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節(jié)]
[投訴]
文章收藏
第1章
當慕承和抬起那雙被淚水沾濕的眼睛時,我們看到的不再是那個少年得志的天之驕子,而只是一個內(nèi)心尋求救贖的孩子。
破裂的家庭、忙于仕途的母親、患精神病的父親…,這一切落到誰的頭上都注定了一個灰暗的童年,但這個孩子還是堅持著,直到有一天,他的父親自縊在他面前。頃刻之間,他心里那些關(guān)于愛和美好的希冀土崩瓦解,只留下無盡的夢魘。命運似乎對這個天資稟異的孩子過于殘忍了一些,太多的背負像泥沼一般讓他難以掙脫,他曾經(jīng)放縱過,但后來他學會用微笑掩飾自己,即便他知道,有些東西,再也找不回來了。
于是,我們無法揣測,當慕承和孤身在圣彼得堡看見燦爛美麗的極光時,是否真的將它看作是“上帝的眼睛”,又或者,涌上心頭的僅僅是清冷的孤寂。
詩人步仙曾寫過一首詩《神秘的小盒》,詩中說道——“他對誰都親切和藹/可是,誰都不知道/有一只神秘的小盒/在他的心底深埋……”。在遇到薛桐之前,或許,慕承和已經(jīng)相信,這世間已經(jīng)沒有人再能打開他心里的那個小盒。
最初的關(guān)注原來是源于相似的經(jīng)歷,薛桐哪里知道,早在她高喊口號誓與慕承和不共戴天之時,對方的目光已經(jīng)注視到了她的身上。他頗有些戲謔意味的糾正她的發(fā)音、調(diào)侃她的傻氣,他好奇的觀察著她的一笑一顰,他似乎是想在有可能的情況下盡量給同病相憐的薛桐一些關(guān)愛,畢竟,這是一個同他一樣不幸的女孩。
的確,薛桐在美女如云的外語系就如一朵跌入大海的水花,瞬間便被海浪拍得不見了蹤影。唯一令她與眾不同的,或許就是她有個見義勇為犧牲了的父親。其實關(guān)于她還有很多東西別人不知道,比如,她母親是個工作狂常對她疏于關(guān)心,她爺爺是植物人,她的親戚們常給她白眼,她為了生活費自己在外面當家教賺外快,她大年三十一個人在外面溜達,她努力找工作卻也常四處碰壁……于是乎,她時常處于一種弱勢而窘迫的生存狀態(tài),她當然有理由接受別人的關(guān)愛,包括慕承和的,但可惜的是,她卻沒有給他太多這種表現(xiàn)的機會。
盡管生活中充滿種種不如意,薛桐還是宛如雜草一般頑強生長著。她的大學生涯同她的表情一樣鮮活生動,她身邊囧事頻發(fā)令人忍俊不禁,她性格中庸卻暗藏著積極與勇氣,難過的時候她也會哭泣,但抹掉眼淚之后她總會慢慢痊愈,那些過往的傷痛宛如疤痕一樣難以磨滅,但卻并不能阻止她尋找生活中的美好。
彼此的吸引勾勒出了兩人一次又一次看似巧合的交集,薛桐仰慕的依然是慕承和的溫柔睿智,而慕承和看到的卻是薛桐在逆境中那美好的精神,這種精神在兩人的接觸中源源不斷地傳遞給他面對過去的勇氣,呼喚著他放下包袱,走向嶄新的生活。
終于,他向她坦露了那段塵封已久的往事;終于,他向她說出“只要你在我身邊,我就什么也不害怕……”;終于,那個曾經(jīng)黑暗中的小盒被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打開,迎接它的是久違的陽光。
慕承和曾將薛桐比作保加利亞的粉玫瑰,在荊棘中嬌俏可愛地盛開;薛桐卻更愿自己是一株木棉,永遠以一個堅強的姿態(tài)陪伴和支持她愛的慕承和。旁人或許不懂頂著天才光環(huán)的慕承和為何會選擇了這樣一個貌不驚人的小丫頭,因為他們不懂薛桐的存在對慕承和意味著什么。是的,她就是一株木棉,很早以前就是,也愿我們每個人都是——默默地綻放熾熱的花朵,將暖流源源不絕送進愛人的心中。
(PS:1、只能說,太愛這個故事了!木頭的文筆越發(fā)行云流水收放自如!有童鞋說后面的內(nèi)容太少,但我看精髓就在這后面,隨著慕老師那不為人知的過去漸漸浮出水面,我敢說,在座各位都會母愛泛濫的~~~所以,快去買書吧。2、說說文中兩種花的花語,兩人初識時慕老師想到的是粉玫瑰,花語是初戀*喜歡你那燦爛的笑容,這個木頭在文中已經(jīng)說了;文章快結(jié)束時,薛桐希望自己是木棉,花語是珍惜身邊的人,也代表忠貞的愛情,這也是終成正果的兩人的心境吧。3、就是結(jié)尾那首詩,就僅僅是首藏頭詩嗎?如果不是的話,那我就和可憐的薛桐一樣,都沒看懂T_T;4、亂寫一通…不涉及劇透吧?)
插入書簽