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現(xiàn)在的姜昊……說句不厚道的話,他沒有資格代替原來那個因為缺愛而自殺的孩子說什么‘恨不恨’或是‘原諒不原諒’。
人生是自己選擇的,但也是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共同造就的結(jié)果。一個剛成年不久的人會去選擇自殺,就本質(zhì)來講并不是一句‘心理素質(zhì)太差’就能敷衍塞責的。
那是一條人命,或許對大多數(shù)人來講,甚至對現(xiàn)在癡迷于主角的電腦屏幕前的我們來講都算不了什么。
但這不代表主角可以肆意毫無顧忌的掠奪那個孩子的一切——隨意揣測他的思想,不分對錯的原諒——當然,我不反對主角采取的相安無事的策略,這是一種正確的自我保護。
但我仍舊不能接受主角以一種‘我來代表對方’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那兩個,對那個孩子做出不可挽回的傷害的父母或親人面前。
在本人看來,如果決定給一個孩子生命,就應該負責給予其充分的情感。否則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父母。
姜昊的母親,不論如何冠以再冠冕堂皇的借口,它行為的本質(zhì)是拋棄。十分不負責任的,她在明確的清楚自己不能確定對方是否會好好對待自己的孩子的基礎上,自私的離開了那個孩子。這是她身為一個人類,身為一位母親,最基本的道德修養(yǎng)的缺失。
姜昊的父親,或許他可以自我辯解:‘這不是我想要的孩子,他的出生并不是我所期待的’。但在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是個成年人,他有反對的權(quán)利。然而他并沒有,或者說,他沒有認真的阻止姜昊的出生——可以說,整個姜家,幾乎都是以一種游戲的心態(tài)迎接姜昊的出生的。
但在之后,你的孩子出生后。或許有人會說,我們給了這個孩子足夠的物質(zhì)基礎,也并沒有在心理上給予過多的折磨。但真的是這樣嗎?在幼兒的成長階段,大人的一言一行表現(xiàn)出的態(tài)度、行為方式。足以對一個孩子造成維時十幾年的‘冷虐待’,每月的零用錢雖然比常人豐厚,但和兄弟姐妹比較起來也無時不刻在宣示著‘這是你的地位、認清自己的階層,你比我們低一級,要認命’;蛟S對方會說,我其實也很喜歡他,但他們是否有認真的想要表現(xiàn)出來過呢?你身為一個父親,真的努力的對自己的兒子,即使是不被期待的兒子說出過一句‘我愛你’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或許對方還會說‘這個孩子不招人待見,他陰沉冷漠,我不喜歡他’,這句話就是實話了,但是身為一個父親,他是否應該捫心自問‘這個孩子,在他幼小的時候、牙牙學語的時候、慢步蹣跚的時候,真的沒有對我微笑過嗎?’
最終,我想,姜昊的死亡只是因為,在自己的兩個弟弟搶走自己的暗戀的女孩子的時候,心理崩潰了。感情上的打擊使他終究意識到無論如何自己都不會得到最渴望的感情,因為社會如此殘酷,因為人性如此悲哀。
總體而言,一個私生子悲劇的出生及死亡,是所有人,尤其是其父母的,不可推脫的責任。這不是我們個人可以言明定論的事件。
當然這只是我的道德準則,不可否認的是在當今社會上,被遺棄、虐待、販賣的孩子比比皆是,人性的缺失肆意橫流,這是人性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哀。我被我的父母寵愛,而因此深明被愛的滋味。而一直生活在被忽視被冷漠包圍的圍墻中的姜昊,不是我們,也不是穿越而來的主角可以妄加評論的。姜昊的父母依然在犯錯,這輩子也不一定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而我想,這樣低劣的思想本身加諸于個人的道德之上就已經(jīng)是一種懲罰了。我不喜歡不負責任的父母,已經(jīng)死亡的姜昊也不會復生,這件事情、這種人生、這類文體的存在都無法給予正確的評價,無法訴諸筆墨。
我們喜歡作者筆下的故事,也因此總是想要以更高的道德籌碼束縛他們。所以在此本人很不地道的提出自己的觀念,至于采納與否。但求作者和眾多讀者認真看過,足矣。
2011/07/22 10時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