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爽爽午夜影视窝窝看片,午夜亚洲www湿好大,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使劲快高潮了国语对白在线

文案
書評
內(nèi)容標(biāo)簽:
 


一句話簡介:短介紹

立意:

  總點擊數(shù): 614   總書評數(shù):0 當(dāng)前被收藏數(shù):0 營養(yǎng)液數(shù): 文章積分:624,220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類型: 評論
  • 所屬系列: 『萬頃揮毫,書影暗香』·書評
  • 文章進度:完結(jié)
  • 全文字數(shù):14615字
  • 版權(quán)轉(zhuǎn)化: 尚未出版(聯(lián)系出版
  • 簽約狀態(tài): 已簽約
  • 作品榮譽: 尚無任何作品簡評
[愛TA就炸TA霸王票]
支持手機掃描二維碼閱讀
打開晉江App掃碼即可閱讀

作者作品集總評系列之一絕殺朱古力:故事拯救世界

作者:一紙素言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為收藏文章分類

    絕殺朱古力:故事拯救世界——作者作品集總評系列之一


      在談朱古力的時候,我想先說一下我自己。
      我這人具有極為變態(tài)的收藏癖,我喜歡將某一種書或某一位作者的書收集全,然后看到它們滿滿登登地擠在書架甚至堆在地上,我就有種已經(jīng)把書看過的滿足感。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的窘境,然則我亦算是讀過不少書,但終究是及不上自家藏書的速度。經(jīng)常聽到有人說想讀書一定要去圖書館,只有不是自己的書才會安心讀下去,一旦書變成自己所有,便會產(chǎn)生“我終有一日會讀它”的拖沓,這樣是令我在閱讀上無法縱深的因由。
      聽聞朱古力,自然是在郭四娘的《島》系列,平心而論,《島》的制作比當(dāng)下的《最小說》和其他雜志要好很多,甚至是開了系列書籍的先河,內(nèi)容上雖不及當(dāng)下張悅?cè)弧鄂帯废盗懈叨宋乃嚪秲,但是尚算得上小清新,總之在迎合了少男少女那點旖旎的小心思之后還能看得出揣著點點夢想。
      我就是在那時候知道一批作者,比如消失賓妮,比如朱古力。
      其實開始以為他是妹子。好吧,我承認我把很多男作者當(dāng)成妹子,比如費十(簡宇),再比如朱古力,到開微博關(guān)注他之后才知道是個漢子。

      朱古力讓我開始覺得印象深刻的只有一句話。那時候我正看一本男女夫妻關(guān)系的一本書,不太符合我那時的年齡,故事寫得不錯,但是也僅止于不錯,我除了學(xué)到“男人都是衣冠禽獸連教授都不例外,婚后的女人可怕到連醫(yī)生這個職業(yè)都成為殺人的劊子手” 這個道理和對□□的往事稍稍提起興趣之后,也便止步了。

      讀完最后一頁,看到書的扉頁上寫著:“第一章讓我知道了什么叫殺氣暗凜,也許這就是本書的主旨,含而不發(fā)。說故事的人夠瘋狂,你如果讀下去,將會感受淋漓的喘息。”

      我一向迷戀簡練冷靜且切中要害的敘述,猶如外科醫(yī)慢條斯理地剖開肌理。他不是少年般的沖動,又不似老氣橫秋般的沉穩(wěn),只是卻生生含著一柄利刃,準確無誤地扎入。

      曾跟一位朋友料到他,沒想到我們二人對朱古力的感覺是如此相似——屌絲之友,帶頭大哥,平易近人,話癆真心人…….

      原本要給他寫評也是很偶然也很巧合,我這人一向隨緣自適,某一天刷微博突然想到應(yīng)該給這廝寫個評啥的啊,畢竟我很少給男作者寫評的,加之看網(wǎng)文動漫美劇進入疲勞期,我需要紙質(zhì)書來換腦,天時地利人和,我一拍巴掌,就他了?稍谧吭缴暇唾I到《絕命窒息》,其他實體都是下架斷貨了,然后正待我要看的時候這廝給我來一條說把你郵箱給我,我把word稿給你,我想讓你看我寫的比較不錯的作品。然后我就受寵若驚地接了一堆文稿,順便還貼心地奉上了訪談錄音。

      當(dāng)時我真心是及驚喜又蛋疼,這熊孩子竟然一點不藏私地把手稿一股腦都給我了,還不怕我外傳,這是何等境界啊!在此我不得不對比一下其他給我手稿讓我寫評的作者,不禁感嘆一句男作者就是有胸襟撒。

      題外話吐槽一句,我曾經(jīng)給寫《雪扇吟》的阿熒寫過新書《魔女的奮斗》(原名《魔女的季節(jié)》)的評,那時還沒出版,給我手稿后千叮嚀萬囑咐我不許外傳,然后還在規(guī)定日期內(nèi)把寫好的評交給她。你妹的,老娘苦哈哈的寫完了評不說她一句謝都沒有甚至我在給她留言都沒回過,我也不求寫完三千字的評讓她給我一本簽名書啥的,對不起,你的書老娘不稀罕。這也是作者層次問題,更是我手賤,以后這種作者的文我堅決不帶搭理的。

      咳咳,扯遠了,怒氣積攢了挺久的,在這里吐槽不太適宜,言歸正傳,這便是這篇書評的由來。

      第一部分:專欄“查無此人”
      說實話,這十三篇短短的東西我竟然拖沓了一個禮拜才看完,期間自是有我諸如大姨媽即將纏身情緒不對勁兒之類的理由,但是更多是我的設(shè)想與現(xiàn)實映照后的違和的錯位感。
      是的,朱古力不似我想象,當(dāng)然,若是要我說出我構(gòu)想中的一二三我亦不能準確的描述,總之越是讀到后面,違和感便越濃重,然后我心中便會下結(jié)論——看來我當(dāng)真未深入地了解這個我曾經(jīng)設(shè)想過得作者。
      既是專欄,我想對故事層面的要求便淺了很多,不再對敘事和寫作技巧有過多苛刻的要求,更多是給作者更大的空間去發(fā)揮,寫生活的種種,寫情緒的種種,寫人的種種。隨筆類的小故事因為貼近作者生活和現(xiàn)實心境而顯得更真實,或許也會更動人。
      朱古力的專欄故事,初看幾篇便給我濃濃的細膩之感,無論是文筆還是情感,他總是在時刻地流露一種細膩,但并不是小女子的精致,而全然是情緒上的,讀來很微妙,不同于普通的北方男人,他的心態(tài)是微微刺痛的,還有一種大男孩般的天真。這種細膩并沒有那種讓人覺得粘人的厭惡,只是這種幽微的心境在男人身上很不多見。
      我始終覺得寫作時最反映作者心態(tài)性格的東西,更何況這是朱古力所極力贊同的,他說他不會欺騙讀者,如果能以生活中的狀態(tài)與讀者在文字中碰面,會讓人有種坦誠的愉悅。當(dāng)然這并不是他的原話,我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翻譯了一下。
      朱古力的專欄中的故事都很簡單,主題明確,脈絡(luò)分明,偶爾讀讀還是很舒服,因為會驀然升出一種雨后彩虹般的清新。沒有太多出人意表的情節(jié),都在意料之中,偶爾看到心境相似之處會心一笑,覺得自己也能回到十七八歲為夢想而天真的年紀。
      是的,他的心很年輕,是跳躍的,流光溢彩的,不是沉重而朦朧的(盡管他也不年輕了),也沒有太多的酸腐之氣。有時候看著他寫的生活,無論是絮絮叨叨還是話家常,都覺得親切,或許都從那個年紀走過。他是個有夢想的人,依舊帶著一絲不諳世事的純真,但是也不會故作深沉,他只會恰到好處地寫他那個年紀所感悟出的生活。有時候我妒忌他,因為我明明比他年輕為何他卻能擁有那般張狂放肆的青春。
      愛情友情寫作和夢想永遠是他說不盡的話題,他有時候會寫著寫著就會自然而然地聊到自己的近況,狀態(tài)。他是個活在青春中的人,永遠給外人一種亢奮的表象,永遠憧憬著甜蜜美妙的愛戀,道不盡的相思,偶爾沖動的任情任性,他擁有著寫作者應(yīng)有的溫柔和多情。
      他的心還未穩(wěn),以至于連帶著文字都有一絲青澀。
      他不夠現(xiàn)實,至少我覺得不夠。我看過很多他這個年紀的作者寫的專欄,無論男女,無一例外地開始變得沉和圓潤,筆力也由原先的銳不可當(dāng)?shù)匿h芒逐漸趨向沉穩(wěn)內(nèi)斂?墒侵旃帕Σ皇沁@樣的,我不知是如何造就了如今的他。專欄寫作在賦予了作者更多的寫作自由的同時也包涵著編者和讀者對之更多的期待,戀情夢想諸如此類老生常談的話題太形而上,有著讀者年齡的限制,只適合給那些依舊存有夢想的孩子看,但是超越那個階層便會被這種青澀的表達而酸倒。
      自由的寫作最容易看出作者的真實性情。朱古力依舊天真,雖然帶著令人敬畏的熱忱和單純,但是夢想不是畫餅無法充饑,現(xiàn)實的雨雪鋒刀雖然殘酷和慘烈,但未必不能展現(xiàn),經(jīng)歷過生活的人更要將生活的殘酷展現(xiàn)給每個懷揣夢想的少年,他們不該被小心翼翼地呵護,只有認清才會更加堅實的成長。這才是我所認為的青春文學(xué)之于年輕人的意義。
      朱古力需要更加努力才好,他不能將自己輕易地擱置在這個位置上。寫作時一場漫長而無望的旅程,注定是孤獨,必然要披肝瀝膽嘗盡苦楚。小打小鬧的小情緒可以有,但是不能太多,做為一個男人,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如果能表達細膩的心思之余更能展現(xiàn)血性和胸懷,才是更多的成長吧。
      專欄故事越看到后面越覺得有些后繼無力——深度不夠,淺嘗輒止,溫吞淺白,明顯的欠缺和疏漏,反復(fù)的流于表象的自勵性言語閱讀多了總會令人滋生倦怠;蛟S也沒有人如我這樣連續(xù)的讀專欄作品,但是我太執(zhí)拗,定然要將某一部分讀完才好做出總結(jié)。
      愛之深責(zé)之切,我不是個找茬的讀者,只因為有期望才會更殷切。
      朱古力不夠沉穩(wěn),不夠銳氣,總是試圖用言語為自己打氣,迷戀愛情,暢游夢想。諸種特質(zhì)將其雜糅在一處,成就一個奇特的朱古力。
      但是,一個寫作者必然要將自己的心和筆都徹底地沉淀下來才能寫出更好的故事,或許我不該諸多苛責(zé),因為寫作之路的艱難非常人可想,朱古力有這顆心便已是難得,但是身為讀者,總是會不自覺地要求更高,苛求更多。
      無路如何,我說的再多,也及不上我希望你能走的更好的心意。因為太多人都經(jīng)不起歲月的蹉跎。

      《絕殺》——

      凌晨三點半看完的時候我松了一口氣,心中嘆了一句我終于把朱古力最長的小說看完了。
      看到后記才發(fā)覺這個故事應(yīng)該是朱古力四年前的舊作,算算時間也是同我此時一樣,臨近畢業(yè),瑣事一籮筐。但是也明顯地含著一種激蕩和銳氣。
      武俠故事不能寫得過于平滑,太圓潤則少了幾分凌厲,更趨于平常,讀來也便失了興味。
      朱古力的《絕殺》展卷便露出一股濃濃的古龍之氣。
      眾所周知,金庸古龍的武俠成就代表著通俗文學(xué)中武俠小說第三個創(chuàng)作高潮。古龍別開風(fēng)氣的寫作模式更是打破金庸的正統(tǒng)武俠的敘述方式,形成獨特的劍走偏鋒的風(fēng)格,打造最快意恩仇的歡樂英雄。
      古龍對于俠與武之間關(guān)系的思考更是別具一格,有別于金庸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光輝英雄形象,他筆下的人物亦莊亦諧,不能僅僅以正派邪教去區(qū)分,更多的是注重人物的人格魅力與精神力量。在寫作中,他往往能拋開繁復(fù)的打斗過程與招數(shù)的描寫,而更注重于打斗中的人物心理描寫,氣氛與環(huán)境的層層渲染,用大量的篇幅來渲染打斗過程中的“殺氣”“境界”等更專一和形而上的東西,注重“禪”的精神力量,借以凸顯和表現(xiàn)人物的人格和精神境界。
      古龍在故事寫作上更要求翻新出奇,他的故事情節(jié)緊湊,語句尖端,跳躍性很強,開武俠小說的敘事體新風(fēng),讀他的故事定然要遵從這樣的話語邏輯。而古龍更是開了武俠推理小說之先河,用扣人心弦之懸念引領(lǐng)讀者的期待視野,多描繪變態(tài)詭譎的人格,也更擅寫“俠之風(fēng)流”的浪子形象。
      由古龍引出這篇朱古力的《絕殺》我的用意也是很明顯,無非是二者在神氣之上有更多的相似之處,以下便由筆者對故事《絕殺》的寫作特色進行一一剖析。
      這篇小說由四個章節(jié)構(gòu)成《兕虧》《蝠惑》《困獸》《島》,當(dāng)然可以看出前三個是獨立的故事,只是其中有著微妙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而當(dāng)所有的人物都出場之后,大戲當(dāng)然會在最大的舞臺上出演,也便是最后一個故事《島》。由此前三個故事將人物引出,一切是為了最終的謎團最后的華麗做準備。這樣安排在邏輯上并沒有硬傷,讀者在閱讀中漸發(fā)覺之前所讀在大背景之下不過是冰山一角,很輕易便在期待視野上顛覆讀者的既有認知。但是讀罷全文后便發(fā)覺這種結(jié)構(gòu)給人一種不穩(wěn)定之感,仿佛一個軀干之上長了三個頭顱,而且大小還不一致。我在閱讀中能察覺出修改的痕跡,或許因為對故事邏輯和閱讀并不妨礙,所以沒有引起重視,當(dāng)然像我這種吹毛求疵的讀者還是很少的,更多的是關(guān)注故事給自己的情感體驗。
      《絕殺》在寫作技巧上很值得一提,或許寫故事的人更注重故事本身,所以在敘述上下了一番功夫——交叉敘事貫穿全篇,欲揚先抑,步步深入,在引人入勝之中無限逼近真相。在“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敘述當(dāng)中,一方面用言語去誘導(dǎo)讀者,另一方卻用故事中的人物為讀者解惑,雙方巧妙地互補,彌補了讀者在閱讀當(dāng)中產(chǎn)生的空白點。每個故事都分別敘述,幾個線頭看似凌亂毫無關(guān)系,實則在暗處相勾連,一切為了寫作者心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服務(wù)。有些敘述看似斷層,看似無關(guān)緊要的人物或者章節(jié),實質(zhì)內(nèi)在有著千絲萬縷的干系,它們必須被交代清楚以便為后文爆發(fā)式的展開做鋪墊。那些充滿隱喻的暗示,在斗爭場面緊鑼密鼓地展開,扣人心弦。用專業(yè)一些的說法,這類故事完全不存在“順向相應(yīng)”和“逆向受挫”這兩種讀者心理預(yù)期,它用高強度的連續(xù)式高潮的敘述,不斷加強讀者對故事或者謎團的渴求,從而達到敘述效果,所以寫來寫去,寫到最后我才知道《絕殺》原來是有主角的,不然我以為它表現(xiàn)的僅僅是個故事而已。
      敘述的切入很重要,往往由微不足道的人物開始,結(jié)束到另一個微不足道的人物身上。其實我覺得《絕殺》最好的部分是在第一章,渾然一體的敘述,充滿著靈氣和沖勁兒,不愧是高考前完成的,帶著澀,也帶著清新。
      敘述講求一種平衡,一邊倒的形勢讓讀者難免心理別著勁兒不夠過癮,所以必然要有同等的力量與之對抗,達到一種力量和心理上的平衡,這才是一種敘事策略,這一點朱古力似乎沒有注意到,在最后的大斗爭中雙方?jīng)]有對等的實力和心理,剩下的便只有慘烈了。
      朱古力的故事畫面感很強,或許是由于編劇出身,對在讀者頭腦中可成型的畫面要求更高也更逼真而畫面感是需要語言敘述和想象力去支撐,缺一不可。
      古龍小說有一個特點,便是情節(jié)中奇中有奇,巧中含巧,事事不可料,計中套計,真中套假,真真假假,變化莫測。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根本無從預(yù)料,驚險頻出,令人喘息不已。
      可以說朱古力這一點學(xué)得很不錯,讀《絕殺》就像是猜謎的過程,不到最后一刻你永遠有怎樣的峰回路轉(zhuǎn),也永遠猜不出誰是主角,就像是一個猜BOSS的過程?垂适碌臅r候神經(jīng)必須要緊繃,因為你不能輕視被寫入故事中的任何一個人物任何一個名字,她們極有可能是微小卻致命的誘因。而到故事的最后,似乎所有的敘述,故事,接連不斷粉墨登場的人物都成為一種“表皮”,而真正成為一種懸而未決的猜謎游戲。
      朱古力在寫作上極為重視感官的描寫,視覺聽覺嗅覺味覺齊齊出動,給讀者的閱讀體驗更為深刻逼真。
      說說人物吧。我想先從女人開始說起,也就是大姨媽(剛看到大姨媽這三個字的時候我噴得很徹底)和謝謝。依原型批評來講,這兩個女人有人物原型,一個便是《流星蝴蝶劍》的高老大,一個便是《武林外史》的白飛飛。她們身上奇異地融合了□□與圣女的特質(zhì),并且毫無違和之感。
      男人寫女人總不會太重細節(jié),他們不會像女人寫女人那樣描繪她是如何的容貌或體態(tài),男人筆下的女人永遠都是面目模糊的,只有輪廓,給人留下無限想象和腦部的空間,極盡的拓展想象力,力求將幻想最大化地與故事人物貼合。朱古力將女人放在智慧與武力的最高層,他們能掌控一切,用盡各種手段達成目的,美麗是她們天然的武器?墒桥藗兲焐质菙硨Φ,正如大姨媽與謝謝,她們無法全然地衷心于一個人,她們更在乎自己。
      《絕殺》中的男人們我認為光華全然被謎團和兩個女人遮擋,唯一出彩的便是小鬼。當(dāng)然身為主人公若是不能給讀者存在感的話那只能說明寫得很不到位。這個故事中至少小鬼是彰顯其主人公身份的,因為作者為他的生存添加了金手指,如若不然,我覺得按照發(fā)展邏輯和懸殊的力量對比來說,團滅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朱古力筆下的男人們雖不同于古龍筆下俠者風(fēng)流的浪子形象,但是卻依舊保留著獨特的氣息與神秘的氣場,這也算是很有辨識度的。
      這種類古龍風(fēng)的武俠世界不存在正反派黑白道,有的是無盡的陰謀與無盡的流血,正義有時是狗屁,生存才是王道,這里不會有“之大者為國為民”的英雄心態(tài),而更多的是個人色彩在波云詭譎的背景下給人的沖擊更為強烈。命在江湖如同草芥一般,在這個講求實力勝者生存的地方,規(guī)則從來都是由強者制定,快意恩仇是高手寂寞時的獨吟,在底層掙扎求生之人絕不會輕易說出這番話。殺戮與流血永遠存在,這也是為何會說武俠是一種反社會題材。所以,故事中斗爭更多是出于私人的情緒化的原因,但正因為如此才會更有生命力,更真實也更蓬勃。
      這本書讀到最后的時候,明顯力有未逮,殺戮與流血成為一種必然,懸疑和謎題雖然能讓人撐到最后,可是熱情卻逐漸消退,本該最為激動人心的宏大場面卻顯得有些乏善可陳,更多的是喟嘆!敖^殺”的秘密揭開,首尾看似不相聯(lián)的敘述終于變成一個圓。應(yīng)該說,讀者一直心心念念追隨的“絕殺”的謎團,顯然沒有得到最為切實的滿足,至少我是這樣,覺得解釋起來有些牽強,當(dāng)然,故事是個好故事,或許這種抽象的主題寫出的故事必然需要與之等洽的精神,只有這樣才不易被詬病。
      我看到朱古力在后記中提到的一些人,似乎都是從前的《島》而今的《最小說》的編輯,比如痕痕,貓某人,阿亮…….當(dāng)然后來阿亮離開四娘的團隊自創(chuàng)的一個系列雜志“愛麗絲”….來來往往的,也頗有感觸。
      朱古力這篇《絕殺》算是比較成功的作品,雖不能說足夠得古龍的神髓,但至少這個故事用其自己揣摩的最合適的風(fēng)格撐起來了。要知道,模仿是比原創(chuàng)更難的活計,要到神似更是難上加難,稍稍不對便猶如僵尸一般空有皮囊。朱古力在寫作中屬于時而對味兒,時而不對勁兒,當(dāng)然,模仿總是更容易被挑剔,可能在未探索出自己的寫作風(fēng)格之前,模仿也算是一種出路,也是對許多走出版路線的年輕作者來說是唯一的出路。
      這篇書評的寫作同時也在改造我以往的風(fēng)格,這種戲謔嚴謹?shù)姆绞轿覐奈磭L試過,但是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讓書評變得更有興味,能達到讀者作者雙方都受益匪淺的交流。我之前的書評太過感性,太注重人物的情感效應(yīng),也注重我的心理體驗與情感機制的完成。我必須轉(zhuǎn)變這種單一抒情性的書評模式,我需要注入更多理性的元素。富有生命力的書評的骨架不應(yīng)當(dāng)僅僅是情感,更要有理性的分析與解構(gòu),雖然有時會覺得annoying一些,但我從來就是貪婪的人,從不滿足單方面的求全。
      總之我要謝謝朱古力。
      前些時日因為偏頭痛犯了,所以讀書很慢,想了解具體細節(jié)詳情見貼:

      《絕密組合之千夜紀》——

      又看完一本。
      在豆瓣翻了一下出版社,發(fā)現(xiàn)這本中篇是在四娘旗下的“POOK系列Ⅰ”出版的,我絞盡腦汁回憶一下貌似在我高中的時候買過這套系列口袋書,但是貌似都被我不知道塞到那個旮旯里面沾灰去了。
      由此再一次證明我“買書如山倒”的M體質(zhì)。
      回到這個故事。
      依舊是朱古力一貫的強畫面感,開篇便是優(yōu)美的殺戮。當(dāng)然,開始的劇情一度讓我以為是三流的劇情片——老套的殺手刑偵探案類的故事,看到后面才知道是傳奇類的高智商犯罪小說。
      其實也不能怪我說這個故事老套,因為我畢竟在此類故事浸淫多年,殺手警察什么的一出現(xiàn)就像蚊子嗅到血一樣總是對這類題材格外的敏感,更何況還有一個類柯南式的少年高中生偵探,更加堅定了我心中對這類故事的確認。
      當(dāng)然,比起《絕殺》,這個故事明顯從結(jié)構(gòu)到內(nèi)容上都有一定的飛躍與提升,風(fēng)格明顯成熟?磥碇旃帕κ钦业搅诉m合自己的敘述方式,拋開模仿,找到自己的敘述模式后更加有條不紊地讓故事展開。但是作者一旦固定了敘述風(fēng)格與模式,筆法逐漸成熟,控制故事與駕馭人物的能力增強后,便明顯的缺乏一種感染人的激情,從情緒上來說,我想朱古力在創(chuàng)作這個故事的時候一定是心境很平穩(wěn),猶如老僧入定一般在心中將故事的骨架和構(gòu)成摩挲千萬遍,然后以一種旁觀者的睿哲看待故事的整個過程在筆下發(fā)生。從這點來說,情緒絕不如《絕殺》令人心胸激蕩,緊張感的疊加堆積自然也是不如。
      《絕殺》的寫作明顯猶如脫韁野馬一般的失控,很爽,雖然到后文有些bug,但是到底也是無傷大雅!肚б辜o》很成熟,有點熟透了,一切都被朱古力盡在掌握,他駕馭得很好,因而在情緒上或許有些不到位。
      你看你看,我又吹毛求疵了,所以說碰到我這種讀者的作者也挺煩的,一會好一會不好的,肯定會一把把我拍飛然后叉腰問我你到底要鬧哪樣啊姑娘?瓤,捂臉……
      之所以說這個故事是傳奇小說,是因為這故事里的貓會說話,當(dāng)然只有主角能聽見(抱歉我劇透了,頂鍋蓋爬走…..)這只貓很有魅力,一度讓我想起了《死神》中的瞬神四楓院夜一,而楠竹千夜剖析犯案過程的時候還有點像《lady最后的犯罪畫像》(拍飛,我日劇看多了…..聯(lián)想力很強….)體驗犯罪心理,融入罪犯角色當(dāng)中進行行為上的破譯。
      這個故事的亮點其實在這里——作者已經(jīng)很明確地將犯人告知,引人入勝的是兇手的動機,犯案手法與心理。在此期間,魔法師做為最大的反派在敘述中人物的魅力被無限的放大,因為比起主角,我更愛這個大反派,至少我覺得寫得很不錯,很顯功底,雖然其中能力的夸大與神化讓我抓頭了一陣,但是后來想到這故事丫的根本不是為我這個年齡的讀者寫的,我糾結(jié)個毛線,然后就釋然了。
      在敘述中,雙線寫作依然發(fā)揮作用,但是明顯不如《絕殺》那么有感染力,從情緒到謎團雖然依舊牽著人心,但是卻很平靜的接受作者關(guān)于故事信息的一切灌輸,但是卻也正因為這種不夠明顯的雙線敘述方式,更強化了故事本身,讓讀者從敘述手段轉(zhuǎn)移到故事上來,所以說這是朱古力在敘述技巧上的成熟,因為他將一切都布置的恰到好處,為故事本身更好的呈現(xiàn)而服務(wù)。
      其實這個故事寫得倒是絲絲入扣,也很有反轉(zhuǎn)的戲劇效應(yīng),應(yīng)該說幾個亦莊亦諧的人物塑造都比千夜更加有厚度,其實這也是作者潛意識地不希望將這個故事僅僅當(dāng)做青春少年人的讀物,而是有野心將其讓更多的人將之當(dāng)做一個故事來看。
      其實我覺得這個故事有一個明顯的槽點——我知道后文要寫到“組合”,寫到另一個人物,所以朱古力必須用某種方式將殺手K引出來,在此之前敘述了千夜的失敗,然后便開始寫千夜的神秘身世,再然后引出了殺手經(jīng)紀人的這個身份。
      這就是我覺得寫歪的地方,其實前面把環(huán)境氣氛營造的很好,甚至連千夜的失敗都寫的很好,但是引出身世和身份我覺得很雷,突然有種故事降檔次的感覺,完全由一個少年偵探追兇的熱血冒險故事轉(zhuǎn)變?yōu)橐粋低齡化的青春讀物。其實我之前一直都把它看成傳奇小說的,所以看到這里我被噎了一下子。
      所以我說,這樣的設(shè)定太適合身在象牙塔的中學(xué)生看了,像我這種吹毛求疵超越年齡階層閱讀這類故事結(jié)果往往都不太好,因為我太挑剔了,雖然自己沒啥能耐,但是總是要求自己要有更高層次上的閱讀享受。(拍飛……= =。。
      當(dāng)然也就是那么一下子,后文還是繼續(xù)吸引我看下去的。朱古力很擅長寫一邊倒式的勝利,欲揚先抑應(yīng)用得很好,很迫人,寫到千夜的絕地反擊必然要在最后,所以故事最終變成兩個少年用自己的智慧和武力打到邪惡勢力的熱血故事,這完全是少年夢與現(xiàn)實交織后妥協(xié)的產(chǎn)物。
      當(dāng)然還是要說一下人物的。魔法師做為把眾人耍的團團轉(zhuǎn)的BOSS完全秒殺到我,其魅力全然蓋過一切人物。我只能用兩個字形容,高手。
      然后女性人物GL(我承認我看到這個名字又噴了,古力乃是起名無能么= =為毛老是跟這些敏感詞匯杠上了,擦汗……)很飽滿很生動,當(dāng)然又是一貫的風(fēng)情與誘惑,這里更寫出了野心,可能是因為看待角度不同吧,同樣是寫女強,男人寫的女人很難讓女人感同身受,畢竟是異性別心理揣測,人物看上去美則美矣,也能理解,但是終究隔著一層,進不去。
      然后我必須要說一句,古力乃是在賣腐么,滿滿都是基情咩!無論是公貓伯爵與千夜的跨物種人獸戀還是殺手K與千夜的強攻美受,都腐到流鼻血有木有!如果再過度yy一下那就是魔法師與美少年偵探千夜相愛相殺的年上絕戀啊~~(我鬼扯了,古力請無視我抽風(fēng)= =)
      總的來說,朱古力已經(jīng)摸索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他也是盡量讓故事寫得更好,當(dāng)然唯一的bug就是我前邊提到的那個破壞氣氛和情緒的引入,降低了閱讀的年齡層。其實以少年偵探這樣的設(shè)定原本就更適合少年閱讀,但是其中夾雜的□□殺手這樣老生常談的主題中也隱隱可以窺見朱古力對待一些社會問題的反思,只不過表達更隱晦而已,但是就不知道孩子們能理解到哪種程度了。
      故事不錯,我才朱古力原本就想將其當(dāng)做《絕密組合》的系列故事寫下去的,奈何只有一本,其實后續(xù)發(fā)展我還是蠻有興趣的。

      《前傳魔師的秘密》——

      這應(yīng)該也是朱古力的試驗品之一,因為這個短小的故事前標(biāo)注了《絕地魔師》的前傳,但我至今尚未見到后續(xù)故事的出版,所以我猜這也是個試驗品。
      可能因為我是個軟妹子,對科幻題材的文挺無感的,再加之用朱古力的話說,他后來的寫作都很“軟”,從題材和情緒上都不能感染到我。
      當(dāng)然,這也不能說寫得失敗。
      這個故事雖然很短,倒是也可窺見一斑,用得是自由與秩序這種宏大題材,從小人物的視角中解讀大背景,個人英雄主義,救世與滅世,其實挺老套的,而且矛盾沖突并不激烈,的確寫得很軟,后文毫無征兆的逆轉(zhuǎn)倒是稍稍給人驚艷,但是在解釋主角有“時間逆轉(zhuǎn)”的能力之時著眼點不對,渲染不夠,感覺很平淡。
      故事用一對多情的男女相遇相愛做主線。其實我能看出出朱古力想要在有限的敘述中讓人解讀出更多信息的想法。
      這么說吧,不能說不是個好故事,只是不適合我。
      其實我想反駁朱古力一點的是,我之所以會寫出或有點想法或很水的評,完全取決于作品給我的感覺,并不是說某個作品不好,只是不適合我而已。而且寫評是很私人化很體現(xiàn)個人風(fēng)格的東西,我無法輕易解讀出你要表達的東西,因為我畢竟不是你。而且一個作者一旦結(jié)束一篇作品的寫作,離開文本,他便與作品無關(guān),只是一個比更多讀者更了解創(chuàng)作思路的讀者而已,所以,我對于某些作品的看法就是這樣,當(dāng)然我的任何評價都不會改變什么,我只是更喜歡閱讀,站在一個安全的角度善于評價而已。

      《夜會》(上)——

      不得不說,這個故事實在是勾引到我了。
      很可惜朱古力只完成了上半部分,雖然其主動說要給我劇透,但是我拒絕了,因為潛意識我想自己親自體驗這個故事的美好。
      這個故事朱古力雖然寫得很“軟”但是勾人的地方都布置得恰到好處。
      首先是細節(jié)。其實偵探推理類的小說細節(jié)很重要,朱古力不僅在破案的線索上,更是普通的情節(jié)描繪都失足的到位。比如說對于女人的描寫,比之從前更具有誘惑和風(fēng)情。偵探同經(jīng)理的對話過程中二人的行為和動作。
      第二便是敘述手段。朱古力似乎很偏愛這種雙線敘述的風(fēng)格,可能會有種層層逼近的感覺,但是這個故事寫作方式很軟,情緒上很溫和也很克制,所以這種敘述方式給讀者的情緒波動便不是很大,這點便會將讀者的眼光更好的引向故事本身。因為推理探案題材類的故事本來就需要冷靜客觀的態(tài)度去敘述,所以不能用情緒將故事帶到歪路,這樣讀者很輕易便從態(tài)度上起了偏倚之心。
      其實推理探案類的小說最重要的是敘述方式和視角。作者永遠會站在先知的高度上敘事,這樣在很大程度上給讀者以真相的遮蔽。比如我曾經(jīng)看過一個推理小說,敘述人稱是“我”,而“我”同時又在案件中,更是這個案件的敘述者,最終還是這個案件的參與者和兇手,這樣的故事本身謎團不在于探案過程,而在于作者的敘述方式。
      朱古力的這個故事到最后如何我不能斷言,但是心中已經(jīng)有幾個方向性的猜測。雖然不會如我舉例一般耍敘述性詭計,但是這類故事能吸引人的最大原因便是敘述方式——就是以何種方式講述探案過程和解密兇手。
      朱古力高明之處在于,他完全將讀者的被動閱讀化為主動性的參與,作者在與讀者一同用腦。不得不說,懸念布置得恰到好處,因為至少對于我來說,有很多迫切想知道的疑點。
      這個故事也算是朱古力比較成功的嘗試,比起《千夜紀》更為純熟,也放得更開。

      《狙擊夜》——

      這是個風(fēng)格偏粗獷的故事。
      我發(fā)現(xiàn)男作者對于武器與戰(zhàn)爭有著特殊的偏愛,他們總會寫到這樣的主題。
      這個故事類似于傳奇筆法,朱古力說這是個系列故事,奈何受眾者少便沒有繼續(xù)下去,其實對我而言,這個故事我比較喜歡,至少比起《前傳魔師的秘密》好很多,還是那句話,從情緒和敘事上,我更喜歡這種講故事的方式。
      這個故事有亮點,明顯與朱古力其他的寫作方式不同。雖然依舊是雙線敘述,但是倒敘的采用便將故事發(fā)生時間和敘述時間交錯開來,現(xiàn)實與回憶不斷交織,雙線之間并沒有太多的聯(lián)系,一方面是關(guān)于童年的回憶,另一方面是當(dāng)下的困境,連接兩者的便是主角在期間的經(jīng)歷,所以按層次劃分便是有三部分。人物的對話更能起到推動故事發(fā)展的作用,但從講故事的角度來說,除了作者敘述,還有便是主角伊萬在對話中講述自己的故事,所以是在敘述中套敘述。
      其中,伊萬當(dāng)下面臨的生存困境便是矛盾沖突的焦點,是生是死,是敵是友,但是集中的矛盾沖突在這種時而間斷的“回憶——現(xiàn)實”不斷交叉中有著某種程度的弱化,同時更緩和了讀者閱讀情緒,再加之回憶也算是豐滿了人物,讓讀者進一步了解主角何以成為這樣的人。
      其實戰(zhàn)爭背景下的故事很容易讓人解讀得很宏大,諸如說信念,生存,殺戮與死亡,正義與守衛(wèi),敵友…….這些主題,讓我感興趣的是人物的心理,也就是說,伊萬心中不如普通人一樣,對于民族保衛(wèi)戰(zhàn),道德或者說是生命等等有著固有的觀念和價值尺度,在我來說,他更被視為一種工具,一種殺人機器,如果生存都由不得自己,那么談何活著?
      他是那種邊緣的人,比起那些形而上的東西,他更關(guān)注的是自己的技術(shù),殺戮對他來說猶如一種任務(wù),一種能夠提升自身實力的東西,他的心中本身對于生命便不具備畏懼,因為他能夠掌控。他不需要道德束縛住他,他的心更自由,盡管他也敏感的意識到自己或許被人當(dāng)做工具一樣的存在。他不需要被人歌頌,他不是英雄。他是天生的槍手。
      總的來說,我喜歡這個故事,因為我讀懂了人物的情緒,這讓我沒有挫敗感,更容易接納。我想如果有姐妹篇的話,應(yīng)該會解釋為何夏娃會救了他,解釋他喪失記憶的過去,解釋這場戰(zhàn)役。他或許會死,也或許會活著。
      其實我已經(jīng)厭倦了這樣周而復(fù)始的故作理性的分析,看著一個個故事猶如小白鼠一般在我筆下被解剖。我不喜歡這樣,可是我的專業(yè)從不輕易放過我,所以我很不輕松。我是個很情緒化的人,我喜歡閱讀帶給我的最為純粹的快感,有時候我也希望自己能像個尋常的讀者那樣不求甚解的單純地喜歡某個故事,就是那種一拍大腿很興奮,夜里也會因為看到好故事而振奮得難以入眠的樣子。
      我很不喜歡這樣。對一個故事用純專業(yè)的東西解讀一是我擔(dān)心看評的人看不懂覺得我裝13,二是我已經(jīng)喪失了閱讀的快感,我很累也很疲倦,這不應(yīng)當(dāng)是我要的樣子。
      朱古力曾說要看我寫的最真實的東西,我想我最真實的東西也只有情緒和感覺了,偶爾充斥著濃濃的屌絲之氣,我就是這個樣子的,或許我僅僅是個過于感性的妹子,不喜歡被裝在套子里,更不喜歡被格式化。技術(shù)流的寫作讓我覺得吃力。
      寫評應(yīng)該是快樂的。

      《可惜你是水瓶座》第一二章——

      這應(yīng)當(dāng)是朱古力最近籌備準備寫的長篇,可以預(yù)料到的進展緩慢。
      一直以為星座什么的只有女孩子才信,而且不是網(wǎng)上那些隨口胡謅的本月本日批命什么的,按照張悅?cè)坏恼f法,星座若深入研究便是令人咋舌的精深。當(dāng)然,我相信星座之說尤其道理,但朱古力做為一個漢子也比較相信星座這類的說法,我總會輕笑不語,自然不是嘲笑,而是覺得果然他的心很柔軟。
      這是本披著戀情小說的表皮,實則自我警醒自我解剖的故事。朱古力寫得很真實,因為從情緒和細節(jié)上都足矣令人信服。包括情愛,生計,朋友….諸多方面都印著現(xiàn)實生活的影子,尤其是小惑的振聾發(fā)聵的一番話何嘗不是朱古力內(nèi)心所了解的所畏懼的所規(guī)避的,但是他選擇在這個故事中血粼粼的揭開,不作偽地告訴我他其實是個什么樣的人。
      在跟我聊天的時候,朱古力曾提到過他的生活很糟糕。以前在專欄中窺知一二,但是這個故事便大概可以體會了。說實話,我覺得是蠻艱難和糟糕的,因為我無法體會一個寫字為生的人在現(xiàn)實中反復(fù)妥協(xié)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樣子,是不是夢想照進現(xiàn)實的時候總會將你那一些熱望反復(fù)碾壓。到這個時候我才明白他要追求的“純粹”和“真”是什么意思,而我從來都與他不同,寫作只是我的愛好,我喜歡的東西,我可以不用迎合讀者寫自己喜歡的故事,不必為了慘淡的收藏和點擊而郁郁,因為從未放在心上,所以更加不在乎,我從未想讓自己成為一個純粹的寫字為生的人,在心里始終為其留下了可以轉(zhuǎn)圜的余地,沒有為生計而出賣過他,亦沒有為他與現(xiàn)實妥協(xié)而痛苦。
      朱古力很了解自己是什么樣的人,這個故事與其說是戀情小說,不如說是一種自我解剖的心路歷程。其實人都是這樣,能說不能做,大道理比誰都清楚,可是真正做到的寥寥無幾。誰也不用嘲笑誰。能把那番話赤裸裸地敞開說,這也是朱古力的一種決心,他想變得更好,再不能頹廢,再不能浪費時間,他要寫更好的故事。
      朱古力說,看一個作者的未來,看他的潛力和多情的愛意。這句話我不能理解始終困惑,所以持保留意見,但是朱古力的確是多情的。他身上有普通男人的特質(zhì),比如食色性也,筆下的女人全都是嫵媚多情或清純美麗,可能我做為一個女讀者,又不是漂亮的妹子,所以對這種寫法有點抵觸,比起男才女貌天作之合,我更喜歡看普通男女的戀情。朱古力在專欄中用很大的篇幅去寫戀愛遭際,這個長篇想必也會是以愛情為主,其實看得出,他是個喜歡戀愛并享受戀愛的男人,戀愛便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或者這便是男寫作者的特質(zhì),我總覺得他們擺脫不了遺留下來的才子風(fēng)流多情的影子,從古到今的文人都是這樣,所以我總是對這種心理抱以好奇。我相信他們認真對待每一段感情,但是當(dāng)熱情消退,那些感情會不會僅僅成為筆下寫作的材料,或許偶爾回憶起還會有絲留戀,但是遇到下一段愛情后,便決計不可能再回頭的罷;蛟S由于多情,在戀愛中受傷的總是他們。就好比天生多情的段正淳。
      這個故事僅寫了兩章,而我只是管窺蠡測,在未知全貌之前,我覺得寫作技巧分析也是沒什么意義的,長篇小說需要的是布局,我的信息量不足以對這個故事進行分析,所以過多地談了一些感想性的東西。
      還是期待朱古力能真正寫出讓其他作者沒錢吃飯的故事。

      總結(jié):
      歷時近一個月,我的作者總評系列之一終于完成,期間縱然有些疲憊,倒也獲益良多。
      我自認我自己還算一個相對坦誠的人,并沒有避諱在與朱古力聊天時關(guān)于我自己的種種缺陷,所以我毫不藏私地貼了出來,相信各位讀者也能看的出來,這里包括諸如我的自傲,某種程度上的淺薄與因為恐懼的掩飾等等。在這種對某一位作者進行總體性的評價和交流互動的寫評人當(dāng)中,我相信自己也算是能人一位了,這應(yīng)當(dāng)不算是自戀的形容吧。
      我用近一個月的時間讀同一個作者同一種風(fēng)格的作品,說實話,固定的風(fēng)格有時會讓人覺得疲憊和厭倦,但是我總是覺得不能被人小視,應(yīng)當(dāng)言出必踐,到完成的一刻,才覺得自己蠻了不起的,這種自豪與任何人都無關(guān),僅僅是自己獨一份的開懷。
      我應(yīng)當(dāng)慶幸,慶幸自己在無意中選定某一位作者寫總評的時候,朱古力能夠給我這么豐厚的回饋。當(dāng)然,說老實話,我始終認為朱古力根本不在乎某些人如何評價他的作品,這與他是無關(guān)的,他甚至不必理會我自身的種種問題。我是個偶爾有交流障礙的人,或許從未認清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我曾問過朱古力,如果我放下當(dāng)下尚且能拿得出的東西,那么我還剩下什么?我不知道我自己的“真”和“純粹”是什么模樣,更不知道其實我自己也有一份恐懼,這份恐懼促使我站在安全的位置上自得其樂故作輕松的掩飾。
      我的身份過于邊緣,既當(dāng)不好一個安分的讀者,也無力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作者,所以在雙方拉鋸的時候,我會很吃力,而我又貪婪的想得到全部,這便讓我不能夠在某一方面純粹的縱深。
      朱古力或許在很多方面都不認可我,這一點我能感覺出來,但是他覺得我為之寫評付了心血,不能夠在言語上太傷我,很多話說得點到即止,我雖然情商低但也未必看不出來。其實我倒是挺難受的,這個難受倒不是因為受傷什么的,因為畢竟是陌生人,我可以毫不在意的繼續(xù)向前,我難受的是我受到?jīng)_撞與顛覆的同時卻無從得知答案,以我現(xiàn)有的儲備我完全不能與之站在同一個層面上對話,這種只能看著對方在屏幕上一連串的打字而我卻不發(fā)一言的狀況讓我覺得難堪。
      我寫評很個人化也很自主化,習(xí)慣性地讓寫作帶有我自身的標(biāo)簽,盡量不讓其生硬刻板。如果說要我單純地以一個書評人的身份用中文系的科班出身所學(xué)的知識去分析解構(gòu)文本,我承認我做不來,我很抵觸這種技術(shù)流,自然是我還有所欠缺,目前的水準達不到教科書的水平,更多是這并不是我寫書評的初衷。寫書評也是要有讀者的心理預(yù)期的,我希望給更多的人看,有更多的受眾,而不是像生硬刻板的學(xué)術(shù)論文一樣,讓人覺得只能供瞻仰,你說對了,我就是擺脫不了屌絲之氣。
      書評本就是一家之言,個人性強也是一種風(fēng)格,我不希望成為一種裝13的老學(xué)究,更不想讓人看過就忘。這種心愿促使我在書評寫作上不斷的研究,如何能更有興味,這就是為什么朱古力說我在別人的書評里寫了太多自己的緣由,因為這是我的東西,我書評當(dāng)然可以不拘四海,瀟灑自如,不被當(dāng)下所寫的某一本作品所束縛。我一直希望我的書評是有我的特色的,成為一種不能被模仿,不能被輕易的贊揚或否定的東西。
      說白了,三俗非我所愿,裝13非我所愿,我更希望看到從內(nèi)在震撼到我甚至讓我覺得為之寫書評都是艱難的作品。
      朋友說寫評的人多少都會有些傲氣,這是沒法避免的,所以到寫小說的時候就會很吃虧。朱古力的工作是寫作,或者說他的事業(yè),他畢生要去完成的東西,就是文字,但是我不一定,我從未說過要走這條路,把寫作當(dāng)成業(yè)余愛好的話,那么它最重要的必然是樂趣。我總覺得朱古力在有些方面誤解我了,因為他并不了解我這種寫評人的心態(tài),尤其還是他自己的故事,這點就猶如我那時要求他按照我的想法要求寫書那時一樣,他也在以一個作者的身份要求我如何寫評,作者完成文本之后,文本就與作者無關(guān)了,如何解讀是讀者的事,如果我能與作者的思路完全接軌,那也是很不可思議的事。當(dāng)然,實體作者和網(wǎng)絡(luò)作者總是不同的,實體作者身上總有一種優(yōu)越感,他們不會把自己放得很低去像網(wǎng)絡(luò)作者那樣慣壞讀者,而是本身也站在一個高度上善于同你滔滔不絕。
      作者總評我會繼續(xù)下去,或許不會挑很火的作者,進程也會比較慢,但寫作終歸是我自己的事。
      文已至此,祈恕。

      始于2012.5.25
      完稿于2012.6.18
    插入書簽 
    note 作者有話說
    第1章 絕殺朱古力:故事拯救世界——作者作品集總評系列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該作者現(xiàn)在暫無推文
    關(guān)閉廣告
    關(guān)閉廣告
    支持手機掃描二維碼閱讀
    wap閱讀點擊:https://m.jjwxc.net/book2/1543413/0
    打開晉江App掃碼即可閱讀
    關(guān)閉廣告
    ↑返回頂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點晉江幣)
    手榴彈(500點晉江幣)
    火箭炮(1000點晉江幣)
    淺水炸彈(5000點晉江幣)
    深水魚雷(10000點晉江幣)
    個深水魚雷(自行填寫數(shù)量)
    灌溉營養(yǎng)液
    1瓶營養(yǎng)液
    瓶營養(yǎng)液
    全部營養(yǎng)液都貢獻給大大(當(dāng)前共0
    昵稱: 評論主題:


    打分: 發(fā)布負分評論消耗的月石并不會給作者。
     
     
    更多動態(tài)>>
    愛TA就炸TA霸王票

    以上顯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條評論,要看本章所有評論,請點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