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全
李白701年出生在西域碎葉,父親西域巨賈,母親是西域紅極一時的胡姬,一家倒也和樂,四歲(705)時候,全家移民,去了四川父親的祖籍,劍南道綿州昌隆縣定居。
富二代李小白同學(xué),從小聰明,琴棋詩書無一不通,因緣際會,得了個神經(jīng)兮兮但是幾乎半仙的道士青睞,拉著上山修仙修了幾年,又學(xué)了一身好功夫,二十歲那道士放他下山的時候,李小白同學(xué)已經(jīng)是外表仙風(fēng)道骨,一開口尖酸刻薄的死性子了。
二十歲冠禮,父親讓他自己取個好字,他一撇嘴,說那么麻煩干嘛,叫太白。
在四川住到了二十四歲,四年里父親忙著讓他學(xué)經(jīng)商,母親忙著給他找老婆,小白同學(xué)不堪其擾,淡定的離家出走了。
這一年(725),二十四歲的李同學(xué)出屬入湖北襄陽,親自去見了傳說中的孟浩然,三十六歲的孟先生被□□盯上了,李同學(xué)出手,金手指大開,刷刷刷刷搞定,于是□□里小白出名了。
那一年,十三歲的杜甫跟著父親回襄陽(不要說怎么那么巧杜甫的祖籍也在襄陽,但這是史實!)上完祖墳的香后,看到了白衣飄飄的白公子如何淡定的打敗壞人,救下一個眉目如畫的溫柔書生孟先生。
726年,二十五歲的李同學(xué)從湖北襄陽去陜西長安,路過杜甫他爹做縣令的小城市,十四歲的杜甫一定要跟李白去遊歷。李白當(dāng)時已經(jīng)出名了,杜父也愿意讓李白帶帶自家孩子見見世面。
小杜死纏爛打,從來都獨身一人的李小白一個人半夜走了,小杜帶了斗笠蓑衣就跟上。李白看怎么也甩不掉,就把小杜當(dāng)書僮用。兩人暢游洞庭湖(湖南),廬山(江西),金陵(江蘇南京),面癱小白,風(fēng)流又多情,他游山玩水,他調(diào)戲書僮,他還和其他文人傳傳緋聞。
十五歲的小杜那叫一個猴皮,有后來他自己寫的詩為證:“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fù)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小白很頭疼這叫人操心的小P孩,不過還是默默的忍受了。
小白喝酒醉了就不是冰山臉了。相反,醉酒小白相當(dāng)?shù)暮吞@可親,問小杜你要嘛爺都買給你!小杜笑瞇瞇的說,我要天上月亮,你可給得?小白想了想,去池塘里撈月亮,被小杜一腳踹下去。酒醒后得小白,罰他每日練字幾百頁,小杜叫苦不迭。
這樣平常得日子就這么過了兩年,728年,二十七歲的李白帶著十六歲的杜甫,和三十九歲的孟浩然,在 浙江省富春江上游的建德縣一帶,相遇了。
貌美如花的孟先生此時正和王維,張九齡三角戀糾結(jié)萬分,一個人在江南散心。李小白一碰上他,調(diào)戲出千古名句“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
這一調(diào)戲完蛋了,十六歲的小杜同志情關(guān)開竅開了一半,和小李哥哥大吵一架,回老家陜西去了。
李白收到家書一封,是母親病了,要他回去成親。於是第一次李白惹杜生氣,卻沒有去追。孟浩然問你和這么多男人緋聞來緋聞去的,怎么我還不知道你和書僮有一腿。李白沒回答,叫人跟了保護(hù)小杜一路回家,自己也回了四川。
李白他娘安排了婚禮,李白一說不想娶妻,老娘就吐血給他看。小白一夜沒睡,給小杜送去婚禮的請柬。
小杜在家收到請柬,也是一夜沒睡,第二天叫人送了貴重的賀禮,自己要考功名就不去參加婚禮了。然后謝謝李白這么多年的照顧,大有從此以后再不相見的意思。
小白收到小杜的信,燒了。大婚,27到30歲,娶了夫人,送走了爹娘后,生了一雙兒女平陽( 小字明月奴 )和天然(頗黎),并在30歲得時候,半隱居終南山。李白妻一心以為自己嫁了個富二代,沒想到富二代無作為,就知道隱居起來寫寫東西,所以一天到晚要丈夫出世,李白懶得和她多說。
16到19歲的小杜在干啥呢?哦,他乖乖在家?啥?他會乖乖在家?!好吧,19歲的小杜坐不住了,去了山西,黃河壺口瀑布差點掉了下去,被救上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決定去找李白。
19歲的杜甫和30歲的李白再次相見,李白已是她人夫。
杜甫這才開始清醒,和李白彬彬有禮,把來時想說的話全部壓下了,想走,但是因為掉進(jìn)過黃河生了病,又旅途勞累,病重了。
李白悉心照顧,李白的妻子看出端倪,終于明白李白心里的人是誰,責(zé)怪李白從來不曾愛過他,要李白趕杜甫走。李白不準(zhǔn),只說杜甫病好了自會走,現(xiàn)在生著病怎么可以趕他走。
李白的妻子給兒子灌輸杜甫是勾引李白的壞蜀黍,于是里天然(呆)同學(xué)對小杜說了很難聽的話。小杜撐著病體要走,雇了馬車,才走了半天,李白趕上來,說同意陪杜甫回家,要給他做冠禮上賓。
冠禮完畢,小杜給自己取了子美的字,卻是許多年前,兩人游樂時,李白玩笑給取的小名。
李白同學(xué)的娘子氣大了,叫了好幾批殺手來對付小杜。李白終于不耐煩了,叫人告訴娘子,你以前怎么弄死我的侍妾我不管,你以前怎么用我的錢和權(quán)為你自己的家人謀私我不管,如今你卻犯到了小杜頭上,別以為我的劍不沾血的 ,另外我不準(zhǔn)備回家了, 你好自為之吧 。
于是31歲的小李和20歲的小杜,別別扭扭的,下吳越江南去了,姑蘇,浙江,鑒湖,剡溪,多么美好的地方阿!江南俠客行阿!口胡!兩個人感情必須要好阿!于是,這倆人終于甜蜜的膩歪了。
736年,小杜(24歲)收到他老爹的信,要他去考進(jìn)士,小白(35歲)陪著他去了洛陽考了一場,小杜在考卷上畫了只烏龜。被張九齡和王維等人一頓大笑。
又過了四年,740年,孟浩然死,小白(39歲)和小杜(28歲)去上香,然后轉(zhuǎn)去游齊趙之地(河南河北山東)
其間小白妻要小白回家看一趟,小白留小杜在外面,自己回去了,向妻子道歉,保證給她足夠的錢財,和離書,唐風(fēng)開放,女子可以再嫁,希望她有機(jī)會再找個合心意的,能讓她安心過下半生。
小白妻同意了,在給小白的酒里下迷藥,打算一把火燒死全家。趕過來的小杜救下他們。小白怒了,將兒子和女兒交給族里,將妻子休了。
小白的兒子看著小白和小杜,一臉的仇恨,說不認(rèn)這樣的爹。
之后,雖然小杜小白繼續(xù)游玩,小白一直心事重重。小杜知道小白畢竟還是對自己的兒子女兒十分有感情的。
742年,小白妻帶著兒子趕過來找小白(42歲),當(dāng)著兒子的面自殺,并要兒子記著罪魁禍?zhǔn)仔《诺哪槨?br>
小白要送精神奔潰的兒子回老家,小杜(31歲)說他不去了。等到小白到家的時候,小杜送上一封信,說從此青山綠水,后會無期。
小白沒回信,為了痲痹自己,開始忙碌起來。
743年,他終于接受了唐玄宗的召喚,入京,做翰林。收了心想做點事兒的小白(42歲),發(fā)覺京城的官場墨黑墨黑。小白鄙視他們。
這一年,小杜(31)去了洛陽,并久居,情緒郁結(jié),又加之前頭總還是落下病根,于是又病了。病的快死的時候,老爹說要給他娶個媳婦,小杜不想害人,想親自去退親,沒想到剛見了那女人,那女人立刻跪下,說自己懷了他人的骨肉,那人已經(jīng)被父親弄死,自己也不想活了,也是她對不住小杜一家。小杜愣了,說你還要孩子么?還要的話我們立刻成親,我們做不得夫妻,我卻愿意把你的孩子當(dāng)自己的養(yǎng)。
于是小杜結(jié)婚了,還生了個娃叫宗武(杜娘子以前的情郎姓武阿我擦!)。小白知道小杜成親后一口老血噴在紙上,卻也知道自己沒資格說什么了。
小白于是開始夜夜醉酒,在京城的猖狂和荒唐事,也是有目共睹的,唐玄宗本來想和小白cp一下的,小白不鳥他,于是在744年尋了借口,說小白(43歲)寫詩諷刺他的寶貝玉環(huán)兒,賜金放他回去。
李白一路亂走,還是走到了洛陽。在小杜(32歲)家門口坐著不肯進(jìn)去,下了大雪,被杜娘子請進(jìn)屋。
杜騙家里人說小白是故友,于是小白住下來過春節(jié)。
此間,洛陽的岐王(絕對大bug,真正的岐王死在726年)請他們來喝酒,席間還有崔九,李龜年等人,說笑盡興。喝醉的李龜年很八卦,說要給杜講岐王和崔九的逸事,被崔九一個酒杯砸暈了。
可惜岐王沒給李龜年機(jī)會,第二天皇帝召喚他,他就走了。這一散,杜和李龜年,幾十年后才相見了。
745年開春的時候,兩人的故友高適來訪, 梁園相遇,桃花盛開。三人擊節(jié)而歌,十分暢快。
高適約三人同游梁、宋(今開封、商丘),于是三個人一起出游。
745年的春夏,因為總共沒幾個月,李杜兩人都不提自己家人的事兒,心事重重的看山水,神經(jīng)粗的高適蜀黍于是經(jīng)常拉著李白大醉,留杜甫善后。
齊州的時候,高適走了。李白酒醉終于問起小杜妻子的事,小杜回頭責(zé)怪李白丟下他。兩人不歡而散。小杜不愿這樣失魂落魄的回去,一個人去了東魯,李白趕上,兩人又絕口不提家人的事兒,如世界末日般的放縱的處了一個秋天。
秋末,小杜家里來信了,杜甫回家。小白把家安在了東魯。
接下去十年(746-756年),兩人不再有聯(lián)系。小白(45-55)一個人,徘徊當(dāng)時兩人一起走過的城市,不停的喝酒。小白的兒子倒是回復(fù)神智了,打理家業(yè),卻一直跟著父親,不讓他出意外。但是對小白和小杜的過去,他無論如何都不原諒。小杜(34-45)在這十年,和妻子安心養(yǎng)兒子,兩人平時如兄妹。
其中752年春,小白(51歲)去梁園看桃花緬懷,不料小杜(40歲)也是年年在此。小杜的娘子看到了小白,想叫他,卻被小杜攔住了。果然小白的兒子立刻來拉小白走,嘴上說不好聽,但眉眼間全是關(guān)切。
小杜告訴妻子,這樣也許就是最好的了?粗“紫У谋秤,小杜轉(zhuǎn)過臉對兒子說,來,爹陪你打球去!
755年到763年,安史之亂開始了。
753年,崔九在壓叛兵的時候死了,岐王抱著尸體走了。
另外小白這人吧,以前喝酒會變慈眉善目,現(xiàn)在喝完酒,就開始亂來,竟然在756年55歲得罪了人,又被人陷害,問題是他還承認(rèn)了“參與永王起兵與肅宗爭奪皇位的軍事行動”,肅宗怒了,你當(dāng)時和我皇帝老子cp你裝b,現(xiàn)在一天到晚醉醺醺的,老子知道你是冤枉的,老子就是看你不順眼,流放了你。
于是,老白(好吧,其實我覺得他已經(jīng)頂著小白的名字老白很久了)流放夜郎。其實這流放吧,老白要是想走,出了西域不回國也行,可是老白那個,算自我放逐,老頭子阿,你都一把老骨頭了……
小杜不想知道的,這下也知道了。在油燈前坐了一夜,給一直想召他的大人回了一封信,不久,他 官拜左拾遺,幾經(jīng)周折升杜工部。
因為李白家,高適和老杜的打通關(guān)系,老白也就胡亂走走,沒吃什么苦頭。
760年,老白(59歲)在白帝城, 遇赦.
老白遇到 西川節(jié)度使高適,高告訴老白,老杜一直在幫著他,老白開心了,于是想去找老杜。于是寫下“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那頭,老杜(48歲)知道老白沒事,辭官,沒告訴任何人就走了。
路上的時候,戰(zhàn)亂的痕跡讓老杜很滄桑,老杜夫妻的兒子死了,倆人又救了倆女子,認(rèn)做女兒。
老杜(49歲)在四川定居,高適知道后想告訴到處在找老杜的老白,老杜不讓告訴,說倆人各自過各自的余生,安安靜靜的就好。
并且讓高適從此再也不要告訴他關(guān)于老白的消息。
老杜前腳剛走,老白(60歲)就來,問有沒有老杜的消息,為什么他找了一年也找不到。高適猶豫很久,終于沒有把老杜的行蹤告訴老白。
762年,老白在安徽當(dāng)涂,中秋喝酒賞月,醉酒間聽見小杜說讓他撈月亮,他跳下船去,再也沒上來。
765年,高適死了,臨死前沒有告訴他白死的事兒。
杜的妻子也早死了,女兒嫁了,老杜 遷居夔州(現(xiàn)在的重慶奉節(jié),是白帝城所在州)日日居于舟上,沿著長江四處游蕩,遇到了李龜年,這人不知道李杜的事兒,說了李白走了的事表示惋惜,杜聽后點頭同意,并告訴他,自己活不過今年。
李龜年驚詫,你現(xiàn)在看上去雖然瘦,但也不至那么弱。杜笑,說若是你碰上了岐王和崔九,記得幫我代好。原來崔九詐死,終于引的岐王走出皇族,從此兩人過起尋常人生活。
三天后,老杜死在湘江入洞庭湖的口子處。
清明的時候,已經(jīng)很老的岐王和崔九出現(xiàn)在老杜的墳前,把一個罈子埋進(jìn)老杜的墳里。
夕陽西下,岐王和崔九手拉著手走遠(yuǎn)了,影子拉的很長很長。
插入書簽
查了歷史里李杜孟等人的行蹤,才搞出來的這文。。。裡面對歷史的改編自然是必須的,比如其實兩人初遇是到李白44和杜甫33,我是改了李白十年的行程,才硬生生給了前面那麼多年!
另外崔九和王爺?shù)墓适乱彩莃ug,本來王爺很早就去世了,為了故事……所以多活了好多年,而且年輕了很多..
人生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哎,第一次寫悲劇,竟然還只是一個梗概。。。知道自己若是真好好的去寫,必定爛尾,還不如像現(xiàn)在這樣,把故事講完了就好。
文采甚麼的,都是浮雲(y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