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大大,我純粹是為了加個題目來著,單單叫《評<廢后>》實在不足以表達我的喜愛之情,表笑,我是十二萬分真心的,如果怕有刷分嫌疑,就勞駕大大把我之前那個刪了吧,謝謝~~
記得四十一章,皇后踩到碎冰跌落臺階失子,落葉在作者有話說里寫了這么一句:行到山窮水盡處,坐看風(fēng)起云涌時。
于是我便想到了胤禛的這一句詩:
行至水盡處,坐看云起時。
昔年之人的相繼被害、腹中骨肉的一夜失去、“姑母”的糖衣毒藥、馮氏的綿里藏針、楊氏的虎視眈眈、眾妃嬪的抬高踩低、夏沐烜的紙薄之情——
已入死地,往何而生?
——行至水盡處,坐看云起時。
曾經(jīng)的“沈月清”是水,清澈見底,柔仁達濟,卻易為人所污,一點墨,染遍滿池烏,一把火,蒸起一室霧。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沈月清之為“水”,廣施恩澤不望報,淡看名利不爭寵,明明一剪相思燕,偏偏飛入帝王家。
“沈月清”的上善之水,澤了夏沐烜、澤了印壽海、澤了那許許多多人,偏偏沒澤了自己,所幸的是,她種下的福蔭,留給了后來那個“她”。
其實若說水盡,還有另一層含義,不僅僅指沈月清的浴火重生般的蛻變,也指馮氏一門的盛極而衰:
水雖秀而只鱗莫睹,是為惡水——馮若蘭一枝獨秀,前有宰相馮光培仗勢,后有太后暗里庇護,多年盛寵不衰,先后有王福全、王忠、王貴謀害皇嗣,爪牙寶娥、晚秋栽贓陷害,無惡不作,正是“一花開盡百花殘,我花開盡百花殺”。
——馮氏之為“水”,實乃惡水、毒水,暗流洶涌、無孔不入,所到之處,人禍迭出。
然則此“惡水”,卻是趁“善水”之勢而起,借齊氏之墨污之,竊“善水”之澤而秀,以“善水”之柔摧之,最后失“水”之澤而枯。
如今的沈月清,不再是那純澈無垢可任人隨意改變形狀的“水”,是負載了沉沉疊疊的命債,淹溺了汩汩涌動的良知,將一股股細流匯集,用內(nèi)里包裹著的熾熱的仇恨之火將自身蒸騰為云的“水”。
水之升華為云,悠然淡雅,溫婉從容,雖孑然一身困方穹,聚散隨形無影蹤,攜風(fēng)伴雨洗穢垢,不損半分白姿容。
是以水盡,坐看云起。
夏沐烜對馮若蘭,七分恩,三分憐,感其當年恩,憐其“溫柔端方”“體弱多病”,加之明里有馮光培仗勢,暗里有太后照拂,要扳倒她,有幾個方面可以入手:
一、削弱馮光培——冊封尹祁、皇帝親選人才
二、讓皇帝對當年之事起疑——揭穿“蝶戀花”非南地方言、真假血玉(借楊卉之手)
三、讓皇帝認清馮若蘭的心機——“私通馮思遠”一計,王忠王貴謀害皇嗣之事
這些舉措,動搖了夏沐烜,涉及江山社稷,又將感情降了一級;
此消彼長,努力扮演一個賢惠大度、善解人意、憂皇上之憂的皇后,博取夏沐烜的信任。馮若蘭占了情,這一點上沈月清望塵莫及,但信任就不同了,夏沐烜是皇帝,即便再感念恩情,再愛憐馮若蘭,卻不可能不忌憚馮光培,沈月清呢,沒有家世可依,反而容易讓皇帝敞開心扉,雖則一開始只是想在她這里獲得些主意,而慢慢的,卻變成了妻子為丈夫分憂的感動,信任一點一點積聚;
與此同時,逐漸滴動搖夏沐烜對馮若蘭的信任,對其“溫柔端方”的信任,對當年之事的信任;
到此,夏沐烜的那三分憐愛已經(jīng)所剩無幾。然而,那七分感恩仍在,雖有存疑,然有太后照拂,馮若蘭起勢只是早晚的問題。
皇后一直在查馮若蘭假冒真相,但一直未有進展,讀者們都在苦惱如何揭穿她的時候,作者大人終于開了金手指。!——馮若蘭為私通馮思遠,自曝破綻,落水一事,徹底失去最大的依仗——此女下馬,太后登場,栽贓皇后的好戲開場。
馮若蘭誣陷皇后私通一事,反而讓夏沐烜對皇后的信任增加了一層;
獻計榮王之事,夏沐烜震撼、感動中又添了一重信任;
皇帝為馮若蘭傷情數(shù)日,凈雯的提醒,皇后一番裝酸扮醋,打消了最后一重疑慮;
太后栽贓不成,皇后有孕,夏沐烜已經(jīng)是徹底相信皇后,信任已經(jīng)升華為感情。
至此,皇帝收復(fù)。
接下來就是最緊張的與老妖婆的交鋒了。
藥物不成,太后想到了沖撞,圍魏救趙,渾水摸魚,借刀殺人,無所不用其極。
還有什么招數(shù)?我猜此番變故,皇后不會再出席此類宴會,終日不出,太后為了引皇后出來,會不會對皇后的娘家下手?
會不會拿當年沈月清去過南地,與齊鳳越有一段來說事,反而引出了皇后是救命恩人的真相?
拭目以待~~
PS,很喜歡很喜歡《廢后》,斷更那段時間,我總怕作者棄坑,多好的文啊,棄坑太可惜了,還沒看到希望的曙光,怎可就此踏入永夜呢?某日驚現(xiàn)復(fù)更,還是日更,我激動壞了,每天刷N遍,哪怕知道下午或者晚上更,看看底下的評論也能緩解緩解我那撓心撓肺的心情,于是今天寫個長評,不然對不起我如此喜愛這個文啊!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