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孫子說:“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鳖櫠䦟④娛菍O武子的好學生,回過頭來看他提親的過程,真可稱算無遺策的大手筆。
首先,他找到提親的人,這場大策劃就揭開了序幕。
按照禮法來說,即使他賜了府第單過,從血統(tǒng)上來說他仍然是老定遠侯的兒子,他的親事要先和他繼母商量,至少也該跟他哥哥商量;乜此那懊鎺状巫h親,包括他上門罵黃的那一次、余嫣然那一次和彭家那一次,沒有一次不是他老子或者哥哥出面,而那還是他被盛傳為敗家子的時候。但這一次,他沒通過任何人,自己出馬。這說明什么?說明他聽進了這句話:“如今二表叔的一切都是自己掙來的,自可娶心愛的女子,又何必受人掣肘呢?”而這句話是誰說的?除了穿越女誰有這個認知!
所以,從一開始,顧二就是奔著他自己想娶的女子去的!
他想娶的不可能是如蘭,如蘭與他連面都沒照過。那么,就只能是明蘭了。
看看他選擇的媒人:袁文紹。袁文紹與他有多少交情?“半個發(fā)小”。也就是說,雖然華蘭言語之間有意將自己丈夫與顧二郎的關(guān)系說得更親近些(否則她沒法解釋為什么婚姻大事顧二不找別人非要找袁文紹,袁文紹既不認識很多姑娘也不是專業(yè)做媒的),但她還是不能說此二人就是少年時的鐵桿,就算說是從小就認識的小伙伴,也只能算半個,可見顧廷燁和袁文紹雖然從小就因為兩家是世交而相識,彼此也知根知底,但并不算特別有交情。顧廷燁既然是個重義之人,他沒有理由沒有更好的朋友,為什么偏要找上既不算至交又不怎么活躍的袁文紹呢?
如果不是就等著他說出“我小姨子還沒訂婚”,你還有別的理由嗎?
如果不是早就瞄準了盛家,何以袁文紹對他一說,他就滿口答應?
其次,他早就算準了一系列人的反應。
袁文紹的反應:袁文紹自己并不怎么留意別人家的女孩,他妹妹又已經(jīng)訂婚,所以他受了顧廷燁的托付,第一反應只會是回家跟母親和妻子商量。顧廷燁要的就是這個。
華蘭的反應:還用問嗎,任何女人都會最先想到自己的親人,所以華蘭一定會慫恿丈夫推薦自己的妹妹。顧廷燁特地通過袁文紹的口清洗了自己年輕時的種種惡名(被后母陷害),讓華蘭徹底放下顧慮,大膽將自己的妹妹推出。雖然袁夫人也推薦了章家的女孩兒,但因為章家已經(jīng)敗落,顧廷燁選擇盛家那是理所當然的事,一點都不會露出破綻。
盛家的反應:顧廷燁知道明蘭最小,而且和華蘭并非一母所生,所以他始終并不點明議親的是誰。他知道盛四品這樣的士大夫一定不會反對有一個正在上升期的女婿,而王氏的為人他大約早就看明白了(回想他對明蘭說起齊家和梁家的那幾句話,他對于大家庭的內(nèi)幕基本心知肚明),所以答應婚事是必然的。然后他趁熱打鐵馬上過府讓王氏相看。請回憶一下明蘭數(shù)次見顧廷燁時對他的描寫,他有那么嚇人嗎?但他故意在王氏面前把他透著殺氣的一面表現(xiàn)出來,讓王氏從頭到尾都沒膽子多說話,這是為了減少交流,以免話多了戳破他不想戳破的那層窗紙。如蘭的婚事老太太是不管的,所以只要王氏這關(guān)過了,盛家這邊就搞定。
接下來才是最見功力的時候。
大家記不記得當秦太夫人開始張羅著要為顧廷燁說親的時候,是誰說“顧二郎有后招”?是華蘭。這說明什么?這說明顧廷燁早就知道一旦他這邊開始行動,他的繼母會有什么動作、盛家會有怎樣的不安,所以他早在一切異動開始之前就告訴了袁文紹:什么都不用擔心,我后媽你們也不用擔心,我早就想好對策了。
他的對策是什么?他是連皇帝的反應都算進去了!這是樁什么規(guī)格的婚事!
去看宮宴的那一章,皇后順著太后的話問起了顧廷燁的婚事(因為太后說起了沈國舅的婚事,顧廷燁就坐在沈國舅身邊),而沈國舅馬上不著痕跡地將話題引到了正題上!這絕對是顧廷燁和沈國舅事先做好的套!“我這兄弟自己不認識幾個字,卻想娶個讀書人的閨女!焙脧娏业膶Ρ,背面敷粉,由不得皇帝不好奇。于是皇帝隨口一問,顧廷燁毫不猶豫報上了盛四品的名字;实垡詾橛H事已經(jīng)說得差不多(沒說定的話顧廷燁就不會說出對方的姓名),自然就表達了“可以,不錯”的意思。其實婚事錯不錯跟皇帝沒關(guān)系,只要不是太離譜他都不會反對的。但他一根雞毛,對臣子而言就是令箭,顧廷燁的后母固然再也不敢反對(父母再大大不過皇帝),盛家也非得嫁個女兒給顧廷燁不可——你的女兒若不與顧廷燁為配,皇帝這個“素有清名、克慎勤勉”的考語豈不是落空了?盛四品他有幾個膽子?
算準了袁文紹、華蘭、盛家、秦太夫人和皇帝之后,顧廷燁和盛家女兒的婚事就箭在弦上勢在必行了。無法改變,改了對誰都沒好處。
接下來就是如何把如蘭換成明蘭了。這是顧廷燁算好的嗎?一定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理由為了一個他話都沒說過(明蘭扔泥巴那次他見過如蘭,但如蘭沒看見他)的如蘭,費這么大精神!說句不好聽的,滿朝文武的閨女,隨便找一個,綜合分數(shù)都不會比如蘭差多少。
那么如蘭跟靖哥哥的事他也知道的咯?
我覺得他應該是知道的,否則,他怎么就那么巧,派了一個認識盛家姐妹的婆子,到如蘭和靖哥哥的訣別現(xiàn)場去了呢?他接到回報之后又怎么那么快的反應,毫不猶豫(否則反復盤問確認還需要時間)派小廝告訴盛四品,然后飛快地接受了盛紘關(guān)于“我本來就是要嫁明蘭給你”的解釋,立刻用書信方式表示同意跟明蘭的婚事?如果他本來求的是如蘭,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如蘭有桑間濮上之事,難道他不應該堅決要求退貨嗎?會這么容易就同意調(diào)換?
這里有個難點在于:他是怎么知道文炎敬跟如蘭的私情的?
那么,如蘭是怎么約到文炎敬在寺里相見的?要知道海氏已經(jīng)把如蘭盯得很緊了。
所以這種私相授受的事,要想每一步都了如指掌,以便隨時發(fā)難,那必須得布下最可靠的內(nèi)線。而每一步都知道的人,除了如蘭、如蘭的貼身丫鬟,大約就只有文炎敬自己了,最多還有他的貼身小廝。
所以,要么顧二是布置了時刻盯著文炎敬的人,要么文炎敬自己就是顧二的合作者。要知道在寺里見面,如蘭什么時候能溜出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王氏的心情,如果不是24小時盯防,或者文炎敬自己密報,顧家的婆子哪有那么容易就遇到了!而且,這樣大的事(大到盛四品要殺人),顧廷燁怎么就會一點都不擔心是婆子眼花看錯了,冒冒失失就就告訴了盛紘!這說明他有絕對的把握,如蘭絕不會死不認賬,盛紘也不會死不認賬!
這一切,都是心理的較量啊。
他算準了如蘭這個人,她沒有那么多心計,被逼迫之后編不出墨蘭那種“我是去為全家人祈!敝惖慕杩冢囊粰M也就招認了。
他算準了王氏這個人,遇到大問題的時候沒有任何主意,只能聽老公的。
他算準了盛紘這個人,雖然不算無私,但也還不算無恥。盛紘倒還不是那種女兒招出私情后還能對顧廷燁一口咬定你們家人看錯了的人,但他又不能不要仕宦之家的顏面,何況他也怕一旦婚事不成,皇上問起來顧廷燁回答說是他家閨門不謹(那盛家的名聲就完了),所以他只有一條路:一口咬定如蘭和文炎敬本來就是他蓋了紅章的一對(所以就不算閨門不謹,人家倆人是未婚夫妻),再把沒有犯事的明蘭嫁給顧廷燁,以免在世人和皇帝面前出丑。
他也算準了老太太,老太太雖然疼愛明蘭,也是真的對盛紘夫婦的態(tài)度憤怒至極,但她又能怎樣呢?她雖然是這個封建家庭的老太君,但這個家庭的支柱,仍然是盛紘。她不可能讓盛紘因此名譽掃地。何況,盛紘那封把明蘭許給顧廷燁的信已經(jīng)寫了,顧廷燁說好呀好呀就這辦吧的回信也來了,忠勤伯(華蘭的公公)和薄老將軍(沒準還跟老太太娘家有點交情)這兩個媒人都要上門了,老太太也沒退路。顧廷燁是肯定不會要如蘭了,而如果她不肯嫁明蘭過去,兩家的親事一黃,傳出去盛家女兒的名聲必然不保。如蘭興許還有個文炎敬義不容辭地領(lǐng)走,明蘭呢?還能風風光光嫁到賀家去嗎?如果聲譽上有了污點,她在賀家又能否有好日子過?所以說一千道一萬,胳膊還得折在袖子里。為了保住整個家族的名譽,保住兒子和孫子的遠大前途,最終老太太還是要讓步的。
在顧廷燁眼里,明蘭是在他落拓江湖時都不曾另眼相看的,一聲“二表叔”叫得親切又自然。其實那不是因為明蘭對他多么青眼有加,只是因為明蘭是穿越的,她受到的教育決定了她的階級和等級觀念沒有那么強,她對自己的侍女都比較客氣,所以她只看到眼前的人是顧廷燁,不在乎他穿著公子的華服還是大俠的布衣。顧廷燁二十多年來聽的都是“敷衍的廢話”,而不到十五歲的明蘭,卻以一種平等而坦誠的態(tài)度交談,而且每一句都點到了關(guān)鍵處。所以對顧廷燁來說,明蘭可能不是最美、最溫柔的,但一定是最特別的。美女易得,但如此不同凡俗的美女就不易得了。既然他顧廷燁一定要娶妻,那為什么不娶這個最難得的?
有人說,顧廷燁這么做無異于逼婚,根本沒有考慮明蘭的感受。
那么試問,誰的父母在給兒女說親時,考慮的是兒女的感受呢?兒女本來就應該是沒有感受的!他們的感情都應該是一張白紙,父母寫上誰的名字,那就是誰!在訂婚前自己在紙上畫了顏色,那就是不合禮法的,是要被盛四品那樣的父親拿白綾勒死的!
何況,明蘭對婚姻的態(tài)度是什么呢?我認為,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真的說感情,她對元寶是真的有過一點點感情,但她知道沒有可能,所以果斷地掐滅了。她在元寶新婚的時候?qū)⒃獙毸退臇|西全部鎖起來,其實也就是鎖住了自己的心,因為社會條件不允許她有心。賀弘文是老太太看好并且介紹給她的,她愛他嗎?不。但她覺得賀弘文綜合條件比較合適,自己嫁了不會吃苦,這同樣也是一個理性判斷的結(jié)果,與感情無關(guān)。對于顧二,她不認為顧二是自己的適婚對象,但其實,她也并沒有多厭惡這個人。同樣是不愛,同樣是不討厭,賀弘文和顧廷燁的差別僅在于麻煩的程度不同,其實并沒有什么好壞之分。更何況,她從來就沒有選擇權(quán)。
發(fā)到一手什么牌,那就打什么牌。這就是明蘭的唯一出路。
現(xiàn)在顧廷燁出了老千,按照自己的意思把牌發(fā)給了明蘭。牌確實不算好,但只要對家配合好,仍然不妨打打看。
顧廷燁早就說過,明蘭是外表規(guī)矩,內(nèi)心卻對規(guī)矩嗤之以鼻。賀弘文看重的是那個規(guī)矩的、溫柔的明蘭,而顧廷燁是真的明白,只有點燃了她深藏的熱情,她的美好才能完全綻放。一個驕傲的大男人,是不會把這個榮譽拱手讓給別人的。一個克敵制勝的大將軍,是不會把這個高度留給他人去攻克的。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