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就這兩章可以看出,顧大這個人,確實善于審時度勢,揣摩人心,但也看出這個人心胸狹隘,心思陰暗。
他看清了寧遠(yuǎn)侯府的處境,知道此次無論是皇上還是顧二都不會放過侯府,因此他果斷的放棄了自己的盟友顧家四房和五房,甚至放棄了自己的繼母和弟弟,只求保住自己的妻女。他看出顧二的分量,直接從顧二身上下手,他了解顧二對自己父親的感情,于是想用親情和家族束縛顧二,然后用爵位利益來誘惑顧二,甚至拋出其他人給出證據(jù)讓顧二發(fā)泄怒火和仇恨。這樣下來,顧二不管是感情和利益上都應(yīng)該得到了滿足,他也可以達(dá)成自己的愿望。
可惜的是,今日的顧二早已非吳下阿蒙,已遠(yuǎn)非顧大可比。
和顧大比起來,顧二什么樣的苦沒有吃過,什么樣的人沒有見過,什么樣的事沒有干過,從江湖之遠(yuǎn),到廟堂之高,他早已心志堅韌,洞若觀火。顧二最后的弱點,他感情上上的弱點,對于父親的感情和抱怨,他對于母親身世的自卑,對于親情和溫情的渴望,也因為明蘭而放下。這樣的顧二,豈是顧大能夠動搖的?
只要顧二感情上不受影響,他很容易就能看出顧大的虛張聲勢,他所謂的籌碼,其實一點用處也沒有。為什么?因為顧二身后站著皇帝,這是權(quán)力,因為顧家行事不忠不孝不義,這是大義。
先說權(quán)力。顧二是皇帝的患難之交,心腹重臣,而寧遠(yuǎn)侯府上下,是反賊,是逆臣,這個怎么比?皇帝明明白白站在顧二這邊,又有誰愿意跟皇帝對著干?你想著用立嗣子來威脅顧二,你立得起來嗎?就算你是族長,這個嗣子也要得到族里承認(rèn)吧,這個時候,顧氏族里的人會答應(yīng)嗎?冒著惹怒顧二和皇上的風(fēng)險?顧氏族人大概巴不得你早死了,好讓顧二繼承爵位,這樣子族里才會有了靠山。就算真的立了嗣子,皇帝可是不會認(rèn)的,而一旦你被奪爵,就算立一百個嗣子,那也是罪臣之子,不被逐出宗族就不錯了。至于那個什么丹書鐵卷,只要皇帝愿意,不銷毀原樣發(fā)還也不是不可以的。
再說“大義”。顧大當(dāng)然知道顧二有皇帝撐腰,于是他抬出了另一點,皇帝不會為了顧二不顧名聲,奪長兄的爵位給他。如果顧府上下立身正,不給皇帝把柄,皇帝確實會顧惜自己的名聲?上Я,顧家上下做了這么多喪近天良的事,只要皇帝把這些事捅出來,顧家名聲掃地,只怕就算皇帝不奪爵給顧二,別人都會不答應(yīng)。顧家的把柄實在是太多了。首先,顧家不忠,勾結(jié)反賊謀逆,這有寧遠(yuǎn)侯的書信為證;其次,顧家不孝,居然阻攔顧二拜祭亡父,違背老侯爺?shù)倪z愿,私吞老侯爺留給顧二的產(chǎn)業(yè);再者,顧家不義。別的不說,霸占白氏遺產(chǎn),誣蔑逼走顧二。白氏當(dāng)年的嫁妝,必是有清單的,也一般會請中人作證,甚至在官府過檔,這樣都是可以查到的。把這些事抖出來,看看顧家上下還要不要做人了?我要是皇帝,只需擺出一副公正的樣子,公布寧遠(yuǎn)侯府謀反的證據(jù),下旨奪爵,該流的流,該殺的殺,然后下旨因顧二的功勞將寧遠(yuǎn)侯老侯爺留給顧二的遺產(chǎn)發(fā)還,將白氏的嫁妝發(fā)還顧二。這樣以來,就勢必要清算老侯爺留給顧二的遺產(chǎn)和白氏的嫁妝,足以讓事情的真相大白于天下。然后,顧二上來感念皇恩,痛哭:“我兄弟雖不仁,但念及亡父,我不能不義。愿以半數(shù)白氏嫁妝(基本就是半數(shù)寧遠(yuǎn)侯家財)上交國庫,為我兄弟贖罪---”皇帝感念顧二孝義,收錢入庫,然后將殺頭的改流放,將流放的改貶為庶人。于是,世人皆稱顧二孝義,秦氏等人遂成過街老鼠。至于爵位嗎,等個幾年,尋個機(jī)會,原樣發(fā)還就是了。
顧大的伎倆是不會成功的。都到了這個分上了,他希望顧二照顧自己老婆女兒就直說好了,好聲好氣的求顧二看在同是渣爹的血脈下,看在自己老婆女兒沒有作過什么壞事的分上,勉強(qiáng)照顧一下自己的老婆女兒就是了?墒穷櫞笳媸锹斆鬟^了頭,他也陰險自卑過了頭。顧二雖然還算個好人,不喜歡欺負(fù)孤兒寡母,但是,他也最討厭別人威脅和欺騙,更何況是顧大的威脅和欺騙。看來這母女兩要自求多福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