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哎~四四就像流星一樣~剛想看清楚,就沒了~~ 小七,你是在讓四四和我們玩捉迷藏呢吧。。 好吧~今天,就來說說我們老八~
最開始我可是超愛老八的。!八阿哥這樣的人呢,對女人是有很強的殺傷力的,十四曾對若曦言道:“愛新覺羅家老出癡情種,八哥如今又這樣!”,可若曦心中明白,八阿哥“不是癡情種!他不是多爾滾,也不是順治,他們能為美人舍棄江山,”而八阿哥不能。
八阿哥實在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男人,否則他不會在康熙的眾多皇子中出類撥萃,也不會在幾百年后擁有這樣多的粉絲讀者。他對書中幾位女子的愛也有感天動地之處,只是可惜了,很多時候,人的一生中存在太多的錯過與無奈。
少年時的八阿哥,第一次見到若曦的姐姐若蘭時就深深的陷入對她的愛戀中,我想,他愛上的應(yīng)該是那個陽光下明麗如花的少女,那個騎在馬上灑落一地銀鈴般笑聲的少女,那個臉上綻放著幸福和青春快樂的少女,當他滿懷期待和喜悅將這個少女娶回家時,娶回的卻是一具完全沒有歡笑的軀殼,這具軀殼的心已隨愛情的破滅而死去……初得佳婿如斯,我猜想,若蘭應(yīng)該也曾度過一段雖不甜蜜卻也溫馨的婚后生活,腹中也曾為他孕育過一個幼小的生命,但隨著草原上的噩耗傳來,心上人戰(zhàn)死沙場,且他的死多多少少與八阿哥有關(guān),驚痛之下,孩子流產(chǎn),自此緊閉了那扇感情的大門,纏綿病榻之外,便是青燈古佛為伴,再不過問世間俗事……
八阿哥的第二個女人是他的正妻□□格格,也許他的一生從未真正疼惜過這個女人,但只有這個女人才是真正用生命來愛他的,從她的妹妹明玉格格的口中,我們知道,□□出身高貴,“自小聰慧不凡,言談爽利,行事不讓須眉,因此極得外祖父疼寵。外祖父議論朝事時,都經(jīng)常抱她在膝頭,讓她旁聽,”且“私下問答,時有驚人之語”,在外祖父的調(diào)教下,能文能武,馬術(shù)超群,是一位不讓須眉的巾幗女子。
這樣出類撥萃的女子,卻飛蛾撲火一般的愛上了溫潤如玉的八阿哥,愛情,在那個美麗的春天,在□□出宮的路上,當她看到漢白玉橋上斜倚觀景的八阿哥時,就毫無預(yù)兆的來臨了。
任何一個少女見到這樣的美景都會心動繼而心醉的,“遠遠看去,潔白拱橋翠綠垂柳中的八阿哥竟象謫仙人一樣,不沾半點凡塵,讓人不敢驚擾”……八阿哥始終不知道,自此之后,他的點點滴滴、成功敗績、一喜一悲都有人在牽心,都有人用發(fā)自肺腑的喜和悲來相陪。
在這里,作者借明玉之口,巧妙的道出了八阿哥十五歲時隨康熙遠征大漠的往事,并且因為“戎行親蒞制機宜”而深得康熙贊許,這個人物的形象豐滿了不少。他不僅是溫潤如玉的男人,也可以是橫刀立馬的將軍,當這樣一位豐神俊朗的男人在戰(zhàn)場上廝殺時,那種風采一定是非常醉人的吧?同樣在這一段中,通過明玉,我們又知道了在康熙的眾多皇子中,八阿哥是最早的十七歲就獲得貝勒封號的皇子,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出眾。
但是他不愛□□,他的心中只有若蘭,后來又有了若曦,當然,更重要的,他的心中有江山。只是,當若曦斷然拒絕了他的愛情,若蘭又整日在佛堂誦經(jīng),滅頂?shù)臑?zāi)難襲來時,重病傷寒的昏迷中,皇帝的憤怒如潮水般傾瀉而來時,始終在他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以超人的堅忍、毅力和手腕擎住整個八爺府大廈不倒的,也是□□,在他失勢之后“墻倒眾人推”的時候,以最高貴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傲然掃視著眾人、硬生生的頂回所有懷疑鄙視的目光的,還是□□。
整個故事里,對□□這個人物著墨不多,僅有的幾筆,已是驚鴻一瞥,過目不忘。當她最后將自己和整座小樓都焚燒起來的時候,終于完成了她最壯麗的愛的表達,八阿哥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終于明白了這個女人才是自己一生的最愛,而他凄厲的呼聲,卻再也喚不回自己的結(jié)發(fā)妻。
老八對若曦的愛,是真摯的,濃烈的,浪漫的,卻也是不牢靠的。
很多人都無限推崇老八和若曦的那段唯美的、醉人的、浪漫的戀情,而我一直抱著自己的看法,老八在若曦身上傾注了太多本屬于若蘭的感情,初次相見時,老八的眼中是閃過了短暫的驚詫的,彼時的若曦,正值13歲的豆蔻年華,清新如朝露,絢爛如錦霞,尤其是那一張酷似若蘭的臉,他怎樣才能忍住心頭的那怦然一動?若蘭成婚后失去了的,若曦身上全都有:她會用惡狠狠的目光去進攻十阿哥,也會說出“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這樣的禪語,她會在滿院丫頭的簇擁中如翩翩蝴蝶般踢起毽子,也會在漫天秋葉飛舞的下午發(fā)出“為什么自己的命運要聽別人擺布”這樣的對命運的拷問,她會在打架時兇得象只老虎,也會在事后怕得象只綿軟的小羊……
這就是年少時的若曦,全身上下無處不充滿了青春的熱情與活力,她是那樣的與眾不同(當然了,受過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教育嘛),那樣的光輝絢爛,那樣的美麗灼目,在若曦與讀者還毫無察覺的時候,他的目光便緊緊追隨著她了。
于是便有了那個白雪皚皚的清晨,當天與地之間惟余那一片白茫茫時,天地肅殺所帶來的那份孤獨、凄冷和迷茫,都因他的到來而消失,請大家與我一同勾勒一幅最美的畫卷:白茫茫的雪地上,漫天的雪花仍在飄舞,一個身披大紅羽縐面白狐貍皮斗篷的美麗女孩,和一位“面目清潤,風神超拔”的翩翩公子并肩行走著,他們沒有前行的目標,只是隨心的走著,甚至沒有多余的話語,只是用心感受著對方的溫度,正是因為有了初時若曦的清冷惆悵,當他意外出現(xiàn)時的那份溫暖也才愈發(fā)動人。茫茫白雪中,天與地仿佛都失了顏色,只有這一紅一黑兩個并行的身影,是這天地間最亮麗最奪目的色彩。
喜歡這一段中八阿哥的沉默,喜歡他對若曦跌倒時的那一扶,更喜歡他那樣霸道的牽著若曦的手而任憑她抽了好幾次……每當回想這一段,我總會想起紅樓中的“琉璃世界白雪紅梅”,也會想起《上海灘》中許文強和馮程程雪中的浪漫相遇,那是一種溫馨的、毫不造作的、美到極致的一種浪漫,有此一刻,天地間再無有它。
我一直感到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文中老八每次出場,通?偸巧碇霸掳咨币路,與他那一身竹露明月的氣質(zhì)正好相配,反而是四阿哥通?倳碇钌瑸槭裁丛谶@段老八的重頭戲中,他卻反而穿“黑色貂鼠毛斗篷”?初看時沒想這么多,總覺得這“黑”就是與他整個人不匹配,想著如果換作月白緞的斗篷,那么此時的老八看上去該是多么的豐神如玉……
直到小說的后半部分,十福晉(明玉格格)在雪地中看到了穿著白衣的若曦,驚詫的說:“你如今看著越發(fā)清淡了”“覺得你淡得好似會隨著雪化去一樣。美是美,可太清冷了。”看到這里,我才猛然明白過來,作者用心良苦啊,在這么美的一段情節(jié)中,作者就是要用濃墨重彩來描繪這兩個青春火熱的人物,此時的老八,也不過二十二、三歲的年紀,在面對若曦時,他是一個有著能讓天地失色的青春激情的貴公子,而不是那個總保持月白風清的八阿哥。
老八對若曦的喜愛,總是透著一股似有若無的柔情,細品時,卻又濃得化不開。
他帶若曦到書房里,自顧自的看折子,待緊張局促的若曦等得不耐煩,他卻笑笑說:“你先回去吧”;十三帶若曦出去醉酒而歸,本以為會受到他的責難,他卻強拉住若曦的手為她套上一只價值罕見的鳳血鐲——當年他為若蘭準備的新婚禮物——且告訴若曦,“這是給我喜歡的人的”,然后叮囑她,“永遠不要拿下來”;若曦為進宮的事情擔驚憂愁,他微笑著說:“我會想法子的,總有辦法讓皇阿瑪把你賜給我的”;若曦進宮,他托十四求他的生母德妃幫忙(德妃的身份高于老八的生母),將若曦的名字排除在侍寢名單之外;若曦被指派乾清宮御前奉茶,他急怒焦躁,直到確定康熙對若曦完全沒有心思才放下心來;怕若曦在宮中處境艱難,他上下打點,利用自己的關(guān)系和手段為若曦在宮內(nèi)的生活開辟出一片晴空……
若曦究竟愛不愛老八?我認為,她愛的。沒有一個女孩會對這樣一位翩翩佳公子不動心的,入宮后那天長日久的思念,每次看到他時的心跳與激動,這些都是騙不了人的。每個新年的第一天早上,他總會派心腹小廝為她送去一封信,那溫柔而深情的句子,無一不在呼喚著若曦“胡不歸”?若曦對他雖然沒有承諾,但心底的那份渴盼,新年時收不到信時的失落與惆悵,聽到他不利消息時那種驚心與牽掛,遇到刁難時他的處處回護,她的心存感激……這一切說明,若曦心里是有他的。
但若曦卻不能、不敢、不甘投入他的懷抱:他是她名義上的姐夫,她不能忍受多女共侍一夫,尤其是自己的姐姐,他的最終結(jié)局很悲慘,她不甘心明知那個結(jié)局還要飛蛾撲火,她曾經(jīng)說過,如果明天他就去死,她會毫不猶豫的撲上去,但卻不能忍受嫁他后在妻妾們的勾心斗角和日后的悲慘經(jīng)歷中將彼此的美好感情消磨殆盡……
有一處情節(jié),初看時就特別打動我,為了寫評又輾轉(zhuǎn)看到這里時,眼淚竟不知不覺流了下來。這種感動遠遠勝過若曦和老八草原之戀后雪地中的分手,還有結(jié)尾處他二人的生死離別。若曦的十八歲生日,因為感嘆韶華易逝,思念遠在幾百年后的雙親,心中充滿了凄苦,不知不覺間竟走到了太和殿外,也許是牽掛他才剛在朝堂上經(jīng)歷了一場政治的風暴,也許是心疼他這樣風姿的人物居然被康熙責令“鎖系”,也許是因為那天是個特殊的日子牽動了若曦的愁緒,也許什么都不因為,她只是想看看他,那樣強烈的想要看看他。
等候多時,百官散朝,那個熟悉的身影走出大殿,她就那樣定定的看著他,大腦中一片空白,看著那個似乎更加“單薄瘦削”的熟悉的身影走下了臺階,“又看著他走過殿前的廣場,”“周圍雖還有其他人相伴,卻只是覺得他是那么孤單寂寞,正午的陽光雖然照在了他身上,卻照不進他的心。正如那蘇格蘭荒野上的歐石楠,表面極盡的絢爛,卻無法掩蓋那寂寥的靈魂。”
這時候最揪心的一幕發(fā)生了:他猛然頓住身形,轉(zhuǎn)回頭朝若曦藏身的方向看來……我看到這里,猛吸了一口氣,這神來的一筆啊,把人的一顆心整個揪痛了起來,若曦當然是吃了一驚,趕緊隱了身形,作者似乎嫌蓄勢的感情不夠強烈,于是若曦忍不住一路飛奔到午門附近再次遠遠望著他,出人意料的,“臨出午門前他又突然頓住身形,轉(zhuǎn)回身子,仰頭向我藏身的方向看來……”看不下去了,我已是淚如泉涌,無論大家對他們的感情有過怎樣的詆毀和否定,看了這一段,我都不會再有任何懷疑,他們的感情曾經(jīng)是怎樣的真摯感人?兩顆同樣孤單的、凄苦的、渴望真情的心是怎樣在痛苦中掙扎?又是怎樣在苦難的塵世間與命運做著勇敢的抗爭?
那個孤單瘦削的身影終于消失,看著若曦“一點一點地慢慢滑倒,坐倒在地上”,她的心被掏空了,我的心也痛到了極點。第一次,若曦對自己那來自于21世紀觀念的堅守,產(chǎn)生了懷疑:“如果我不是念念不忘那個最終的結(jié)局,勇敢一些,是不是會好一些呢?如果我不那么狷介,要求少一些,能接受與其他女人分享一個丈夫,是不是會好一些?如果我單純一些,肯簡單地相信他是愛著我的,是不是又會好一些?” 其實這個時候,若曦真相了~
經(jīng)緯才不淺,乾坤志已深。 只因癡心重,情多累美人。 世事已難料,天道豈可循。 一朝落子誤,禍福旦夕更。 幸有結(jié)發(fā)在,暮鼓伴晨昏。
——出自“百度”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