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因為純粹,所以永久
她站在群山的頂端吶喊:我愛你!
但是,他聽不到。
他站在海岸的近旁咆哮:我愛你!
但是,她聽不到。
她生長在一座繁花似錦的城市。在她父母觀念中,女兒的一生,包括學習、事業(yè)、婚姻,都應該在這座城市里完成。這種想法,出于傳統,更出于愛。她有權反抗傳統,卻無法辜負那份深厚的愛。
于是,從小到大,她總是竭盡全力地去順從父母的意愿。為此,她放棄了許多自己喜歡的人或事。其中,亦包括他——那個在她情竇初開的年紀,便深愛上的男子。只是她從一開始就很清楚,這份愛不會有結果。因為男子來自另外一座遙遠的城市,他的根在那里,所以他終有一日會回到家鄉(xiāng),回到他的家人身邊。而她深知,自己的父母是絕對不會允許女兒遠嫁他鄉(xiāng)的。
有關那些為了爭取愛情而與父母決裂的故事,她聽過很多。她不希望自己也成為其中的一員,在親情與愛情之間,她更偏重于前者!白约弘y過一點沒什么,只要不讓自己的家人難過就好”,很多時候,她總是這樣安慰自己,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
正因為如此,所以她從未向他表露過愛意。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和他成為朋友,借助友誼的橋梁陪伴著他,僅是這樣,她卻已經覺得是自己莫大的殊榮了。
與她相比,他應該算是一個不幸的孩子。從小父母離異,年紀不大就開始一個人生活、一個人打拼。許是因為太過渴望家庭的溫暖,他草率地接受了一段婚姻,原以為從此以后生活將逐漸步入正軌,但卻沒想到現實比他想象中更加殘酷。
婚后不久,他與妻子的感情因性格的關系逐漸出現隔閡。短短一年的時間,他們爭吵、打鬧,最后甚至演變成了分居。之所以沒有離婚,僅僅是由于兒子的降生。他不希望這個孩子也像當初的自己一樣,生長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里。因此,他只能一再地隱忍,但事實上,他卻并不是個善于委屈就全的人。
不過,這段婚姻并沒有因為他的隱忍而得以維持。同他一樣,他的妻子也不善于委曲求全,于是率先提出了離婚,且意志堅決。迫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他放棄了所有的財產,只為爭得孩子的撫養(yǎng)權。對于這個要求,他的妻子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點頭應允,畢竟她將來要有自己新的生活,帶著個孩子,總歸是會有影響的。很多時候,人通常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為了淡忘這段失敗的婚姻,他毅然帶著兒子離開了家,來到了一個新的城市,并機緣巧合地與身在此地的她相識。他原本以為自己再沒有勇氣去愛了,卻在第一眼見到她的時候便動了心。于是,他開始相信,這個世上,或許真的存在一見鐘情。
他對她的感情,在一點一滴的了解和接觸中,越發(fā)變得深厚起來。但也正是因為這種了解,才使得他逐漸知道,她的家人對于她婚姻的要求。而他,不僅不符合那些要求,并且還離過婚,有一個孩子。他自認為,她的幸福,他給不起。所以愛,也只能埋藏在心里。他唯一能做的,只有用心地祈禱,希望她能夠早一天尋找到真正屬于她的幸福。這樣,他便可以死心了。
她不敢對他說我愛你,因為不想給他帶來任何負擔。
他不敢對她說我愛你,因為不想讓她跟著自己受苦。
但她和他都不是傻瓜,盡管不說,他們也能感受到對方的感情,只是彼此都不愿親口承認而已。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又不能在一起”。他一直覺得,這段話,是對她與他之間感情的最好詮釋。
“愛情如果說最傷人,不是她不愛你,或者,你不愛他。是明明相愛了,她愛不了你,或者說,你愛不了他。望著,卻不可以擁抱;想著,卻不可以擁有;走著,卻不可以同步;說著,卻不可以對望。哪怕用盡了一生的力氣,透支了一輩子的幸運,一直都無法靠近!還要面對一天一天的淡忘”。她每每讀到這段話時,總是會不經意地淚流滿面。
那一次,她陪工作失意的他出去喝酒,結果酒后亂性,他與她發(fā)生了關系。然而事實上,她并沒有醉。她只是想將自己的第一次送給最愛的人,僅此而已。激情過后,她望著熟睡的他,緩緩地俯下身,在他的耳邊,輕聲說:“我愛你”。她知道,他聽不到。
第二天,當他清醒過來,看到床單上的血跡時,他沖動地開口:“我……”,但在這一刻,他卻再次遲疑了,“愛你”兩個字已經在心底回蕩了千百次,卻最終沒有破口而出。
“我對不起你!彼皇钦f。
“沒什么啦,現在誰還在乎這個!彼恼Z氣中滿是無所謂,但心里卻免不了有一絲絲的失落。
他無言,只是突然用力地抱住了她,仿佛要將自己所有的感情,都傾注到這個擁抱之上。
她貼在他的胸前,聽著他的心跳,一下一下,清晰有力,仿佛在反復地對她說:愛你,愛你。于是,對于之前的失落,她即刻釋然了。因為,此時的一切,都讓她覺得滿足、覺得無憾。
幾年后,她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庭。而他,也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并重新開始了一段婚姻。
她的婚禮上,他站在人群中。當司儀在問男方是否愿意與女方共度一生時,他小聲地呢喃:“我愿意”。他知道,她聽不到,周圍的人也聽不到,因為舞臺上的那對新人,才是眾人的焦點。
他的婚禮上,她攜伴侶一同出席。整個過程,她都是笑中帶淚。她了解,他的新妻子,與他同住在一座城市,溫柔賢惠、善解人意,且像她一樣深愛著他。因此,她堅信,這一次他一定不會再選錯。
幾十年后,他和她的伴侶都相繼先他們而去,而她也身患重病,命不久矣。彌留之際,她陷入了對他深深地思念之中。她多想打個電話給他,讓他回到自己身邊,并親口對他說一句我愛你。但她卻始終沒有付諸于行動,因為她不想打擾他的生活,也不想讓他因親眼看著自己的離去而痛心。
與此同時,他也在惦念著她。許是感受到了她的思念,他再次踏上了開往她所在城市的列車。然而,就在他乘坐的動車即將駛入她的城市時,卻發(fā)生了重大的交通事故。他的頭部受到了十分嚴重的撞擊,倦縮在黑暗的車廂中,他的大腦一片混沌,唯一能浮想起的,竟是她的面容。他趁著意志還算清晰,從身上摸出手機,撥出了她的電話。那個號碼雖然已經很久都沒有撥打過了,但仍舊迅速的從他的指尖流動而出。
“喂,怎么是你?”她接起電話,聲音蒼老、疲憊,卻帶著濃濃的意外和興奮。
“我愛你”他直接切入主題,因為他深知自己的身體已經不允許他說再多的話了。
“我也愛你”她隨聲附和,心底蕩漾出的是滿滿的幸福。
話音剛落,她便聽到了嘟嘟的忙音,再撥過去,卻沒有再被他接起。
她再次見到他時,是在醫(yī)院的太平間里。事故之后,他被援救人員送進醫(yī)院。巧合的是,她也一直住在那間醫(yī)院里。但他卻最終因搶救無效不幸身亡,沒能見她最后一面。望著他的遺體,她的整個身體都在顫抖。蹣跚地走到他身邊,她意外的發(fā)現,他沾滿血跡的面容上,竟掛著一絲滿足的微笑。她知道,那是他在聽到她愛的回應后的最后一個笑容。她再次伏在他的胸前,輕聲對他說:“我愛你,愛了整整一生”。盡管她已經無法再感受他的心跳,但她卻仿佛依然聽到了他的回應:“我也愛你,不止此生,還有來世”。
當人們在太平間里找到她的時候,她已經停止了呼吸。他與她,不能同生、不能相守,卻在最后一刻選擇了共死。更讓人有一絲欣慰的是,為了遵從他們生前的意愿,他和她的骨灰都被灑進了大海。他們之間,沒有約定,更沒有承諾,僅是依靠彼此之間的默契,最終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同眠在了海洋的深處。
插入書簽
最近實在是沒有時間寫新的文章,只好找出以前的文章露一小瓜..看以前文章才發(fā)現曾經的文筆和內容都稚嫩的很啊,只有這篇還湊合..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