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首先你得承認,從古自今,中國人骨子里都是帶著一點點病態(tài)的審美。像【西廂記】里鶯鶯上香時“行一步可憐,解舞肢嬌又軟,……步香塵,底印兒淺……”就覺得三寸金蓮的姿態(tài)很嫵媚。像文人墨客傳承了千年的審梅情,趣,“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tài)。”
其實,病態(tài)美學,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存在于學術(shù)中“美學”的一個學科,但它在日常中已被大家所接受,不必深究。
劉硯蒙峰他們具是可愛的朗朗少年,皚皚如山中雪,皎皎若云中月,末日來臨山河崩裂之際,最大的愿望不過是活下去,最大的痛苦不過是有一日不能和所愛的人一起死去,他們聰明澄凈,愛護女人和孩子,我愛他們,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為美好的人種類之一。相比他們,賴小杰是另一種人。我一廂情愿地斷定賴小杰一定是一個輕微分裂的精神病人,并為自己的推斷歡欣鼓舞——一個精神病人——你看,多么美妙的設(shè)定。他的身上有一種別人所不具有的病態(tài)的美,想到這種美,我簡直要懷疑我是一個心臟病人,呼吸急促心律不齊,任何一個輕微的動作都能夠輕易挑動我不安的情緒,血管突突地共鳴顫動,我熱愛這種病態(tài)的美,并享受這種美感。
賴小杰的身體里住進了另一個靈魂,他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一半是熱血軍人,背負著英雄式的無可逃脫的命運,連同榮耀和民族的希望,像壓路機一樣一路隆隆向北。另一半?yún)s是一個惶惶然的神經(jīng)質(zhì)少年——他的神經(jīng)質(zhì)中常常帶有少年人特有的狡黠與朝氣,他有二十九歲,可我恍惚卻總覺得他只得十九歲。
并不是用精神分裂簡單把他和劉硯他們進行區(qū)別,人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點分裂,像蒙峰壓抑在淘寶體幽默和英雄面具下的自卑的自尊,像聞且歌始終活在自我否定再自我肯定的輪回里無可超脫,唯一一個未曾分裂的恐怕只有決明了,但這一個又是精神從未正常的自閉兒童。
區(qū)別是他們未曾超出正常的范疇,賴小杰,用劉硯的話說,這個人是個變態(tài)。。。。。
原文里有兩處我印象深刻,想挑出來說一說。
賴杰合上色表,隨口把試紙吃了,說:“詳細說說,你們怎么惹上那巨人的!
“你為什么吃試紙。”劉硯道。
賴杰詫異地說:“我第一眼看見你的時候就喜歡你,不是早說過了么?”
——————————————————————
賴杰哈哈大笑。
“你在騙人!辟嚱苄ν,換了副表情,冷冷道:“差點上你的當了。”
——————————————————————
第一處,我忍不住想,除了真是傻的,這種情況下誰會吃紙,劉硯吃驚,他反而比劉硯更吃驚“不是告訴過你了么”。
第二處,表情的變化頗有點耐人尋味的意思,令人拍案。
賴小杰的表情極其豐富,忽而冷酷,忽而大笑,忽而莊嚴,忽而自嘲,忽而憊懶,忽而卑微祈求,忽而能坐下沉思一個上午。
其實他是個七竅玲瓏人兒,頭蓋骨敲一下,腳后跟都會響——從頭通透到腳。
其實他憊懶的也很可愛,排隊時他直接插到第一個,我也可以露出寵溺無奈的笑。
其實有點能體會他所說的“你不知道整個世界,只有你們幾個人活著的那種絕望感覺么?孤獨,沒有同伴,想找個人說話,你都找不到,整個大地上無邊無際,只有你們還活著……”。
我享受這種變態(tài)的病態(tài)的美感,同時又畏懼,冥冥之中似是有未知的力量,神秘而惑人。他誘惑了我,這令我無比恐懼。
大道最簡,大愛無言,既說不盡心中纏綿,不如就此擱筆。
送給大人的入V禮物,思量了兩日,想寫點什么,昨晚終于下了筆,卻寫不出心里所想的萬一。趕在今日。也只有這樣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