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我從亦人的《四爺幸福生活》就追文至今,而《四八交響曲》更是令我不忍釋卷。《四八交響曲》中人物的血肉和靈性比起《四爺幸福生活》更形豐滿完整,亦人的情節(jié)架構(gòu)更為完善,對于行文節(jié)奏和人物情感的行程或轉(zhuǎn)換也更圓融如意,美哉斯文!
《四八交響曲》走的是最新流行的互穿,不同于幻大勢在成年后才互換靈魂的設(shè)定,《四八交響曲》中從童年開始就身分互換,正所謂養(yǎng)移體,居移氣,四爺和八爺也走出了與前世不同的人生,但是深刻刻在靈魂里的那些秉性還是難以更動了,即使四爺笑顏始開為溫飽,但前世不怒而威的氣勢仍在,皮猴般的小九小十,也會因為他的一個瞪視而收斂、乖巧;即使八爺身分高貴,不需要再對人輕展笑顏也可以過的極好,他仍然習(xí)慣逢人便露三分笑,打造一個溫潤如玉的‘四阿哥’。
首論四爺。
前世的四爺,總讓我想到一個句子:他眉宇間執(zhí)著,嘴角卻掛著寂寞。而這輩子從他獲得衛(wèi)氏的母愛開始,前世最缺乏的親情便滾滾而來,躲也躲不掉,更何況四爺正是久旱逢干霖,并不想躲,所以即便嫌小九小十吵鬧,嫌方茴姑姑自作主張,他仍然堅持張開羽翼,將這群人護在身邊,正如他前世衷心愛護十三,不要命地逾制,想把最好的都給他一樣。(這里嘆一個,我可憐的小十三,怎么就落入四哥不疼八哥不愛的境界呢,不要啊,四爺快把他放入圈養(yǎng)圈吧,他是你萬般好宇宙全人的十三弟啊~)
不過因這輩子身分之故,四爺對于人情世故更有體悟,這世雖然早些年四爺還是想爭位的,但近來卻顯淡泊了些。雖然不知道真正歷史上的四爺究竟是真的澹泊明志,還是在玩不爭是爭的把戲其實對大位勢在必得,我覺得真去坐了那個位子后,了解其中辛苦無奈,看看清朝皇帝的日程表,應(yīng)該很少有人愿意再來一次吧?可是四爺還是會去爭的,這是他對大清的責(zé)任,如果四爺覺得八爺已經(jīng)夠能耐去坐那個位子,也有可能會放手,作一個‘閑王’(而不是賢王,畢竟四爺他對八爺各種不待見)。
再論八爺。
八爺這輩子享受了身分高貴帶來的好處,主動出擊,交好太子,好好辦差,結(jié)納年羹堯、隆科多、鄔思道,算是有了相當(dāng)良好的基礎(chǔ)。但是他忽略了一點,儲位之爭,最重要的還是在于圣心。目前為止,康師傅對他并不是很喜歡,從文中“老四(靈魂是八爺),年紀(jì)不大、心思不少,打小就養(yǎng)成了這副不露心緒、難以捉摸的精怪性子,偏巧,還裝得真像是最最坦誠的那一個,按說,昭怡那性子,怎么老四就這樣了?不該呀!大概是德妃?看著也不像……”,帝王心性,最不容人在他面前欺瞞沽吊,高深莫測,這是八爺一個嚴(yán)重的失誤。
另外,如果八爺仍是用前世與人為善,拉攏大臣的方式,又會犯帝王另個禁忌,沒有人喜歡被脅迫威壓(即使是無形的),尤其是高高在上的君主。
再者,我覺得八爺不一定能用年羹堯和鄔思道。年羹堯心性高傲、恃才傲物,用八爺對待大臣一向柔懷的方式,只會讓他驕傲跋扈,難以駕馭;鄔思道(鄔思道應(yīng)該是借用二大爺書里的人物吧?)是聰明人,聰明人有聰明人的性格,他希望能被全心的信任(這點在二大爺?shù)臅,四爺就做了許多事情來表示他對鄔思道的全心信賴),但八爺門人眾多,各有利害,眾口難調(diào),鄔思道的計謀能被用幾分還是未知數(shù),那,鄔先生能愿意嗎?
不過還有一個隱藏的陰影,就是身分之別。清朝極重身份分際,康熙的遺詔有‘皇四子人品貴重’之語,‘貴重’何來?想必與四爺是中宮養(yǎng)子脫不了關(guān)系。雍正之所以選乾隆繼位,也有他是滿妃之子一說。四爺現(xiàn)在的身分是很大硬傷!而八爺則是極有優(yōu)勢的。期待未來作者的鋪陳,或者金手指。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