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愛情源于知己
泱泱中國五千年,無數(shù)帝王將相才子美人如同閃耀的群星,在歷史的天空留下輝煌的印記。其中一顆將星,雖然他的生命如同流星一樣短暫,只存在了二十四年,卻迸發(fā)出恒星一般耀眼與絢爛的光芒。千百年后的人們提起他,依然能感覺到溫暖與力量。
他的名字叫做霍去病。
初識這個名字的年齡,我已經(jīng)記不清了。只記得是小學五年級以前,因為那時還沒有上歷史課。
家里有一本名叫《大破匈奴》的連環(huán)畫。幼年的我連猜帶懵,也讀懂了漢朝立國以來備受匈奴欺凌而無力反抗的事實。然后,那個年輕將軍的名字連著他輝煌的戰(zhàn)果與“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名言,徹底地震撼了完全不懂歷史和軍事的我。
霍去病,成為我仰慕的第一個古人。
上個世紀,資訊并不發(fā)達。因為我唯一的愛好就是看書,因此這些年來也看了不少書(當然是小說一類的消遣書。雖然我粉霍去病,但并沒有去史籍中仔細的研究他,只粗略的看過<史記>中與他有關的記載,好像粉得不夠徹底)。但是,以霍去病為主角的小說卻沒有找到,多的是《說岳傳》《薛剛反唐》《楊家將》《呼家將》之類的。甚至,連以霍去病為主角的影視作品都沒有看到。于是,一直引以為憾。
進入2000年后,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帶動了一大批青年作者的寫作熱情。冠軍侯,也進入了各位作者的視線。以霍將軍為主角的文學作品也多了起來。
我認為,以這種著名的歷史人物為主角寫故事有利有弊。
好處在于,大家都熟悉這個人,不需要花太大力氣就能讓讀者在心中對主角樹立起好的形象。
壞處同樣在于大家都熟悉這個人。雖然都熟悉,但對同一歷史人物,大家心中的感覺與解讀未必一樣。這就是所謂的“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要讓自己筆下的人物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想象,作者必須用心才行。
史載:驃騎將軍為人少言不泄,有氣敢任。天子嘗欲教之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碧熳訛橹蔚,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庇纱松弦嬷貝壑。然少而侍中,貴,不省士。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赍數(shù)十乘,既還,重車馀棄粱肉,而士有饑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驃騎尚穿域蹋鞠。
短短幾句話,連同那震古爍今的軍功,為我們勾畫出驃騎將軍的一個簡貌:年輕、英勇、有主見、胸懷大志、不夠體貼。
由于作者藍色獅把這本小說定義為古代言情,那么,作為言情小說的男主,深情乃至專情就是必備要素。
然而,以保家衛(wèi)國為己任和兒女私情要想高度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不讓人產(chǎn)生違和感,女主的思想境界就很重要了。
霍去病的愛情,這是一個作者們都會頭疼的問題。
愛情部分描寫多了吧,怕削弱了霍去病的鐵骨錚錚。描寫不到位吧,怕把霍去病描寫成一個戰(zhàn)爭機器。
那么多以霍去病為主角的言情小說,真正能讓我覺得男女主角的愛情沒有對家國大義予以削弱的,除了烏云頓珠的《長安漢月》,就只有獅子的這篇《士為知己》了-------------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感覺,其他小說的粉絲請勿怪罪。
這篇小說的女主易子青,設定為一個墨家傳人。墨家思想精髓: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jié)用、節(jié)葬。墨家雖然提倡非攻,但也以保家衛(wèi)國為己任。各種高超的軍事技能也是墨者所擅長的。
于是,因報恩而隱瞞身份進入軍營子青雖然刻意低調(diào),可那卓越的軍事才能依然引起了目光如炬的霍去病的注意。
女主入軍營的故事,在今天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題材。也有很多作者寫出了女主在戰(zhàn)場上的颯颯英姿,或正面或側(cè)面地表現(xiàn)出了戰(zhàn)爭的殘酷與血腥。
因此本文要想把女主的戰(zhàn)爭場面寫出特色,也并不是很容易。但是作者在這方面的把握非常不錯,詳略得當。把精力放在了一戰(zhàn)河西的遭遇戰(zhàn)上。
對這段戰(zhàn)爭,漢書的記載為:“轉(zhuǎn)戰(zhàn)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馀里,合短兵,鏖皋蘭下,殺折蘭王,斬盧侯王,銳悍者誅,全甲獲丑…….”簡簡單單一個“鏖”字,當時戰(zhàn)爭的激烈與艱辛盡在其中。
作者采用了一種類似電影特寫的手法,通過一個個戰(zhàn)士的個體狀態(tài)來表現(xiàn)這場戰(zhàn)爭:
在被高高甩出去的匈奴人的人頭下,鮮血雨一般淋下;
看不見自己傷口,只會憑本能把流出的內(nèi)臟往回塞的匈奴少年;
滿臉疑惑的,想把自己握矛的斷手再裝回去的漢卒;
被軍旗穿胸絞死的旗手;
被箭矢穿喉而過的折蘭王;
王不見王,寧死不降的盧侯王;
被長戟釘死在地上的趙鐘汶和馬匹;
還有霍去病那被狂咳逼出的變成粉紅色的酒。
這一切,都昭示了這場戰(zhàn)爭的血腥以及漢軍勝利的慘烈。
但是,真正讓男主心生情愫的,卻不是女主在戰(zhàn)場上的英勇表現(xiàn),而是雨夜船上對質(zhì)疑霍去病帶兵能力的阿曼說出的“我信他”三個字。
人生在世,千金易得,知音難求。這本書的名字取為“士為知己”,各主角間認知的統(tǒng)一就不可回避。
責任與仁愛,是本書中三位主角高度統(tǒng)一的地方。
書中的女主墨者易子青是本書中的主線,也是成長的標桿。她身體力行的解釋什么叫責任,什么叫仁愛。
探路歸途中的那番話“撐著,再苦再累也撐著,那就是頂天立地”讓年輕的將軍和落難的樓蘭王子開始有機會思考自己背負的責任。
身為將軍,保家衛(wèi)國固然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親親愛民也是成熟的標志。本書中的霍去病,戰(zhàn)場上的英武謀略固然表現(xiàn)得很好,探路途中與匈奴人交換物質(zhì),拒絕阿曼參戰(zhàn)以免給樓蘭招惹麻煩,以及那傳唱千古的“親親百年,各延長兮”也無一不表現(xiàn)出他仁愛的一面。
身為樓蘭王子的阿曼,在經(jīng)歷了那么多傷痛與背叛之后,依然毅然擔起樓蘭的責任,縱使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不曾退縮。
有了這樣共同的價值觀,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就顯得那么水到渠成。
就我個人來說,不太喜歡那種一見面就天雷勾動地火的轟轟烈烈的愛情(可能這也就是我在霍曼之間更偏重霍去病的原因吧)。這種軍營中慢慢萌生的感情讓我覺得可靠。
“靜謐的夜中,某種東西在他內(nèi)心深處正緩緩的綻開著,防不勝防,無可逃避”
沉穩(wěn),仁愛,責任,勇敢。相似的特質(zhì)吸引著這兩個人,愛情之花在他們不經(jīng)意的時候悄悄在他們心中綻放。
而一旦愛上,絕無反悔。不會有什么真心假意的試探、不會有身份懸殊的猶豫、無懼時光的消磨、也無懼生死的威脅。
有了共同的特質(zhì),有了執(zhí)著的愛情。小霍的結局就成了大家關心的目標。
歷史上的霍去病英年早逝,成為千古霍迷心中的遺憾。
作為作者,在安排結局的時候也陷入兩難。
按照歷史寫吧。自己好不容易寫一本以霍去病為主角的書,自己YY一下,給他一個好的結局都不行嗎?
不按歷史寫吧。那么小霍的去向如何安排?安排得不好會不會有損霍去病的形象?
萬幸,獅子的安排合情合理。
小霍的結局即兼顧了他對愛情的執(zhí)著,也能體現(xiàn)了他為國的責任,更能感受他仁愛的胸懷。
有一位讀者在《月魄在天》中形容獅子筆下的故事是“小火慢燉的幸!薄
確實,獅子的筆下,少有什么故弄玄虛的陰謀,也不用什么狗血事件來推動故事的發(fā)展。就是這樣平淡的慢慢講述著一個個美好的故事。
而讀者,也往往被獅子這看似平淡的筆調(diào)所感動,跟著獅子的講述,一起著領略生活與故事的本質(zhì):平淡卻美好。
-----------------------本意是寫一篇好的評論看能不能被選用?蓪懥撕脦滋煲策_不到自己心中的理想狀態(tài)。算了,雖然不好,卻確實是自己看這本書的真實體會。這書要出版停更了,估計寫長評的機會也不多了,就把這雖然凌亂卻真實的感受放上來吧。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