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我聽聞
我聽聞
Act.01 真心話與大冒險
從火車站出站口走出,隔了四百公里的天空,依舊是陰雨綿綿。在江城淋濕的上衣還沒有干透,這時吹來一陣風更顯濕冷。
看了下手機,已經(jīng)九點過半,雖說這個時候車流已經(jīng)沒有那么擁堵,坐上公交回到學校四十分鐘足矣,但是還是要加緊行事。
雨不算大,她索性不打傘跑出去,雙手向后穩(wěn)住隨著自己不斷搖擺的背包,奔向與出站口遙遙相對的售票大廳。
將火車票退了之后已經(jīng)過了十點,雖然說不擔心公交車,但卻擔心萬一在宿舍關門之后回去,又要忍受變態(tài)樓管的人身攻擊,就加快步伐跑到站牌處。
人山人海。
她怎么也沒有想到,在車站牌處竟然會有這么多人……想來,大抵都是趁著清明小長假跑出去玩兒的學生,畢竟這趟公交可以算是火車站到大學城的專線。
第一班車沒有擠上,等到第二班的時候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爬了上去,幸運的是還有個座位——天知道她前面一個后面一個總共兩個包已經(jīng)背了五六個小時,因為火車是站票。
安定好之后掏出手機,給父母通了個信報個平安,然后又給下午送自己上車的老友們各自發(fā)了條短信。
一切都結束的時候,她透著雨水橫流的玻璃窗看了看外邊,然后低下頭看著手機,打開了收件箱。
收件箱很干凈,只有三條短信,她打開第三條,再次看了下上面的文字,然后深深垂下頭,深吸一口氣,然后又坐直身子。車廂內(nèi)很暗,沒有人看到她眼中的疲憊與淚光。
短信只有幾十個字,但是意思很明確,表示他現(xiàn)在沒有這個意思,而且也希望不再用這種方式開玩笑。
發(fā)信人是自己的好友,不過是轉(zhuǎn)發(fā)的,她奔波數(shù)百里跑到江城看櫻花,兩位好友自是不會讓她掏錢吃飯,出去逛街的時候吃自助餐,席間,她和一位為了逼問另一位的八卦,開始玩真心話大冒險游戲。
可惜人有失手,她忘記了被逼問的那位也知道她的那點小情懷——于是,這個游戲,最大的收益者是坐看她們倆互揭老底的那位。
坐收漁利的好友趁一個大冒險的機會,找來他的電話,然后打了過去,背對著她不知嘀嘀咕咕具體說了些什么,然后就收到了那條短信。
沒有想到他竟然會如此認真切正經(jīng)的回復,好友大笑不止,直呼“竟然有這么萌的人!”。
她亦大笑言道:若是你喜歡,我不介意,不會吃醋。
三人笑作一團。
這個時候沒有好友插科打諢,縱使車上擁擠有如沙丁魚罐頭,但卻獨留她一人黯然神傷。
Act.02 聚會
年前放寒假的時候大家都回到家鄉(xiāng),春節(jié)之前老班長牽頭,在市里一家老飯店聚會。她穿上在家中被當做工作服的高中校服棉襖就騎著車跑出去,到了地方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衣著有多么不合時宜,進入大學已經(jīng)一個學期,和高中那種千篇一律的打扮完全不同,大家都開始走個性風。
不過畢竟是校服,說是念舊愛校讓大家惦記著倒是也說得通。
好友看到她之后小聲調(diào)侃:他也會來。
她沉默良久才答道:我知道。
其實這時候她根本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心情去面對他。他們本不熟悉,只不過他和她初中隔壁班,高中同班,比起其他的高中同學,相對算是熟了些罷了。
平時沒有過多的交集,真正相處時,因為畢竟同一母校雖不至于相顧無言,但是也不可能相談甚歡。她自己埋在心底這么些年的少女情懷,沒有人知道。就連好友,也是在自己開始喜歡上某人之后才以交換信息為代價從她這里套出消息的。
打了個照面,他對她點點頭,她微微笑著也點點頭,然后攜著好友走進了另一間包廂。
暑假聚會的時候,她一個人連喝四瓶啤酒外加三兩白酒僅僅是個臉紅讓全班震驚,班頭來接受敬酒的時候直接對她說:我不和你喝。
整個包廂哄然大笑。
她笑著答應下來,說自己怕冷,酒太涼,這時候自是不會喝,只不過再到暑假的時候可得雙倍補回來。
眾人再次大笑不止。
其實哪里是因為什么酒太涼,無非是心里苦罷了。
班頭講話的時候鄭重提出:我們班的孩子都是優(yōu)秀的人,優(yōu)秀的人應該和優(yōu)秀的人在一起,高中時管得嚴壓力大,現(xiàn)在這些限制都沒有了,若是誰對誰有意思不妨趁這大好機會說出來。
好友掐了掐她的胳膊,又努努嘴。
隔著厚厚棉衣根本感覺不到被掐的痛,反而有些癢癢的。
她沒有回頭看好友,只是和起哄別的同學的大家一起笑,然后輕輕搖搖頭。
Act.03 群郵件
大一上學期大概十一月的時候,脫離高中沒多久的同學群中都流行著一封向同學介紹自己近況的群郵件。她沒有帶電腦,約是十天半月才能借同學電腦,清一次郵件。
看著積壓的幾十封郵件,不禁有點頭大,點開一個一個往下看,發(fā)現(xiàn)幾乎都是同一個內(nèi)容。雖說和高中同學關系融洽,但是和部分人關系也不過泛泛,大部分都是無關緊要的,掠過一遍就放在一邊,看到后來就干脆直接不看內(nèi)容直接點“下一封”,然后手越來越快,但是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的時候,她停了下來。
是他的名字。
慢慢減下速度,然后開始細細地看?此慕鼪r,然后看到最后,叫一旁的同學提供紙筆,想要記下他現(xiàn)在的電話。
筆握在手中,她開始遲疑:她,以什么立場什么身份記下他的號碼?然后即使記下了,她又能在什么時候用什么理由按下通話鍵?
不知道。
老同學嗎?真牽強。
撓撓頭放下紙筆,然后點擊回復。
前面數(shù)人發(fā)給她都不得回復,然而這封發(fā)給每個人都一樣的群郵件,她卻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回了,只因發(fā)件人是他。發(fā)回去的時候為了掩蓋些什么,她還轉(zhuǎn)發(fā)給了高中時玩的不錯的幾位,然后自己對著十二寸的電腦屏幕發(fā)呆。
那封郵件自然沒有后續(xù),她不知道他到底看了沒有,或是說像她前面敷衍別人的郵件一樣,隨隨便便瞟一眼。
Act.04 團員證
初一下學期的時候入團,她是班長他也是,兩個班除了班主任分配不同,老師配備完全一樣。團委書記是他們的數(shù)學老師,于是在沒有設立“團支書”這個職位之前,身為嫡系弟子的他們還得幫老師整理整個年級的新進團員檔案。
有的時候只有她一人,在吹著冷氣甚至讓人打哆嗦的辦公室里蓋章,看到他的檔案的時候不知是做賊心虛還是怎么地,沒有多看,但是蓋完章封好口之后卻拿著那牛皮紙檔案袋端詳良久。
事實上他的字不算好看,甚至還不如她的,但是她卻看了很長時間。那個時候她以為她只是想找個自己強過他的證據(jù),想說至少自己的字比他寫得好。
但是就連她自己都解釋不清楚,為何要盯著那并不好看的字看上半天。
后來是她領著自己班的壯丁打鋼印,看到他的團員證的時候拿了過來,看著他小學畢業(yè)時照的相片,有些想笑,說了聲真丑。
再后來,她想,從那個時候開始,她就記住了他的住址,生日,父母姓名和職業(yè)。
Act.05 過去
她小升初考試的時候臨場發(fā)揮失誤,沒有拿到雙科的A等級,按區(qū)分配學校的時候又沒有分配上重點,于是上初中的時候交了擇校費。
但是沒有想到后來竟然在分班考試中一鳴驚人,拿了全年級第一。老師不必說自是器重,對還沒有脫離稚氣的孩子也談不上什么民主,直接欽點她做了班長。
第一次例會的時候,各班長按照班級順序依次站好,她的左邊站著一個個子高高,整個人像根竹竿的少年。初中時期關于異性總是有一種好像是忌諱一樣的排斥,女班長不多,她也沒有敢多看什么。
后來和一個順路回家的姑娘關系越加親密,知道了那個竹竿一樣的少年是學校特招來的,考試拿的雙科A,在他們小學一直是第一。
朋友對她自己的老同學的形容只有一個,那就是變態(tài)。
后來,變態(tài)果然不負眾望,在第一次月考中折冠,而曾經(jīng)的第一名卻取了個諧音只拿了第七。初中的孩子把成績看的比天還大,特別是本來就成績不錯的,更是不愿意讓一人獨占鰲頭。時間久了再加上開會時不停地交流,各個實驗班的班長團支同仇敵愾,孤立他一個,考試的時候使出渾身解數(shù),想要把他拉下狀元寶座。
奈何,初中三年光陰說短也長,十幾人不斷地努力,竟然一次也未成功。
大概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忍不住多看一眼,然后再多看一眼,然后就看到心里了。
少年人有少年人獨有的別扭,就算是有著欣賞,嘴上也只會強硬的說著不屑。那時候她也貪玩,初二的時候物理老師在她的班級表揚著他,說他寫物理資料熬夜到十一點多。她坐在臺下看著自己還沒有寫完的作業(yè),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抱怨著他學的那么積極干嘛。
中考的時候因為報考的是同一所學校,他和她在同一個考場,只不過教室不同?荚嚠斕煸缟纤退良缍^打個照面,她想,大概是個好兆頭。
這個時候她已經(jīng)大概明白了自己的那點小心思。
Act.06 不在
上高中的時候,她深切地體會到了那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差了四分,若不是有高分照顧政策和之前初中高中間的協(xié)議,她必然不可能和他同班。
很久很久以后她看了一部英文電影,內(nèi)容全忘記了,但是卻記住一個簡單的情節(jié),少女為了對母親表示抗議,放棄了自己擅長的國際象棋,一段時間后想清楚,重拾技藝,但是以前的手下敗將卻將她擊敗,并且讓她無力還擊——有些東西,說不清到底是什么,但是失去了之后,再也回不來了。
她在中考的失利之后,在高中那個精英的班級永遠都是吊車尾。這個時候她明白,她失去了些什么。
從初中第一次月考之后她就無法追上他,只能夠在背后遠遠的看。那個時候?qū)W校嚴格按照成績分派考場,他和她始終都在所謂精英考場的第一考場,他的位置從未變動,但是她卻一直在變換,初三的最后兩次模擬,她都考了年級第四……中間隔了兩人,后來她想,這是三年里他們離得最近的距離。
到了高中之后,雖說考試更加頻繁,但是學校卻是按照打亂的順序安排考場,整整三年,他和她從未在同一間教室考試。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經(jīng)過一次調(diào)座位,他和她雖不是同桌,但是若是坐到教室中間的位置,卻是挨在一起,這個時候雖然不說,但是她心里還是歡喜。
可是離得太近,卻又感到不自在。
可惜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xù)太久,假期補課開始沒多久,他就開始進行奧賽訓練,在專用的教室,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在眾人面前出現(xiàn)。
身邊有了個空位。
她想,看見了心煩,可是,看不見的時候,更加心煩。
事實證明她有時很有預見性,她對他充滿了希望,和班上每一個同學一樣,但是懷抱的感情卻又是不一樣的,她是如此的堅定著相信他能夠把國獎領回來。
但是有的時候天不遂人愿,他是把國獎抱了回來,但是卻不是眾人期待的金獎,而是銀獎。坐在他身旁,感覺他的沮喪,但是卻不能說什么,因為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這個時候的她只能夠老老實實的開始第一輪復習,在書山題海中讓自己那本就無法拿出手的成績得到提升。上了高中之后她在學習上唯一的亮點大概就是語文,或者說是作文,只有這個,屢屢被老師拿來當做范文的技能,她千方百計想要保住它,只有這樣,好像才有能夠和他齊步的憑依。
她不知道,這個時候他在為保送生考試做準備,一個多月后結果出來,他成功與自己心目中的學校理想的專業(yè)簽約,這個時候她經(jīng)過再一次調(diào)座位早已遠離他,但是某些瞬間,不經(jīng)意回頭或者轉(zhuǎn)身,卻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
也許是那空著的座位,也許是他那個關系很好的胖胖同桌。
少了一個人的一年里,似乎也沒有什么不一樣。
Act.07 酒肉穿腸
從江城回到學校沒幾天,隔壁寢室的同學苦戀自班一個名草有主的男生,心中酸澀難當,邀她一起喝酒。
像她這種工科專業(yè),女生罕見,他們班三十來個人不過四個女孩兒,相互間自是肝膽相照。閑來無事,又有人請客,好姐妹一把罩,她沒有理由不答應。
兩個人坐在兩米高的床上,你一杯我一杯,一斤裝60度衡水老白干,不知不覺竟□□得一干二凈,下酒菜放在小桌上,頭腦漸漸失去感覺。
兩個人絮絮叨叨,慢慢醉態(tài)畢露,開始互相吐著苦水。
酒醒之后渾渾噩噩上課,再見隔壁其他同學,被告知昨晚她大哭一場,還把她們寢室衛(wèi)生間吐得一塌糊涂。
昨晚的事她依稀只記得自己扶著墻在暗中摸回自己寢室,其余全然忘卻,得知自己大哭不止,卻是比其他人還要驚訝。
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心中到底有多少苦,竟然失態(tài)至此。她以為她會把自己的小心思藏的好好,卻是太高估自己的酒量,半斤酒下肚,什么事都吐露了。
默默將隔壁的衛(wèi)生間收拾好,她沖著拖把然后發(fā)誓:絕對不會再喝醉,也絕對不會再為他掉眼淚。
Act.08 后來
他們的班級相互間十分親密,之后數(shù)年的同學聚會,往往每次都能到場大半。每次相見,他和她,竟然還能說上幾句話,這時她會想,幸好,他們是老同學。
大一下期那場烏龍的大哭大醉之后,她知道有些事情絕無可能,遂不再想這種事,為數(shù)不多的女同學都紛紛告別單身,開始勸她莫眼界太高,也別自我厭棄。
大道理她自是知道。
然若在學校里看見一個順眼的男生,卻會下意識和他進行比較,當然,總是比不過的。就像那句經(jīng)典的“活人永遠無法跟死人比”一樣,后來的再怎么好,也比不過少女心里最初的那個少年。
收了心默默開始為自己打拼,一個女孩子,學的是工科專業(yè),本就吃力,可是咬咬牙還是挺住了。很多女同學都轉(zhuǎn)行,她到了最后還是進了相關企業(yè)。
網(wǎng)絡能夠帶給人類極大的方便,通過各種交流工具以及和他同住帝都的同學之口,多多少少能夠知道他的近況。在她選擇參加工作的那一年,他按部就班的出國。
按照常規(guī),一般的女技術員都是從事較為安逸的檢驗工作,但是安逸必然導致難以上進,雖然安穩(wěn),但是事業(yè)上想要有更廣的空間倒也難。
她沒有選擇進檢驗室而是選擇下車間。
在她當上單位第一個女車間主任的時候,他從國外回來。她成為最年輕的高工的時候,他成了副教授。
這些時間上不算巧合的巧合讓她有點想笑,但是想想,怕是他能評上正教授的時候,她還無法當上總工。
不過,盡人事吧。
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拼成這般到底為了什么,只是在潛意識里,想要能夠不再只看他的背后。
背井離鄉(xiāng),她三十多歲的時候依然孓然一身在外打拼,有房有車;陸陸續(xù)續(xù)喝了不少老同學的喜酒,卻始終也沒有他。雖然知道他依然單身肯定不是因為她,但是心中還是有點雀躍。
同學分散各地,天南海北,若有故人來,便是地頭蛇管接待。有一次群聊從別人口中得知他要來自己所在的這座城市開學術會議,她小心翼翼對他私聊,問是否是真的。
得到肯定答案的時候,她對他說:來了之后,請你吃飯,住我這里,好不好?
那邊頓了一下,然后說:好。
他們同學一向親近猶如家人,況且都不再是小孩,說這話自然沒有絲毫芥蒂。然而她心里還是有著小小的忐忑。
她在他抵達的時候化了淡妝,親自開了幾十公里的車去接機,見了面,兩人也沒有多說什么。他后面跟著他帶的兩個研究生,看著她的眼神有著一絲探究,雖不易察覺,但是這么多年她并非白活,還是感覺到了。
就算現(xiàn)在處于中高位,但是她想要穩(wěn)住自己的地位局面并不容易,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再怎么提倡男女平等,但是有些事女人做來就是不如男人那么容易。
但是她絕對不會讓他知道,她之前如無必要絕不化妝。
送他到開會的大學,那是她的母校鄰近的一所兄弟學校,路倒是很熟。這個時候她忽然想起十多年前收拾行裝第一次來到這個城市的情景。
那個時候,他們在中部的那座城市,分別坐上了自己的列車,一個向南一個向北,在中國最重要的那條南北干線上,從一個點變成了兩個相距甚遠的點。
甚至有時迷信的想,他的學校帶個“北”字,而她的母校則含了個“南”字,莫非上天冥冥之中早有預見,她和他,注定有緣無份,漸行漸遠。
晚上的時候她請他吃飯,當然,還帶著他的學生,席間,兩個人說話有一搭沒一搭,連那兩個年輕學生都覺得有些不自然。
飯后茶余,她帶著他看這座城市的夜景。
秋天的這里并沒有很多的涼意,他和她順著沿江大道欣賞江景,恰逢周末的時候江心洲會有盛大的煙火表演。這是這座城市的特色人文景觀,從她上學的時候就開始了,一開始以為政|府支持大概撐不過一兩年,但是卻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成了城市的標志之一。
多年來的打拼與磨練,她早就不是那個永遠在深淵仰望著星星的吊車尾,工程師腳踏實地雷厲風行的作風已經(jīng)在她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雖然他比她高出了不少,但是她更熟悉路,步伐利索,沒注意之下竟然把他甩在后面幾步。
回頭的時候看他,她有些驚訝,雖然變化不是很大,但是,在最艱苦的中學時代他都沒有戴上眼鏡,現(xiàn)在卻……他很瘦,江邊風大,吹得他大衣翻飛,竟有種飄飄欲仙的感覺。他不算是那種帥氣的男人,甚至有種文人的弱質(zhì)氣,還是像最早的時候那根竹竿。
她停下腳步等他,然后聽到腳步聲的時候,天上炸開白光,接著流光溢彩;秀敝,她好像看到了多年前那個清瘦少年。
Act.09 丟失的本子
那件事并沒有影響他們之間的關系,沒有更疏遠當然也不可能更進一步,他和她關系很明確,是老同學。比其他的高中同學近那么一點,但是也不是那種感情上的近。
之后的幾年,她將父母接到奮斗了前半生的那座城市,然后徹底與過往斷開,退出了班級的群,注銷了陪伴著她多年的聊天賬號,除了少數(shù)關系不錯的,沒有什么人能夠聯(lián)系到她。
她不知道自己這么做的理由,但是知道憑借自己的感覺是沒有錯的。
因為祖輩已經(jīng)不在,所以當初所謂的家鄉(xiāng)也不過是個概念了而已,她一向心硬,也沒有什么牽掛。不過她知道,高中的同學聚會,雖不像學生時代那樣寒暑假各一次,但是過年的時候回老家的人都會自覺地聚一聚。
姨表妹結婚的時候她代年紀漸大的父母回去,恰是春節(jié)。于是搭上線就去參加聚會。雖說是年年聚,但是隨著時間流逝,能夠聚在一起的人到底已不多。
她一向豪爽,和男生處的不錯,這次到場的有當初和她聊得不錯然后又是他的朋友的人。
然后,他們告訴她,他去世了。
她一下子懵了,四年前他和她在江邊看煙花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然而這時卻得知了他的死訊。心口像是被扯開了個大口子,北方小城三九天的寒風直往里面灌。
他的朋友告訴她他的病并非一兩天,也不是猝死,而是早就檢查出來的結果。在她與過去隔絕的第二年,他就在帝都的醫(yī)院閉上了眼睛。
他是獨子,在他走后,他們每年回到故鄉(xiāng),都會去探望他的父母。今年她回來,他們說她畢竟是他的老同學——畢竟在這個班上,和他來自同一所初中的只有她一人。
二十多年過去,他們的家鄉(xiāng),這座原本不起眼甚至可以說是落后的城市也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當走進老城區(qū)的巷弄,她一眼就認出了當年她在他的檔案中看到的那個地址。
他的父母均已頭發(fā)花白,這時她想起,若他還在,是比她大上一歲多的,推開門見到他們幾個大男人身后的她,二老有點驚訝。
雖說是名義上的“老同學”,但是她這次過來卻還是有點被趕鴨子上架,有些放不開。
他們和他的父母聊著,她征得老人的同意,走進他當年的房間。擺設還是和他的人一樣一絲不茍,也見他的父母的用心。只可惜再整齊也已無用了。
老式桌子上壓著玻璃,玻璃下壓著他們當年的畢業(yè)照,很久以前她就用尺子測量過,照片上,他和她的距離是三點四厘米。桌子上有簡易書立,里面是他的專業(yè)書和筆記,看了幾眼,忽然發(fā)現(xiàn)有個與整個氛圍不太協(xié)調(diào)的東西。
她屏著呼吸將那個本子抽了出來,然后看到了封面上熟悉的字體。
那些年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維護著自己最后的驕傲,幾乎每次都是范文的作文,本子被老師金口玉言指定每次作文批改完之后會在班里傳看,但是那本寫得最多的本子卻在高二升高三暑假不翼而飛。雖然有點心疼,但是怕麻煩的她也沒有再找,畢竟經(jīng)過的人手太多,而文章可以繼續(xù)寫。
卻沒想到在他這里。
本子里夾的有東西,翻開去看,是幾年前某報紙對她進行的一個訪談錄,她雖成功但也不是什么大人物,篇幅占得不大,那報紙邊角已經(jīng)泛黃,背后還有他演草的筆跡。
全身的力氣一瞬間沒有了,這個時候,她不是行業(yè)里赫赫有名的鋼鐵女強人,只是一個遠遠望著少年的背影卻始終無法追逐無法喊叫的少女。
將東西放回原處,她退出他的房間。
有些事情呼之欲出,但是她會埋到肚子里讓它爛掉,不讓別人知道。
Act.10 煙花易冷
過年之后她回到自己的家,像原來一樣的生活并沒有什么改變。這個時候的她已經(jīng)不再年輕,父母都為她的婚姻大事發(fā)愁,但是又奈何不得,一個女人,在一座大城市里,有房有車有錢有職稱有地位,眼光自然是高的,誰能左右得了她。
母親似乎很早之前就知道些什么,在她高中畢業(yè)的時候曾刺探過幾句,但是她搪塞,母親自然不會多加追問。
日子如流水,就算已經(jīng)沒有他,她還是要繼續(xù)拼下去,似乎這已經(jīng)成為一種本|能,一個支柱。
有一次,她從住宅附近的中學路過,看到放學的高中生三三兩兩走出校門,青春肆意,數(shù)不盡的鮮衣怒馬,自己高中生活的某些片段就會在二十多年后鮮明的在腦中走過場。
工作很忙,平時沒有什么閑情逸致,不知哪日逸興大發(fā),在傍晚再次走上沿江大道。
也許是巧合,但是她更相信是一種宿命,也是周末,同樣的時間。
風吹過,有點刺骨。
這個時候她發(fā)現(xiàn),那一次,大概是這輩子唯一一次,她走在他前面,不用看他的背影,不用無聲地掙扎想要向前跑,然后卻始終追不上。
此時夜空忽然一白,須臾后巨大的轟鳴聲傳來。
她抬起頭,看見天上火樹銀花,流彩絢爛,走到一旁的欄桿邊,雙手支著下巴,欣賞遠處璀璨煙華。
冷風吹過,忽覺左頰刺痛,伸手抹了下,手上感到不同風吹的寒意,她繼續(xù)撐住下巴,將重心依靠欄桿,暗中抱怨那煙花太刺眼。
(全文完)
插入書簽
我的部分好基友知道,這個故事的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真的。前面七個Act就是我自己的真事,后面三個,是我根據(jù)合理外推法推出的【合理個毛啊混蛋!
因為很多信息是真實的,所以如果有對中國985大學有點了解又有一點地理常識的話,很容易就能夠猜到我和他的城市和學校。如果有和我在一座城市的妹子,歡迎勾搭哦~【喂
=====================================
“他”的原型是我的“老同學”【笑】,暗戀了五年的老同學。
不過我深知,我和他是不可能有結果的。這么多年來,一直看著他的背影,看到別的男生,哪怕再好,也要用他把別人比下來。
他不帥,像文章里面描述的,很瘦像個竹竿,其實我沒有說,寒假見到他的時候他臉上還有蓬勃的痘痘,我初中同學甚至開玩笑說他長得像只猴兒。不過這大概就是喜歡了吧,高富帥神馬的,現(xiàn)實嗎?
我們兩個就是京廣線上一南一北,雖說他在北方的端點,我在偏南的某個位置而不是端點,但是也算是一種南轅北轍吧~【混蛋這詞是這么用的嗎!
關于結局,其實是我迷惘的產(chǎn)物,因為我不知道該怎么結局,寫死他不是我的本意。面對他我一直很自卑,是那種抬不起頭的感覺,而且揮之不去,知情人士勸我告白,然而我縱使純爺們到能夠收復一眾小弟,卻沒有賊膽去說聲“喜歡”,真的沒辦法。
不過雖然希望極其渺茫,但是我還是懷著希冀,也許某一天他轉(zhuǎn)過身,就可以看到我。
=======================================
這是這學期最后一個短篇,是在這個時候獻給高考黨的孩子們的禮物,只能說,在結束高考,遠離高中生活的狂喜涌來時,不要讓它滅頂,想一想那段青蔥歲月的苦與樂、笑與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