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我非常喜歡的歌手林憶蓮有一首歌《夜太黑》這樣唱過:“久不見蓮花開始覺得牡丹美”,她這樣唱道:“如今,我的愛只給愛我的人”。
尖銳激蕩的愛情是在自己很青春年少輕狂的時候,不知天高地厚想要經(jīng)歷體味的。實則女人一過了25歲,心態(tài)會有質(zhì)的起伏,會開始思忖領(lǐng)悟出一些現(xiàn)世安穩(wěn)的閱歷——原來,毒藥不毒。
一個女人最終想要尋覓的,只不過是一個寬容的懷抱,由著自己在里面任性蠻纏。一個寬厚善良的男子,不會令女人揪心輾轉(zhuǎn),任憑她枯槁萎謝。不肯,亦不舍。
曾經(jīng)受傷害的女人如果不能把自己徹底地放空,又豈能讓內(nèi)心的田畝,再一次水草肥美蔥蘢如洗。把一些舊愛煙塵連根拔起,記得也好,遺忘也罷,生活依然是要輕盈翩遷似水流年地過下去的。
之所以在此胡言亂語一番,是因為昨晚看到其他讀者的評論,忽然心有所感,于是寫下上面一些有些凌亂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言歸正傳說回本文,清歌果然不會讓小謝和明瑜就這么輕松容易的走在一起。的確,原本兩人之間就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這差距既有門第之差距,又有兩人的經(jīng)歷、性格之差距。后者經(jīng)過小謝和明瑜的努力可以克服,但前者就沒那么容易了,最麻煩的是受到難以抗拒的壓力:來自皇帝的賜婚,在本章,裴泰之暗示小謝已有意中人,皇帝卻完全不以為意,表示小謝實在喜歡那女子大不了等和郡主成婚之后再納為妾室即可。如此看來,小謝的形勢的確很不樂觀。我原本以為皇帝在得知小謝心有所屬之后不會再強行指婚,但顯然沒料到皇帝根本就沒把小謝的感情選擇放在眼里,在皇帝眼里男人再喜歡某個女子也抵不過權(quán)勢和門第的壓力,若真的很喜歡也放不下的話,再納為側(cè)室也算是成全了事業(yè)和感情的需要,算是雙贏吧?蓢@明瑜的運氣著實是好啊,換了旁人,也就屈服和接受了皇帝的旨意,并且覺得這已經(jīng)算是很好很周全的安排了,看看裴泰之微微一笑默然無語就知道,就連他也是這樣想的,所以眾人眼里,小謝肯定也只能這樣做了。
小謝內(nèi)心的想法,他自己知道,我們讀者也知道,所以我們不擔心不緊張。唯一擔憂的是不知道他會用或是能用哪一種方法為自己全力抗爭保護自己和明瑜的未來?相信這個全力抗爭的過程,也是小謝打開明瑜的心扉最終奪得明瑜芳心的過程。唯有這樣的經(jīng)歷,才能讓明瑜徹底放下前世的傷害和陰影,在小謝給予的愛情和溫暖面前,伸出自己的雙手去緊緊握住未來的幸福。
本章信息量不小,并且透露出裴泰之的身世之謎,皇帝對他奇怪而又難言的態(tài)度,他冷硬恭謹?shù)姆磻,也無不顯示出他奇特的背景。聯(lián)系到皇帝對他無比的信賴和寵信,太子與他的特殊關(guān)系,都讓讀者們得出裴泰之是皇帝私生子的結(jié)論,這也就可以解釋裴府王太君對他的態(tài)度了。有讀者說如果王太君知道裴泰之是皇帝私生子的話,難道不應該對他恭謹有加嗎?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王太君是當今太后的妹妹,地位也很尊貴,加上裴泰之名義上的父親是她的親兒子,自己親生的兒子被皇帝和兒媳婦戴了綠帽還得硬著頭皮替皇帝養(yǎng)這個便宜孫子,作為一個驕傲的母親,心里肯定非常不爽。王太君奈何不了皇帝,總可以對名義上的孫子甩臉色吧?所以裴泰之在靖勇侯府的日子不好過,也很壓抑;实墼绞菍櫺潘,他心里就越難受。
懶羊羊讀者認為裴泰之這樣的身世背景,比小謝更合適明瑜,理由是“裴泰之應該是想放下官場一切、想脫身的人,還有太子知道他身世的話也會防著他吧,他主動離開朝堂隱居神馬的,太子登基后也會支持吧之類的”,我不贊同這種想法。裴泰之是誰?雖然他真實身份是皇帝私生子,但名義上還是靖勇侯府的三房長子,從小所身受的正統(tǒng)教育是什么?是報效國家效忠朝廷!相信他就算知道了自己和皇帝的真實關(guān)系,也是在他成年以后的才知道的,絕對不會是在孩童時代就知道。所以他自幼所受的教育,讓他一直以來的理想就是盡忠朝廷,報效國家,所以就算成年之后知道了自己身世之密,也只是令他在皇帝提到生母之時態(tài)度僵硬冷淡而已,并沒有影響到他入朝為官身居高位啊。裴泰之前世厭倦朝堂遠離京城,是因為三皇子擊敗太子登基為帝,身為死忠太子黨的他被排擠打壓的難以在京城立足,只能遠走西北邊陲而已,根本就不是他年紀輕輕看破紅塵名利厭倦官場,更無關(guān)什么想放下官場一切想脫身神馬的好不好?
至于說太子登基為帝的話,會處處防范裴泰之這種說法就更沒有道理了。且不說現(xiàn)在或者是將來太子知道不知道裴泰之的身世,就算知道了又會怎樣?太子已經(jīng)成為皇帝,作為多年死忠太子黨兼左右臂膀的裴泰之,正是新帝最需要他發(fā)揮作用的時候,怎么可能因為他是自己的異母弟弟就必須要防著他?說難聽點,若這個異母弟弟真有威脅早就威脅到了,也不必等他坐穩(wěn)了皇位昭告天下名正言順了之后再來發(fā)難搞事。這點頭腦太子還是有的,不會因為知道裴泰之是自己的弟弟就要防范他。而且太子真要防范同樣是弟弟,為何不花時間精力去防真正有威脅的三皇子而去防沒有正式皇家宗室名分的裴泰之?太子再笨,也不會笨到這個地步的!
何況正德皇帝至今也未公開裴泰之的身份,固然是有很多原因,但難以向天下交代自己并不光彩的私生活也是一個原因,這一公開不但沒有什么好處,還給了靖勇侯府一個響亮的耳光,大家都下不了臺,皇帝會這么愚蠢嗎?既然裴泰之的身世不能公開,以他的臣子身份,他就不可能對太子造成任何威脅和不利,太子何必為了一些莫須有的猜測而自斷自己的忠實臂膀逼裴泰之離開?!太子不為正德皇帝所喜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太子過于寬仁厚道,皇帝覺得他這樣容易流于平庸難以掌控朝堂。請問這樣寬仁厚道的太子,會在登基為帝之后就對付防范自己的忠實臂膀裴泰之嗎?!
綜上所述,既然懶羊羊讀者猜測的這些理由都不能成立,所以裴泰之在太子登基后會離開朝堂啦隱居啦之類因此比小謝更合適明瑜的推理同樣也是不成立的。
有一個觀點很有意思,為了證明男主的情深似海堅貞不渝,就得為了女主退隱朝堂啦,遠走高飛啦或者歸隱江湖金盆洗手之類,換而言之用現(xiàn)代的語言來說就是辭職不干回家抱老婆孩子吃閑飯。好像不這樣做就不足以顯示兩人的愛情故事多么感人多么驚天地泣鬼神。我向來對這種想法很不感冒,請問為什么男主事業(yè)和愛情就不能兩全其美?難道說要了愛情就必須得犧牲自己的大好前途和光明未來以及正在上升冒尖的事業(yè)?這兩者根本就沒有矛盾好不好?本文的兩位男主都正當青春年華,正是全力搏殺事業(yè)為國報效的大好時光,又不是一把花白胡子的糟老頭子,干嘛動不動就要辭官呀退隱的,辛辛苦苦勤學苦練了十幾二十年,自古以來就有“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樣的說法。剛剛在事業(yè)冒頭的時候就為了個女人逼自己滾蛋回家賦閑,凡是正常的男人會心甘情愿嗎?再者這女人難道就是克夫的蛇蝎美女,誰娶了她誰就得回家養(yǎng)老這么倒霉?!真的這樣做了的男人大伙不覺得他太愚蠢或者太無能了嗎?換而言之,你結(jié)個婚老公為了娶你從此辭職在家吃閑飯,你受得了嗎?你家人也受得了嗎?不覺得這男人是弱智或者是吃軟飯又或者是神經(jīng)病嗎?
再說遠走高飛,“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天下的土地沒有不是屬于帝王的,凡是在天下水土上生活的人沒有不是帝王的臣民。遠走請問你能跑到哪去?除非你學徐福糊弄秦始皇那樣跑到日本隔著個黃海東海,皇帝的手未必伸得了那么長,否則就算你愿意鉆山林做野人,皇帝也照樣可以收拾你。
最后一點,明瑜不愿再嫁人高門世家,是因為前世裴泰之傷害她太深,以至于付出生命的代價,換了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有這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陰影,這個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并不是說她就沒有這個能力和本事應付高門世家媳婦的生活,她真正缺乏的只是安全感而已!前世的裴泰之沒有給到明瑜安全感和基本的體面禮貌,今生的小謝完全可以給予她裴泰之沒有給到她的一切,更能給予她最渴望的愛情和尊重,最最寶貴的唯一!請問明瑜在得到需要的一切保障之后,她怎么就不能是小謝最好最優(yōu)秀的妻子?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