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這倆父子的事還真不是一句誰對誰錯就能說清楚的。
玄燁有錯。他當(dāng)初為應(yīng)一時之急立了太子,固然安了某些人的心,卻也在眾人眼中樹了個靶子,從此將胤礽推到了風(fēng)口浪尖。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到了胤礽那個位置,便也容不得你低調(diào)了,有人為你考慮,自然也有人可著勁兒把你拉下馬。但是,你能說玄燁他當(dāng)初就沒有拳拳父愛?我想是有的。你能說他不知道太子會面臨什么樣的水深火熱?我想他也是知道的,以我之心度之,恐怕他還存了兩層意思:一者,既然有心立他做太子,怎能不教他為君之道?為君者,偵察與反偵察是常態(tài),須學(xué)會從“別人要你知道”中辨別出“我要知道”,從“別人想你以為”中升華為“我要讓你以為”,要吸引同道也要震懾敵人,既然復(fù)雜的環(huán)境始終存在,那么錘煉是必須的。二者,自己是作為最終裁決者的皇帝,胤礽是自己所庇護(hù)與支持的太子,有自己在,別人再鬧還能鬧出天去?
可惜,他太低估了人心,或者說他太低估了眾人的心,高估了自己和太子的心。有不止一個人說過,不要試圖去考驗人心,即便是考驗也會有傷害,而對人心的傷害一旦造成就難以磨滅。這是真理;始腋缸樱思疫有國,朝堂種種,總要不自禁地?fù)诫s進(jìn)來,原本討個饒服個軟打個馬虎眼即能了事的,偏偏被各種心思擠兌得變了質(zhì),五千年文化凝成的這支筆何其了得,生死人肉白骨尚且不稀奇,何況是羅織幾個罪名?所謂愛之深恨之切,正是傾注了無數(shù)心血,才見不得一絲微瑕。玄燁,“三人成虎”這句話你難道不知道嗎?你以為自己是那特例,殊不知也不過是逃了三人,成了四人、五人而已。
那些叱罵時的誅心之語,原本可以理解為怒忿之時的口不擇言,可“金口玉言”一朝成了白紙黑字,過后再看不覺心驚齒冷么?你這嚴(yán)父,怎么這時不知道用對待臣子的恩威并施了?哦,我倒忘記了,你自己本就是從一個缺乏父愛的孩子掙扎著成長起來的,你以為所有的孩子都像你一樣堅強(qiáng)嗎?你已經(jīng)忘了自己心底的傷口了?這是愛他還是害他?
胤礽有錯。這么聰明一孩子,身份尊貴,又得帝寵,前途光明,形勢大好,怎么就不知道抱緊大腿不放松呢!雖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吧,到底還是有那一人壓著不是?老爹才是你的底氣所在啊,索額圖什么的都是浮云!瞅人老四不就是這么上位的么?到底是年輕啊,爹疼了你就得瑟了,可你也私下里得瑟呢,要不就在爹面前玩一把嬌憨也成,小事小節(jié)聊以助興,你要在大事上玩手段,那這父子感情還能純潔得了么?君臣父子,先是君才是父,讀了那么多年圣賢書怎么就忘了這茬呢!
但轉(zhuǎn)念一想,這孩子也可憐得很,年少得志,那么多兄弟羨慕嫉妒恨,得是多大壓力!老爹又是待兒子比外臣嚴(yán)厲的脾氣,到太子這兒寄希望越多則要求更多,想來是不輕松的,娘親去得早,那會兒又沒個心理醫(yī)生,這壓力可不得找地兒發(fā)泄去!只是,平常人可以找個無人關(guān)注的所在發(fā)泄,他太子能么?時時刻刻那是處于公眾焦點的人物!既然是發(fā)泄,總有些非理性的成分,這不是趕著給有心之人找理由么?太子啊太子,老爹不是給你起了好名字了嘛,“應(yīng)忍”,你摔就摔在這不會忍上了。所以說,認(rèn)清形勢很重要!
傷人與被傷,對于投入情感的雙方從來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正因為在乎,所以才亂了方寸、失了風(fēng)度。正因為人生只有一世,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于是很多事盡管看似偶然,卻是從一開始就有了某種跡象,所以,如果沒有再一世的相逢,或是脫胎換骨宛似再生的轉(zhuǎn)變,那么就最好不相見罷!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