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第一次寫長評,也不知該何處下筆。
嘉嘉的文筆很細(xì)膩,讀起來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每一個字都敲在了心頭。
最令人感動的也許不是戀人的分分合合,而是友誼,和師生情。
就像我一直所認(rèn)為,并將繼續(xù)堅持下去的觀念,愛情并不是這個世界的主打色。
所以,在別人纏綿悱惻的時候,作為主角的葉瀾沒有戀愛,因為她有導(dǎo)師的關(guān)懷,有朋友的照顧,沒有愛情,她依舊可以很幸福。
生活太廣義,愛情絕對是濃墨重彩錦上添花的一筆,卻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然而小說的主題是青春,青春總是在年少輕狂中夾雜著旖旎的粉色調(diào)。
先說說林越和韻竹,無論是現(xiàn)實中還是小說中,他們兩人的交往和分手都顯得有些無厘頭,但這卻又是最正常的模式。
茫茫人海中,突然遇到這樣一個人,你對她有了欣賞,有了好感,在相處中漸漸交往,你以為你到了屬于你們的天堂。
日子一點一點地過著,生活中有摩擦有矛盾,沒有誰可以面面俱到,于是在一次次等待一次次失望中,柔情蜜意被不滿所磨損。
也許他們是互相喜歡的,只是不合適而已。
——既然相守是一種彼此折磨,那不如放手,至少我知道,我喜歡你的時候,你也喜歡著我。
所以選擇了分手。
很任性很輕率的選擇,他們一邊希望著彼此互相改變,一邊又認(rèn)為自己遷就地太多,因為年少,再無私的人在青春年代都會有自私的時候,青春是屬于他們的利器,年少狂妄是他們的勇氣,他們因此有資格驕傲,有資格一往無前,有資格驕傲自大,有資格認(rèn)為這個世界都是繞著他們轉(zhuǎn)動的。
沈思怡和李振東的分手大概也是這個原因。
他們,都是在錯誤的時間,遇上了正確的人。
而陳非和徐子墨的交往,從一開始就是陳非主動的。
大概每個女孩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絢爛的青春年華,感情卻是一片蒼白,偶然遇到那一個優(yōu)秀的男子,就認(rèn)定了他是自己的白馬王子,于是不管不顧地沉淪,憑借自己的努力與他走到一起。
相處后,卻又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如想象中地那么喜歡他,發(fā)現(xiàn)他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優(yōu)秀。
心傷過后,便瀟灑地放手。
不管自己為此付出過多少努力多少代價,不合適,就立刻分開,這就是青春所擁有的勇氣,大無畏地精神,也是一種揮霍的輕狂。
青春可以讓我們花大把精力去爭取我們不需要的東西,在外人眼中像一場兒戲,在自己眼中卻是一場莊嚴(yán)的儀式,不管結(jié)果如何,只要努力過,再苦再累。我們也能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笑著。
而徐子墨,也許他對陳非是有好感的,單純的欣賞,卻不是男女間的喜歡,但是他寂寞空虛,又正好有這樣一個熱烈如火的人來填補他的蒼白,于是他接受了,然后又發(fā)現(xiàn)對方不是他的那杯茶,想放手,又想湊合,眼前一片茫然。
他們,不過是在正確的時間,遇上了錯誤的人。
這樣的愛戀,都可以為他們冠以“青春”之名。
因為青春,所以青澀,莽撞,不夠穩(wěn)重。
認(rèn)準(zhǔn)了一件事情,就不管不顧地追逐,沒有考慮后果,也不知道值不值得,一路跌跌撞撞,最后磕得頭破血流,卻還可以堅強地站起來。
青春年華就是在追逐【這些外人眼中不值得的事情】的過程中逝去的,成長,也是在這一過程中慢慢萌發(fā)。
別人笑我們不懂青春,不知道它的珍貴,在無謂的事情上揮霍這黃金般的年華。
其實青春,于局中人而言,就像是霧里看花,明明真切地存在,卻看不到所謂的真切。
我們不懂青春,卻無時無刻不詮釋著青春,以不屈不撓、驕傲自負(fù)、勇敢執(zhí)著、自私任性、肆意揮霍、飛揚灑脫來詮釋著青春。
試想哪一日我們懂了青春,我們知道了它的珍貴難得,我們開始惶恐不安,害怕它從指縫間溜走;我們學(xué)會畏手畏腳、學(xué)會瞻前顧后,學(xué)會小心翼翼、學(xué)會猶豫不決……
到那個時候,我們的心,是否還擁有青春呢?
而正因為有著這樣狂妄揮霍的經(jīng)歷,所以韶華白首過后,我們可以在別人那“少不更事”的嗤笑聲中說一聲:
那不就是青春嗎?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