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抱著《大漢飛歌》一口氣讀到近尾聲處,厚著臉皮看霸王文看了一正通宵,心也隨著故事在字里行間的宿命沉浮中走了一遭,當中的愛恨喜悲,嗔癡貪戀,真切可感。
而那遙遠又輝煌的大漢王朝,仿佛近在咫尺,觸手可知。
最愛那個烈火一樣的時代,疏狂也好,張揚也罷,因著有如衛(wèi)青、霍去病、劉徹這樣明媚的人存在,這整個民族,始終透露出一種積極昂揚的姿態(tài),蓬勃而有力。
正因為我個人的這個偏好,讓我無法抑制地喜歡這個時代背景下發(fā)生的傳奇故事,尤其喜歡霍霍是男主,尤其喜歡看他的愛與輝煌。
所以《大漢》,著實滿足了我的口味~
但拋開這個來說,我覺得這個故事最打動我的地方,不在于主角們愛得有多偉大,多執(zhí)著,多纏綿悱惻,而是每個人都循著自己的宿命軌跡在走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應有的模樣。
愛情終究不過是三千煩惱絲中的一縷惆悵,拋卻了它,人依然要活得有意義。
于是梁公子不曾因為眷戀而放棄效忠大漢朝,不曾因為內心焦灼而排斥對劉徹的敬仰。
劉徹不曾因為貪戀瑤歌而遷怒霍去病,不曾因為嫉妒而蒙蔽雙眼,置大漢興衰于不顧。
霍去病便也不曾意志消沉,不曾忘記自己的使命和理想。
繁華筆下的這些人物,不為愛而生,不為愛而死,不為愛放棄理想,不為愛拋卻責任,哪怕知道心會承擔痛楚,哪怕知道情分可能散盡。
就這一點講,《大漢》顯得比較成熟而豐滿,我覺得挺符合歷史原型~
再說其他,行文結構,故事布局這些,實在是高手切磋的內容,作為忠實讀者,我只忍不住要八一八我喜歡的角色。
本是沖著霍霍來的,結果半路被梁公子迷住了,心心念念放不下這個男人。
“沒有冠發(fā),長長的頭發(fā)在腦后挽了一個結,優(yōu)雅地垂下,舉手投足間,有種說不出的風流姿態(tài)!边@是繁華對他最初的寥寥數(shù)筆。
有一種柔和如清風的氣場,在最初的陌生里,那一份清冷和默然的微笑,始終讓我覺得瑤歌在這個遙遠的時代里不寂寞。
我看著文章,總忍不住想問繁華,你說上巳節(jié)他跟瑤歌下棋的時候,那種勢均力敵的感覺,算不算一種幸福?
在他知道瑤歌送給霍霍木瓜的時候,指著她的心口問她“舍不舍得把木瓜要回來”的時候,內心是不是很凄楚?
在他越來越摸不透瑤歌心思的時候,那一句“我似乎根本不了解你”能不能掩蓋不能抑制的嘆息?
不知道為什么,在小鎮(zhèn)梁公子與瑤歌重逢那一刻,我心里有一種特別美好的幸福感。他就將瑤歌攬在懷里,貪戀了須臾片刻,只輕輕一句“你沒事就好,我很擔心你”,便將自私淺白的愛情化成了真正的掛念和珍視。
就算本是拿瑤歌做了棋子,那執(zhí)棋者對棋子動了情,便也是真誠而深邃的。
“原來他也會有這樣軟弱而真實的一面,他擅長粉飾太平,好像永遠藏在軀殼背后,冷眼看著周圍的一切,不入戲亦不動情!边@是瑤歌對梁公子的評價,卻輕輕避開了他對自己那份癡情。
沒有霍去病對瑤歌的抵死纏綿,也沒有劉徹對瑤歌的那份霸道執(zhí)著,他就停在剛剛好的位置上,只李延年問瑤歌那一句,“你是否愿意追隨公子離去”,淺淺道出他那掩藏至深的心思,卻在瑤歌拒絕之后,清清淡淡地變成了沉默。
沒有反駁,也沒有強迫,任她的心做了選擇,只瀟灑地笑笑,然后就此別過。
“不如償我半生,如何?”帶著瑤歌逃出長安城的那一刻,我一度以為情節(jié)要大逆轉了。
我期待的是他能對瑤歌說:我們一起逃。
那么瑤歌就不用再受劉徹因愛而生的折磨,也不用再背負著負了霍去病,此生與他錯過的遺憾和枉然,有竇梁在她身邊,踏踏實實疼愛她,照顧她,他們就這樣隱遁于世,過寧靜安詳?shù)娜兆,豈非不好,豈非不幸福?
可是,“傻女子,待你孩子出世時,拜我做亞父便好!边@才是他對瑤歌最純粹無雜念的珍藏。
心里懷著這種執(zhí)迷,他這一生,怕也是再不能愛上其他人了。
然而就如繁華自己說的,這樣一個人,沒有人可以配得上他。
若他再能愛得了其他人,他便也不是梁公子了吧。
這種執(zhí)迷,只對自己殘忍。
當我看到故事的最后,唏噓霍霍跟瑤歌穿越千年的愛情時,嘆息劉徹睥睨江山,傲然萬世的同時,卻求不得她一顆完整真心的無奈時,心中最感慨,仍是梁公子離去時的模樣。
“天大地大,總有竇梁容身之處。”
“并轡縱馬,浪跡天涯,你果真說到做到!
那一襲淡淡的青衫,似乎定格在記憶中,伴著隱隱桃花香,逐漸遠去。
回頭一望,只有那個長身玉立的背影。
作為一個讀者,我只好說,這個由繁華虛構的男配,踏踏實實扎根在了我心底。
對這個角色傾注了比較多的感情,喜歡的濃一些,就沒辦法客觀地去看待瑤歌跟霍霍,瑤歌跟劉徹之間的關系。
但我在看大漢的時候,聽著檀燒的《戒執(zhí)迷》這首歌,覺得特別貼切。
“此生里得知復失之,他生里只愿莫如斯”。
瑤歌從千年而來,只為完成那廝守的約定,然而此生遇見了,相愛了,仍舊沒能在一起。
繁華說瑤歌和霍霍最后都死了。
這一生生時不能在一起,輪回他生若再遇著,只盼再莫如此。
繁華又說劉徹一個人活著。默默活著。
一個人承受故事結束之后的悲涼。
“轉眼此生已結,只怕我難將你戒。轉眼他生已結,不如我將輪回戒。”
于是霍霍在番外穿越回了現(xiàn)代,而劉徹,永遠停在了那個輝煌的大漢王朝,沒有了輪回,沒有了他生,永遠地守著自己的愛情。
第一次寫長評,不會寫~寫的不好,寫的不對的地方,阿彌陀佛,繁華莫怪,繁華莫怪啊!~~
最后,因為實在很喜歡霍去病,我把這兩首信筆涂鴉的《定風波》送給繁華。
感謝跟我一樣喜歡那個時代,喜歡霍霍的繁華,帶給我這樣一個令我動容的故事~
其一
戎馘金戈漫卷沙,匈奴未破何言家。一騎飛塵傾縱馬,醉踏,三生詩酒趁年華!
朔漠雄魂妒天下,折煞,長安暗涌亡風華。馳騁江山誰曾怕,叱咤,也無沉浮也無涯。
其二
血染天穹暮浸涼,手握殘陽冷弧光。提劍朔漠倚塵霜,疏狂,飲馬瀚海戰(zhàn)何妨!
羌管離情誰曾唱,戎腔,茂陵忠魂待空葬。意馬心猿繁華惘,封狼,盡鳥弓藏夜未央。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