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隨風
之一,鐵手
白云蒼狗,世事變遷。
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是對?什么又是錯?現(xiàn)在正確的決定,將來會不會證明原是個無可挽回的錯誤?這世上的事一直在悄悄變化,你本以為然的,本以為這便該是我們的責任了,過些時日看,好像又別有滋味,令人莫名。
有時候,我忍不住會想,也許真正能夠永遠不變的,不是正義不倒、浩氣長存。而是這看慣聚散、嘗遍冷暖卻依舊巋然不動的茫茫蒼穹。
逆水寒一役后,我來到連云寨,曾經(jīng)的人聲鼎沸已經(jīng)渺然無蹤。這里,不是百廢待興的野茫;卻是寒鴉飛絕后的蒼涼。
我在老八那漢子的眼中看到的痛苦這個時候格外真切起來,那是切膚之痛。
然而,我卻不忍再苛責任何人。滅門之恨與喪妻之痛,究竟哪個更烈一些?誰也說不清。就好像,我們誰也不知道知道這天地有多大、也不能夠看盡這歲月有多長,很多時候,我們無法要一個結(jié)果,也無法去究一個窮盡。
我們只需要,去做。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然后等待上蒼給我們一個答案,或者,在生命的盡頭悟到這個答案……
三年.
我想,我悟了。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很多事,都只在一念之間。心念轉(zhuǎn)動,世事亦跟著變遷。對于一些人的正義,對另一些人或者就是滅頂?shù)淖飷。倘若我此生注定不能拒絕鮮血,也要保證自己是持刀的那個人。非為護持自身,卻是為了自己心中所認定的信念與正義,哪怕那只是一部分人的正義,甚至是一時的正義。
每個人活著都必須去堅持些什么,如我,鐵手。四大名捕,邪魔無阻!
我決定回到六扇門。
回程的路上,經(jīng)過旗亭酒肆。
“鐵手,每個人都有他的終站。你的終點,在六扇門、在天下,而我,該是在這里!
我抬眼看這個三年來愈發(fā)沉默清冷的書生,沒有說話。算是默認了他的這個決定。三年的相處,我仍不了解他。他可以對自己的愛妻情深如許、甚而以死相殉,也可以在一夜之間大笑放手、不再執(zhí)著。
對晚晴,尚且如此。更何況他人?他事?
有些人,注定只是萍水相逢。哪怕之前有再深的淵源,到最后卻仍敵不過時間。我想,我和他,以后不會再見面。
之二,戚少商
我這沒有跑堂的伙計,客人來了都是自己動手自己付帳。要喝酒,只有一種酒,炮打燈;要吃菜,只有一個菜,杜鵑醉魚!
旗亭酒肆在顧惜朝接手之后依舊如往日那般囂張。這里是荒涼的大漠,這里只能長出蒿子桿來,卻怎么也生不出靈芝草。
顧惜朝,顧惜朝,他選擇留下,留在這里,與這里的窮苦漢子消磨,他會變成怎樣?
我第一年去的時候,老八剛砸了他的酒肆。他不言、不語,亦不阻攔。只是冷冷地,看著。
“如果要鬧事,盡可以來找我,隨時候教。這小小的旗亭,卻經(jīng)不起八寨主的威武剛烈。”他的眼中已沒有了我所熟悉的狂傲,剩下的,只是無比的冷漠與疏離。
我攔住老八砸向他的拳頭,卻攔不住老八如孩子般震天的哭聲。無論他做了什么,顧惜朝的應對永遠都是一貫的冷漠、無動于衷,而不是憤怒或懺悔。這該多么深多么深的無力與無奈?
回首往昔淋漓的鮮血,原來一直為這而痛的,從來都是我們這些受害者。顧惜朝,你知道你為什么那么招人恨嗎?至死,都不能忘記的仇恨!
我,亦無力且無奈。
第二年,紅淚出嫁。
旗亭酒肆靠窗的位置,還是為我保留著,只有我來了,才能一坐。兩錢銀子的炮打燈,我不必擔心沒錢付帳。
“酒,不是這么喝的!
酒肆老板在斜陽下走上來,一步一步,慢慢地。
“喝得越快,越不容易醉。所以,要慢慢喝,品其味,嘗其意。一杯一杯,慢慢痛,痛過了,會累。累了,會醉。這樣,醒來的時候也會舒服點!
他的辦法,果然很有效。
我在醉倒前一刻抬頭問他,“你也是這么痛過來的嗎?”
他沒有答我,只是深吸一口氣,抬頭望天。
白云無語。
第三年,王小石累了。
白道龍頭的位置,不是那么好做的。三年的時間,已經(jīng)讓我養(yǎng)成了一個隨時隨地都能要我性命的習慣,在我曾經(jīng)的敵人、最大的敵人面前,示弱。
他還是不說話,只是給我斟上酒。
“你可知明了和堅持之間需要多少改變?你又可知天性和堅持天性之間有多么大的不同?”
“時局變幻,人心難測。有人走,自然有人留。有句話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你是說?”
“一年不見,戚大俠皮肉又薄了不少,本事也該見長才是!
“有沒有人說過,你的終站,不該是這里?”
“另一家旗亭酒肆嗎?”
我不語。
他本已如清風明月,無間無隙。何苦再窮究不舍?
之三,顧惜朝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陲,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礙,無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
“如果我分不清夢境與現(xiàn)實,就像我分不清痛苦與歡樂,那該怎么告訴她、告訴我自己,我究竟是好,還是不好?究竟夢境的盡頭在哪里?現(xiàn)實的起點,又在何方?”
“云未動,幡未動,是施主的心在動……”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