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評《神雕俠侶》
很久很久以前,我問朋友:金庸的十四部武俠小說,你最喜歡哪部?
他答:《神雕俠侶》。
再問為什么,他回我: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
不得不說,他的評價其實很精準。一直覺得,金老寫《神雕俠侶》,雖然是借了蒙宋之爭的大背景,可是實際上并沒有寫到很多令人感覺驚心動魄的內(nèi)容。不同于他的其他小說中,主人公的命運或和整個武林局勢息息相關,或和整個時代緊密相連。《神雕》中,把重點僅僅糾結(jié)于楊龍二人驚世駭俗的師生戀上,多少有點失之大氣。
但看到后來,越來越能理解這部小說當中反映的時代特色。
楊龍二人的師生戀,既是他們兩個人的悲劇,又反映著他們和時代文化的沖突。正是兩個人不同尋常的身世和經(jīng)歷,造就了他們各自鮮明的性格特征,讓他們在多年的相處中無視世俗眼光,真摯地相戀。但同時,他們又無法完全生活在超凡脫俗的環(huán)境中,一旦入世,他們與時代鮮明的沖突就突出體現(xiàn)出來。從郭靖黃蓉對他們的反對乃至阻撓,到全真教上下對他們的敵視,再到楊過的敵人總會以此作為借口攻擊他,無不反映著他們與世俗文化的格格不入。南宋正是程朱理學興起的時代,禮法森嚴,他們的感情在這樣的時代中存活,就顯得愈發(fā)艱難。加之兩個人自身出色,無論外貌、武功都是上上之選,這樣的條件在普通情侶身上,他人自會說他們是金童玉女、天造地設,但放在他們兩個身上,卻更給別人制造了攻擊的理由,說他們?nèi)绾稳绾巫愿蕢櫬。同時,這種出色為他們吸引了太多的關注,引來了巨大的阻力,更造就了這樣的悲劇。
不同于其他小說中,把主人公的命運放在時代中鍛造,從而反映時代背景!渡竦瘛钒迅嗟墓P墨放在了主人公的愛情上,通過他們的愛情反映了當時的文化風俗。從這一點上來講,《神雕》其實也是金老的一種突破。
我一直認為,《神雕》的人物塑造是非常成功的:
楊過幼年顛沛流離的經(jīng)歷,使楊過看到了世情險惡,也使楊過沒有機會接受太多的世俗禮教,從而使楊過的偏激固執(zhí)有了合理的理由,為之后兩人的師生戀、楊過的無視禮教奠定了基礎。
小龍女常年生活在古墓,無論是成長的環(huán)境、經(jīng)歷還是她所接觸的人,都那樣與世隔絕,這就使小龍女的不通世事、冷若冰霜不顯得突兀和反常。
郭靖由《射雕》中憨憨傻傻的形象,逐漸成長為一代大俠,這當中既反映了郭靖在武林中的地位促進著他的成長,又反映著黃蓉對他的影響乃至言傳身教。
很多人說黃蓉在《神雕》中沒有了《射雕》里的可愛,但我認為,這是人的成長中必然的改變。《射雕》中的黃蓉只有十幾歲,雖然聰明機智,但畢竟缺少閱歷,對事物的看待自然不同于《神雕》中她幾十歲的時候。尤其是,《神雕》中她已為人母親,考慮問題更多地傾向于自己的孩子,這很正常。有人說她對小楊過的提防顯得很過分,但事實上,如果換位思考,她的做法也不是不可理喻,因為從她的角度,楊過從小沒有接受過儒家正統(tǒng)文化的教育,不太可能有根深蒂固的忠孝節(jié)義思想;同時楊過的父親是賣國賊,在當時的觀念中,“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這無疑會使她看待楊過的眼光更傾向于負面。
郭芙的大小姐脾氣和她本身的善良,郭襄的精靈古怪和過于旺盛的好奇心,乃至李莫愁的狠毒和她自身的愛情悲劇,塑造出的都是一個個立體鮮活的人物形象。每個人都有他自身的性格弱點,但這種弱點的形成又自然而然。
其實《神雕》一直不是我最愛的那一部。我愛過《天龍八部》——英雄末路的蒼涼;愛過《倚天屠龍記》——皇圖霸業(yè)的遺憾;愛過《笑傲江湖》——放逐山水的瀟灑。但到后來,我開始能欣賞《神雕》當中反映的世情百態(tài)。不同于其他武俠的英雄主義,《神雕》更多地反映出的是大人物的小性格。這些小性格使得眾多的人物顯得更加真實,更加立體,也使整部《神雕》更加具有可讀性。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