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不良的強強聯(lián)合》 (35章全文)
評論員:巴蛇
這是一個關于信任和背叛,愛情和仇恨的故事。
不過叫我來說,所有的故事都是如此,愛與恨情與仇,信任與辜負。
于是舍棄冗長的開場白,直接切入重點吧。
本文有兩個優(yōu)點。
一是文字。
關于文字我有一種私人的看文理論,也就是文的背景必須由相應風格的文字來匹配。西方奇幻,就會有更加直接和定式化的語言,東洋風則要輕飄飄,尤其是男人。武俠要簡潔明快。虐心要將情緒注入文字而非劇情。不是如此,那么文章的魅力就會遜色很多。有時候會困擾,當看到西方背景的小說,僅僅只能做到使用西式的人名地名的時候。或者看到古代背景里一堆現(xiàn)代邏輯,就覺得沒味道。也許感情寫得好,也許角色動人,但是背景表達不對,就是沒味道。
這個文的文字我不知道寫的人花不花時間。讀的人很花時間。
缺乏主語隨處可見。有時候一個短語也能成句子。場景切換,現(xiàn)實和記憶以及感情的切換,常常一個招呼都不打,說切就切了。
真是任性妄為的行文風格啊。
不過,前面我說了文字是優(yōu)點的話吧。所以讓人足以忽略上述不足的地方是,這樣的文字飽含感情。這種表達方法可能不準確。因為文字本身就是感情的載體,所以所謂飽含其實概念晦暗。那么,我加入一個效率的概念。這里效率奇高。每個句子除了交代事情背景人物個性,通常連感情線索都交代清楚了。這種濃縮度,稍微忽略一點都不行。以往可以一目數(shù)行,這里只能一個字一個字扣著看。因為稍有不慎,就會錯過。而且每個句子都有鮮明的情緒,這點很神奇,因為真的很神奇。那些沒有主語,切來切去的鏡頭,居然因為句子本身所帶著的情緒,就可以把人物區(qū)分開,把時間順序,現(xiàn)實回憶分的清清楚楚。
用這種文字表現(xiàn)盤根錯節(jié)的感情實在是搭得沒話說。
另一個優(yōu)點則是懸念。
老實說這個文文字再好。本來在篩文的時候也會被我剔除。因為篩文的時候不會有很多時間,有時候文案簡介,最多三到四章就要決定下來。需要靜心琢磨的文字實在不適合這樣的選擇。所以把我釣上鉤的是這個文設置的懸念。
恰到好處的懸念,而且不是一個,準確的說來是一個接著一個。
故事本身里面的時間切入點并不是所有發(fā)生的一開始。因此故事正常的時間軸跨度并不大。從主角失憶到恢復記憶,能夠發(fā)生的凈是些生活瑣事。與其說推動感情線索的是發(fā)生的劇情,還不如說是層層相扣抽絲剝繭的懸念。從女主和男主的關系,到那些陸續(xù)出現(xiàn)的角色的關系。作者并沒有著急解密,反而是卓有技巧的以女主的記憶為線索,層層暗示,絲絲揭開。這個謎團剛剛揭開,下個迷霧又馬上形成。撓的人心癢肺癢,恨不得女主趕快死了,這樣故事也算有個結局。而隨著迷霧的揭開,故事的劇情設定也脈絡清晰起來。人,家族,勢力,愛恨情仇一一展開,慢慢超越繡樓那種小格局的味道。而當你回過頭再去看角色的言行,無一不是暗示了后續(xù)。文章盡管節(jié)奏舒緩卻因此形成一個整體。渾然天成。
綜合以上兩個優(yōu)點之后,就誕生了本文最大或者說最麻煩的地方。
感情讓你忍不住細品,但是懸念卻催你馬上進入下一步。
所以究竟是研究感情線索,還是趕緊弄明白事實真相,這就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果劇情更引人入勝,那么作者文字中的感情就算是白瞎,糟蹋了。如果更注重言情的部分,那么懸疑的部分又使人焦躁煩人。
兩個都挺好,但是組起來的閱讀體驗——讓我有點受到折磨的感覺。
綜上所訴,這個文作者功底出色,但是適合的受眾會因為作者的特色而變得狹窄。
這算好事還是壞事呢。
覺得好,但是不想再有類似體驗。這就是最終的感受吧。
p.s.前段時間看了個很有意思的廣告,士力架的。里面把饑餓的守門員變成了林妹妹,然后吃了士力架以后,就咻的恢復了。
所以,啊,也許并不是因果關系。我覺得這個文中多少也有這樣強烈對抗的矛盾感受吧。一方面是悠長緩慢精雕細琢的敘事,另一方面是層層抽絲剝繭盤根錯節(jié)的懸念劇情。一面是不太容易讀懂飽含情緒的文字的讓你慢慢看慢慢想,另一面則是好奇心逼迫著快向前快向前,對立煎熬,老實說相當?shù)恼勰ト四亍?br>于是腦海里自動浮現(xiàn)了這樣的標題——名偵探黛玉。
笑。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