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說耽美
先附上原文:(作者岑桑)
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父親開始教我畫畫。他對我要求很嚴,經(jīng)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有一次學校上圖畫課,老師把兩個楊桃擺在講桌上,要同學們畫。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有幾個同學看見了,卻哈哈大笑起來。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半晌,他又問道:“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么?”
“好—笑!”有幾個同學搶著答道,同時發(fā)出嘻嘻的笑聲。
于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對第一個坐下的同學說:“現(xiàn)在你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個!
老師讓這幾個同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顏悅色地說:“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fā)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注:
岑桑,1926年生,廣東順德市人。1949年畢業(yè)于中山大學,1958年起在廣州文化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新世紀出版社工作,曾任社長兼總編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1942年開始發(fā)表作品。著有《當你還是一朵花》、《在大海那邊》、《岑桑散文選》、 評論集《美的追求》、詩集《眼睛和橄欖》 等20余種。
如果無法接受,請勿往下、、、
你確定你要看嗎???
腦殘的改編版:
我上大學的時候,在某只的帶領下開始接觸耽美。那某只,就是某銀,她對我要求很嚴,經(jīng)常叮囑我:“你看某個小說或漫畫,不要看它是什么類的,就是什么類的,要往里面想,別放過了一點蛛絲馬跡!
有一次學校上小說課,老師提前給每人發(fā)了兩本書,讓大家快速地看完,然后課上討論。我的生活和別人的不一樣。手上的那兩本書我翻來覆去翻來覆去,看到的東西卻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是很奇怪的,明明在別人看來可能很正常,但我就覺得不正常。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做記錄寫想法,自己覺得寫得很準確。
當我把我寫的東西在課堂上讀的時候,幾個同學聽見了,卻哈哈大笑起來。
“這本小說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你腦子構造不同吧!”
老師看了看我的記錄想法,走到我身旁,拿起給我的那本書翻看了一下,然后回到講臺上,拿起那本書和我的記錄問大家:
“這篇記錄說得對不對?”
“不對!”
“那怎樣才是對的?”
“男女主角在一起才是對的!”
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半晌,他又問道:“把言情小說看成了耽美小說,好笑么?”
“好—笑!”有幾個同學搶著答道,同時發(fā)出嘻嘻的笑聲。
于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去看我的記錄與想法。他對第一個看完的同學說:“現(xiàn)在你看看這些記錄,這小說還像你以前看到的那樣嗎?”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一本……一本耽美小說!
“好,下一個。”
老師讓這幾個同學回到自己的位子上,然后和顏悅色地說:“提起言情小說,大家都比較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看的深度不同,言情小說給你的感覺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一部耽美小說。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言情小說看成耽美小說的時候,不要忙著發(fā)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看的深度又是怎樣。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心和眼睛,不管看到什么類的小說,都要往內(nèi)在去看,深入文本,看出不一樣的東西。”
這位老師的話同某銀講的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插入書簽
其實課文教的時候木有啥感覺,但是某個早上起來卻突然RP爆發(fā)了一下、、就成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鳥、、、如果被雷到——我說過無法接受就別看不是、、、
總之,當我想到可以改寫成這樣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邪惡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