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對清的感覺比較復雜,因為他們從奴隸制初來乍到進入了封建制,因而初中期的大量精力花費在了完善封建制度上,他們的學習效率是驚人的,短短幾代,就把封建制度發(fā)展到了極致。但由于他們這種底蘊的缺乏,難免底氣不足,眼界偏窄,過于自滿,又憂心外來侵略,最終導致世界格局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時,沒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既跟皇帝自身的眼界有關,也與整個滿洲階級入關、以外來者身份少數(shù)統(tǒng)治多數(shù)而產(chǎn)生的固有的排外性、敏感性有關。當外界致力于發(fā)展資本主義時,隨著諸帝,尤其是雍正帝把君主專制制度推向頂峰,攤丁入畝束縛農(nóng)民強化地主經(jīng)濟,反而一步步把明末殘余的資本主義萌芽扼殺了。
對康雍乾三帝的認識和作者恰好相反。康熙大功小過,乾隆大功大過,雍正有功有過。
論對權的貪戀,三帝不分上下:康熙不惜與曾經(jīng)呵護著的兒子對立;雍正設立軍機處架空了議政大臣,秘密建儲制度穩(wěn)穩(wěn)站在了君儲矛盾的制高點,再結(jié)合密折制度,幾處聯(lián)合把君主專制推向了頂峰;乾隆更是在擅位后于八十多歲高齡仍牢牢握著權力不放。
康熙和乾隆兩朝共同奠定了如今的版圖基礎。
需要說明的是,康熙朝末年的國庫并不空虛,這已經(jīng)有新的資料為證。(【錄入】康雍乾嘉四朝庫部銀庫庫存變化統(tǒng)計,胤禩吧和乾隆吧)
雍正初年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錢糧虧空?滴趿艚o雍正的除了貪污的官風,還有雍正朝幾大綱領性重頭政策的雛形(攤丁入畝、耗羨歸公、養(yǎng)廉銀),另外改土歸流則是在明朝就有了,康熙的平定三藩為改土歸流的大規(guī)模進行創(chuàng)造了條件。雍正朝是康乾盛世的紐帶。但康熙朝的歷史定位高于雍正朝沒有疑義(也可以說是個人觀點)。雍正朝和乾隆朝之間,見仁見智,我個人的看法是乾隆朝高于雍正朝。
我眼中的康熙是個難得的盛世明君,文修武治兼得,攘外安內(nèi)六十載?滴跏莻感情極豐富的人,對于一個沒能享受母愛父愛的人來說,很難能可貴。他本是一個難得的慈父,可惜的是與兒子之間產(chǎn)生了權力的矛盾。君與父之間,同大多數(shù)皇帝一樣,他選擇的是君。當他舍棄父親的身份以帝王之姿面對諸子時,他的冷酷無情讓人膽戰(zhàn)心驚,讓人徹骨心寒。他渣的程度讓人瞠目結(jié)舌。
關于乾隆,他的統(tǒng)治以四十年或四十五年為界,一面是極盛,一面是極衰。乾隆是個很有能力的帝王,可惜的是他的性格缺陷和他的能力一樣讓人矚目,難得他具有剛?cè)嵯酀氖侄,不像康熙的失之于寬和雍正的失之于嚴,乾隆卻毀在了自己手里。在繼承人問題上,乾隆選擇了和雍正一樣的安排模式,一心一意地為永琪鋪路,過繼了永瑢和永珹,然而當他安排妥當,榮親王卻突然離世,打亂了計劃。論對兒子的渣,罵永璜和永璋不忠不孝比不過康熙罵太子的“生而克母”和罵胤禩的“辛者庫賤婦所出”、“父子恩絕”,出繼永瑢和永璋的安排,要比雍正出繼弘時給政敵的手段溫和的多,在對失寵兒子的冷漠上,有康熙讓瀕死的胤禩讓路墊底。對待兒子,三帝都有渣的地方,康>乾>雍。
--------------
附
攤丁入畝、耗羨歸公和養(yǎng)廉銀,在康熙朝已經(jīng)具有雛形,改土歸流從明朝就開始是中央政府的奮斗目標。
攤丁入畝————攤丁入地的大規(guī)模開展是在雍正年間,但正式提上清政府的議事日程是在康熙五十五年(1616年)。當時新的編審屆期,御史董之燧看到“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沒有解決丁銀問題,便上疏請求攤丁。據(jù)《江南通志》記載:“(康熙)五十五年,御史董之燧疏請統(tǒng)計丁銀,按畝均派。戶部議覆:‘各省州縣地畝人丁原有不同,隨地制宜,相沿已久,未便更張。如有情愿買賣地畝,而丁應從地起者,其地亦隨買主輸課!钪迹骸雷h。’”[67] 由于部議阻撓,董之燧普行攤丁之議被擱置。但因有此一議,廣東省于當年被允許將全省“所屬丁銀,就各州縣地畝分攤征收”[68]。廣東是全國第一個經(jīng)清政府批準,在全省范圍內(nèi)實行攤丁的省份,并由此拉開了全國攤丁入地改革的序幕[69]!墩撉宕臄偠∪氲亍 史志宏
耗羨歸公————康熙六十年1721,川陜總督年羹堯于陜西首行“耗羨歸公”,命“州縣每兩明加火耗二錢,將四分解布政司”,“督撫各分銀一萬兩并給督撫衙門筆帖式養(yǎng)廉及各項公費,其余皆布政使收用”!稄摹昂牧w歸公”看清朝財政體系及當代“稅費改革”》張研
養(yǎng)廉銀——養(yǎng)廉銀是諾岷制定了詳細的標準。不過,在此之前,諾岷的前任德音,實際上也已設養(yǎng)廉銀,當時的標準是州縣每年三百兩,巡撫四萬兩,藩臬各二萬兩[63]。不論數(shù)目所定是否合適,與官員無俸相比,無疑是巨大的進步。吏部右侍郎史貽直更是直接提出了“獎廉莫先于養(yǎng)廉”[64]的主張。而上述嵇曾筠、黃炳等上奏以歸公耗羨彌補虧空的同時也都有設養(yǎng)廉銀想法,只是他們還未將養(yǎng)廉落到實處。以上一切表明,設養(yǎng)廉是大勢所趨!逗牧w歸公政策究竟是如何出臺的》 董建中
改土歸流——就是指改土司制為流官制,這在明朝就開始實施。明朝的改土歸流主要在貴州、四川、云南、廣西4省進行,而且具有不徹底性和反復性。到了清朝以后,地主經(jīng)濟對土司地區(qū)的滲透到了一定程度,康熙年間的平定三藩也為此掃清了障礙,到了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才得以大規(guī)模進行。(汪仲翰《中國民族史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