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看這篇故事的時候,我是窩在宿舍的小床上,貓在被窩里看完的?赐甑臅r候?qū)⒔璩恳稽c,總覺得背后仿佛有冷汗涔涔流過,滴落在心上,冷而涼。這世界多少愛,父母、親人、朋友、愛人。但是誰又敢保證了解他們呢?誰敢保證自己不會是生活中的另一個“林颯”,誰敢保證自己的身邊人不會是另一個“林颯”呢?我們相愛,互相理解,卻無法跨越的是人心與人心之間的信仰、熱愛。因了這生而注定的距離,我們才在這人世艱難時刻倍現(xiàn)孤獨。
還是先回到情節(jié)本身。小說讀到將近一般的時候,線索差不多已經(jīng)很明晰。曾杰中很符合黎程睿的定義,身高體格,醫(yī)學功底,對自身設定嚴苛而潔凈,有堅定的宗教信仰。而這個一開始就和案件糾纏不清的美少年林颯,曾杰中對于林颯儼然是有些特殊情懷的,這兩人應該是合作著謀殺了那么多人!吨А返拇_是我成為一個腐女幾年下來,在晉江網(wǎng)上獨到的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故事。就像作者所說,探討內(nèi)心的世界。《著魔》披著推理和耽美的華麗外衣,其實更是作者和讀者們有關(guān)人心的疑惑。這疑惑或許最終也沒有終極答案,但卻富有意義。
故事的最后,實際仍是林颯利用了另一場案件,布局了一個煽情的場景,讓黎程睿回到他身邊。這個事,更是讓我毛骨悚然。是怎樣強烈的偏執(zhí)的意愿,才能讓一個人如此驚心安排這一切?我想,若我是黎程睿,或者是身邊有個林颯一般的愛人,我寧愿以死為代價選擇遠離。
就我個人來看,因為林颯不僅僅是挑戰(zhàn)著黎程睿的信仰和底線,黎程睿如果在發(fā)現(xiàn)林颯才是連環(huán)謀殺案的背后導演的時候,繼續(xù)和林颯在一起,那么繼而被挑戰(zhàn)的可能是黎程睿的整個人生和世界,實際上也依然如此。無論一個人有多么重要,他都不能挑戰(zhàn)我自我的宇宙,這是我的觀點。
當然,我僅僅是不能接受林颯這種內(nèi)心極為偏執(zhí)、嚴苛的人,但我十分理解。每個人竇自成一個世界。林颯不過是在承受過傷害之后,因了他天生的絕妙頭腦,構(gòu)建了一個精密、嚴整的、大不同于其他人的自我體系,他的內(nèi)心世界是獨立于整個大宇宙之外的。依他的眼光掃視世界,他選擇用他信奉的一套手段去處理極端的愛恨糾纏以達到內(nèi)心的平衡,對黎程睿也是如此。林颯以自身對愛的理解對抗所謂的普遍認同,以自身的強大能力達到內(nèi)心平衡。從這一點來說,他無可厚非。不能接受的我,也只能站在我的立場上去發(fā)表意見,看待這篇故事,而不能強迫林颯來贊同我的觀點來審視其自身。很多時候,眾人更盼望自己更好的融入社會以求更好的生存,這便是從眾心理;但每人依然有所不同,距離公認的為人標準有不同的隔閡。我不能因為我距離這個暫時會繼續(xù)維持的社會標準比林颯更近一些些,就去苛責這個人物。相反,我反而對他抱有距離上的欣賞。尼采說過:“哪里有統(tǒng)治,哪里就有群眾;哪里有群眾,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獨立的個人;而且,這少有的個人還具備那反對個體的群體直覺和良知呢”。依據(jù)尼采的理論來看,林颯是一個傲骨錚錚、聰明靈秀的小伙子,他以單薄的身軀承載了直覺和良知,保有了個體的獨立性,多么值得贊賞!很意外的,林颯又讓我想到梭羅。愛憎分明、賞罰明晰的林颯不是和梭羅一樣么,“把一切不屬于生活的內(nèi)容剔除得干凈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簡單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對于黎程睿這個人物,其實我真是想起了王小波那句話來著:“什么都不是愛的對手,除了愛!彼麑α诛S長久執(zhí)著而不能放下的愛情,對立著的正是他作為警察堅持的普世正義和公理。有什么比一個人內(nèi)心自我的兩種不可放棄的熱愛相互斗爭更可怕、更摧毀人呢?我想是沒有的。黎程睿真是可憐,即使結(jié)局兩人在一起了,但這種對抗依然會持續(xù)終生、不可斷絕。
這樣反復矛盾的推理和揣測,讓我閱讀過程中不停的糾結(jié)著。照我的思維來看,這兩人還是無法長久安頓的在一起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體系和規(guī)則,如何相安無事地共存和示好呢?我想不出。這大概也是相愛卻不能在一起這個哀愁母題的演化了吧。
我還是一個不同于林颯或黎程睿那種的優(yōu)秀人物。我隨意自得的生活,每天都要做幾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與人交際盡量按照自己喜好來,我真是一介俗人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