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有些人不大看得起中國的穿越小說。為此有人把中國的穿越和美國的穿越放在一起——一個看不到未來,一個看不到過去。
這當然是一種嘲諷,但我并不認為它不好。幾十年前的瓊瑤金庸是一個時代,我們現(xiàn)在的穿越言情玄幻奇幻又是另一個時代,每一個時代的流行都體現(xiàn)了這個時代的精神文化。黑格爾說過,存在即合理。
并沒有什么不好。
我們現(xiàn)在有很多穿越,穿越到古代、穿越到未來、穿越到小時候還有穿越到小說里等等,說實話穿越到童話倒是第一次看見。當然,既然是書評咱們就表明個態(tài)度,我覺得這本書寫得很不錯。
首先,照顧到寡人配角控這種毛病,我們先來說說文章里那些小配角們。
女巫怎么樣呢?這種不停在歐洲童話故事里遭受詬病、以阻撓王子公主在一起為己任公認的反派角色——童話中為孩子們營造出的這種善與惡的強烈對比本身就是兒童文學的藝術特色,但是在更多為成年人觀看的小說中并不適用。
我很反感某些小說里把配角寫的十惡不赦。這不是作為兒童文學的童話,而是給成年人看的小說,并不需要樹立這樣帶有指示標一樣的善惡,小說中我們更需要看到的是復雜——可以是復雜的人性,也可以是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成年人的世界不再是單純的黑與白。
如果你說只是為了構造一個悲劇框架于是創(chuàng)造一個絕對反派來突出主角的凄苦,我只能說同學你還是沒擺脫兒童文學對你的深遠影響。黑格爾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悲劇是兩個都有充分理由的片面沖撞到了一起。這也就是所謂的悲劇沖突。通俗點講,悲劇好看在于兩個方面你無法判別誰是絕對正義,兩個方面都有自己的理由自己的苦衷,于是產(chǎn)生的沖突和矛盾。沒錯,小說就是矛盾。有些所謂作家不明白這些沒有關系,畢竟大多數(shù)人智商都在平均數(shù)以下,但求你們不要隨便來荼毒我們的眼睛。
惡龍、女巫、荊棘花園。絢爛如花構造了一個徘徊在陰冷城堡里的孤獨靈魂——莉莉婭。她有極高的智慧,強大的法術,她追求財寶喜歡玩一些變態(tài)的游戲,她所能做的事就是在她陰暗的城堡中一日一日的徘徊,我們不得而知她曾經(jīng)發(fā)生過什么,我們輕易看得出她的孤獨。這是一個讓人討厭不起來的反派角色,我甚至覺得她在故事里的強大甚至到了上帝的高度。她是一個最典型的矛盾人格——她一面輕蔑的不相信,一面又坦言自己嫉妒那種愿意付出生命的愛。她一次一次和美茜打賭又一次一次和自己打賭,或許是漫長的生命過于無聊,或許是一點點一點不甘心。神秘的女巫和海底的巫師一樣的孤獨。
卡諾很有意思的一點設定是他竟然只會做毒藥。用毒藥來救人,就像用冰冷鋒利的剪刀手來擁抱柔軟脆弱的愛人,設定開始就是個悲劇。
最后,我們來說說我最不知道怎么說的愛情。公主和王子歷經(jīng)千難萬險拋棄一切最終健康的活了下來,或許各自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本篇小說和原著童話最大的不同是,童話里只有公主奮不顧身,最終悲劇自沉,是一個人的愛情;而小說里寫的卻是兩個人的相愛。前者更有悲劇色彩后者則滿足了大眾心理——所謂相愛,是兩個人事。一個人的孤勇太過悲凄。
我非常喜歡文章最后的結局。有人說要把美好的東西留住于是要在它開至最燦爛的那一剎那殺死,于是故事停留在最慘烈最美好的那一剎那。童話則索性“王子和公主永遠的幸福生活在一起!痹(jīng)一度認為“永遠”是最美好最可靠的東西,長大了才發(fā)現(xiàn),這年頭,酸雨侵蝕圍海造田,原來?菔癄也很快。
文章的結尾美茜變成人魚回到大海,王子放棄王位周游世界。依舊是種族無法跨越,我們至少看見了曾經(jīng)愛得讓人心動。
人魚在西方世界中是悲傷、不詳?shù)南笳。一方面來講這或許是原著故事走向悲劇的一個因素,但另一方面來講,原著本身或許就是為了體現(xiàn)一種缺憾的美——一種得不到的、未完成的,愛。
還有一種說法,公主最后的消亡,是她緊緊依靠著自己的精神,去尋找不朽的靈魂。
王子是她最初想要尋找的靈魂——她為此拋棄了故土,獻上勇敢、鮮血和疼痛。
可惜愛像泡沫,沉入海底,無法回應。
PS:正文部分并沒有闡明莉莉婭和卡諾的糾葛,但寡人私下里猜測,莉莉婭也是一個人魚公主,卡諾是王子,他們是另一種結局,因為沒有寫明所以不好瞎說- -話說,說好的番外呢?
說實話沒寫過啥評論……因為在ipod上看到這篇文(...)加了作者對沒完成番外的小說表示不滿之后,一時手賤對作者說要寫個評論支持下,這才來履行約定來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