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咳咳,其實我是呆子,你懂得~媚眼秋波~
不過說了,咱開始整體唄~
首先說說文文的整體:
文章的亮點在于:作者很善于將自己對包括人際關系、愛情這些事兒的理解從文中表現(xiàn)出來,這保證了《醉秋吟》這篇文不會淪入毫無營養(yǎng)的消遣故事的行列?磥泶宋,相信讀者或多或少也會在某些方面有所收獲。
作為一個看多了你言情的人,我很重視這一點。言情不該只是談情說愛,在賣點子賣創(chuàng)意的同時,應該對讀者負責,他們掏了錢,不是只買個故事來看而已。
我一直偏見地認為言情里包含了一些作者的觀念,對看文的朋友有些啟示,才能稱之為言情。如果沒有,只是一堆情愛擺著,那樣的故事我只稱之為愛情小說。
小秋大大的文,我覺得就是不折不扣的言情小說。
一、人物的處理:讀《醉秋吟》,能感覺小秋很輕松地駕馭者著每個人的出場,不過每個人物塑造也有所欠缺,因為看文時并不能很準確地知道有分量的角色的性格特點,甚至讀到素秋和陶醉,也不大能很容易得到一個立體的形象來。相對來說,在番外那幾張里,傅玉書的塑造要相對成功得多,比起陶醉的性格,傅玉書反而更深入人心一點。
這是為什么呢?
我想應該是小秋在處理人物對話時忽略了對人物表情和動作的刻畫,如果小秋行文能在對話前加上表情的描寫或者小動作,那對于人物的塑造和場景的形象體現(xiàn)會添色不少,更能讓讀者們很直接地感覺到小秋對筆下故事的認真和用心。小秋大大可以揣摩一下其中的異同,對比處理陶醉和傅玉書時的不同,相信大大會塑造出令人難忘的素秋和陶醉來。
二、然后就是文風問題:
(1)詼諧段子在正劇中出現(xiàn)要適當:大大走的是正劇路線,文中不乏輕松幽默的片段,這樣詼諧的段子的確能讓讀者輕松一下。但個人建議,詼諧的段子適當就好,用多了難免有種特意討好讀者的感覺。
(2)文風統(tǒng)一:大大行文應該是想要古色古香的文風,而且大大的文筆很不錯,用心描寫的地方的確很有身在古代的感覺。
可是大大文風還不穩(wěn),會時時蹦出小白文風的片段出來,未免不和諧。比如女主最開始重生時,大大描寫的還很有味道,可之后就毫無預感地突然一變,夾了不少小白話,前面描繪的古色一下子消失了。
而且越到后面,這種情況也越發(fā)頻繁起來。我想這是因為大大的風格尚未形成,所以語言風格不大穩(wěn)定,不好把握吧。
相信大大在完結的時候會對文風有一個理解,到時候如果大大修文,可以注意統(tǒng)一一下文風,也就好了。
(3)最后是故事設定:我有一種感覺,故事本身其實算是跌宕起伏的,但可能因為小秋大大作為作者提前知道了故事走向,就沒太注意為讀者營造出一種懸念和高潮的氣氛,造成文文平和而過。
素秋中毒后,先說的是無藥可解,連陶醉都以為沒有希望了,所以跑到素秋的意識里去陪著她,這應該算是一個高潮了吧,男女主角終于明白了對彼此的感情,而且生死相許。本該是很感動人的情節(jié),可是我看的時候卻已經(jīng)篤定了他們絕對沒事兒,而男女主角在危機下迸發(fā)的感情也就顯得沒那么深厚了。
其實讀者并不會提前知道所有情節(jié),那些坎坷就完全仰仗著作者的描寫,而小秋大大卻似乎覺得讀者不會有興趣去猜,也有可能是大大寫文時對自己設置的情節(jié)不大自信吧。
建議大大在行文時,也將自己想成不知后續(xù)發(fā)展的讀者(當然這樣難度的確有點高),人物遇事能否平安的話,說不定就就能把那種危機的感覺寫出來了,這對刻畫有情人的感情也很有好處。
三、邏輯問題:
全文有個不傷大雅的傷,就是邏輯,也就是圓謊的技巧。
比如素秋和妖精們關系這么好,卻和陶醉完全沒有過交集?
甚至她作為一個異類(對于妖精來說),都能從妖精口中聽說陶醉的事兒,而陶醉本身并不是特別引別人的注意的妖精,那么何以陶醉就對素秋幫妖精這些事兒一無所知呢?
雖然陶醉離群索居,但也不是沒有朋友,而素秋作為一個人,混跡在妖界還有這么好的名聲,沒道理陶醉從沒從妖精同行的口里聽說過素秋的大名啊。素秋作為一個人能從妖精口里知道陶醉,陶醉卻從來沒從同類口中知道一點素秋的底細就有點不好理解了。畢竟,陶醉才是那個成天與妖為伍的妖精,而不是素秋這個只是偶爾和妖精說說話的人類。
不過我也說了,邏輯這個問題只是個小問題而已,因為看文的時候雖然有疑問,可也并沒怎么去糾結的。一些小BUG只是小事而已,大大修文的時候花些筆墨解釋,解釋得通也就是了。反正理由都是人想出來的嘛~
小秋大大的文筆很好,只是我們都一樣,初涉網(wǎng)文,所以很多問題都需要彼此點出來,一同進步。這里可能說得不溫柔,大大一定要原諒小溪我啊~畢竟對于苦逼地完全重復地打了兩次評論的我來說,很是受傷的。
謝天謝地,這評論終于是出來了,以后我有臉去見你了,嗚嗚
最后,千言萬語,道一句:小秋,加油!
墨染千城評論鋪小溪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