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阮家行商,照了高曾祖阮厚德的祖訓,子孫不得入仕為官。百年下來,享盡人間繁華,唯獨沒嘗過做官的滋味,平日有時甚至要看官員臉色!纱丝梢娙罴以诋敃r的社會地位,雖富卻低。
裴泰之雖不過是三房之子,只自小就受正德皇帝青眼,被召入宮中受教養(yǎng),諸多待遇竟與皇子相差無幾,連帶著侯府的三房也極顯赫。裴泰之的父親裴世正官至一品大司寇,母親安氏被封誥命,三房風頭甚至隱隱蓋過大房。
——由此可見裴某人雖然不得侯府老太君的喜愛,社會地位和家族地位卻絕對不低。試問阮家何德何能可以逼他的婚?
謝醉橋記得小時,印象中自己這表兄意氣風發(fā),甚至還帶了天成的跋扈,站哪里都如光芒四射的太陽。只是漸漸大了之后,尤其是這兩年,性子卻轉得有些沉默冷肅起來,不大回侯府,更不提娶親的事,前一場婚事聽說也是因為皇帝保媒才做成的。
——由此可見裴某人的個性之強,如果他自己不先點頭,明瑜根本不可能嫁進侯府。
明瑜前世對自己容貌極是自負,縱是曉得那男人對自己無意,卻仍一心戀慕,帶了十分憧憬地嫁了過去,當時總以為憑了自己的容貌才氣和小心服侍,不愁男人家不動心。
——由此可見,前世明瑜在成婚后是做過努力的,可惜這樣的努力并沒有得到認同。
姑娘嫁過來幾年,姑爺對姑娘淡,連這府里的人背后也說姑娘高攀,如今沒了娘家依靠,寬厚些的太太去歲底又病沒了,如今還有誰知冷知暖?
——由此可見,自成婚后,裴某人對明瑜的態(tài)度就是冷淡。且早在阮家未失勢前,明瑜的處境就不好,唯一待她還算親切的只有安氏。及至榮蔭堂覆亡,侯府上下的輕視欺凌就由暗變明,而徹底失去依仗的明瑜也日漸被逼入絕境。
“我去廚中,李媽媽卻說梅姨娘前幾日被診出有喜,聞不得異味,小爐上要熬軟軟的燕窩粥,怕被奶奶熬的藥味沖了。叫我遲些再去!。
——姨娘肚子里爬出來的再金貴也是庶子。熬藥煮粥孰輕孰重,孰急孰緩?堂堂正室吃的藥卻要為區(qū)區(qū)妾侍喝的粥讓爐子,若沒有某人寵妾滅妻的作態(tài)在先,那些最擅長察言觀色的奴才怎會這樣明目張膽地削正房奶奶的顏面?但凡裴某人對自己的妻子有幾分尊重,那些下人有幾個膽敢這么做?妻與妾的地位是從名分上就定死了的,做正妻的再無能,只要男主人留幾分薄面,就不能被下人這樣糟踐。更何況,明瑜真的那么無能嗎?未嫁的明瑜是萬千寵愛的嬌女,即使前世的她不通俗物,只愛琴棋書畫,也應該具備千金小姐最基本的儀態(tài)和尊嚴。這樣一個在家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女孩,性格再柔順,再親民,會完全不反抗的任由欺凌嗎?
或許前世的她手段不夠,但私以為真正導致她前世悲劇的最大原因并不是她自身的能力不足。因為事實上,前世的她從一開始就已經(jīng)輸了。這場婚姻從一開始她注定了是個弱者。門不當,戶不對——因此她在侯府中的□就比較低。丈夫?qū)橐鰺o心,對她無情——先愛上的先輸,在婚姻中她從開始就處于弱勢。阮家覆亡——這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古代,娘家對于女方而言的意義相信經(jīng)常看古言的都應該很清楚。失去了依仗和歸宿,從未得到過丈夫的關心和尊重,唯一寬厚的婆婆的死亡,至此,前世的明瑜四面楚歌,一敗涂地。
某些人裴某人看不上明瑜是因為明瑜不夠“賢惠”。我不認同這個觀點,原因有二:首先,到現(xiàn)在文中都沒有詳細的談過前世明瑜夫妻的相處形勢,更沒有涉及過裴某人的擇偶標準,今天這章唯一可以看出的就是這位裴公子雖然是個金龜婿,本人卻對婚姻并不熱衷,甚至有點獨身主義傾向,功利心更重些。所以他的擇偶標準應該還是待定。其次,侯府并沒有分家,而裴某人再優(yōu)秀,也只是三房之子。且不得老太君的喜歡。怎么算都輪不到三房媳婦的明瑜來管家。而三房還有裴某人之母安氏,所以明瑜的任務應該就是伺候好自己的老公,管好自己的小院子就行了。而明瑜十里紅妝,即使最后淪落,身邊的心腹也不少,如果這樣自己的院子都管不好,這樣的智商情商也不用重生了,浪費時間,投胎回爐再造比較有用。
“我倒想就此投身北塞邊營,永世不返。便是長聽胡角羌笛,也比這里要好!碑敃r還以為他不過隨口說說,不想沒幾個月,就聽說他請辭侍衛(wèi)一職,自愿投身北地軍營。到了最后,卻被自己的姨父裴世正給壓制了下來。正巧原來的侍衛(wèi)統(tǒng)領位置空缺了下來,皇帝反而命他遞補了上去,于是成了本朝開朝以來最年輕的禁衛(wèi)軍統(tǒng)領。
這一段描寫給我的感覺就是:這位裴公子不僅憧憬邊塞風光,一心馬革裹尸,還對自己生長的京城侯府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厭棄;蛟S對他而言,妻子什么樣都不重要,婚姻對他而言,就和侯府的富貴榮華一樣,都是束縛他人生的枷鎖,是阻礙他實現(xiàn)壯志雄心的絆腳石。
我們怎么能要求一個生長在錦繡堆中,無憂無慮,只識風花雪月的閨閣少女真正和他心意相通呢?而但凡出身世家的閨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又有幾人可以理解呢?即使她們宅斗技能卓絕,在侯府中活的如魚得水,這樣的“賢內(nèi)助”又真的是這個男人需要的嗎?
這些問題,也只能待后文作者細細解來,孰是孰非,看過才知。
(既然要有理有據(jù),咱就引引原文,至于是分析還是臆測,見仁見智。)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