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于是從頭開始慢慢看。
【篇一】故人心
丁丁的文,一篇就是一個小故事,小故事往往是一個大事件,里頭還會出現(xiàn)一個通透的女子。
《故人心》也是一樣,一萬來字的篇幅,講一件陳年的冤案,牽涉到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岔口之役,江湖和廟堂,隱忍和揭發(fā),中間還有丁丁喜愛的三娘子。
這么多篇里的女主角,我?guī)缀鮽個都喜歡,除了三娘子。
也談不上是討厭她,就是很無感。
可能是因為展昭獨獨鐘情于她,我心里頭有著雞肚,也可能是因為我始終擺脫不了江湖故事的潔癖,對三娘子真的委身嫁給了一個大雜碎感到不可接受。
所以不管丁丁或者喜歡三娘子的人給出怎樣的解釋,我仍然認為,在那樣一個年代,一個未出閣的女子,有著心儀的師兄,卻嫁給了一個切齒痛恨的垃圾人物,讓我糾結至死。記得后面還有一篇追溯到這一節(jié),似乎當時三娘子也情非得已,但是她在姓黃的身邊一待五年,五年同床共枕,我想撞墻。
報仇有很多方式,為什么要忍到這個程度?
另外還有就是,中間的大事件,涉及到起兵和退兵,很多的困境,展昭似乎都是舉重若輕,三言兩語就化解了,讓我覺得有點不合理,雖然中間有借助天意的部分,但還是不能讓我信服。
于是第一篇就此帶過。
【篇二】送君歸
《送君歸》讓我記住了一個蕭思思。
第一次看時,覺得不合理,覺得蕭丫頭真蠢,為了一個單相思的男人,就引頸自戮了,至于的么,這個男人再好,犯得著么?
第二次看,卻忽然有一點明白了這個可憐小丫頭的少女心。有一種求而不得的絕望,還有少女固執(zhí)和浪漫的幻想:相忘江湖,不能留你在身邊,讓你記得我也好。
這個故事又涉及到一個大陰謀大策劃,關乎遼、西夏和大宋,中間的道道,我沒怎么關注,掩卷之余,留下印象的,還是蕭思思。
遙想那個草原上的夜晚,展昭馬摘鈴,人銜枚,歸心似箭,而思思遠遠站在齊膝的長草之中,以歌相送。
那一刻,我覺得展昭對不起蕭思思。
思思是個小妹妹,如果我有這樣的妹子,我會揉揉她的腦袋瓜子,牽著她的手走開,展昭這個綺麗的夢,留在心里就好,不要用自己的血和這么美好的年華祭奠了吧。
這一篇故事,除了血濺朝堂讓我覺得有些夸張,其它的方面,情感線和政治線我都覺得結合的不突兀。如果真要挑毛病,只能說篇幅很短,這么少的篇幅要包容這樣的故事,總會有勾畫不到的地方。但是丁丁她就是要寫這么短,有什么辦法?
【篇三】雙龍會
《雙龍會》整個看下來的感覺比較平。
怎么說呢,慶歷之變是個大事,如果作者想伸發(fā),可以寫到很多。這一篇寫的像是擇取了幾個片段幾個剪影道出,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驚心動魄的時刻和事件,但是丁丁擇取的,好像是幾個邊邊角角的剪影。
就這樣很疏淡的,一篇故事就落幕了。
有些地方想吐槽,忽然發(fā)現(xiàn),在丁丁的文里,皇家對展昭有點太過倚重,說白了,展昭只是個四品武官兒,犯得著出使啊查宮闈之案啊什么的大事件都讓他做么?其實這一點是不合理的,我覺得展昭會是個好的護衛(wèi)、好的南俠,卻不一定是個好的斡旋的政治家、好的帶兵打仗的將領,只是看文的時候,出于對這個人物的偏愛之情,會自然而然從腦海中把這些都給過濾掉。
展昭永遠是不動聲色心如明鏡胸有成竹的那個,丁丁啊你對昭是有多偏愛啊……
有一句話印象很深刻,趙癡兒形容皇后:當年熱騰的一簇小火苗般的小丫頭,竟疏淡的似一往水了。
膜拜一下丁丁的文筆,這句話寫的真好。
忽然覺得,皇后這么些年,真的也好不容易啊,那么大的深宮,一點點磨蝕掉她的熱情和向往,落下這么寡淡的性子,不改的是心有戚戚對那些宮女或是有情人的憐惜……
中間有一段,蘇宛出逃,我覺得這個女官特二特美腦子,單身一個女子出行本來就危險,居然還讓車夫去搬銀子,財不露白懂不懂?這一情節(jié)設置有點牽強了。
以上,暫時寫到這里。剩下的慢慢看,有感慨的時候再出評。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