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亂Y:西游記前傳
大唐李世民在位時期,洛陽有一戶書香世家,姓唐,在京城非常出名。如果你問在京城這樣的大地方,書香世家比比皆是,為何這一家會特別出名?那當然是有原因的。
話說在十八年前,天降祥瑞,這戶人家剛好誕下一子,觀其面貌,正是天上金蟬轉(zhuǎn)世。
你說這不稀奇,這世上文曲星、武曲星轉(zhuǎn)世多了!
確實也是,這家這么出名也是最近幾年的事。實因該子越長大樣貌越見其不凡,加上本就是天上仙人轉(zhuǎn)世,資質(zhì)甚好,書香門第從小琴棋書畫耳濡目染,到十八歲時,已經(jīng)是瀟灑倜儻溫良如玉翩翩佳公子一個,可謂步步蓮華,人過留香。這樣一個人兒怎能不人見人愛?
有事實為證:
公子平時琴棋書畫之余,亦愛流連于山水之間。一次,公子因沉醉于美麗的山色,時間慚逝而不自知,等發(fā)現(xiàn)日已將落西山時方策馬回奔,恐誤了進城門的時辰。話說回來,洛陽城的人們近些年來亦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如知有公子出游,便在他快回來的時辰里有意無意地匯聚在城門口,一睹公子的風采。這次是大家等待最久的一次,守城門的軍士也回應(yīng)著人們的期盼而不忍關(guān)門。就在紅日落于西山的那一刻,公子匆匆趕到。雖行色匆匆,卻并不減風采,看其被風吹亂的秀發(fā),隨風鼓起的長衫袖擺,反倒讓人見到一個與平日不同的公子,可謂人生難得一回見。也就在第二天,洛陽城里流行起一種新發(fā)型,該發(fā)型的最大理念就是:定型如春天的風吹過一般。一時之間,洛陽發(fā)膏比玉貴。
常言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公子十載有八,到了成家的年齡,公子的家人自然張羅開來。想來我家孩兒如此俊秀不凡,當覓天下第一良人為伴。于是便有了這個告示:
唐府我兒招親
雖短短六字,洛陽城上下卻無人不知其意,此后更引來軒然大波。
此告示帖出第二日雞剛打鳴之時,便有人急急敲門,打開一看,竟是洛陽城府衙大人,再看門外,五米之外有將士把守,此外目之所及之處皆是人頭,男女老少富貴平民店家小二三百六十五行無所不包,把唐府周圍圍了個水泄不通。
府衙前來正為此事。你家孩兒招親本不關(guān)官府之事,但路上交通阻塞事關(guān)京城秩序,總得想好法子解決才是。
唐家老爺亦點頭稱是,經(jīng)二人商議,由府衙出面維持秩序,欲招親者領(lǐng)取報名表格填好身家姓氏排隊招親。且不可多排,只得一隊,確保道路通行無阻。
此一排可不得了,不到午時,長隊就排出了洛陽城門外,延綿數(shù)公里。周圍城填見此怪異情景上前詢問,唐家公子方圓百里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知是此事,紛紛加入,隊伍愈長,綿延之勢不可擋。數(shù)日之后,舉國上下即使最偏遠地區(qū)亦無人不知洛陽城唐府公子招親一事,就連附近番邦都有慕名而來者,招親隊伍從洛陽城一直排到邊關(guān)。這倒是苦了一些遠離京城的人事,千里迢迢趕到洛陽,拿了報名表回去排隊時隊伍早以綿延家鄉(xiāng)之外。
招親隊伍中亦有一些并非真為招親而來,只是仰慕公子已久,明知無慎希望亦要為公子的招親盛事助勢;還有一些者不明原委,見有如此排場,不失為一場強大的行為藝術(shù),欣然排隊,此些者多為平日嘻哈無厘頭之士。
如此一來,時間過去半個多月,隊伍不見消,反更見漲。大唐盛土已排不下,但亦不能排出關(guān)外占了別國的土地,城鎮(zhèn)之中是不能多排,于是如黃土高原戈壁灘之類土地遼闊人煙稀少之地厚厚排起了人墻。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有厚厚人墻的地方風沙明顯減速,并根據(jù)此原理開始植樹造防風林,取得明顯效果,這一方法亦一直延用至今。
且說,人有吃喝睡撒自然需求,如此長時排隊該如何是好?自有解決之道。招親隊伍排成第二日之始,便以細長的隊伍為中心軸出現(xiàn)了獨特的集市現(xiàn)象。小販商家沿著招親隊伍來來往往,販售著自己的產(chǎn)品,吃喝穿睡一應(yīng)俱全。其中尤以穿戴最受歡迎,來招親者莫不想留下最好的印象,致使各種流行服飾大行其道,與此同時一些根據(jù)個人特色量身定做的服務(wù)也大受歡迎。一時之間,招親隊伍一帶熱鬧非凡,亦會出現(xiàn)集體露天梳洗換衣的奇特場面,可謂千年難得一見。唐府的招親事件亦使世上出現(xiàn)一項新型事業(yè)——代客占位,解決了招親者內(nèi)急之事,在招親隊伍排滿全國之時,此行業(yè)從業(yè)者亦遍布全國。
在招親事件轟轟烈烈進行之時,有一群人卻無緣參加。你問是誰?正是從軍之人。想他們年輕少壯,正值招親最好年華,耐何軍紀嚴明,不得違抗,大好機會失之交臂。一時之間,軍中失意、失落、失望、憂郁、抑郁等負面情緒一一浮現(xiàn),軍士執(zhí)勤出操時目光呆滯兩眼無神,平時見面衰聲嘆氣。此乃人心問題,只能因勢利導(dǎo),軍機處對此情況只得下達關(guān)系全國兵力調(diào)動的決定:全國士兵分批次順序進京維持招親秩序。聽聞有此安排兵士個個精神煥發(fā),生怕出了紕漏誤了自己進京,唐軍防守進攻之力一瞬之間提升數(shù)倍。話說回來,唐朝盛世人民生活富足,皆為良民,少有生事之人,兵士進京之后倒也清閑,工作無他,報報平安。這不失為與公子家人相一面的大好機會,也便了了招親的心愿,于是就有規(guī)定:每人得一次機會,有順序有安排地進行。
再回到唐府招親現(xiàn)場,面對如此眾多招親者,唐家老爺只得擱下之前擬定的琴棋書畫十八般武藝,改為面相。此方法的好處在于:被招親者只需前門進后門出,看順眼者發(fā)一牌子,另行通知,看不順眼者無須理由當場淘汰,速度奇快。
對于招親之事,公子又作何感想呢?既是父母之命,公子倒也不反對。開頭一兩日,靜坐一旁觀看;過去幾日便覺無聊,自顧看看書畫畫畫吟吟詩作作對,這一翻情景又引得招親者紛紛淘醉其中,更因此而被打上沒有氣度的烙印慘遭淘汰,招親淘汰率大大提升。更有日者公子出門游玩一翻,此幾日之招親者皆面露失望之色,淘汰率升至百分之一百。
如此這般,第一輪面相結(jié)束之時,時間已過了一年零六個月,再加上之后的琴棋書畫十八般武藝比拼,又是一年零六個月。后世學者研究這段歷史時發(fā)現(xiàn)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在唐府招親之初,各種新興行業(yè)出現(xiàn),創(chuàng)造出很多就業(yè)機會,唐朝經(jīng)濟得到一定的發(fā)展;過一段時日之后,因極少人參與社會生產(chǎn)勞動,經(jīng)濟迅速衰弱。這也成為歷史上泡沫經(jīng)濟的第一個案例;唐府招親過后,招親者自知無望倒也安安心心成家立業(yè)專心生產(chǎn),將唐朝盛世推向另一高潮。后世堅持偉人推動歷史發(fā)展觀點的學者亦以此事件為論據(jù)證明自己的觀點。不過這都是后話了。
整整三個年頭之后,招親者只剩了三人:悟空、八戒、悟凈。此三人何許人也?八戒、悟凈乃天上天蓬元帥和卷簾大將轉(zhuǎn)世,亦出生于書香世家,可謂門當戶對;悟空雖無顯赫轉(zhuǎn)世,卻是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而生,率真?zhèn)性無人可比,潛力無窮。這倒難倒了唐家老爺,便將主意交于公子自己定奪。
公子這三年來無心于招親之事,只得看書吟詩作畫,看完了中土從古至今所有著作,空時出了兩本詩集一本評論一集畫冊,正苦于無法消度時日,便有了主意,說道:“三位能所向披靡戰(zhàn)到最后,實乃人中龍鳳,倒叫在下不知如何是好。我聽聞距此十萬八千里之外有一國家天竺,有大乘佛法三藏,可啟迪心智,普渡眾生,何不一同起程將其取來,即可造福百姓,亦可增進你我了解,到時再做定奪,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聽了公子此翻言論,悟空、八戒、悟凈三人暗道:公子竟有如此胸襟,我輩真是自嘆不如。此去十萬八千里,雖未必與公子有所結(jié)果,但能日日相伴,此生足以。遂欣然同意。
至于此后這四人西行取經(jīng)路上的點點滴滴,敬請諸君參看各式版本《西游記》,完鳥!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