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 1 章
筆直的官道上,一輛馬車跑得飛快卻平穩(wěn),顯示出車夫駕技嫻熟。馬車不大,卻精致舒適,看來這主人即便不是權(quán)貴,也是一戶殷實人家。
馬車內(nèi)坐著兩名女子和兩個小孩,一位是少婦裝扮,溫婉端莊,眉宇間卻隱約透露出一股英氣;另一位是丫鬟衣著,樸素簡潔卻落落大方。這少婦正是昔日名動江湖的丁女俠,而今人人稱羨的展夫人——丁月華。那兩個小孩便是她與南俠展昭的一雙小兒女——八歲的展驥和五歲的展琪。
此時月華正望著車外出神,思緒回到了十天前——
那天是臘八節(jié),展昭難得休沐在家陪伴妻兒,順便商討年底回常州過年的事宜。午飯過后,天就紛紛揚揚地飄起雪花。展昭本欲檢查兒子近來的功課,不料包大人卻派人找他回開封府,情況甚是急切,再回來時,已是傍晚時分。展昭并不說大人找他何事,月華只為他添飯布菜,也不多問。
夜里,兩人共枕而眠,展昭方將下午之事告知月華。月華聽罷,幽幽嘆道:“查案取證本是你的職責所在,我也不便攔你;只是眼下已是臘月,你這一走,卻不知何時方能歸來?常州之行又將如何打算?”
展昭安慰道:“過幾天你就帶著孩子們先回常州,事情一辦完我便回家團聚!”末了,又擔憂道:“只是常州路遠,福禍難測,你帶著兩個孩子恐多有不便,若是遇上歹人……”
聞此言,月華頓時沉下臉,負氣道:“展大人莫要忘了,我丁月華曾也是江湖人物,手中的湛盧劍名聲可不在你的巨闕之下!更何況還有天叔和秋心相隨,丁家莊出來的人有哪個是吃素的?!若是真遇上那些不長眼的賊人,我也權(quán)當是行俠仗義了!”
聽到“展大人”這三個字,展昭知道妻子不悅了,于是忙笑道:“月華莫氣,是我多慮了,想來區(qū)區(qū)小賊如何入得了你丁女俠的法眼!”
月華這才消氣,嗔道:“瞧你這油嘴滑舌的模樣,半分不像外面說的那樣‘謙謙南俠君子風骨’,倒像是一只狡猾的貓兒!”
“傳言難免有誤,不可盡信!”
次日,展驥兄妹還在夢中,展昭夫婦卻在府外話別。
“月華放心,除夕之夜,一家團圓,我自當盡快趕回!”
“南俠一諾值千金!昭哥,別讓公爹苦盼成空!”
展昭點頭,揚鞭策馬而去。
月華收回漫天思緒,為那時的負氣感到可笑。他哪里知道,她其實沒有生氣,那番言語無非是為了不讓他有后顧之憂,以便一心查案。
忽覺馬車停下,月華正要出聲詢問,卻聽天叔說:“小姐,到了!”
秋心先行下來,前去叩門,月華母子依次下車。不一會兒,府門開,一小廝走了出來,秋心表明身份,小廝忙將月華她們引進府內(nèi)。
見了展父,自是免不得一番行禮,展驥和展琪年紀雖小,倒也懂得一些規(guī)矩?吹綄O兒這么知曉禮節(jié),展父對他們愈發(fā)疼愛,心中對月華也更加滿意。
眾人坐定,展父笑問:“原道后天方能抵達,不想今日就到——年底回來便行,何需這般趕路?!”
月華笑答:“兒終年在外,難得回家,自是歸心似箭;夫君臨行時特地吩咐,要月華盡早帶孩子們回來,與爹爹共敘天倫之樂!”
“難得你們有此孝心!——昭兒此行,歸期何時?”
“夫君只說事情辦完便盡快趕回,歸期卻是難定,月華料想除夕之前或可歸來!”
展父笑容依然,失落的神色卻在眼中一閃而過,月華雖有所察覺,也知道所為何事,卻是無言相勸。
“罷了罷了,何時歸來我也不強求,只要他在外一切平安,我便放心了!”展父說著,發(fā)現(xiàn)展琪似有困意,遂道:“孩子們想必是乏了,阿蓉,你帶月華和孩子去后院休息,天冷,記得在屋里多放些炭火御寒!”
展耀之妻林蓉將月華母子帶到展昭所住的院落,屋子雖久未住人,卻是一塵不染。
林蓉見月華似有疑惑,便解釋道:“三叔雖常年在外,但爹常叫我派下人過來清掃灰塵,好讓三叔隨時回來都能休息!”
“月華常居開封,家中事務皆賴大嫂一人操持,每念及此,終覺有愧。此番回家,大嫂若有用得著月華之處,盡可吩咐,月華自當竭力去辦!”展輝之妻方素娘生性柔弱不善持家,此時又身懷六甲,是以府中大小事宜全靠林蓉獨自一人內(nèi)外操勞。
“傻妹妹,怎說出如此生分之話!你在京中將家務理得井井有條,委實辛苦,此次回家,權(quán)當休假,怎可再為這些俗事操心?若使得紅顏憔悴,玉體消瘦,三叔聞知豈不心疼?”
月華雙頰頓生紅云,淺笑道:“月華聽命便是,嫂嫂莫要打趣月華!”
“好好好,我不說……你快快歇息,我不打擾你了!”
“嫂嫂慢走!”
時間轉(zhuǎn)眼即逝,不知不覺已過了十天。展府上下忙著置辦年貨,過年的氣氛一時展露無遺。
月華在屋里寫著年夜飯的菜單,既要寓意吉祥,又要迎合眾人的口味,倒教她頗費一番心思。
展驥拿著一本書跑了進來,指著書中某一行字問道:“娘,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孩兒不懂!”畢竟是名門之后,展驥年紀雖小,卻虛心好學,回到常州這些天,不僅沒有荒廢學業(yè),反而更進一步。
月華看到那行字,心中陡然一緊,只見書上寫著:“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月華當下悵然。昭哥,眼看一年將盡你仍無音訊,你……當真要做那個萬里未歸之人么?
收起愁思,月華為兒子詳細地解釋,末了又囑道:“驥兒,這句話萬不能讓爺爺看見或聽見,知道嗎?”
“娘,為什么不讓爺爺知道?”
“驥兒你還小,等你長大了自會明白!
直至多年后,展驥自己也成為天涯游子,他才徹底了解詩句的含義及母親當日的叮囑。
次日,展驥抱著幾本書到書房找展父。
“爺爺,驥兒要讀別的書!”
展父甚為驚訝,“驥兒,這些書……你都看完了?”展父發(fā)現(xiàn)孫子好讀書,便在書房挑選幾本讓他閱讀,不料他這么快就讀完!
“是啊,驥兒每一本都看過了!”展驥揚起小臉,神情甚是驕傲。
“那好,我考考你!”
一連幾個問題,展驥皆應答如流,想法雖有些稚嫩,但對于一個八歲的孩子來說,這已是難能可貴。
也許是天意如此,展父在翻書時無意間竟看到那一句詩——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猶如一盆冷水當頭澆下,展父滿臉笑意頃刻凝固,心中頓生一股澀然之感。
展驥見爺爺臉色忽變,以為是自己說錯什么,忙問道:“爺爺……是驥兒說得不對嗎?”
“不,驥兒你說得很好!——你不是要讀別的書么?爺爺拿給你!”
第二天便是除夕,展家忙碌了許久,餐桌上擺滿美酒佳肴,然而直到夜幕四合,展昭仍不見半點蹤跡,更無一絲音訊。
菜又熱了一遍,重新擺上。展父嘆道:“我們開始吧,不等了!”
眾人依次就座,知道展父心中不快,遂不敢多言,一頓年夜飯吃得極為安靜。不多時,一壇屠蘇酒業(yè)已見底,眾人皆有幾分醉意。
這時,一小廝來報:“三少爺回府!”話音未落,只見展昭身著一襲大紅官袍,左手持巨闕,右肩負包裹,星眸含笑踏雪而來。
眾人欣喜異常,展父也一改醉態(tài),臉上笑意浮現(xiàn)。
“爹爹!”
“昭哥!”
“三弟!”
“三叔!”
“昭兒……”
展昭在月華身邊坐下,早有下人擺出新的菜肴,眾人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展耀和展輝興致頗高,頻頻勸酒,展昭推辭不得,連飲幾杯,不料無意間扯動左肩的傷口,襲來的痛楚使他身形微晃,但他很快就恢復如常。
展昭笑容依舊,后背卻滲出絲絲冷汗,他不敢迎上父親如炬的目光,生怕被看出異樣。
展父一直注視著展昭,兒子的一點小舉動自然也逃不過他的銳眼,他看出展昭已有些招架不出兄長的勸酒,也擔心他的傷勢,于是開口幫他解圍。
“阿耀、小輝,昭兒長途奔波身子疲乏,不宜多喝,你們……就別再勸飲了”
“爹所言極是!大哥、二哥……小弟今日確實不勝酒力,望二位哥哥饒過!改天定陪你們一醉方休!”
“好,一言為定!”
年夜飯結(jié)束后,幾個大人帶著孩子們?nèi)タ礋熁、燃爆竹,展昭和月華則一起回到后院。
月華關(guān)上房門,轉(zhuǎn)身道:“說吧,我們展大人這次是受傷……還是中毒?”
展昭脫下官服,無奈地說:“月華……你別這樣!”
月華懶得和他理論,徑自拿出傷藥。
“勞煩展大人寬衣!”
展昭知道妻子正在生氣,不想火上澆油,只好順從地依言照做。解下中衣,露出雪白色的里衣,然而左肩上那一片殷紅卻異常刺眼。
看著眼前從肩膀到肩胛骨這一道猙獰的傷口,月華饒是心有準備,也依然忍不住落淚。
“月華,我沒事……真的!”
“胡說,都深可見骨了,還說沒事!”
“我方才在飲酒時不小心牽動傷口,差點露陷,也不知有沒有被爹發(fā)現(xiàn)?!”
“知子莫若父,恐怕從你回來的那一刻,公爹便已經(jīng)知道了!”
“為何?進府前我特意找地方換上官袍,就是為了掩蓋血跡,怎么還會被發(fā)現(xiàn)?”
“你呀,聰明反被聰明誤!誰人不知你平素出差都是身穿便服,這次回來卻穿著官服;再者,你平時是用左肩背負包裹,而你進門時用的卻是右肩,種種反常,怎能不令人生疑?”
展昭聽月華如此分析,覺得合情合理,不禁嘆道:“所謂關(guān)心則亂,我一心只想著如何隱瞞傷勢,不讓爹擔心,卻不想終是瞞他不過!也罷,我待會就去向爹請罪,任憑發(fā)落!”
月華涂抹完畢,收起傷藥,轉(zhuǎn)身又道:“公爹既不當場揭穿,又幫你擋酒,想是有心放過,你又何必去自討苦吃呢?”
“‘愛護己身,勿令親憂’,我違反家規(guī),理應受罰!”展昭言罷,起身穿上外衣,將要出門。
月華攔住,嗔道:“傻瓜!好不容易才一家團圓,你又是請罪又是受罰,這年……還讓不讓人過了?!”
情緒稍稍平靜,月華挽著展昭一起坐在床沿。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昭哥,你可知‘年將盡,人未歸’,家中親人該有多么失望!幸好你回得及時,否則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勸慰公爹!”
“展昭此生不負天下,唯獨愧對妻兒老父……”
“昭哥,你莫要自責,其實公爹所求不多,他只盼你在外一切平安,偶爾回家一趟,如此便夠了!”
展父靜坐在書房,神情淡然,書桌上正擺放著他昨天一時感慨而寫下的詩句——兒知一年將盡夜,莫作萬里未歸人。
幸而,他的昭兒回來了,一心的苦盼總算沒有落空。
門外爆竹聲煙火聲,聲聲不斷。展驥小跑進門,有些氣喘吁吁。
“爺爺……爹爹請您去擊鐘分歲!”
展父微笑起身,將那句詩揉成一團,扔了,然后牽起孫兒的小手。
“驥兒,我們走!”
窗外,煙花絢爛……
————全文完
2011年05月21日
插入書簽
注:一、【“擊鐘分歲”是江蘇省蘇州市的寒山寺的一種守歲習俗,除夕之夜的夜半時分,敲鐘108下,意在消除人世間的108種煩惱。唐朝詩人張繼在《楓橋夜泊》一詩中對此進行了生動的描述: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 所以本文用“擊鐘分歲”有些不適合,考古派請勿深究!
二、特別感謝同桌&室友Y子(筆名“淺涯”)當我的知識顧問和語法糾正員!
Y子,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