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縱觀江湖風云,無非是為了爭奪武功秘籍,寶藏神兵,再者,江山如此多嬌,引多少風流人物前赴后繼,競折腰!
本文開篇到現(xiàn)在,終于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世秘密,原來是柴家的后代。雖然作者大人多次隱晦的提過,因為不敢確定,就沒有妄加猜測。歷史先忽略,就文中來看,云非的爹是后周皇帝,她就是公主了。同時,她與南唐李煜又是拜把子兄弟,這么看的話,或者在趙匡胤黃袍加身,掃除障礙登上大宋皇帝寶座的時候,她會不會有所作為呢?這些都是疑問,還是等待作者為我們展開一幅幅跌宕起伏的風云畫卷吧。
今天要探討的是文中人物的感情故事。首要談?wù)摰氖堑谝惶柸宋镌品。她自小女扮男裝,俊俏美麗,性格不羈,瀟灑風趣,得到眾美的青睞。一個人的奇遇太多自然是非就多,她第一個認識的女孩子是格拉,那個美麗善良的苗家女孩,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但是恰恰因為太熟悉,反而沒有了新鮮和刺激感。就如《射雕》里面的郭靖華箏,總少了來電的感覺,一份悸動。再怎么親近,云非也只用一句‘我當你是妹妹’讓格拉傷心欲絕。自古多情女子負心漢,格拉是注定悲劇了。她不會再愛上別人,也只會同華箏一樣,寄萬種相思與淚眼,孤獨一生。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如果用這個理由來拒絕你的話,就別去努力了,因為越是強求換來的只能是反感的加速。就不知格拉后面會不會再出現(xiàn),按照常理來看,應(yīng)該還有點戲份。我是比較同情的,即使不是很喜歡這個女孩的性格,但是看到她的癡情和專一,有點不忍。
云非對于娘親的愛慕實在是復(fù)雜了,應(yīng)該是從親情演化成對成熟女子的愛慕,因為娘親的美麗人間無二,溫柔更是天下第一,而且是無私付出不求回報,或者看著云非包攬眾多美女也不會嫉妒,這樣一個女人集中了東方女子所有的美德,或更為甚!她盡心盡情的愛著云非,無論世事如何變幻,云非專情與否,她也絕不會離她而去。誰不渴望有這樣一個人對自己這么好,這么大方無私呢?
如果說云非的心里只有娘親一人,我不敢茍同,只能說她最愛的人是娘親而已。少年英雄,都渴望著外面的花花世界,各色美女,如冷面柔情的花海,驕橫清麗的玉玲公主,風流迤邐的裴老板娘,還有妖治冶艷的花蕊夫人,都能讓人噴血三丈,也如文案所提,要NP的,自然不會遺漏一個出去。
曾經(jīng)看過一篇明朝文,也是NP文,有點玄乎,都生了娃的。女主坐擁五美,得享齊人之福。當時覺得很新鮮,女主怎么見一個愛一個,而且她的老婆互敬互愛,和睦相處,都對女主愛得死去活來,非君不嫁,非君不活的地步。雖然這樣的女主和男主沒什么不同,都是要占盡天下美色。不過呢,也可以換一種角度去想,男人是荷爾蒙過盛,一種生理心理需要,還有就是繁衍的需要。與愛情沒多大關(guān)系。女人自然不會為了繁衍才去占有眾美了。女主只是想把真情交付吧,不讓眾位美女落入泥渚之中。說句題外話而已,勿怪。
隨著年紀漸長,對待愛情不敢放肆,所以云非,我不喜歡。
所謂‘堅持’是對愛情的一份執(zhí)著,對心中最美好的人的一種堅守。這個世界的誘惑太多,變數(shù)太大,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脆弱的不需要用任何道具就能掐斷。
云非的外公為了藏寶圖不顧女兒的生死,就別提女兒的幸福了,他把女兒送進皇宮只是取悅皇帝,偷取寶圖,達到他取而代之統(tǒng)一天下的目的,成就霸業(yè)的野心。在他心里,沒有親情。而在云非心里,非但沒有親情,更有憎恨和殺氣,她自小只有母愛,所謂的父愛,祖孫之愛,沒有過更不想去擁有,因為在她的心里,娘是她一個人的,不允許任何人去分享,即使是父親,還是外公,都不可以和她爭奪。我只能說,這樣的心理不奇怪,在十歲之前的孩子身上可以體會到。隨著孩子長大,會慢慢的意識到世界上除了娘親之外還有其他人,這些‘其他人’也會需要娘親的愛,只是愛與愛是不同的,娘親的心里只是孩子最重要罷了。
云非是自私的,她渴望娘親只對自己一個人好,也就是只對她一人專一。這是一個孩子的執(zhí)拗,更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的專橫。如果她和娘親成了愛人,難道她的娘親看著她和眾多美女卿卿我我的時候,同渡春宵的時候,還會笑意盈盈的想‘云非很幸福’?這只是一個母親的想法,情人都做不到的。
當然,這是本人太過守舊的想法,也許世上真有這樣的人也不一定。或許現(xiàn)實太缺少,小說只是滿足很多這種需要的人的需要吧。
說到‘堅持’二字,豈是容易做到?自古‘風流才子多情種’,文中李煜便是千古流芳的人物。本來就對治理國家毫無興趣的他,當皇帝唯一的好處在于可以讓心愛的女人成為皇后。他的妻子周娥皇(大周后)是一位風華絕代的才情女子,精通詩詞、音律、歌舞、美容、服裝設(shè)計等各種上流社會最高雅時興的東西,兩人如膠似漆,恩愛無比。李煜當了皇帝以后,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用來營建奢華浪漫的后宮生活,作為一個天才藝術(shù)家,一個“千古詞帝”,他此時的詞作寫的也全是香閨韻事、兒女柔情。非常不幸的是,19歲嫁給李煜的大周后只做了三年皇后,竟然在29歲就突然病故。李煜悲痛欲絕,寫了一篇長達一千余字的祭文《昭惠周后誄》,是他傳世作品中最長的。在此后很長時間里,李煜都無法走出喪妻之痛,過去柔情沉醉的詞風也開始轉(zhuǎn)向哀婉凄惻。
然而,李煜對大周后的感情并不忠貞,正是在大周后病重期間,她的同胞妹妹小周氏入宮探望,李煜趁機與小周氏私通,對其寵愛比大周后更有過之。小周后比姐姐小14歲,大周后死時她最多不過15歲,李煜的行為就屬于□□未成年少女,而且是在妻子病重之時,以現(xiàn)在的標準來看,確實很過分,簡直毫無人性。但是以帝皇標準看,這不足為奇。另有一項遺禍千年、名聲極差的重大惡習也跟李煜有關(guān),這就是女子纏足。李煜的后宮嬪妃中有一個據(jù)說是來自西域的妖艷女子,為討得李煜歡心,發(fā)明了一種與現(xiàn)代芭蕾有共通之處的舞蹈,其重要特點是以白帛把腳纏到尖細如弓。李煜觀罷此舞深感震撼和迷戀,為窅娘親解足上白帛以愛撫其足。皇帝這種舉動令后宮轟動,所有人都大受啟發(fā),自此人人纏足,后來竟發(fā)展成最變態(tài)的一項民俗。
李煜一代才子,只是多情,不得專情。我覺得云非與他倒是情趣相投,同樣的風流多情,俊俏瀟灑,只能最愛一人,不會專愛一人。李煜寵愛大小周后,只因二女符合他審美觀中的所有標準,只是風流才子是不能寂寞的,他們會不斷尋找更符合自己情趣的女子,沒有大小周后,還有小足女郎,還有眾多各種標準的女人去填補他的空虛。云非最愛娘親,享受她的專一和癡情,她的溫柔和美麗,以娘親的大度,再來幾位又何妨?如果眾美嫉妒,不甘,對不起了,請你離開。即使你們都走開,還有娘親陪著我,無所謂。
‘堅持’或者只是庸人所想,是無能之人的一種自我解嘲罷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