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我看過很多個穿越過去的原因,掉地溝里的,迷路的,被某種力量拉近時空的,無一例外很夸張很搞怪,本文的穿越源頭卻讓人笑不出來,而這個開頭,也奠定了本文的悲情調(diào)子,讀者是帶著沉重
的目光走進了一塊厚重的歷史,
作者在開頭就已經(jīng)給本文做了較多的設(shè)定,就如那一句,“如果,有機會重來!我定會讓自己強大起來”
有女子夢見月光入腹,因此給了女主角重生的契機,這種神話式的描寫無疑很浪漫,
從政君的出世,繼續(xù)了文中的悲情調(diào)子,不被父母認(rèn)同,只因身為女子,
這些接連而來的設(shè)定讓人有種看不到盡頭的壓抑感,
我很喜歡用逗號作為小說中“最受寵”的符號,而本文最受寵的是感嘆號,在很多地方,由于感嘆
號會像錘子一樣讓人本能地加重默讀時的語氣,所以對于文中一些合理的句子而言,這些感嘆起到
了破壞氛圍的反作用。
本文依舊是一個雛形,作者在表達方面過于直白,我們看文的時候,就像陽光投射清澈的溪底,一
覽無遺,這很符合網(wǎng)絡(luò)小說淺白的表達方式,作者想要表達的,除了伏筆,其他都容易理解,如果
作者想要獲得提高,就得讓這些血肉豐腴起來,因為淺白雖然易懂,卻也容易遺忘,
在淺白的表達方式中,劇情若寫得好,這書就成功了,讀者不會去怪罪文筆的問題,但如果劇情不
盡如人意,一系列的問題就會迸發(fā),傷筋動骨,所以講故事的方式尤其重要,而作者在前幾部作品
中,最擅長的就是以女性的角度去看待歷史,盡力還原歷史中的溫情,跟大部分女性筆下的松垮,
搞笑歷史不同,作者保留了歷史的厚重感,于是我們得以同時觀看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溫情,以及同
步的歷史。
重生跟穿越不同,一切都要推倒重來,沒有曾經(jīng)的身軀,但保留了智慧,這些智慧伴隨著一個小女
孩成長,重新長成另一個自己,讀者很愿意看到她是如何復(fù)仇的(我們也該知道在這個新世界里她
一定會擁有過去不曾擁有的一切)而這個過程無疑是焦點所在,現(xiàn)在,讀者已經(jīng)知道了作者想要表
達什么(作者非常明確自己想要表達什么,沒有拖泥帶水,很成功地做到筆隨心動,于是讀者立即
感受到了本文的發(fā)展趨勢,并把目光集中在了政君的“收復(fù)”之路上)
作者在文中加入了其他朝代的元素,并作出了解釋,因此這次可以不用像以前一樣對于歷史的細節(jié)
進行剖析,而是直接分析作者所想表達的故事本身。
看到政君長到十五歲之前的這段描述,我們得以更加明確地意識到,作者顯然是做足了功夫,她對
于計劃的執(zhí)行力非常強,文中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每一個劇情都有它所表達的含義,而這些含義
,一步步組成了這場重生的設(shè)定,作者就像拿著攝像頭,她把她想要表達的東西放到我們面前,我
們隨著鏡頭前行,期間沒有一點拖沓,
作者對于大綱(或者說是劇情發(fā)展)的執(zhí)行力之強,可見一斑,像我這種想到哪寫到哪的人看到這
里無疑會很汗顏,
稍微回憶了作者上一部小說,這么一比較,上一部就像是雨水打濕了的衣服,有水,有衣服,有雜
物,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東西,而這一部就是干爽的T袖了,我們的目光很容易定格在這唯一的可視
物體上,心無旁鷲,因為剔去了多余的東西,于是我們心里對于該故事的脈絡(luò)十分的清楚,
作者一直在埋伏筆,這種只交代故事,不點破,留與讀者自己去理解,這他日再一一浮出水面,是
伏筆的最佳境界,
一個心如死灰的人,會對帥哥毫無抵抗力,這讓人難以理解,
有個男人隱藏在黑暗中,殺死每一個要迎娶她的人,這種劇情安排讓人好奇,
連成軒和政君的相認(rèn),很出人意料,至于提到的八年前的救命之恩,在本文之前毫無提及,而是到
了后來才以回憶的方式呈現(xiàn);
按理來說,這樣重要的事情,該有個暗示才是,讓讀者在看到兩人的相認(rèn)時,會有種“啊——是他
!”的念頭,然后會心一笑,而不是莫名其妙;
舉個例子,在拍電影的時候,兩個人在房里談話,忽然一陣爆炸的聲音,兩人一臉錯愕,
這是一種蹩腳的安排,
最好的安排是讓讀者知道房里有炸藥,然后看著兩人進房內(nèi)談話,然后炸藥開始倒計時,這就會讓
讀者開始擔(dān)憂兩人的命運,形成代入感。
而連成軒和政君的相認(rèn),就相當(dāng)于第一個劇情安排,讓人錯愕,但起不到其他作用,等于浪費了一
個情節(jié)
當(dāng)看到那些要娶政君的貴族子弟們接連“暴斃”時,我忽然被這種表達方式給吸引(好吧,先跟那
些無故枉死的貴族子弟默哀),很好奇作者會如何安排政君和連成軒的愛情,回憶他們的前世,應(yīng)
該會有一番掙扎吧。
大漢有名的神偷,連成軒,
王家姐妹在討論他時,其中一個竟會想到要嫁給他,另一個說“說不定父親一高興就直接把你許配
給了他”
這種說法讓人覺得夸張,
官宦人家,無論如何也不會把千金嫁給竊兒吧,
如果他真的是聞名全國,應(yīng)該像郭解一樣被皇帝斬殺,
退一萬步來說,一個竊賊,不可能會被允許堂而皇之地引入大戶人家的住宅,而且不會受到逮捕
有人這樣介紹他,“大漢有名的‘劫富濟貧’的神偷”
所以我以為他偷政君的錢袋是因為認(rèn)出她來了,可他卻說“我在街上偷了一位姑娘的錢袋,后來注
意到你眉心的朱砂痣,才拿著錢袋回來找你,”
是先偷,然后才認(rèn)出人來,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因為熟人,他是不會還錢袋的,
可他是因為“劫富濟貧”才出名的,按理來說,這樣的人一定很有原則,比如,不偷女人,小孩,
老人什么的,所謂盜亦有道。這部小說里充滿了驚險,勾心斗角,以及壓抑,人性黑暗的一面,有些片段看了會覺得絕望,
調(diào)子沉重,就像挽歌,
政君在小說里,的確沒有怎么笑過,她也沒有什么開心的事情,這很符合她的角色定位,一個心如
死灰的人,等待某人的到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