以他的雙拐作為報償。我想,如果他的腿能夠完好如初,雙拐之于他便失去了意義。如此,我也可以取的心安理得一些。

      老者將信將疑地看著我拿出另一支安瓿瓶。他的眼神難掩他內(nèi)心的動搖。我將安瓿瓶打開,告訴老人使用方法。老人緊盯我的示范,瞪大了空洞的雙眼。他的心完全被藥水神奇的效果捕獲了。

      這瓶藥水雖然比不上“生命之水”,但若只是復(fù)生局部器官的功能,它依然十分好用。

      我拿過雙拐,看著老人小心翼翼地捧著那只安瓿瓶,心中忽然泛起一陣難以言說的感覺。這個可憐人為了一只藥瓶而輕易地放棄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生活支柱。是為了那個還沒有到來的“希望”么?還是僅僅被那瓶秘藥本身所迷惑?他放棄得太容易,以致我有些吃驚。我不由地想,如果我能讓他長出一雙翅膀,他會不會立刻砍下雙腿交到我的手上?

      我果然是不了解這個世界的。

      離開篷屋時,童謠遠(yuǎn)遠(yuǎn)地在我身后響起,這一次,我似乎聽懂了其中一句。

      “……釀酒的青稞啊,要用鐮刀收。轉(zhuǎn)山的路呀,要靠雙腿走!

      歌詞的含義,非我所能領(lǐng)會。我只聽聞這一帶的本土信仰之風(fēng)濃厚。孩子們吟唱著自己尚不能理解的句子,稚嫩的聲音透露著渾然天成的純真。如果我沒有發(fā)現(xiàn)那座日光城,沒有看見山巔的河,沒有找到那架登天的梯子,我想我一定會停下腳步,轉(zhuǎn)身去尋找這些唱歌的孩子們。

      我拖著拐杖登上天梯。爬到斷口處時,我拿起一支準(zhǔn)備插向凹槽。沉甸甸的黃白色杖身上粗下細(xì),中間連接處凸凹不平,質(zhì)地很不均勻,卻出奇地帶著一股柔和的芳香。我摹挲著它粗糙的表面,漸漸生出一絲熟悉的感覺。我有些心驚——那感覺太熟悉了,簡直是呼之欲出。下一刻我終于回想起來,那是我曾經(jīng)觸摸過千百次的人類骨骼的觸感!

      當(dāng)我意識到這點時,拐杖的外形立刻變得明晰起來。我已經(jīng)看出來了,這的確是由數(shù)根人的大腿骨與小腿骨相連接而制成的拐杖。骨材被某種香料處理過。黃白的質(zhì)地顯示著它是有些年頭的物件。但……這些腿骨的主人是些什么人誰?又為何要取他的腿骨做成拐杖呢?我心中不禁萌生出許多猜測,我又想起了那個雙腿殘疾的老人。

      古怪的感覺始終揮之不去,唯一確定的事是——這些被打磨了形狀的腿骨,將為我鋪就前進(jìn)的道路。

      我踏著安置好的腿骨拐杖,爬過了天梯的斷口。上面再沒有任何阻礙,我順利地到達(dá)了山頂。大河呈現(xiàn)在我眼前,白浪翻騰,浩浩湯湯。真像是從天而降,最后又流回到了天上。而那座夢幻般的日光城,就在大河的對岸。它距離我如此之近!在它四周,密集的葦叢連成了一片波瀾壯闊的海洋。漫天葦絮映著陽光,飄飄忽忽,像行走在彼岸的億萬靈魂。

      我要去對岸的日光城?蛇@條大河上既沒有橋,也沒有渡船。湍急的江流讓我不可能涉水而過。躊躇間,我隱約看見江水翻騰得最厲害的地方似乎斷斷續(xù)續(xù)連成了一條線。這于我而言不啻為一個很好的消息。那是江中的礁石!它們緊挨著水面,水流在經(jīng)過它們時掀起了巨大的浪花。那看似最危險的地方,恰恰就是我唯一可行的道路。

      我踏著河邊的巖石朝那個方向走去。腳下的路并不踏實,很多石頭是活動的,它們交互出現(xiàn),弄得我不得不步步謹(jǐn)慎。我疑心這是百部有意為之。她大概猜到了我不喜歡“大量的水”。

      我踩著礁石走向了大河中心。再沒有什么時候比此刻更能讓我強(qiáng)烈地感受到這個世界對有異于它的存在所表現(xiàn)出的排斥。對的,是“排斥”。因為我不是這個世界的固有存在物。這個世界對我展現(xiàn)出了它的疑惑與警覺。即便是無機(jī)質(zhì)的水,它們也像有生命一般,在我接近它們時巧妙地避開了我的皮膚。那樣子似乎暗示著我如果掉進(jìn)水中,它們也會立刻四面退避開來,不愿沾染我半分。這也許只是個看似安全無虞的臆想——誰也不能保證在我倒下時,那些水不會突然變卦,將我滅頂。

      我忽然想起以往在溶解晶石時常會唱起的一首歌,Down to the deep water。我為那些“凝固的水”的消亡譜寫了哀悼的旋律,而歌詞采用的是百部作的一首詩——我一向相信她比我更加專精于文字游戲。

      可是事情不只是如此,我那用于自嘲的歌還沒唱出口,潔白的浪花就成群結(jié)隊地將它們的小爪子纏上我披在最外面的大氅。它們真是一群攔路打劫的強(qiáng)盜!它們死死地拉住我的大氅,想要把它從我身上扯下去。僵局并未維持許久,我為了前行,最終不得不放棄了它。遠(yuǎn)遠(yuǎn)地看著我的大氅順著江流一浮一沉地朝下游漂去,我心里雖有些不甘,但并不感到后悔。

      我在當(dāng)初決定來這個世界時,就沒有過退卻的打算。

      前進(jìn)。即使沒了遮擋陽光的大氅,我也必須前進(jìn)。

      河岸的蘆葦被江風(fēng)吹得嘩嘩作響,它們銅墻鐵壁一般守衛(wèi)著日光城的邊緣。在接近它們時,我聽到了人聲。那些聲音很雜,講著我所不懂的語言,乍聽上去頗像走在喧囂的集市間。我越發(fā)分不清究竟是眾多人穿梭在葦叢間,還是單純地由重重葉影引起的幻覺。在這些聲音中,有兩個女子的聲音最為清楚。她們用那種奇怪的語言,一問一答。聲音如此之近,簡直就像在我身邊交談一樣。

      兩個女子的聲音一直伴隨著我踏上日光城的街道。這里有像流光一樣的溪水,還有漫天飄揚的五彩經(jīng)幡。一切都是亮閃閃的,整座城像是由充盈著陽光的晶石筑成。奇怪的是,在這里我只能聽見聲音,卻看不見任何活生生的人。我心里不禁開始揣測,如果沒有人的話,這里的人聲從何而來?從建筑的布局來看,這里有集市和廣場,街道兩邊排列著商鋪和民居。店中甚至能看見用于交易的新鮮貨品——這完全是有人生活的城市啊。

      日光城的中心,是皇家宮殿一般的建筑群和巨大空曠的廣場。它是城中最宏偉的景觀。我無法形容那樣的的壯麗——所有景物都像太陽一樣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輝,讓人不敢直視。我失去了庇護(hù)的大氅,只能躲在廣場中心的巨大雕像后面。但我仍能切實地感受到宮殿的光芒穿透雕像打在我的身上。我在它面前無所遁形。光芒帶著審視的意味,比之前的江水對我這個異域來客表現(xiàn)出了更大的懷疑。

      兩個交談的女聲越來越大,仿佛整個世界都是她們的聲音。我忽然發(fā)現(xiàn)整座城在她們的聲音中徐徐地發(fā)生著變化。宮殿的光芒有節(jié)律地變?nèi)踝儚?qiáng),河流依時令漲潮落潮。舊的房舍倒塌了,新的家宅建立起來。石板橋由窄變寬,最后被漲水的河流沖毀……唯一沒有變的只有那兩個女聲。她們一直在對話,她們的交談貫穿了日光城的整個歷史,貫穿在變化著的每一處最精微的細(xì)節(jié)之中。她們將舊的存在毀滅,又從中創(chuàng)造新的存在。周而復(fù)始,輪回不息。她們簡直就是掌控這座日光城的女神。

      “如果她們是統(tǒng)治者,那么其他嘈雜的聲音就是她們的子民“”我越發(fā)大膽地猜測起來。這里沒有任何人的身影,但處身其間,卻能強(qiáng)烈感覺到他們的存在。聲音,還有變化的景色。這些永動的物質(zhì)中,透露出的卻是“絕對的靜止”。

      我猛然間想起了地下城中那位素未謀面先生的書房。

      對了,日光城和那間書房一樣,很可能是一個時間凝固的封閉時空。這是獨立于世界之外的一個區(qū)域,一個已經(jīng)“死去”的時空。這里的東西永遠(yuǎn)處于激烈的變化中,卻永遠(yuǎn)也不會再有變化。我想我需要重新認(rèn)識一些事情。比如說,也許這座日光城中的“人”,是一種精神層面上的“絕對存在”。他們瞬息萬變的物質(zhì)實體不能存在于絕對靜止中,所以它們消亡了,僅剩下純粹的“思考”。因而不會為如我這般基于某種物質(zhì)構(gòu)成法則而存在的人所“看”見。他們是一群超越的人。而這座日光城所展現(xiàn)出的具體形象,不過是他們實體消亡時殘存的記憶發(fā)出的最后一絲光輝。

      所有一切,皆為虛無!

      啊,我想我大概接近了這座天上城的真相。日光城,是無數(shù)“思想”交織而成的一個巨大的精神域。它既存在又獨立于物理意義上的時空,是一個無法被公式描繪的神秘世界。

      而我此刻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那素未謀面的先生。他究竟是不是和這座日光城的人一樣,成為了一種超越的存在?他已經(jīng)在三百年前逝去,失去了實體,但他的思考卻通過他的意志反映到了生前的信紙上。如果事情真的如此。那么我一開始的想法便得到了證實。它就是讓我毅然選擇(T,T,T,T)作為時空坐標(biāo)的原因。

      Travelling Through the Timeless Thought!

      那位先生寫下的這句話,是否就是留給后來人的訊息呢?他的遺言,并不是話語本身,而是這句暗語通過時空羅盤指向的日光城。身在地下城的人們,誰會去相信他是去追尋永恒的精神國度了呢?若非親眼見到日光城,我想我永遠(yuǎn)也不可能了悟這一切。

      百部啊,看來我的直覺沒錯呢。這里果然不是你的居所。

      我轉(zhuǎn)身,背對著耀眼的光芒,踏出這座永恒之城。我只是一個來自異域的旅行者,真正的旅行者是不會為任何美景停下腳步的。他們唯一想要的僅僅是繼續(xù)前行。

      日光城外的另一條河流,沒有那么驚心動魄,它平緩而安寧,溫和的令人心生喜悅。我從砂石鋪就的淺灘淌水而過。這一次所有的水都規(guī)規(guī)矩矩地避開了我的光腳。沒有水珠再想奪走我身上穿戴的東西。它們終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wù)。對我這個來訪者只剩下出于本能的戒備。但我仍要說,這條河真的太美了,它讓我想起了宇宙蛋中熔化的純金。與之不同的是,河流是鋪展在荒涼的大地上的。它比方寸天地中的流金多了一份博大的生命靈息。

      我光著腳,淌過河流,踏上了荒野的土地。腳下堅實的觸感細(xì)膩而真實。也許這才是這個世界最本真的一面。大地荒蕪而粗獷,天空明朗而開闊;鹧姘愕脑葡急P踞在西方天幕上,遮住了正在西沉的太陽。一條條暖金色的光帶從云的縫隙中噴博而出,在大地上劃開了天光與云影曖昧不清的界線。光影在地面上往復(fù)交錯,野草隨風(fēng)而舞。整個世界流光溢彩,熱烈而又寂涼。

      這里果然是與地下城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這里是起源,是開端。這里的一切都是積極的。萬物在被創(chuàng)造,從無到有,漸漸繁盛。歷史被逐次書寫。它在上升。

      而地下城是一個黑暗的深淵,在那兒,一切記載的歷史在被逐漸抹去,萬物在被漸次毀滅,如沉眠的書籍和石化的物件,從有到無,依次消亡。它在下降。

      生活在不同世界的我們,就像這兩股宇宙原初之力一樣,有著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你在探尋,我也在探尋。我們所走的方向相反。但行動方式卻相似。我來到了你的世界,你又何嘗不是去了你所好奇的那里?

      我站在你的世界中,腳下的大地上沒有一條路。不過這同時意味著將有無窮多條路可以被選擇。這個世界最令人欣喜的一點莫過于此。它讓人充滿希望。但也令人有些無所適從。不是么?在這里,我無論選擇哪一條道路,都必然會接受陽光的洗禮。它是這個世界最美的存在,但卻不適合我。

      Dying in the Sun,我忽然想起了你曾經(jīng)作的一首詩。那是你對你的世界最悲觀的預(yù)言。

      而現(xiàn)在,這個預(yù)言將會成為我的未來。

      這是你的世界啊。那些調(diào)皮的河水搶走了我的大氅,它們大概已經(jīng)將它送到了你的手中。這樣你就可以到達(dá)我的世界去了,通過那個時空的羅盤——它就在我的大氅內(nèi)側(cè)。

      我不知道你如何得知這個消息。也許是那條金鱗大蛇。它是你萬世的仆人。你為了尋找突破時空壁壘而想盡辦法,甚至不惜將亞空間隧道封印在它體內(nèi)。即便如此,那可愛的小家伙依然甘愿為你挺而走險。它可說是在不借助時空羅盤的情況下,唯一一個成功穿行時空的生物。雖然它近乎一半以上的身體遺失在了亞空間深淵,但它仍忍著被食金蟻噬咬的痛苦將你的信息傳遞到我手中……

      你應(yīng)為它而感到驕傲。我也會永遠(yuǎn)地記住那個時刻——那畢竟是我們之間除了夢境,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實體信息交流。

      時空羅盤出現(xiàn)在我的世界里,而你必須拿到它。你做到了。

      啟動羅盤最關(guān)鍵的一步,是將垂直于盤面的時維指針對準(zhǔn)自己的心臟。

      聰明如你,恐怕已經(jīng)發(fā)覺。時空穿梭,本就是一件賭上性命的事情,不是么?

      在這一點上,我們沒有什么不同。

      穿行到不屬于自己的世界,意味著什么?比時空間隔更難跨越的壁壘,是存在的形式。我們的構(gòu)成基礎(chǔ)不同于彼此的世界,因而都無法在彼此的世界長存!世界本源的運作法則會將我們完全消滅。

      雖然你的仆人拼死將生命之水一滴不漏地傳遞給了你,但它完全不足以抵御“法則”的力量——要知道,它只是哲人石最低級的形態(tài)。那能夠與法則對抗的終極力量,我迄今未曾在地下城尚存的歷史中找到。如此說來,你的世界也許比我的世界更加接近它也未曾可知。畢竟,你的世界的歷史正在被書寫。

      前方是太陽的方向,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朝那里走多遠(yuǎn)。那是真正的太陽,讓人敬仰的萬物之母。不知在她歇息時,是否會有月亮在另一個方向接替她的職責(zé)。我想起了地下城中的月亮——地下城最美的景致——那是用發(fā)光顏料畫在地底深淵上方穹頂上的一彎新月。百部大約會對那個虛假可笑的月亮感到極度失望吧。但那卻是在太陽死亡之后的黑暗世界中,人們對光僅存的記憶。

      地下城,生命最后一處庇難所。

      而百部的世界,是否是生命最初的誕生地呢?

      我雙腳踏著大地,卻又像是浮在半空。前方就是太陽。她正在下沉,我將與她同眠。

      這一次,再無夢境。

      ——END——
    插入書簽 
    note 作者有話說
    第1章 Up and Down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該作者現(xiàn)在暫無推文
    關(guān)閉廣告
    關(guān)閉廣告
    支持手機(jī)掃描二維碼閱讀
    wap閱讀點擊:https://m.jjwxc.net/book2/1656333/0
    打開晉江App掃碼即可閱讀
    關(guān)閉廣告
    ↑返回頂部
    作 者 推 文
     
    昵稱: 評論主題:


    打分: 發(fā)布負(fù)分評論消耗的月石并不會給作者。

    以上顯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條評論,要看本章所有評論,請點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