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本卷結(jié)束
不去討論放過侯府的顧二這種選擇的對錯,選都選了,沒啥好說的(就像當(dāng)初,把明蘭配給顧二,就像給盛二少找了個好岳家一樣,沒有什么道理,不過是作者的意愿罷了,雖然很多讀者都會憋屈,可是小說里,永遠(yuǎn)都是作者的一言堂)
==========================================================
還是回過頭來說說顧老侯爺吧,為什么說他渣?基本可以基于以下幾點:
1、本性懦弱,恩將仇報
不管當(dāng)初的虧空怎么來的(我個人認(rèn)為接駕是不大可能的,宮里沒有親戚要省親,自個也沒在什么風(fēng)景秀美之地當(dāng)官要接待巡游的皇帝,侯府在京城,這接駕的可能性可不是一般的低,就算偶爾來上一回,也不肯能住在那里吧?),倒霉事情發(fā)生了,那么只能想辦法去解決,要么還錢,要么奪爵,可是侯府舍不得地位,舍不得富貴,就把主意打在了有錢但沒權(quán)的商人身上,要老侯爺休妻另娶,不管老侯爺怎么個不舍,怎么個難過,結(jié)果是老侯爺同意犧牲所謂心愛的老婆,來挽救侯府(這里存在白府的逼迫么?存在白府的死纏爛打么?存在把大秦給弄死的意圖和行動么?通通沒有)。
然而結(jié)果是白家女帶著家產(chǎn)嫁進(jìn)了門,救了侯府,可是自家老公卻不待見自己,任由侯府的人歪曲事實,什么貪圖榮華富貴,什么逼死大秦之類的,任由侯府的人輕視自己,鄙視自己,排擠自己,作為丈夫的有為此說過一句話么?沒有,心心念念的都是原來的老婆,侯爺是不敢面對自己的選擇,以及自己選擇所造成的結(jié)果,所以需要有人來代己受過,可是卻忘了,這個受過的人卻是救了侯府的人,所以不是懦弱,不是恩將仇報是什么?你不樂意你早說,白家又沒有求著你,你自己急巴巴的要娶,卻又任人糟蹋,造成一尸兩命的結(jié)果,TMD你還有理了?敢做不敢當(dāng)?shù)呐撤,忘恩?fù)義的小人。
過程:侯府需要錢——侯爺為錢娶了白家女——侯爺遷怒白家女,任由家人踐踏——白家女一尸兩命
結(jié)論:老侯爺忘恩負(fù)義
2、偏聽偏信,是非不分
顧侯爺很清楚自家人對白家母子的態(tài)度,卻放任不理,在弄死了白家女后,終于開始關(guān)注顧二了,他很清楚自家人對顧二的態(tài)度,所以對顧二說,他只能靠自己,可是卻偏聽偏信,家人往顧二身上潑什么臟水都相信。顧侯爺?shù)男睦砭褪牵覍δ阌欣⒕,可是我也教你武藝,兵法了(這里我想說,顧侯爺,你大兒子,小兒子是學(xué)武的料么,你想有個傳承,除了顧二還能有誰?何況,教導(dǎo)兒子本就是做父親該做的,古今皆然,是責(zé)任而非恩賜,否則何來子不教父之過,父親在古代有無上之權(quán)威,可是也有著教子的責(zé)任。),這就可以抹平你家人對顧二的糟蹋么?為什么作為侯府的嫡子,為什么還能讓旁枝來糟蹋,很簡單,因為那些人在糟蹋顧二的時候,他要么推波助瀾,要么不管不顧,否則何至于要到顧二成人,才從白家奶媽口中得知自己并非出生不堪,自己母親也并非是為地位逼死他人的狠毒女人。
顧侯爺,為何明知顧二直率真摯,為何明知府中各人態(tài)度,卻仍然不管不顧,為何對于所謂的顧二惡行,不查不問,便一味責(zé)罰。他知道事情根源,卻不愿糾正。他有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卻不愿去用,他有保護(hù)兒子的能力,卻不愿去做。
難道只要有教了兒子武藝兵法,就有資格偏聽偏信,是非不分了么?難道只要有教了兒子武藝兵法就可以放任家人對兒子的踐踏,作為一個父親,你可以偏心,這沒啥,人心都是偏的,但是,你應(yīng)該公正,應(yīng)該明辨是非。可以說,顧侯爺一邊教給顧二生存手段,一邊卻在精神上對顧二進(jìn)行冷暴力。
===========================================================================
顧侯爺?shù)脑驮谟冢约簰仐壛死掀,卻遷怒給挽救了侯府的白家女,本質(zhì)上是一個忘情負(fù)義的人,舍棄前妻的情分,忘記白家的恩義。他作為一個父親,卻任由他人對顧二的踐踏。他一手造成了白家女的死亡,造成了顧二的磨難。
臨死了,他做了兩件事,讓遠(yuǎn)房族人對顧二照顧一二,把白家女的嫁妝錢給顧二。前者,打個比喻,我把你捅了一刀,然后讓人給你包扎,后者,白家女帶進(jìn)了上百萬的家產(chǎn),結(jié)果瞅瞅剩下的,呵呵,這就是顧侯爺對顧二的愛,呵呵,顧侯爺,在你的侯府里,填著白家的百萬家產(chǎn),填著白家兩條人命,填著顧二被人糟蹋的過往,你不過是個忘情負(fù)義的東西罷了,和《侯府女》中的那個王渣沒有本質(zhì)上的差別。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