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親這樣真正虐到四四的文真的太少了,文里幾乎個個和四四不對付,以前真的沒怎么見到過。因此,很是讓我激動了一番,借用貴地大大的抒發(fā)下情感?赡軆(nèi)容和文章有些沒有直接聯(lián)系,萬望作者大大勿怪。
康熙朝特定的皇子教育制度和清朝特殊的高度集權(quán)與奴隸制度殘留的政治制度造就了九龍奪嫡。我一向認(rèn)為康熙晚年皇子們奪位的血雨腥風(fēng)根本無法避免,因?yàn)樗麄冇幸粋不成功就成奴的皇家身份,因?yàn)樗麄冇幸粋雖然愿意做一個好父親卻根本不懂得真正的親人間溫暖為何物的父親。
康熙是孝莊一手教導(dǎo)出來的父親,而孝莊卻是個在權(quán)利里掙扎求生,連和自己兒子的感情都處不好的人,孝莊教會了康熙為君和控權(quán),卻無法教導(dǎo)康熙感性和溫情。
未能好好的從長輩那里體會感情的孩子,長大后很難做個好父母。如果是普通人家,也許有另一半的幫助可以慢慢學(xué)會,但是在皇家,在一個不信任何人的帝王身邊,這些自然很難存在。
先談?wù)労涂滴醺缸忧榉肿钌畹娜恕迂纺獭?br>作為康熙寄予厚望的太子,康熙對他真的不是不好的?滴鹾吞拥耐鶃頃藕芏辔淖稚踔撂鹉伒膰樔,父子間的感情不可謂不深。但是康熙在太子的成長過程中,教給了太子的是如何為君,如何表現(xiàn)自己的威嚴(yán),而沒有辦法教給太子如何與人親昵。太子的成長過程中,因?yàn)樯矸萏,他可以親昵的只有康熙和孝莊以及太后,而與他年歲相近的大阿哥和三阿哥又都養(yǎng)在臣子手中好幾年,再加上皇子不可長于后宮婦人之手,孝莊和太后陪伴太子的時間應(yīng)該也有限,因此,太子幼年時期身邊唯一的感情寄托只剩下康熙了。和康熙這樣的情感加上康熙的溺愛(無論太子犯什么錯,錯的都是身邊人,不可能是自己一手教養(yǎng)的太子),太子同學(xué)會犯一些挑戰(zhàn)康熙皇權(quán)的錯誤不可避免,而后面的弟弟對太子不喜也自然而然了(一個從小就要視之為君而不是兄的人,怎么親近的起來,一不小心就會過界,把孩子間的玩鬧變成不恭,和康熙間的情感也無法作為與兄弟相處的參照)。
一廢的時候,太子說自己絕對沒有弒君的想法,我覺得這是真的。太子即使在權(quán)利的誘導(dǎo)下,因?yàn)橄胍茩?quán)而動搖過,想過,但是他不可能真的動手讓康熙死。雖然對于皇家人來說,多余的情感在權(quán)利面前必然要讓步,但是只要是人就會有感情,太子幼年的經(jīng)歷和康熙多年的溺愛與維護(hù),這種感情不是可以隨便割舍的。因此,我推測,康熙居然會懷疑太子想要?dú)⒌糇约,對于太子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而一廢以后,太子的種種行為應(yīng)該是他已經(jīng)放棄了。最親近的人對自己只有防備而不再有溫情,太子應(yīng)該受不了這些,再加上一堆要命的弟弟,太子已經(jīng)再無興趣掙扎了。
正是因?yàn)榭滴醪惶萌绾螌鹤雍茫运胍屪约旱膬鹤痈鱾有能耐,各個都能出去獨(dú)擋一面,卻對自己的掌控能力過于自信,不相信兒子們會脫離自己的手掌心。
一般人家真正為孩子好的父母。如果家中有多個孩子,父母除了繼承家業(yè)的孩子,其他的孩子都會向某個方面引導(dǎo),或者多保護(hù)些,少磨練些,并且讓孩子間真正好好相處,就是為了防止孩子們因?yàn)闋帄Z而傷了感情?墒强滴鯀s讓兒子們學(xué)一樣的東西,做一樣的掌權(quán)之事,調(diào)控手段只靠自己這個君父控制兒子的能力,太子也是把他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以太子師傅講課都是跪著,太子單獨(dú)授課,不和兄弟們一起等事情中可見一斑。
因?yàn)榭滴跖囵B(yǎng)兒子成才的想法,才造就了康熙朝過多的有能力的皇子。而清朝皇帝之下全是奴才,雖然很多文章里都說,清朝的奴才是皇帝的信任,滿族人以做皇帝奴才而自豪,但是:清朝的君主集權(quán)程度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的,臣子并沒有發(fā)揮多少主觀能動性的機(jī)會,做了皇帝的奴才就意味著君主的想法才是對的,不對也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做不了皇帝,就意味著以后永遠(yuǎn)沒有自己的想法發(fā)揮的余地了?滴跖踔L大的太子絕對不會對他的兄弟有多友愛,而康熙朝的皇子們確實(shí)是個個有能耐,不可能對著和自己差了不是特別多的人心悅誠服。所以,彼此間既沒有多深的情誼,又沒有過大的差距,會像康熙想象的那樣成為明君賢臣自然根本不可能了。
于是太子地位穩(wěn)固的時候,其他皇子希望他下臺,太子地位不穩(wěn)的時候,其他皇子爭奪皇位。
在康熙以前的各朝各代,皇子們要么是除了太子都不培養(yǎng),要么是分封領(lǐng)地,不能入京?滴跗鋵(shí)開辟了先河。因此我才說九龍的形成是康熙對自己的掌控力過于自信了。有些人猜測康熙是故意讓兒子們爭奪皇位,從而選擇一個最強(qiáng)的,我倒是認(rèn)為,康熙一開始絕對沒有這樣的想法,康熙希望太子成為明君而其他兒子成為賢臣絕對是真的,是隨著兒子們越長越大,自己越來越年老,康熙才開始越發(fā)的多疑,直至和太子父子關(guān)系破裂,對其他兒子也百般防備起來。畢竟康熙活的年歲是很大的了,可是康熙本人并不可能知道他能活這么久,而是時時刻刻有著生命結(jié)束的危機(jī)感的。
說了這么多,再來看看八八被眾人推舉一事。
八八的推舉之事,正是讓康熙直面了這樣脫離掌控的丟臉之事,所以康熙不僅因此對八八十分氣憤,甚至我個人認(rèn)為康熙因此會很恨八八。因?yàn)橐粡U前的事不僅表明自己兒子沒有養(yǎng)好,父慈子孝的憧憬被直接撕破,更是表明了一個漸漸年邁的君王對自己的臣子、兒子掌控不牢,這是一種中老年危機(jī)的心態(tài),因此他才會忌憚太子,最終發(fā)展到廢太子。讓他對自己最喜愛的兒子一下子拿出了君王的樣子而不再是父親。
這樣的心態(tài)下,八八在太子一廢之后的耀眼自然深深刺激了康熙敏感的心。八八的事情讓他產(chǎn)生了“朝中這么多人已經(jīng)開始自己選擇下一個君主了,自己的時代是不是要過去了”這樣的威脅感。而八八有自己這么多的兒子向著(大阿哥說的“后必大貴”,小九、小十、小十四的誓死相隨),在他心中肯定也是痛恨八八的一個原因。
同時,八八被這么多人擁戴,也如刻刀一般印在了雍正或者說是任何一個可能成為下一任帝王的人的心里。因此,除非當(dāng)時十四上位,否則,誰都會猜忌八八,即使不是像雍正這樣狠的對付八黨,也會讓八八他們再無法觸碰權(quán)利。對于其他人也是一樣:前面說了,九龍各個都能力非凡,自然不可能心服口服,即使那個人已經(jīng)成為皇帝。這是他們血雨腥風(fēng)中過來的時候就知道的事情,因此無論誰當(dāng)上皇帝,都不會再讓九龍中其他兄弟幫忙了。
只有八八可能除外。從為數(shù)不多的史料來看,九、十、十四是真的對八八信服。在康熙的折騰之下,還能夠擁有這樣的兄弟情感的,真的很少。十四為八八辯白,讓康熙恨的抽刀,最后還被打了板子;九九帶著毒藥表明同生共死。
我心中的八八小談
我是在看文的過程中,慢慢喜歡上了八八,而且是不知道何時陷進(jìn)來的。可能是因?yàn)榘税藫碛兄环莼始胰松僖姷娜彳洠?br>他擁有兄弟們真誠的情誼,而且不止一份;
他在斃鷹事件后,首先做的是為了良妃二周年紀(jì)念而不是面圣辯白,這樣的小小任性,無論是因?yàn)閷滴醯氖,還是因?yàn)槲肽赣H,都讓人憐惜;
他在二廢之后,天真的覺得自己又有了希望,對著康熙炫耀“我今如何行走,情愿臥病不起”的傻氣,讓人又愛又憐,愛他在皇權(quán)的漩渦中依舊沒有被帝王心計(jì)吞噬他的心性,天真柔軟仍在,憐他對帝王心術(shù)的不通,對著帝王炫耀,自以為皇帝真的不會計(jì)較百官推舉他的事實(shí);
他在雍正登基后,也許真的給雍正搗亂了,也許沒有,但是他從沒有在心中臣服過雍正,想過要為他所用恐怕是事實(shí)。八福晉被休后,他不愿向雍正妥協(xié)“我丈夫也,豈因妻室之故而求人乎?”也許不向雍正低頭不夠聰明,但是“不求全尸”的他直至最后也沒有失卻他的傲骨,這樣的氣度卻是讓我更加心折。
歷史資料中的八八只是那么少,那么不知真假的一點(diǎn),就已然讓我們動心。我們不知道他和他的兄弟們有著怎樣的政見,我們不知道他如果當(dāng)上皇帝會不會像某些四黨們說的那樣因?yàn)橄胍撼紳M意而誤國(我個人認(rèn)為這是瞎說,康熙朝皇子們哪個不是玩弄權(quán)術(shù)的高手),但我們可以從那些不多的資料里推測八八的樣子,塑造我們心中的他。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