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提起童話作家能想到誰?格林兄弟還是夏爾·貝洛?當然,他們是世界知名的童話作家。有許多童話因為他們而被人們廣泛地知道,比如《小紅帽》、《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等等。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童話,我們的童年顯得天真爛漫純潔美好。
可是我要是這里說的是,格林兄弟也好,夏爾·貝洛也好,其實都不是童話的原作者。創(chuàng)作出無數(shù)被人傳頌的童話的,其實另有其人!
難道他們剽竊?我要在這里揭露十九世紀最大的剽竊案?當然不是。事實上,正是由于那些偉大的童話工作的努力,這些童話才能夠系統(tǒng)地流傳下來。
歐洲的童話和我國的民間傳說一樣歷史悠久。他們沒有來歷,是一些“大家都熟知的故事”。同一個童話,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之間有著不同的版本。以《灰姑娘》為例,在2500多年的時間里,它一共演繹出了700多個不同的版本。最早的一種,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人。埃及人的故事里,小丫頭成了妓女,王子成了法老,沒有仙女和12點的南瓜車。老鷹叼走了妓女的木屐,并飛到了法老的面前。法老在全國范圍內(nèi)尋找鞋子的主人。當然,后來他們結(jié)婚了。而我們看到的《白雪公主》實際上也是改變了多次的版本。它和格林兄弟最初發(fā)表的版本相比,已經(jīng)改動過七次。
為什么不把這些童話最本來的面目呈現(xiàn)給我們看呢?
那就讓我們想象一下這樣一個畫面吧:“孩子們躺在床上,被子都扎得好好的;一陣陣清風從窗口吹進來,媽媽為哄孩子們?nèi)胨,就開始講一個好聽的故事……說是有幾個孩子給扔在山林里,被拐到了一女巫的木棚里去了,女巫要在那里把孩子們養(yǎng)得肥肥的,然后放進爐子里考著吃,烤得七八成熟。”(摘自:理查德·《西方文明的另類歷史》)
怎樣?這樣的童話很令人驚訝吧?是的,原創(chuàng)的童話要恐怖得多,殘忍得多。沒有完美充滿希望的結(jié)局,童話里的主人公們大部分都死狀凄慘。我們今天看到的所有童話都是經(jīng)過童話收集者編錄者(比如格林兄弟)一再稀釋、凈化以后的版本。
《睡美人》最早的書面版本是1636年的意大利版本(書名叫做《故事集》):戀尸癖的王子(這個王子也是《白雪公主》中出現(xiàn)過)發(fā)現(xiàn)了公主的尸體,并□□了她。睡美人醒來后已經(jīng)是一對雙胞胎的媽媽。 而是同一本書中,收錄的《灰姑娘》的故事也和我們今天聽到的大不相同。首先灰姑娘并不是什么善良可人的小姐,而是個心腸歹毒的女人。她殺了她的繼母,讓她的父親迎娶了保姆。灰姑娘穿的也不是什么水晶鞋,而是當時流行的象高蹺一樣軟木做的鞋套。(以紫瘋的審美觀點來說,看上去很丑……)
而《小紅帽》最早的書面版本出現(xiàn)在1697年的法國,是由當時的故事大王查爾斯·佩諾爾講述。這個故事的目的是要勸告年輕的女人小心那些看上去“文質(zhì)彬彬”的“狼”。所以,在這個故事里充滿了有關(guān)性的暗示。小紅帽問奶奶,“你的腿為什么那么粗”,狼回答“那樣走起來才更快呀!痹诜ㄎ睦铮@句話是怎么說的呢?“Que vous aves de grandes jambes!C\'est pour mieux courir.”其中的“jambes”這個表示大腿的單詞,它的意思是“中間的腿”——想暗示什么大家明白了?而“courir”這個表示跑動的詞,表示的是“□□”。
在另一個著名的童話《白雪公主》當中,白雪公主和她的父親發(fā)生了□□的關(guān)系。而惡毒的皇后,實際上是白雪公主的親生母親。七個小矮人也非善類,他們救白雪公主的原因也是貪圖美色。最后吃了毒蘋果的白雪公主處于假死狀態(tài)時,碰到了戀尸癖的王子。因為背著白雪公主棺材的仆人因為怨恨而每天鞭打她的尸體才使得她吃下的毒蘋果吐出來。
——這樣的故事,你敢講給孩子們聽嗎?
為什么當時的人們要講這種“童話”呢?民俗學(xué)家解釋了其中的原因。所有的民間故事,一開始都是口頭流傳的。成年人把自己聽到的故事加上自己的主觀意見講給孩子們聽(或者講給比自己更年輕的人聽),以恐嚇他們不要做壞事。
維多利亞時代以前的歐洲,是漫長而壓抑地中世紀。孩子們得不到“兒童”待遇,所有的孩子被一視同仁當作大人看待。由于當時的社會條件不好,住房擁擠,生活水平低下。小孩子們從小就習慣了酒鬼醉漢,游手好閑的人。也經(jīng)常目睹母親在廚房里宰殺活物,開膛破肚撥皮取臟。所以,那些我們現(xiàn)在聽來很血腥很暴力的童話,對于當時的孩子們來說,是再自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歷史上有幾個人,他們在收集童話方面表現(xiàn)突出。其中一位是剛剛提到的《故事集》的作者,17世紀的喬姆巴迪斯塔·巴西爾。另一個則是講述《小紅帽》的故事大王查爾斯·佩諾爾,他也是17世紀的人。在他的書中,包括《小紅帽》在內(nèi)一共收錄了8個故事!端{胡子》,《灰姑娘》,《穿長靴的貓》,《睡美人》,《青蛙王子》以及《大拇指》。
這些人離今天已經(jīng)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在保守的道德觀念的推動下,原來的童話被一次一次粉飾,被一次一次篡改,歷史的人文被有意無意的歪曲了。我們現(xiàn)在所見到的童話,被當成了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的故事而被紀錄。
難道就再沒有別人將我們從一片潔白當中喚醒告訴我們一些可怕的事情嗎?答案是,有。那就是桐生操。
桐生操是日本兩位女性作者聯(lián)合的筆名。在她們的作品《令人戰(zhàn)栗的格林童話》中,還原了歷史中格林童話的真面目。雖然曾多次被指責為心理異常,但是桐生操的童話,無疑更加接近于當年格林兄弟收集到的故事的源泉。
格林兄弟出生于十八世紀末的德國,是當?shù)匦姓痉ü俚膬鹤。在父親病逝后,兩兄弟是生活變得拮據(jù)。隨后,在柏林大學(xué)任教期間,兩兄弟陸續(xù)出版了若部文法類作品。
我在前文中提到,《格林童話》曾經(jīng)修改過七次。它的第一個版本發(fā)表于一八一二年冬天,那時候正是圣誕節(jié)。當時是德法戰(zhàn)爭時期,整個德國都處在淪陷的悲涼氣氛中。在這段日期,戰(zhàn)爭的陰影使人們的意識發(fā)生了重大的轉(zhuǎn)變。人們希望開始追求虛幻的精神寄托,他們在神話、民間故事當中尋找安慰。
這段時間,涌現(xiàn)了一大批卓越的藝術(shù)家和思想家。比如康德,比如貝多芬,比如歌德和席勒。他們擁有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理想主義的熱情。《格林童話》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應(yīng)運而生。
第一版的《格林童話》與《故事集》非常相似。它們都是直接而赤裸地記載了日爾曼民族長久傳承的童話內(nèi)容。第一版的《格林童話》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它巨大的銷售量讓格林兄弟不得不得重新多次再版,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然而,同樣銷售量成對比的是,這本童話集遭到了來自出版界和評論家的一致批評!他們斥責這是一本“讓母親羞于啟齒”的故事。迫于輿論的壓力,格林兄弟在每次再版時,都會對童話的內(nèi)容作一些修改和刪節(jié)。關(guān)于性的內(nèi)容,刪除了,關(guān)于暴力的內(nèi)容,修改了。在格林兄弟的第七版,同時也是最后一版的童話出版時,已經(jīng)完全不見了當初童話的影子。
被其他國家翻譯引進的《格林童話》則多為這個版本。
由此,格林兄弟完成了一次由收集童話到再創(chuàng)作童話的轉(zhuǎn)變。他們通過合理的美化,使得在民間故事中真實而鮮血泠泠的故事變成了孩子們的枕邊讀物。
從此以后,兩百多年的時間里,這個版本的《格林童話》被當成了唯一的德國民間童話集合而在世界范圍內(nèi)流行。這些所謂的“古典童話”事實上已經(jīng)脫離了歷史的原貌。
二十世紀末,一股伴隨著.COM時代共同而來的思潮,使得更多的人以更多的角度來看待和分析童話故事!巴┥佟本褪瞧渲械馁。
這兩位日本女性曾經(jīng)在巴黎大與里昂大學(xué)留學(xué),主修法國文學(xué)與歷史(中世紀歷史)。在歐洲留學(xué)期間,她們查閱了大量的民間史料。同時她們對發(fā)生在十七世紀的獵殺女巫的風俗有了較大的興趣。回國后,她們開始在雜志上陸續(xù)發(fā)表作品,最后結(jié)集出版。主要作品有《令人戰(zhàn)栗的格林童話一、二》、《美麗城堡的禁忌傳說》、《令人戰(zhàn)栗的血腥女伯爵》等等。其中《令人戰(zhàn)栗的格林童話》銷量超過了一百萬冊。
事實上,桐生操的作品也不是簡單地收集民間故事,而是在集合史料和心理學(xué)的基礎(chǔ)上,對童話作品進行了一次“再加工式的還原”。她們的史料依據(jù),主要是依靠文藝復(fù)興時期的留下的未載的野史。
“舉例來說,故事中出現(xiàn)后母、繼母的頻率極高,其實是反映了歐洲近世初期,每五名已婚男人便有一人失婚再娶的歷史事實。至于“漢索與葛麗泰”故事中的“拋棄孩童”情節(jié),也是反映當年因為饑饉無法餬口而導(dǎo)致的普遍現(xiàn)象。
因此,我們在參考過各家學(xué)者的不同分析之后,決定挖掘出“初版”《格林童話》之中的殘酷與現(xiàn)實,徹底解析深藏在童話故事里的潛意識以及歷史背景,用新的解釋推出更為生動的《格林童話集》!保ㄕ裕骸读钊藨(zhàn)栗的格林童話:序》)
從她們書中的序言可以看說,這里對《格林童話》的再次創(chuàng)作就是本著使故事接近于當時歷史年代下原有故事風格的原則。
對于喜歡探究民俗學(xué)的讀者來說,這是一本非常好的參考。對于喜歡刺激而辛辣的感官享受的讀者而言,書中豐富的幾乎病態(tài)的關(guān)于性、□□以及病態(tài)心理的描寫,則非常符合胃口。
而對于其他一些將兩本不同的《格林童話》當作同一本書來閱讀的讀者而言,桐操生的故事無疑具有更廣泛的意義。她們的書中,為相同的事件相同的人物,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解釋。它將原作中的比喻或暗示具現(xiàn)化的表達出來,讓人發(fā)現(xiàn),原來在同一個事情背后可以隱藏著另一個真相。
“‘嘩!原來故事里包含的是這樣的意義?’‘原來這是他們真正想表達的意念!’如果本書能引發(fā)讀者們?nèi)绱说呐d趣,那么筆者不足為外人道的辛勞也就能有所補償了。 ”(摘自:《令人戰(zhàn)栗的格林童話:序》)
最后,我仍然要說。不管怎樣,孩子們需要一本溫暖而單純的童話書。格林兄弟屢次修改自己的作品也是為了符合孩子們真正的需要。
恫操生的故事不是給孩子們看的。如果你成年,并且對那隱藏在一片溫情脈脈背后的可能保持著相當?shù)暮闷嫘。那么,不妨去看看恫操生的《令人?zhàn)栗的格林童話》吧。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