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聽我講爺爺?shù)墓适?/h2>
爺爺是個地道的鄉(xiāng)下娃,從小就在村溝里長大,沒什么文化也沒上過幾天學.
就是這么一個土里土氣的鄉(xiāng)下娃,在他21歲的時候被縣里的軍官拉去當了兵.那時候當國民黨的兵不是一件實份光彩的事情,村里的人總是對他指指點點說他是“敗家的玩兒”,爺爺聽得多了,索性也就不回家了.
由于身材高大,又會巴結(jié)人,爺爺很快就得到了守鎮(zhèn)營長的賞識當了縣里的警察.那時候當警察不穿軍裝,每人發(fā)一件黑色油亮的皮大衣就算草草了了事,爺爺樣子看上去更像個“特務”而不是警察.也幸好爺爺沒有當兵,不然就不會有下面一段有趣的陳年往事了.
當時國民黨的警察很腐朽,更何況是一個偏遠的小縣城.爺爺跟著他們混久了,也學會了小偷小摸,常常拿著公家的東西不當一回事,老往家拿.有一次在清剿一個賭博窩點時,爺爺舉著中正式步槍第一個沖了進去.里面的賭徒看見了都四散而逃,爺爺在墻角里抓到了一個“腿短”的.那人看見爺爺?shù)臉寚樀没甓紱]了,忙著掏出自己身上的錢塞給爺爺讓他放他一條活路.
爺爺看著那白花花的銀子,二話沒說轉(zhuǎn)過身去作了個手勢,意思是說“走吧,這里有我!”那人明白了爺爺?shù)囊馑肌班帷钡囊宦?就翻墻從后門溜走了.
收隊的時候爺爺怕被人發(fā)現(xiàn)又來不急藏,于是就把錢藏在了自己的內(nèi)衣褲里.隊長對他們說:“這錢都交齊了么?”
“收齊了!”爺爺也跟著其他人一樣喊道.
隊長看見爺爺老是摸褲子覺得很奇怪就問:“啊虎呀,你腰那怎么鼓鼓噠,不會是藏錢了吧?”
爺爺搖搖頭:“沒有.”
隊長賊眉鼠眼的望著他:“沒有?那走兩個正步給我看看!”
這一走就走了光了,那錢因為太多,隨著爺爺?shù)恼骄惋w了出去.就因為這事爺爺被公家訓了一頓后辭了職.沒了飯碗的爺爺在縣里待不下去了,回到鄉(xiāng)下繼續(xù)種自己的田.也就是在那時認識了我奶奶并和她結(jié)了婚,日子也就這樣平凡無奇的過著.
1984年,共產(chǎn)黨在經(jīng)過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后開始了南下.國民黨那時已經(jīng)兵敗如山倒,但位居與南方的國民黨軍隊仍然頑固抵抗.
一天夜里,有幾個壯漢闖入了爺爺?shù)膱@子.爺爺起先以為是賊,跑出去看時才知道是共產(chǎn)黨員.他們要爺爺幫他們開縣里的大門(那時候縣城的外圍都是用城墻圍著的).爺爺不肯,他們就說要是不幫共產(chǎn)黨開門,等縣城解放了,有國民黨底子的人都要拉去槍斃的.爺爺對于共產(chǎn)黨了解得不多,以為共產(chǎn)黨都這樣,隨便說說也就真信了.
當天晚上,他們還在爺爺家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計劃怎樣搶占縣城,爺爺?shù)恼斡X悟也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回到房間還對奶奶一直夸贊共產(chǎn)黨怎樣怎樣的好,奶奶是個鄉(xiāng)下姑娘對于政治也懂得不多,但一聽到要打仗不免就會想到要死人,一聽爺爺還是要沖在最前面的就更急了.死活不讓他去,爺爺急了喝了奶奶了一句:“男人的事,你們女人懂什么.解放就在眼前,寧可當烈士!也不當孫子!”
隔天夜里,爺爺不顧奶奶的反對帶著他們來到了縣城大門.對著城樓上守衛(wèi)喊:“開門,快開門!”爺爺雖然住在鄉(xiāng)下,但每當農(nóng)閑時都會進縣城里和以前的同僚喝酒聊天,大家也都很熟.守門的官兵看是爺爺就沒多疑,隨便回了句:“原來是啊虎呀!”就一路小跑下來開了縣大門.
這門一開,埋伏在旁邊的共產(chǎn)黨軍隊幾百號人就蜂擁的沖了進去,守鎮(zhèn)營長還沒來得急逃就被抓住了,縣城也就這樣順利的解放.縣城解放沒多久,全國也迎來了解放.爺爺因為解放縣城有功,稀里糊涂的就被調(diào)到了海南當了一名小職員.
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總在你不知不覺中改變著一切.
爺爺以為都解放了,看來也沒什么好擔心的了,就安安心心的和奶奶在海南定居下來.可生活仿佛在和他開著無邊無際的玩笑,一年之后□□就爆發(fā)了.有那么點“資產(chǎn)階級味道”的人都免不了要批上一陣子,爺爺怕自己的過去會被人發(fā)現(xiàn)連累到自己的家人,就帶著奶奶逃回鄉(xiāng)下避避風頭,可這一避就避了整整十年.
□□結(jié)束后,被誣蔑的人都得到了平反.爺爺因為當初的擔心沒有趕上好時候,在單位的記錄也就是‘成淇虎---因故辭職’.爺爺后來每說起這事的時候,總不免遺憾的說:“要是那時候沒跑,可能現(xiàn)在還能撈個官當.你們的生活也不會那么苦了,這事都得怪我”
其實苦不苦只有爺爺才知道,在那混亂的十年中爺爺改變了許多.他不再每天晚上喝酒,也不再整天整夜不回家,家里的重活他都會主動去做從不讓奶奶受累.爸爸出生后,更是一心一意的待在家里養(yǎng)育兒女,靠著那微薄的收入讓爸爸上學讀書完成學業(yè),其中的辛酸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爺爺去世的時候,我正在外地忙于畢業(yè)考試,沒來得急回來看他最后一眼.這成了我這輩子最大的虧謙,和外婆一樣希望在天堂中的爺爺不要怪自己孫兒的不孝,希望爺爺在天堂之上也能常懷笑臉.我現(xiàn)在是在用一種很風趣地語氣說這件事,但其實這也是農(nóng)民最真實的寫照,好人和壞人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利益上的多于少,當“益”字當頭,壞人往往也會變成好人的,這就是歷史的洪流,你無法逃避。問問你的父輩,看看他們有多少人是在那個時代從壞人變成好人的,又有多少好人變成壞人的。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